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憲法 的核心內容,確認并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是憲法的核心價值。我們學習憲法,要了解自己有哪些基本權利和義務,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要依法行使并積極維護自己的權利;把履行公民義務視為神圣而光榮的使命。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僅關乎我們個人的尊嚴與家庭的幸福,而且關乎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3-1 公民基本權利第三課 公民權利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自學目標 P31~401、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2、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形式是什么?3、如何理解“公民享有人身自由“?4、我國公民享有哪些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權利?5、公民享有的其他基本權利有哪些?要求:帶著下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小云的一天(運用你的經驗 P32) 小云的爸爸媽媽的工資收入在當地屬于中等水平,小云的爺爺奶奶每月能領到養老金,媽媽該當選為縣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學,爸爸媽媽去上班后,爺爺奶奶相伴去公園鍛煉。他們開始了平凡而幸福的一天。從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們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小云上學,體現她享有 權。媽媽當選為人大代表,體現她享有 權。爸爸媽媽上班,體現他們享有 權。爺爺奶奶領取養老金,體現他們享有 權。……受教育被選舉勞動物質幫助一、政治權利和自由1、憲法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權利和自由?P33 依照憲法的規定,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公民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34條)、政治自由(35條)和監督權(41條)等。是什么父子之間的對話(探究與分享一 P33) 小巖的爸爸參加了新一屆的區人大代表的選舉。小巖好奇地問爸爸投了誰的票。爸爸認真地說:“參加選舉是我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重要途徑。我贊成的候選人都是能夠為我們著想、替我們說話、真心為我們服務的人。”小巖若有所思地點了頭,說:“等我有了選民資格,也會認真投下我的一票!”公民享有選舉權需要哪些條件?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樣的?一、政治權利和自由2、如何理解“公民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P33(1)需要具備的條件:我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國籍、年齡條件),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政治權利條件)。是什么(2)重要意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政治權利,行使這項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一、政治權利和自由3、如何理解“公民享有政治自由“?P33是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第三十五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言論自由是指公民依據憲法享有的通過語言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見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言論自由既包括口頭表達的自由,也包括書面表達的自由。 出版自由是指公民享有憲法賦予的通過各種出版物表達意思見解以及其他意思的自由。 集會自由是指公民為了某一目的,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集合在露天場所發表意見、表達意愿的自由。 結社自由是指公民為了某一共同目的,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結成某種社會團體、進行社會團體活動的自由。結社自由是民主社會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所必需的,也是公民發表意見、行使當家作主權力的重要途徑。 游行自由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有權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場所所列隊行進表達共同意愿的自由。 示威自由是指公民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在露天公共場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會、游行、靜坐等方式,表達要求、抗議或者支持聲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一、政治權利和自由3、如何理解“公民享有政治自由“?P33是什么(1)內容:我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2)重要意義: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參與國家政治生活,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愿。 集會、游行、示威是公民以和平手段表達自己意愿的比較激烈的方式,是民主社會中十分重要的權利和自由。實名舉報(探究與分享二 P33) 羅先生通過媒體實名舉報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劉某違法犯罪問題。經調查,劉某及其親屬非法收受巨額財物,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違規為其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經審理,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劉某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羅先生實名舉報是在行使什么權利?他在舉報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1)羅先生實名舉報是在行使監督權。(2)在舉報時應該注意:①對于監督權等政治權利,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正確行使。②公民在行使監督權時,應當實事求是,以事實為依據,如實反映情況,必要時出事證據和各種證明材料。③投訴和檢舉時,不得捏在或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貼大字報、聚眾鬧事等方法。一、政治權利和自由4、如何理解“公民享有監督權“?P34(1)內容:我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是什么(2)要求: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3)重要意義:公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行使監督權,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5、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形式?P34 我國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這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形式。