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山東省泗水一中2010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教學要求]1.了解商品的含義及基本屬性。2.理解貨幣的概念、本質及其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3.理解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4.了解貨幣的其他職能。5.了解紙幣產生的原因。紙幣的含義、優點及發行規律。6.了解貨幣流通公式、通貨膨脹、通貨緊縮。7.理解信用卡的含義、功能及優點。8.了解支票的含義、類型及在使用上的特點。9.了解外匯和匯率。10.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意義。11.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知識梳理]一、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1.貨幣的本質(1)商品①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②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2)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①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最初的物物交換。②物物交換成功的前提:交換雙方都需要對方的產品。隨著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交換越來越頻繁,出現了以一般等價物為媒介的交換。一般等價物: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充當商品交換媒介。③貴金屬逐步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于是貨幣產生。(3)貨幣的定義: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4)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2.貨幣的基本職能(1)貨幣的職能的含義:貨幣在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貨幣本質的體現。(2)貨幣的基本職能:①價值尺度A.定義: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B.原因: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C.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自身必須確定一種計量單位,即貨幣單位。D.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E.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職能,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②流通手段A.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B.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C.貨幣充當流通手段職能,必須用現實的貨幣。(3)貨幣除了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之外,還具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3.紙幣(1)紙幣的優點及其含義:①紙幣的產生:金屬貨幣——鑄幣——紙幣②紙幣的優點:成本低、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避免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③紙幣的定義: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2)紙幣的發行規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3)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紙幣的發行量如果小于這個限度,會引起通貨緊縮,商品銷售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用電子計算機進行貯存、轉帳、購買、支付的“電子貨幣”。二、信用工具和外匯1.信用工具(1)兩種結算方式:①現金結算:用紙幣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②轉賬結算: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2)常用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等,是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①信用卡A.信用卡的含義:是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功能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其中銀行信用卡是商業銀行對資信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B.信用卡的功能和優點: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②支票A.支票的含義: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B.種類:轉帳支票;現金支票。2.外匯(1)外匯的含義: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2)匯率的含義: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也叫匯價。(3)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①內涵: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②意義:對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對待金錢第一,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人們的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第二,對待金錢,要取之有道,即要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第三,對待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義的事。