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三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第七課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學習目標定位】框題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識記 理解 分析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 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 聯系當前黨和國家采取一系列加快民族自治地區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分析說明處理好民族關系的重要性 (1)運用基本原理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2)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對民族問題進行對比、分析、歸納的能力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提高對民族政策的認識能力,更加珍惜民族團結,弘揚民族精神【課前預習填空】1.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除漢族外,有 個少數民族。(2)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陸續走上了 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 ,逐步形成了 、 、 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3)堅持 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堅持 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堅持 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4)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三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 。各民族的共同繁榮,特別是 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 。2.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 (5)我國堅持以 、 和 的基本原則處理民族關系。(6)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 和 的義務,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課堂學習重點】1.我國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現狀:從根本上說,民族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歷史形成和遺留的民族經濟、文化等發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別依然存在,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原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堅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處理民族關系;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我國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有法律保障;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準確理解“民族平等”(1)民族平等的含義中“平等”不是“相同”,民族平等著重講各民族地位平等,即我國各民族享有權利方面已實現了真正的平等,但由于歷史、地理、社會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的經濟、文化發展還很不平衡,還不可能很快消除民族之間的差距,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因而影響了平等權利的充分行使。(2)民族平等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在民族問題上的基本觀點。各民族之間只有大小、強弱、發展程度上的區別,而絕無優劣之分。(3)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為我國實行民族平等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由于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鏟除了民族不平等的根源,這就為我們把這一原則真正貫徹到各個領域奠定了基礎。(4)在民族平等權利中最重要的就是參政權。少數民族參加人民代表大會是實現民族平等和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3.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與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幫助的關系(1)由于歷史、地理、社會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存在事實上的差異,因此,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各項事業尤其是經濟發展給予特殊照顧,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2)對民族地區采取扶持和幫助政策有利于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從而真正實現民族平等、團結,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實現共同富裕;所以,對民族地區進行扶持幫助正是民族平等原則的體現和反映,并未違背民族平等原則。4.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1)民族平等原則。①含義: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依法平等地履行應盡的義務。②必要性: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展程度上的區別,絕無高低優劣之分;我國各族人民都對祖國的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③主要表現: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各民族在發展經濟、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平等權利。(2)民族團結原則。①含義:指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②重要性:民族的團結、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社會穩定的前提,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一的基礎。堅持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重要原則。(3)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必要性: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國家實現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個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1)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三項基本原則,它們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2)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沒有民族平等就沒有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沒有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就不會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的發展,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沒有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最終會影響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全面實現。現階段,加快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務。6.鞏固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生活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里,處理好民族關系問題,既是國家的重大問題,又是人們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具體問題。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1)堅持和完善處理民族關系的三原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2)堅持和完善有關法律,為我國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法律保障。(3)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為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制度保障。(4)公民自覺履行憲法規定的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復習筆記整理】【高考真題精析】【例1】(2008江蘇單科)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 000人,也擁有1名全國人大代表。這體現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A.民族團結原則 B.民族互助原則C.民族平等原則 D.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通過分析材料可知,在全國人大代表中,每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說明在我國,少數民族享有平等的權利,體現出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民族平等的原則,故選C。A、B、D說法材料都沒有體現。【例2】(2006北京文綜)北京是一個多民族人口構成的大都市。全市有5個民族鄉,109個民族村,39所民族小學,10所民族中學,在16所大學中開辦了民族班,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民族教育體系。另外,全市建立了民族鄉村醫療衛生網絡,許多民族鄉村、街道還興辦了敬老院和文化館。這些事實表明①民族鄉村自治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重要制度②民族平等權利得到體現③相同的經濟生活是民族平等的基礎④不同的民族風俗和習慣受到尊重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答案:A解析:民族平等指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題干中各種事實就體現了這一點,故②④符合題干。①中民族鄉村自治,不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③中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是民族平等的基礎,故①③表述不準確,排除。應選A。【例3】(2004上海單科)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03年5月發表的《新疆的歷史與發展》白皮書指出,中央政府領導、支持新疆各族人民在過去50多年中取得了輝煌成就,提高了當地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鞏固了民族團結。這說明A.國家保障少數民族的根本利益B.我國消除了各民族間事實上的不平等C.鞏固民族團結的核心是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D.