是什么牛刀小試政治權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作為國家政治生活主體依法享有的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和自由,是國家為公民直接參與政治活動所提供的基本保障。在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有( )①監督權②全民公決權③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④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D解析 根據教材知識可知,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政治自由和監督權等。可見,①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二、人身自由6、如何理解“公民享有人身自由“?P34-35是什么(1)內涵: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7-40條)不接受如此“教育”(探究與分享 P35) 嚴某通過網絡檢舉鄉政府違法占用村民承包地。次日一大早,鄉政府工作人員破門而入,將還在睡夢中的嚴某強行帶到鄉政府“教育”了一天。鄉政府的行為是否違法?你認為嚴某的哪些基本權利受到了侵犯?嚴某在網上舉報鄉政府嚴某從家里被帶走嚴某在鄉政府接受“教育”二、人身自由6、如何理解“公民享有人身自由“?P34-35是什么(1)內涵: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37-40條)(2)重要意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海口“7·23”非法拘禁案告破 四嫌疑人悉數落網吳某英被非法拘禁,你認為他的哪些基本權利受到了侵犯?二、人身自由7、如何理解“我國憲法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P35-36(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是什么討論:下列行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基本權利? 一些同學肆意散播關于某同學的不實謠言,讓其名聲受損。 學校因小明同學遲到,宣布撤銷他獲得的“市三好學生”稱號。 照相館未經郝琳同意,把郝琳的照片貼在櫥窗里做展示宣傳。 小李遲到了,卻在登記本上寫了小張的名字。 同桌偷看我的日記。二、人身自由7、如何理解“我國憲法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P35-36(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是什么(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也就是指公民的人格權不受侵犯。人格權是法律上作為權利和義務主體的人的資格,也是做人的起碼資格。所謂“尊嚴”,是指人的自尊心不受傷害、個人價值不被貶低的權利。 所謂“侮辱”是指使用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貶低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所謂“誹謗”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假事實,無中生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的行為。所謂“誣告陷害”是指為對某一公民達到陷害目的,通過捏造虛假事實,以口頭的或書面的、署名的或匿名的等方式,向有關機關或者單位作虛假告發的行為。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都是侵犯公民人格尊嚴的行為,為憲法和法律所禁止。人身權利 人格權 身份權 生命健康權 人身自由權 人格尊嚴權 配偶權、監護權、親權 名譽權 肖像權 姓名權 隱私權 名譽利益支配權、名譽維護權 肖像制作權、肖像使用權、肖像獲酬權 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姓名變更權 排除他人侵害權、私人生活安寧權、個人信息保密權、個人通信內容保密權 法律維護人格尊嚴(相關鏈接 P36) 除憲法外,我國有多部重要法律對維護人格尊嚴作出相關規定。 民法總則第一百零九條規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他人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情境一 郭某伙同李某、任某、張某強行到段某的表姐趙某家中找段某催要貸款。趙某表示聯系不上弟弟段某,要求郭某等人離開,幾人非但拒不離開,還在趙某家睡了一夜。上述情境中,你認為公民的哪些基本權利受到了侵犯?情境二 劉某在辦公桌上發現一封因未貼郵票而被郵政部門退回的信封上寫著“中共中央辦公廳×××收”的信件。劉某認出該信系本廠職工黃日輝所寫,便私自將信拆開,看后又將該信傳給在場的出納、會計蔡勤英、王亦英等人看。之后,被告人劉某在辦公室門邊用打火機將信點燃燒毀。二、人身自由7、如何理解“我國憲法保護公民的人身自由“?P35-36(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是什么(2)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應當享有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權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3)住宅不受侵犯。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寧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間。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入侵公民的住宅。(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公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通信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住宅是指公民生活和居住的固定場所,也是公民個人財產的主要存放場所,是公民賴以生存的主要條件。公民住宅的范圍不僅包括通常所說的私人住房,還包括固定的宿舍、旅館、辦公室等居住場所;不僅包括建筑內部的居住場所,還應當包括建筑結構外部的得以侵犯公民私生活的場所、器具等。 比如,在房屋外部的某一部位安裝竊聽器或者用監視器用以竊聽或者窺視公民的私生活,就屬于對公民住宅的侵犯。 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過書信、電話、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自主地與他人進行交往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與他人進行交往的信件、電話、電報、電子郵件等內容,任何個人、任何組織或者單位都無權非法干預,無權偷看、隱匿、涂改、毀棄、扣押、沒收、泄露或者竊聽。牛刀小試農民工小花向同學們求助:曾經我和我的好朋友小燕情同手足,一起在外面打工,住在一起,但是她卻將我的個人隱私透露給她媽,她媽公然在村里將我的隱私公布,還不斷對我進行誹謗、侮辱,甚至還捏造事實詆毀、污蔑我的名譽……同學們說說,小燕和她媽侵犯了我的( )A.人身自由權B.政治自由C.人格尊嚴權D.勞動權C解析 題干材料告訴我們,小燕和她媽侵犯了小花的隱私權和名譽權,隱私權和名譽權屬于人格尊嚴權。A、B、D三項與題干材料不符。故選C。警察可以借用你的車嗎(探究與分享 P37)警察征用摩托車的行為涉及公民的哪項基本權利? 一天,警察小鄭在執勤時聽到有個女士高喊:“快抓住那個人!他搶了我的皮包。”只見前方一個男子抱著一個皮包在街頭飛奔。為了盡快追上那個男子,小鄭攔下一輛摩托車,出示警察證件,說:“您好!我是警察,前面有人搶劫,我想借用您的車追人,可以嗎?謝謝配合!”車主二話沒說把車和頭盔給了小鄭,小鄭帶好頭盔,飛身上車,追了上去,很快抓住那個男子,并把他帶回公安局。