[思維點撥]1.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統一(1)使用價值和價值是商品的兩個基本屬性,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因為商品是用來交換的,沒有用的物品人們是不會要的),作為商品,必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二者缺一不可,這是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2)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表現在:商品生產者和購買者,對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把使用價值讓渡給購買者,而購買者為了得到使用價值,也必須支付出相應的價值給生產者,當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離時,意味著交換實現。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1)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但與其他商品不同,貨幣是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換的商品。(2)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但與其他一般等價物不同,只有貴金屬用來固定充分一般等價物時,才標志著貨幣正式產生。貨幣可以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因此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3.正確認識匯率波動對經濟的影響匯率的波動對國內和世界經濟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1)一國貨幣匯率下跌(即貨幣對外貶值),通常會引起出口擴大和進口減少,國內物價上漲,國際儲備增加,就業增加和國民收入增長,資金外流。(2)一國貨幣匯率上漲(即貨幣對外升值),通常會引起出口下降和進口增加,國內物價穩定,國際儲備減少,就業和國民收入下降,吸引外資流入。由于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作用,使它成為各國調節經濟的重要手段,如,為了刺激出口增長,往往采取直接宣布本幣貶值即本幣匯率下降的做法。[點擊誤區]1.商品與貨幣好似一對孿生兄弟,但不是同時產生的,貨幣的出現要比商品晚得多。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2.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同時,國家無權規定其購買力。3.信用卡和支票只是一種作用憑證,本身沒有價值,因此不能充當價值尺度和貯藏手段職能,也不能充當世界貨幣。[典例分析][例1](2006年全國卷Ⅰ)有一道趣味智力題: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每2個空汽水瓶可以換得1瓶汽水,但不可兌換現金。使用10元現金,通過購買、換領、借入汽水并歸還等方式,最多可享用20瓶汽水。在獲取這20瓶汽水的過程中,出現的經濟現象包括A①商品流通 ②易貨交易 ③貨幣支付 ④貨幣借貸 ⑤非現金結算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解析: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商品流通,所以①正確。每兩個空汽水瓶可以換得1瓶汽水,這屬于物物交換,即易貨交易,所以②正確。某商店出售汽水,每瓶1元,這是貨幣支付,所以③正確。貨幣借貸和非現金結算屬于銀行業務范疇,所以④⑤不符合題意。答案:A[例2](2006年江蘇卷)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貨膨脹的措施是A.調整匯率 B.降低利息 C.增發國債 D.提高貸款利率解析:A與題意不符,B、C是化解通貨緊縮的措施,只有D項符合題意。提高貸款利率,有利于減少投資需求和貨幣流通次數,這樣有利于化解通貨膨脹。答案:D[例3](2005年全國卷Ⅲ)小張在商店里購買一件打折商品,原標價為人民幣50元,實際支付40元,在這次購買活動中,貨幣執行的職能是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價值尺度 D.貯藏手段解析:本題考查貨幣的職能,考核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比較能力。小張購買商品的活動中,貨幣執行的應是流通手段職能。故應選B項。答案:B[例4](2006年天津卷)猶太人有句名言:沒有賣不出去的豆子。賣豆子的農民如果沒賣出豆子,可以加水讓它發芽,幾天后就可以賣豆芽;如果豆芽賣不動,干脆讓它長大些賣豆苗;如果豆苗賣不動,可以移植到花盆賣盆景;如果盆景賣不動,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幾個月后,它就會長出許多豆子。要實現從商品到貨幣的轉化,賣豆子的農民應該A.等制作盆景時賣出 B.等價格最高時賣出C.等結出更多豆子時賣出 D.在能夠賣出時賣出解析: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生產者只有把商品賣出去,并且賣出好價錢,才能生存發展下去。所以要實現從商品到貨幣的轉化,賣豆子農民應該在能夠賣掉時賣出。D項最符合題意。答案:D[例5]我國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后,人民幣對美元有所升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會使A.出口商品獲益增加 B.同樣數量人民幣可兌換的美元更少C.來華購物的外國游客增多 D.同樣數量人民幣能進口的商品更多解析:人民幣升值,外幣則會貶值,有利于進口,不利于出口,A、B、C三項的說法不符合人民幣升值所帶來影響的表述,均應排除。本題應選D項。答案:D[熱點透視][背景材料]2006年5月1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播出節目,揭露了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造假藥并導致人死亡的內幕。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違反有關規定,將“二甘醇”輔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生產,導致多人腎功能急性衰竭,其中4人死亡。