支持少數民族的建設事業是我國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答案:ACD解析:從材料中看出,國家推動新疆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保障少數民族的根本利益,A項應選;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與繁榮,鞏固了民族團結,說明各民族共同繁榮是鞏固民族團結的核心,C項應選;從白皮書中看出,支持少數民族的建設事業是我國的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D項應選;由于歷史原因和自然、環境、資源等因素,我國尚未消除民族間事實上的不平等,B項錯誤。但容易誤認為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唯一的民族政策,漏選D項。這就提示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要準確理解課本知識,而不是簡單地死記硬背。【課后測試提高】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 《中國民族報》報道,內蒙古師范大學提出的“犬鹿說”,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犬鹿說”的核心是,中華民族擁有共同的祖先,屬于同源一體。依據政治生活知識,對中華民族的認識正確的是A. 定居在海內外所有炎黃子孫的總稱 B. 定居在中國土地上所有民族的總稱C. 世界上使用漢語語言民族的總稱 D.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2007年3月22日,為感謝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津人民對西藏昌都經濟發展給予的無私援助和深情厚意,西藏昌都地區組織了民族歌舞團來津進行慰問演出。據此回答2-3題。2.上述材料充分說明了目前我國的民族關系是( )A.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B.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民族歧視C.56個民族一律平等D.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系3.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津人民對西藏昌都經濟發展給予了無私援助,這直接表明 ( )A.我國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發展還比較落后B.我國已經消除了東西部地區差距C.民族地區人民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D.先富幫后富,達到共同發展、共同繁榮4.我們中華民族,在舊中國由于貧弱,備受帝國主義的欺凌。而如今,我國已初步繁榮昌盛,昔日“東亞病夫”成了世界體育強國。回過頭來看我國56個民族,無論在人口數量、發展程度上有什么差別,都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民族關系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B.我國各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實現了平等C.我國的民族問題已得到了順利解決D.現階段我國的民族矛盾都是人民內部矛盾5.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C.各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2007年4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經表決通過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分配方案,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中應選少數民族代表360名左右。每個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人口在百萬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委員。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比例高于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比例。據此回答6-8題。6.材料表明A.各民族在發展經濟方面享有平等權利B.各民族在發展文化方面享有平等權利C.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上實現了平等D.少數民族得到特殊照顧7.在我國實現民族平等和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是A.少數民族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B.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政協委員C.培養、使用民族干部D.政府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8.我國實現民族平等的根本原因是A.我國各族人民都是生產資料的主人B.我國建立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C.我國各民族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D.中華民族達到了空前的大團結9.在內蒙古自治區,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都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自治區主席、盟長、旗長全部由實行區域自治的少數民族公民擔任。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中的 基本原則。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C.各民族共同繁榮 D.民族區域自治10.“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①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②各民族的大團結是我國統—、繁榮昌盛的重要保證③民族團結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政策④維護各民族的大團結和祖國統一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1.在中國,講力量和成績,是56個民族共同的力量和成績;講苦難和曲折,是56個民族共同的苦難和曲折;講前途和未來,是56個民族共同的前途和未來。這說明在我國①各民族有著共同的歷史命運②各民族之間不存在利益差別③各民族相互聯系、相互依存④各民族加強團結是實現共同繁榮的前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12.下列關于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①民族團結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礎②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③各民族的共同繁榮既是經濟發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④民族之間的差別使得民族團結不可能實現A.①②③ B.②③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于全國發展的重要意義有 ( )①沒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現代化,就沒有全中國的現代化②沒有少數民族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的振興③加快西部經濟的發展,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④民族自治地方和東部發達地區優勢互補、互利互惠,推動共同繁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十五”期間,在國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市的支持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區按照“三縱兩橫、六個通道”骨架公路網的設想,投資100多億元,建設了近100個工程項目。這一事實表明 ( )①民族團結和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是分不開的②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落實③經濟發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團結的前提條件④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有利于該地區經濟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5. 《人民日報》載文指出,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在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上筑起堅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堅固長城。這就必須做到①堅持民族平等,維護民族團結 ②堅決反對一切民族歧視、民族分裂行為③尊重少數民族地區的高度自治權 ④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二、非選擇題16、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少數民族代表人數統計表:一屆54年 二屆59年 三屆64年 四屆75年 五屆78年 六屆83年 七屆88年 八屆93年 九屆98年 十屆03年代表總數 1226 1226 3040 2885 3497 2978 2978 2978 2979 2985少數民族代表人數 178 179 372 270 381 405 445 439 428 415少數民族代表占總數% 14.5 14.6 12.2 9.4 10.9 13.6 14.9 14.7 14.4 13.9有代表的少數民族數(個) 30 30 53 54 55 55 55 55 55 55――摘自《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問題:以上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什么原則?結合上表加以分析。參考答案第一框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課前預習填空】(1)55 (2)階級根源 平等團結互助和諧(3)民族平等 民族團結 各民族共同繁榮(4)政治基礎 前提條件 經濟發展 物質保證(5)民族平等 民族團結 各民族共同繁榮(6)國家統一 全國各民族團結(7)(8)(9)(10)(12)【課后測試提高】一、選擇題1.B 2.D 3.D 4.A 5.A 6.C 7.A 8.A 9.A 10.D 11.C 12.B 13.D 14.C 15.D二、非選擇題16.答:⑴該材料反映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的原則。⑵民族平等是指我國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權利,履行相同的義務。⑶材料我國各民族在政治權利、社會地位等方面實現了真正的平等。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少數民族參加各級人大,是實現民族平等和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從少數民族參與全國人大的情況看,第一屆有30個少數民族的代表參加,到六屆人大開始55個少數民族都有全國人大代表,少數民族人口占我國總人口不足9%,少數民族人大代表占全國人大代表的總人數由9.4%至14.94%,高于少數民族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這兩個方面充分體現了我國的民族平等原則。www.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們該做什么、能做什么處理民族關系問題是一個國家的重大問題、也是人們面對的具體問題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要付諸行動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堅持民族平等(首要原則)堅持民族團結(重要原則)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根本原則)三項原則之間的關系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