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三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第九課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第二框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學習目標定位】框題 知識目標 能力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識記 理解 分析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 1.主次矛盾的含義2.矛盾主次方面的含義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 1.主次矛盾的關系2.矛盾主次方面的關系3.為什么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關系2.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1.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學會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2.應特別注意逐步提高學生適應時代發展、社會進步和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 學會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待人和事,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既是一個思維方法問題,也是一個道德問題、覺悟問題【課前預習填空】1.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1)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種處于 地位,對事物發展起 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處于 地位、對事物發展 作用的矛盾則是次要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 、相互 ,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關系(3)在一個矛盾中,其兩個方面 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處于 地位,起著 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的性質主要由 決定。處于 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4)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相互 ,又相互 ,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要堅持 的矛盾分析方法,堅持 和 相統一的認識方法。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6)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在 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 ,并找出解決矛盾的 方法。 (7)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 ,是馬克思主義的活的 。(8)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認識事物的 ,也是我們正確解決矛盾的 。【課堂學習重點】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1)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區別主要表現在:①存在的領域不同。主要矛盾存在于復雜的事物發展過程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存在于客觀事物的每一矛盾中。②所處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在復雜的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起著決定的作用。它的存在和發展,決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地決定著事物的性質,支配著矛盾的次要方面,對矛盾次要方面起著主導作用。③各自的對立面不同。主要矛盾在復雜的事物發展過程中與許多次要矛盾相對立而存在。以各種次要矛盾為自己的對立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客觀事物的每個矛盾體中,與次要方面相比較而存在,以矛盾的次要方面為自己的對立面。④識別的方法不同。主次矛盾的原理要求我們辦事情既要善于抓重點、抓關鍵,又要學會統籌兼顧。一般材料中有“中心”、“關鍵”、“重點”、“主題”、“主線”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講要抓主要矛盾或要求用主次矛盾關系原理來分析。例如,“蛇打七寸”、“牽牛要牽牛鼻子”,“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矛盾主次方面關系原理要求我們看問題要全面,抓住事物的本質和主流。一般材料中有“抓本質”、“抓主流”、“看形勢”、“識大局”、“辨方向”等字眼或意思都是講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或要求用矛盾的主次方面關系的原理來分析。例如,“我國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這就是從把握矛盾的主次方面角度來講的。⑤定義不同。在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種矛盾,它的存在和發展,決定或影響著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這種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客觀事物的矛盾雙方,有主要和次要之分,它們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2)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聯系表現在:①它們是屬于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二者在自己的矛盾體中居支配地位,都決定著事物的特殊性質及其發展過程。②分析主要矛盾,抓重點,主要是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因為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③二者在實踐中都有共同的要求,既都要求人們在認識事物解決特殊矛盾時,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反對和克服一點論、均衡論。④二者都是和各自的對立面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并依據一定條件相互轉化。2.正確認識和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1)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可見,該含義中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具體分析矛盾的特點;二是指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這里一是認識,二是解決問題。認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解決問題是認識問題的目的或落腳點。(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它們各有其特殊的矛盾,這種特殊矛盾規定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因此,要想正確認識事物,必須從工作出發實際出發,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認識事物發展的特殊規律,這樣才能把不同質的事物區別開來。因此,離開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不能真正認識事物。(3)具體問題具體,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認識事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正確地改造世界,即解決矛盾。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決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決。我們只有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4)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要反對形而上學的“一刀切”、“一風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對立面是“一刀切”、“一風吹”,這種不分時間、地點、條件,千篇一律、一個模式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形而上學的,實踐證明它只會給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的損失。(5)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導下,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雖然它是從辯證法的角度側重于講認識和解決問題時,要注重抓事物的本質特征,但也必須注意,要真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首要的是堅持從實際出發,離開對實際情況的正確認識這個前提,事物的本質特征就難以抓住。因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仍然是建立在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基礎上的,是建立在唯物論的基礎上的,它體現著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3.聯系、發展、矛盾三者之間的關系(1)區別: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2)聯系: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統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內部、事物與事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才能構成事物的變化發展。只有正確理解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才能真正把握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事物聯系的本質內容是矛盾雙方的聯系,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聯系是事物內部矛盾,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事物的外部矛盾。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條件,三者是有機統一的整體。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區別和一致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存在著差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屬于辯證法的范疇,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論要求;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屬于唯物論范疇,是物質決定意識以及規律客觀性原理的基本要求。從根本上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一致的。物質決定意識,客觀決定主觀,而客觀實際總是在變化發展著,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就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不斷變化了的客觀實際,那就必須對不斷變化了的客觀情況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物質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客觀的,要做到尊重規律,實事求是,就是在運動中把握規律,弄清規律在不同發展階段呈現出的不同特點,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可見,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就要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只有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真正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這體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復習筆記整理】【高考真題精析】【例1】(2008上海單科)所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下列成語體現這個方法論的是①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②欲擒故縱,聲東擊西③因時制宜,因地制宜 ④因材施教,因人而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對癥下藥,量體裁衣,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都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而欲擒故縱,聲東擊西體現了現象和本質,真相和假相的關系。