齊齊哈爾第二制藥有限公司制假售假事件令人震驚!2006年8月2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對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克林霉素磷酸葡萄糖注射液(欣弗)引發的藥品不良事件調查結果: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違反規定生產,是導致這起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責成安徽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安徽華源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的違法塊規行為依法作出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分析點撥](1)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食品和藥品更是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生產者和經營者必須注意提高產品質量,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2)遵守市場交易規則,是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按規則進行的基本條件。“齊二藥”制售假藥的行為違背了市場交易的公平、誠信原則。(3)“齊二藥”制售假藥行為,損害了消費者的安全權、知情權等合法權益,消費者要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市場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等弱點。“齊二藥”制售假冒偽劣藥品的行為,反映了市場調節的自發性。(5)克服市場調節的弊端必須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建立和健全國家的宏觀調控,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經營行為。[鞏固練習]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1.2006年2月17日,中央電視臺《經濟信息》報道,目前山東臨沂市已有9萬手機用戶按包月方式訂制了天氣預報短信。而由氣象臺開通的“121”氣象聲訊臺則更為火爆,最高時一天曾經有75000人次打進電話,每年約有600萬人次撥打該聲訊臺,查詢天氣情況。材料中的“氣象信息”A.是商品,因為它有使用價值B.不是商品,因為它有價值,沒有使用價值C.是商品,因為它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D.不是商品,因為它不用于交換2.貨幣出現的標志是A.物物交換 B.以一般等價作為媒介的商品交換C.出現了金銀等貴金屬商品 D.金銀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3.端午節時,一些食品商和星級酒店推出了售價高昂的“鮑翅粽”、“鮑魚粽”、極品粽子禮盒等應節商品,一個粽子標價500元,這500元是①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②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③不具有一般等價物的職能 ④現實的貨幣⑤觀念中的貨幣 ⑥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4.馬克思稱由商品到貨幣的過程是“驚險的一躍”,如果不能成功實現這一跳躍,那么摔壞的將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這里的“驚險的一躍”是指A.商品被生產出來B.商品生產者成功地把商品銷售出去,實現商品的價值C.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D.商品的質量好、適銷對路5.2006年3月17日,歐洲央行公布數據表明,歐元正式裝入歐元區12國老百姓的錢袋里后,歐元硬幣共發行500多億枚,紙幣總數150億張。歐元從本質上說是A.貨幣 B.價值符號 C.一般等價物 D.商品6.新版第五套人民幣在保留原來券別的基礎上,增加20元、50元、100元券,去掉2元、2角券,這說明A.國家有權決定紙幣的面值 B.人民幣幣值降低了C.國家有權決定紙幣的發行量 D.國家有權決定紙幣的購買力隨著我國信用卡使用的快速增加,信用卡領域的違法犯罪也隨之增多。為此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中規定:出售假信用卡最高判刑10年,使用騙領信用卡可判無期徒刑。據此回答7—8題。7.我國信用卡的使用快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A.使用信用卡能夠節省交易費用B.信用卡的功能全面,收款手續簡便C.信息技術的發展D.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8.國家之所以加大打擊信用卡犯罪的力度,是因為A.信用卡的安全性低,使用者眾多B.信用卡犯罪嚴重破壞了正常金融秩序C.信用卡是國家強制發行并使用的貨幣符號D.出售假信用卡會導致通貨膨脹的發生9.如果現在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715元人民幣,而過去100單位外幣能兌換815元人民幣,這說明外匯匯率 ,人民幣 。A.升高 升值 B.跌落 升值C.升高 貶值 D.跌落 貶值10.貨幣出現以后,它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媒介,而且是財富的一般代表。人們崇拜貨幣,這是因為A.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 B.貨幣是金銀來充當的C.貨幣也是商品,具有價值 D.貨幣本質是一般等價物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11.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商品。我們吃、穿、用、行所需要的各種物品,大多要到市場上去購買。這告訴我們,作為商品A.必須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 B.必須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C.必須是用貨幣購買的 D.是人們生產出來的一切勞動產品12.貨幣沒有臭味,無論從哪里來,一方面它代表已經賣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買到的商品。用公式表示即:商品——貨幣——商品。材料說明A.貨幣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 B.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C.商品和貨幣是一對孿生兄弟 D.貨幣不是社會財富的代表13.張大爺用賣大蒜得到的1610元,買了1臺彩電。在這里A.1610元充當了大蒜與彩電交換的價格B.1610元是大蒜的價格,又充當了購買彩電的價值尺度C.“大蒜——1610元——彩電”叫商品流通D.充當大蒜與彩電交換媒介的1610元必須是現實的貨幣14.判斷社會經濟生活中是否出現通貨膨脹,主要是看A.貨幣發行量是否過多 B.物價是否持續攀升C.社會上是否出現搶購風 D.商品的價值量是否變大15.在核算一定時期的經濟收支往來時,人們通常使用的兩種結算方式是A.