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0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0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資源簡介

影響力位居國內前列教育資源網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010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教案之第一課 神奇的貨幣
一、考點導航
1.商品的基本屬性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3.貨幣的基本職能
4.金屬貨幣與紙幣
5.結算與信用工具
6.外匯與匯率
7.貨幣與財富
二、知識網絡
商品的含義
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產生
貨幣的本質 價值尺度
基本職能
流通手段
揭開貨幣的 貨幣的基本職能 貯藏手段
神秘面紗 其他職能 支付手段
世界貨幣
紙幣的含義
神奇的貨幣 紙幣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紙幣與金屬貨幣相比的優點
信用卡 信用卡的含義
信用工具 使用信用卡的優點
支票的含義 轉帳支票
信用工具和 支票 支票的種類
外匯 現金支票
外匯的含義
外匯 匯率(匯價)
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含義及意義
三、考點疏理
1.商品的基本屬性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
①構成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用于交換。
②不同的商品能夠進行交換,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產品,生產它們都耗費了人的體力和腦力,即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③商品交換實質上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勞動交換。
(2)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①統一:任何商品都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使用價值是商品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
②對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時擁有商品的兩個人基本屬性。商品生產者和購買者,對于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不可兼得。商品生產者要想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把使用價值讓渡給購買者,而購買者為了得到使用價值。也必須支付相應的價值給生產者,當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離時,意味著交換的實現。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1)貨幣的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2)貨幣的產生。偶然的物物交換——擴大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般等價物固定在金銀上——貨幣產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換不是等價交換)
(3)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4)對待貨幣的正確態度。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對于金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有利于國家社會、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注意】
(1)貨幣與商品的關系:貨幣也是一種商品,但與其他商品不同,貨幣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商品。
(2)貨幣與一般等價物的關系:一般說來,要求作為貨幣的商品具有以下四個特征:價值比較大用較少的物品能進行較大的交換;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會減少價值,又給交換帶來方便;便于保存,不會因為保存時間的長短而使價值發生變化;便于攜帶,以便在較大的范圍內進行交易。但商品交換關系很發達時,金銀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就成為貨幣。所以馬克思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
3.貨幣的基本職能
(1)價值尺度
①含義:是貨幣作為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
②原因之所以貨幣能充當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是商品,有價值;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并不需要現實的貨幣。
③價格與價值的關系。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商品價格的高低與商品本身價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
①含義: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必須用現實的貨幣,不能用觀念上的貨幣。
②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一定規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價格總額和貨幣的流通速度所決定。
③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關系:第一,區別: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貨幣的一種基本職能,而商品流通則是商品交換的一種形式。第二,聯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貨幣,才有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貨幣在這個流通過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這也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強調的是商品如何進行交換。有人說,流通手段強調的只是一個“點”,而商品流通則強調一條“線”。
(3)貨幣的其他職能
①貯藏手段。退出流通領域,作為財富被保存起來,必須是足值的貨幣。
②支付手段。是隨賒賬買賣出現的是買賣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貨幣。指貨幣越出國內市場,在世界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職能。一般來說,只有貴金屬才能充當世界貨幣,現在某些紙幣也具有了這個職能。
【注意】
理解價值尺度職能,建議緊扣“衡量”、“表現”、“執行”。
4.金屬貨幣與紙幣
(1)金屬貨幣。金屬貨幣最初是以金銀條塊的形式流通。紙幣代替金屬貨幣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2)紙幣
①紙幣的產生與演變。貨幣出現以后,推動了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金屬貨幣最初是以金銀條塊的形式流通的;而后出現了具有一定形狀、重量、成色與面額價值的鑄幣;后來有產生了作為價值符號的紙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出現了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儲存、轉賬、購買、支付的“電子貨幣”。即:金屬貨幣——鑄幣——紙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
②紙幣的含義。紙幣是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的優點有:第一,紙幣印刷成本比金屬貨幣鑄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紙幣避免了鑄幣在流通中的磨損,可以防止貴金屬的無形流失;第三,紙幣比金屬貨幣更容易保管、攜帶和運輸。
③紙幣的發行與流通。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如果不相符,則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的經濟現象,勢必會影響人們的經濟生活和社會經濟秩序。
④紙幣代替金屬貨幣以后,人們通常把流通中的紙幣稱之為貨幣。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現實經濟生活中,人們接觸到的貨幣,主要是紙幣,因此,掌握有關紙幣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參與經濟生活。
【注意】
(1)紙幣的發行量客觀上是有一定的規定。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否則就會發生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
(2)共性:它們都是由于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不平衡造成(實質與原因);都會影響正常的經濟生活與經濟秩序(危害與影響);都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總量平衡與結構優化(對策)。
(3)其實,它們的不同點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認識:
項目 通貨膨脹 通貨緊縮