處理完公務后,小鄭把摩托車還給車主,向他表示感謝,并告知車主可以根據法律法規向公安機關申請相應補償。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8、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廣泛的社會經濟權利?P37是什么(1)財產權。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重要意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法律規定)討論:如何區分占有權、使用權、財產權、處分權? 我買了一臺新電腦,放在書房里。 我用電腦做上網、聽音樂、看視頻。 我把電腦租給某電腦房。 我把電腦賣給別人。觀察上述圖片,說說公民還享有哪些基本權利。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8、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廣泛的社會經濟權利?P37是什么(1)財產權。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重要意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過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并依法占有和使用,獲得收益和進行處分。(法律規定)(2)勞動權。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勞動就業和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這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含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人們通過勞動,參與社會生產與服務活動,獲得勞動報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實現自身價值,也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重要意義)(3)物質幫助權。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法律規定)制度保障不因貧失學(探究與分享 P37-38) 2016年8月,教育部發布《國家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簡介(2016)》。其中提到:教育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基本教育政策。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問題,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讀完這份簡介,三名同學議論起來。我們正在長身體。國家對特殊困難地區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央財政負擔所需資金。對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對農村學生免費配發字典,這真是好消息!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還有生活補助費呢!這下好了,爸爸媽媽供我上學的經濟壓力大大減輕了。結合這段材料,請你和同學討論:國家為什么要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從三名同學的對話中,你得到哪些信息?請把關鍵詞填寫在橫線上。農村營養改善計劃,義務教育學生免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寄宿生生活補助費。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9、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廣泛的文化教育權利?P38-39是什么(1)受教育權。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含義)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基,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重要意義)國家支持科學文化活動(探究與分享 P39) 國家通過各種方式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鼓勵和幫助公民開展科學文化活動。表彰科學研究組織藝術表演修建閱覽室國家為什么要對公民的科學文化活動給以鼓勵和幫助?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9、我國公民享有哪些廣泛的文化教育權利?P38-39是什么(1)受教育權。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從國家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并獲得相應物質保障的權利。(含義)教育為個人人生幸福奠基,為人類文明傳遞薪火,成就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國家實行義務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國家制定資助政策,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重要意義)(2)文化權利。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于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予鼓勵和幫助。(法律規定)三、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10、公民享有的其他基本權利?P39是什么 此外,我國公民還享有平等權、宗教信仰自由等權利,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我國憲法關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規定(相關鏈接 P40) 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需要注意的是,宗教不能干涉政治、教育,宗教活動不得妨礙國家教育制度,不得干預國家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得在普通學校中傳教。牛刀小試“中國好人”王永金,山東東夷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出身寒門的王永金,20年來靠著自己的努力奮斗,在自主創業的同時,始終不忘心中的“助學夢”,一直投身慈善,捐資助學,幫助100余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捐款捐物累計金額超過100萬元。他用滿腔真情和無私大愛,奏響了一曲新時代的助人為樂頌歌。王永金捐款捐物、資助貧困學子,他依法行使了對自己財產的( )A.占有權B.使用權C.收益權D.處分權D解析 王永金捐款捐物累計金額超過100萬元,幫助100余名貧困學子完成學業,他依法行使了對自己財產的處分權。A、B、C三項與題干材料不符。故選D。小結3-1 公民基本權利政治權利和自由政治自由監督權公民基本權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行使當家作主權利重要形式人身自由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包括四個方面內涵、重要意義社會經濟與文化教育權利受教育權、文化權利財產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公民基本權利.pptx 四川師范大學人大代表選舉新聞-_超清.mp4 濟南新天地小區討伐良崮開發商不供暖示威活動-_標清.mp4 浙江省司法廳、浙江省普法辦《憲法十問》動畫宣傳片之“什么是受教育權?”.mp4 海口“7·23”非法拘禁案告破四嫌疑人悉數落網.mp4 顧客寄舉報材料被檢查告郵政.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