口頭結算 B.現金結算 C.實物結算 D.轉帳結算16.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信用工具有A.信用卡 B.儲蓄存款存折 C.支票 D.外匯17.2005年7月21日起至2007年6月底,人民幣升值5%左右,這意味著A.人民幣匯率升高 B.我國經濟發生較大波動C.有利于適當擴大我國商品出口 D.有利于適當擴大我國對外國商品的進口18.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如果超過或小于這個限度,則會產生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在一定時期內,商品價格總額和貨幣流通速度決定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那么對這三者的關系正確的理解是A.商品價格總額提高一倍、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則貨幣量提高一倍B.商品價格總額提高一倍、貨幣流通速度提高一倍,則貨幣量不變C.商品價格總額提高一倍、貨幣流通速度提高一倍,則貨幣量提高一倍D.商品價格總額不變、貨幣流通速度提高一倍,則貨幣量提高一倍三、簡答題(2小題)19.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是什么?答案見教材P12。20.信用卡是一張形同身份證大小的塑料卡片,下面印有卡圖、發卡機構的名稱及標志、卡號等,背面有用于記錄相關信息的磁條、持卡人的簽名等。1986年中國銀行發行了人民幣長城卡,此后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相繼發行了牡丹卡、龍卡、金穗卡。截至2007年4月,我國發卡總量近11億張。信用卡為什么這樣受人們的普遍歡迎和使用?現金消費增加紙幣的流通量,攜帶不安全,使用起來手續麻煩,增加收款的勞動量,也不方便購物。而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節省交易費用,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四、辨析題(1小題)21.紙幣發行過多,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流通中的紙幣越少越好。(1)紙幣作為貨幣符號,無論發行多少都只能代表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紙幣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發行量超過這個限度,就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嚴重影響人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2)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應當減少流通中的紙幣量,從而抑制通貨膨脹。(3)紙幣的發行量如果小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引起商品銷售困難,直接阻礙商品流通。(4)隨著生產的發展,商品數量的增多,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也會相應增多,因此必然要求增加紙幣的發行量,這種增加應是好事。因此,籠統地說流通中的紙幣越少越好是錯誤的。五、論述題(1小題)22.2007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一年。我國2007年既不會出現通貨緊縮現象,也不會形成明顯的通貨膨脹,全年物價將繼續保持相對平穩的小幅上漲趨勢。2007年貨幣政策延續2006年穩健的基調,保證其連續性;貨幣總量保持穩定適量的增長。請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說明貨幣總量保持穩定適量的增長的必要性。(1)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待售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2)如果流通中貨幣量過少,商品交換受阻,會阻礙經濟發展;反之,如果流通中貨幣量過多,則會導致紙幣貶值,物價上漲,購買力降低,影響社會經濟穩定。(3)2007年我國經濟將平穩運行,所以貨幣總量保持穩定適量的增長是必要的。六、綜合探究題(1小題)23.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針對當前違法犯罪分子制假手段翻新,假幣種類增多的態勢,中國貨幣當局通過技術改造,對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進行技術改進,提高其印刷工藝,增加了防偽科技含量和防偽性能。同時,國務院反假幣工作聯席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加大反假幣工作的力度,堅決有力地打擊各類假幣違法犯罪活動。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的知識探究以下問題:(1)人民幣為什么能夠購買商品?人民幣是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能在市場上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在商品交換中起媒介作用。人民幣的這種職能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所以,人民幣能夠購買商品。(2)國家為什么要堅決打擊各類假幣違法犯罪活動?因為,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人民幣的發行權屬于國家,除國家授權外,任何單位、團體和個人都無權發行紙幣。一些不法之徒制造假幣,牟取不義之財,增加了流通中的人民幣數量,假幣的存在嚴重損害人民幣的權威和信譽,是嚴重破壞金融秩序,危害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犯罪行為,必須依法予以嚴懲。(3)你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假幣?第一,充分認識假幣的危害性,不持有、收藏和使用假幣,一旦受到假幣應立即送繳銀行。第二,掌握一些防偽知識,提高識別假鈔的能力(4)紙幣被各國廣泛使用之后,人們通常就稱紙幣為“貨幣”、“錢”,人們對于金錢有各種不同的觀點,你的觀點是什么?第一,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人們的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第二,對待金錢,要取之有道,即要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第三,對待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義的事。w.w.w.k.s.5.u.c.o.m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