故選B。【例2】(2008江蘇單科)古有一父.為解決家中鼠患,買了一只貓。貓抓老鼠的同時,卻也偷吃雞,其子甚怨。父道: “寧無雞也不能無貓,因無雞不會挨凍受餓,而無貓,則會挨凍受餓。”遂其子不再怨。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處理和解決問題時要注意A.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 B.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C.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答案:B解析:該題以寓言故事為載體考察學生對矛盾相關知識的理解。“貓抓老鼠的同時,卻也偷吃雞”體現了事物是一分為二的,應堅持兩點論。“寧無雞也不能無貓,因無雞不會挨凍受餓,而無貓,則會挨凍受餓”體現了抓住兩點中的重點,辦事情要抓關鍵,共同體現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例3】(2004 天津高考) 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我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關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 把人口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實施這一戰略的哲學依據是 (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②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④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受客觀因素的制約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④答案: C解析:認為 “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說法正確 , 肯定是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理解成了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 參見哲學教材上冊 第 101 頁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應該是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系 , 它與整體和部分的關系是完全不一樣的。【課后測試提高】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1.所謂主要矛盾,是指A、急需解決的矛盾B、新出現的矛盾C、決定事物性質的矛盾D、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2.在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階級斗爭,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說明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平衡、不穩定的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可捉摸的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轉化的3.事物的性質主要由A.矛盾的兩個方面共同決定的B.主要矛盾規定的C.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D.矛盾發展的不平衡規定的4.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指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只有堅持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才能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說明A.看問題、辦事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B.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我國的所有制結構C.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決定的D.主要矛盾規定或影響次要矛盾的存在和發展5.鄧小平同志說:“實行對外開放政策,會有一部分資本主義的東西進入。但是,社會主義的力量最大而且會取得更大的發展。社會主義的比重始終占優勢。我們的對外開放政策不會導致資本主義。”這段話包含的哲學道理是A.矛盾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是事物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B.矛盾雙方中,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C.“實際”既是全面的,又是發展的D越是尊重規律,收到的成績就越大6.有的同學,對自己十分滿意,怎么看都好;對別人總是說三道四,一無是處。這種看問題的方法是( )A.兩分法 B.兩點論 C.一點論 D.一分為二7.計算機網絡給我們提供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帶來許多毫無價值的信息,甚至傳播一些有悖于社會道德規范的東西。這啟示我們( )A.要堅持以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不同的矛盾C.要重視事物量的積累D.要解決矛盾就要認識矛盾的特點8.做工作要抓重點,抓重點就是要抓住( )A事物中所包含的矛盾 B事物的本質C事物的主要矛盾 D.矛盾的特殊性9.“全面展開,突出重點,標本兼治,重在治本”這是當前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措施。它蘊涵的哲理是( )A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B矛盾雙方有主次之分,是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C事物是不斷變化發展的D價值觀對人們認識、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10.關于扶貧開發,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據此回答10~11題。我國“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基本完成,扶貧開發取得巨大的成就,這一認識( )A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B堅持了兩點論,兩分法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D體現了共性和個性的統一11.在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主要力量應放在西部地區,放在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別貧困地區。這告訴我們做工作應( )A抓重點、抓關鍵、抓主要矛盾 B.弄清問題的主流和支流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D體現了共性和個性的統一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關系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據此回答12~13題。12.兩點論和重點論的關系是( )A.統一的,兩者沒有任何區別B.對立統一的,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二者緊密相聯C.對立的,講兩點就不能講重點,講重點就是側重在某一個方面D兩點論與重點論沒有任何聯系13.下列能體現兩點論和重點論統一的做法有( )A想問題、辦事情既要抓住重點,又要統籌兼顧B一手抓物質文明建設,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C.在生產方面,既抓速度和數量,又抓效益和質量D只要自由,不要紀律,只講民主,不講法制14.下列體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哲學觀點的成語或俗語有( )①因地制宜②唇亡齒寒③抽薪止沸 ④東施效顰 ⑤南甜北咸東辣西酸⑥邯鄲學步A.①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15.我國古代名醫華佗醫術高超,對病狀相似的病人,能診斷出病因各異,所以;“治之宜殊”。病人按藥方服藥,果然藥到病除。這件事啟示我們( )①只有做到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②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找到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③只要抓住事物矛盾的特殊性,就能解決問題④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正確認識事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16.(2008四川文綜)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塑料購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它在為消費者提供便利的同時,由于過量使用及回收處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嚴重的能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塑料購物袋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2006年W市環保局收到市人大和市政協有關環境保護的議案和提案共35件,其中多件涉及塑料袋的使用問題。到2007年底,全國有10多個省市地方政府,在本地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和督促下,相繼出臺并實施了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的規定。在總結各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簡稱“限塑令”),并決定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國務院通知要求,采取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等六項措施,以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運用矛盾主次方面的知識分析發布“限塑令”的哲學依據。參考答案第二框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課前預習填空】(1)支配 決定 從屬 不起決定(2)依賴 影響 轉化(3)支配 主導 被支配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4)排斥 依賴 轉化(5) 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 兩點論重點論(6) 矛盾普遍性 特殊性 正確(7) 重要原則 靈魂(8)基礎 關鍵【課后測試提高】一、選擇題1.D 2.D 3.C 4.C 5.B 6.C 7.A 8.C 9.A 10.C 11.A 12.B 13.A 14.A 15.C二、非選擇題16.答:塑料購物袋的使用對社會的影響具有利弊兩重性,既便利了消費者,也由于過量使用和回收處理不到位而造成環境污染,便利與污染構成了購物塑料袋的使用產生的矛盾的兩方面。購物塑料袋過量使用造成的環境危害已經成為這對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著事物的性質。發布“限塑令”,禁止和限制使用購物塑料袋,要求消費者在享受塑料購物袋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必須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以減輕塑料袋使用對環境的污染www.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次矛盾辯證關系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系原理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含義、地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重要意義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