實質與原因 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引起物價全面持續上漲 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紙幣的發行量少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引起物價全面持續下跌
危害 直接引起物價上漲,紙幣貶值,經濟秩序混亂,生活水平下降,影響社會穩定 直接引起物價下跌,影響企業與投資的積極性,市場銷售困難,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
對策 主要是實行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和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控制貨幣供應量與信貸規模 主要是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投資力度,擴大內需,并努力擴大出口
5.結算與信用工具
(1)結算方式: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前者是用紙幣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后者是雙方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經濟往來的收付行為。
(2)經濟往來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義:信用卡是具有消費、轉賬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②支票
含義: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托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收據。
種類: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
【注意】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相繼發行牡丹卡、金穗卡、長城卡、龍卡。
6.外匯與匯率
(1)外匯
①外匯的含義及其特征。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外匯是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資產,既可用于國際支付,還能兌換成其他形式的外幣資產。
②外匯與外幣。外幣與外匯是兩個既相聯系,又有區別的范疇。首先,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匯不等于就是外幣,外匯中還包括外幣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其它外匯資金等內容;其次,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并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幣才是外匯。
(2)匯率
①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它是在使用外匯時必須與本國貨幣折算而產生的。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折合的本幣數額多于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我國采用100單位的外幣兌換多少人民幣這種直接標價法形成人民幣外匯牌價。
②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外匯供給與需求、經濟增長率、利率水平、國家對于貨幣政策的干預、市場預期、外匯投機活動等。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國貨幣與外幣相比發生貶值與升值的變動。匯率變動的影響,包括升值和貶值的影響。
③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于人民生活安定、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注意】
(1)外匯執行的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
(2)執行支付手段職能的貨幣一般不是本國貨幣,而是外國貨幣即外匯,對中國而言,美元、歐元、英鎊、日元都是外匯。(首先,外匯包含外幣,但外匯不等于就是外幣,外匯中還包括其他內容,外匯的主要內容是外幣支付憑證。其次,外匯包括外幣,但外幣并非都是外匯。通常情況下,只有可以自由兌換的外幣才是外匯,因為外匯的實質是國際支付手段,如果某種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它就不能成為國際支付手段。)
(3)外匯主要是用于國際市場上國際間的結算。一般來說,在國內市場不需要支付外匯,只要支付本國貨幣即可。我國的本幣就是人民幣。
(4)下面以本國貨幣貶值為例說明對于經濟的影響。第一,對國內經濟的影響。一方面,出口擴大引起需求拉動物價上升;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國內生產成本推動物價上漲,引起通貨膨脹。第二,對國際收支的影響。本幣貶值有利于本國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外國貨幣的購買力相對提高,貶值國的商品勞務等費用相對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國游客,擴大本國旅游業的發展。第三,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他國家的貿易收支,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蕩。
(5)理解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意義是從國家、人民、世界等三方面歸納。
7.貨幣與財富
(1)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征。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由于存在著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從起源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從本質上看,它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從職能上看,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2)貨幣,俗稱金錢。對于金錢,要取之有道。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致富,是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是光榮的;對于金錢,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錢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義的事。
(3)如何看待金錢,如何獲取金錢,如何使用金錢,體現出不同的金錢觀。正確的金錢觀,指導我們理性地對待金錢,通過合乎道德與法律的正當途徑掙錢,把錢用到有利于國家社會,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發展自己,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義。
四、典例解析
【例1】(09安徽文綜)某商品生產部門去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1件商品,價值用貨幣表示為260元。該部門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產者今年的勞動生產率是每小時生產2件商品,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用貨幣表示為
A. 364元 B. 400元 C. 520元 D. 776元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商品價值量的理解,考生要明確題中前面所提的“勞動生產率”是社會勞動生產率,而后面甲生產者所提高的“勞動生產率”是個別勞動生產率。這樣考生就可以調動運用教材的知識——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成反比,可以計算出今年的單位商品價值量為260/1+30%=200(元),而今年的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單位商品價值量不變,商品數量增加了1倍,這樣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今年甲生產者1小時內創造的價值總量應該是200*2=400(元)。答案是B
【答案】B
【例2】(09全國文綜I)某小企業2008年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8元,產量為10萬件,甲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6元。如果該企業2009年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該企業2009年甲種商品的銷售收入與2008年相比
A.增加8萬元 B.增加6萬元 C.減少14萬元 D.不變
【解析】本題與前兩年的高考計算題相比較,從計算的角度要簡單一些,但對“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兩個陌生的概念比較費解。通過讀題,從“某小企業…生產一件甲種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勞動耗費價值”在本題中是指個別勞動時間而非僅指企業的生產成本,其次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應理解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該商品的價值。因為“商品價值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某小企業生產的甲種商品只能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6元出售,即10萬×6元=60萬元,又因為該企業勞動生產率(即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10%,即單位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增加10%(10萬件×(1+10%)=11萬件),其它條件不變(重要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沒變),所以,該企業的銷售收入為11萬件×6元=66萬元,所以,比上年度銷售收入增加6萬元。所以本題選 B
【答案】B
【例3】(09年五月蚌埠模擬試題)
材料 2009年1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額到達7369億美元,居各國持有美國債總量的首位。3月18日,美聯儲宣布再向市場“輸血”1.15萬億美元。輿論驚呼:伯南克(美國財長)終于開啟印鈔機,“從直升機上撒錢”。
請你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預測美國開啟印鈔機可能對中美兩國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
【解析】美國開啟印鈔機表面上看對美國有利,實則有很多不利影響:導致美元貶值,不利于對外投資,并有損美國的信譽,降低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等等。當然對于持有很多美國債的中國來說,會直接導致我國的外匯儲備貶值,企業出口能力下降等等。對于同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角度不同,結果不同。
【答案】 ①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導致紙幣貶值,容易引發通貨膨脹。對美國而言,則會導致美元貶值,不利于對外投資,并有損美國的信譽,降低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地位。②對中國而言,美元貶值會導致我國的外匯儲備貶值,企業出口能力下降,損害我國的國家利益。
五、鞏固訓練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影片《梅蘭芳》上座率很高。梅蘭芳的出場費曾達到十根金條,他的演出常常是一票難求。當年他走紅的程度,現在任何當紅歌星都無可比擬。這里“金條”的本質是( B )
A.一般人類勞動 B.一般等價物
C.一種價值符號 D.價值不變的特殊商品
2.下表為2008年10月31日與11月4日人民幣與美元、歐元的匯率變化表。( D )
由上表可知,相對于人民幣來說,11月4日與10月31日相比
A. 美元匯率跌落,歐元匯率升高 B.美元和歐元的匯率都跌落
C.美元和歐元的匯率都升高 D.美元匯率升高,歐元匯率跌落
3.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 ( B )
①就是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不變②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③有利于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④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穩定、世界經濟的發展
A.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貨幣從產生時起,就具有的兩種職能是( A )
A.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 B.價值尺度與世界貨幣
C.貯藏手段與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與支付手段
5.貨幣的職能與貨幣本質的聯系是( A )
①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體現 ②貨幣的本質決定貨幣的職能
③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 ④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②④
6.下列經濟現象中,貨幣充當了流通手段職能的是( C )
A.一臺彩電標價2000元 B.工廠財務人員向工人發工資
C.小張在市場上用15元錢買了一本書 D.李大爺收藏了20塊銀元
7.近年來,汽車已成為家庭消費的熱點。在我國汽車市場上,既有自主品牌的汽車,也有進口汽車和中外合資企業生產的汽車。以下選項中,可能使我國消費者享受到更低汽車價格的因素有( B )
①國內出現通貨膨脹 ②人民幣升值 ③汽車市場競爭激烈 ④進口關稅降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支票與信用卡的相同點是( D )
A.銀行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B.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
C.集存款、消費、結算、查詢于一體
D.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9.商品與其他勞動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商品( A )
①用于交換 ②有價值 ③有使用價值 ④耗費了一定的勞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10.信用卡作為電子貨幣的一種,在使用過程中執行的貨幣職能有( C )
①一般等價物 ②流通手段 ③貯藏手段 ④支付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材料: 紙幣的發行量是世界各國宏觀調控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紙幣量的調控能力是國家宏觀調控能力的最重要方面之一。人民幣的流通,是我國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賴以維持與發展的血脈。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流通中的紙幣量與實際需要的數量不協調,會出現什么現象?
【答案】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紙幣的發行量與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不協調,就會引起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從而帶來經濟波動,影響人民生活。
(2)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都離不開貨幣,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多印發一些人民幣呢?
【答案】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貨幣流通規律支配的。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例,而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例。決定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的因素有待售商品的數量、價格水平和貨幣流通速度。紙幣作為貨幣符號,也必須遵循貨幣的流通規律。可見,紙幣的發行不是隨意的。
12.材料一:“貨幣沒有臭味,無論從哪里來,一方面它代表已經賣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又代表可以買到的商品。”
材料二:“人間再沒有像金錢這樣壞的東西到處流通。這東西可以使城邦毀滅,使人們被趕出家鄉,把善良的人教壞,使他們走上邪路,做些可恥的事,甚至叫人為非作歹,干出各種罪行。”(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聯系上述材料,回答問題:
(1)結合材料一,說明貨幣的“兩個方面代表”的內涵是什么?
【答案】“代表已經賣掉的商品”說明貨幣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代表可以買到的商品”則說明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能夠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2)結合材料二,談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應如何對待金錢?
【答案】①從貨幣的起源來看,金銀在沒有充當貨幣之前只是一種普通的商品;金銀成為貨幣之后,其本質是一般等價物。貨幣的職能使它成為財富的象征。因此,貨幣并不神秘。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仍然是財富的象征。對于金錢的獲得,必須是“取之有道”,即通過正當的、合法的手段獲得金錢。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目標是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形成一個既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義利觀,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的拜金主義思想。
21世紀教育網(原課件中心網站) www.21cnjy.com 第 1 頁 共 7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客服| 惠州市| 禹州市| 武汉市| 浦北县| 开封县| 阿瓦提县| 临武县| 盘锦市| 郴州市| 常山县| 鄂托克旗| 安庆市| 丰原市| 巴青县| 枣阳市| 霍邱县| 肥乡县| 长治县| 横山县| 鄱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宜兴市| 连南| 凌源市| 沙洋县| 普洱| 郯城县| 普宁市| 德保县| 阳山县| 新化县| 西峡县| 桐乡市| 玛纳斯县| 广元市| 保定市| 海阳市| 双流县|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