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既然每個人都能自由平等地追求幸福,那我們應如何做?7-2 自由平等的追求自學目標 P101~1051、怎樣珍視自由?2、怎樣踐行平等?要求:帶著下列問題快速閱讀課本田某的“自由”(運用你的經驗 P101)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關規定,對田某的言行進行評價。 八年級學生田某經常上學遲到,不按時完成作業,老師督促他,他卻說:“什么時間上學、做不做作業是我的自由?!碧锬秤袝r抽煙喝酒,強行向同學索要財物,老師批評教育他,他振振有詞:“這是我在校外的活動,是我的自由?!?br/>《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條規定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和學校應當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為:(一)曠課、夜不歸宿;(二)攜帶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四)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五)偷竊、故意毀壞財物;(六)參與賭博或者變相賭博;(七)觀看、收聽色情、淫穢的音像制品、讀物等;(八)進入法律、法規規定未成年人不適宜進入的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九)其他嚴重違背社會公德的不良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條規定 未成年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道德規范,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唐某“微博罵人”事件(探究與分享 P102) 唐某在微博上發表一首七律,網友關某讀后提出意見,稱唐某的七律“格律不對”,招致唐某不滿。唐某回帖辱罵關某,稱其“驢唇不對馬嘴”,并虛構了關某行為不檢的諸多事例。該回復在網上被大量轉發,關某以遭受精神損害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唐某向關某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眾多網友跟帖評論唐某“微博罵人”事件。請你評論唐某的言行。如果你是關某,面對此事你會怎么做?小玫 唐某逞一時口舌之快,但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石頭 言論自由必須以尊重和不侵犯他人名譽權為前提,唐某咎由自?。?br/>小聰 言論自由一旦超越法律邊界就是對自由的濫用,行為人要承擔法律后果。一、珍視自由1、怎樣珍視自由?P102怎么做(1)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2)珍視自由,必須依法行使權利。作為公民,應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樹立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意識。畏法度者最快活(閱讀感悟 P102) 自由快樂,人皆向往。什么樣的生活才是自由、快樂的? 史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一日問諸臣:天下誰人最快活?有人說功高蓋世者,有人說位居顯赫者,有人說金榜題名者,還有人說富甲一方者……朱元璋聽后皆不滿意。大臣萬鋼答道:畏法度者最快活。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悅,稱贊其見解獨到。 自由快樂之人,必是畏法度之人;敬畏法度之人,多是嚴以自律之人。牛刀小試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有句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人生是寶貴的,自由是寶貴人生的亮點。我們應該熱愛自由,珍視自由。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 )①知曉自己的權利②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③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④必須依法行使權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解析 根據教材知識可知,珍視自由,就要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為此,我們要知曉自己的權利,正確認識權利的價值,積極行使和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可見,①②③符合題意。④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不入選。故選A。陳云拒絕新軍裝(探究與分享 P103)陳云的言行對于我們踐行平等有什么教育意義? 1944年,陳云主持陜甘寧邊區財政經濟和供給保障工作。由于身體不好,出汗多,他的軍裝破得快,打了不少補丁。管后勤的同志看到后,打電話通知有關部門送給陳云一套新軍裝。陳云知道后,非常嚴肅地對這位同志說:“你是只給我發新軍裝,還是給陜甘寧邊區所有的同志都發?現在不到發軍裝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例外?!?br/>二、踐行平等2、怎樣踐行平等?P103-105怎么做(1)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所謂特權,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特殊權利。特權是平等的大敵?,F實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權利不承擔義務,或利用手中的權力以謀私,或利用社會關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設法逃避法律制裁。然而,法律的尊嚴和權威不容侵犯,任何踐踏法律的行為必將受到制裁和懲罰。每個公民都應平等地承擔法律規定的義務,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就業歧視(探究與分享 P103-104)結合三幅圖片,與同學交流生活中存在的就業歧視的事例。乙肝歧視、殘疾歧視、地域歧視、就業健康歧視、年齡歧視等。全國首例“乙肝歧視”案(閱讀感悟 P104) 2003年6月,大學生張某參加某省公務員考試,他的筆試和面試成績在報考同一崗位的近百名應聘者中名列第一。在隨后的體檢中,因被查出攜帶乙肝病毒,他被招考崗位所在市的人事局以體檢不合格為由拒絕錄用。無奈,張某一紙訴狀遞到法院。狀告市人事局侵犯其合法權利。法院在判決中確認,被告市人事局在國家公務員招錄過程中作出取消原告張某進入考核程序資格的行為,主要證據不足。依照法律規定,該行為應予以撤銷。這是全國首例“乙肝歧視”案以原告張某的勝訴而告終。該案件對于后來廢止“乙肝歧視”的國家政策的出臺產生了重要影響。二、踐行平等2、怎樣踐行平等?P103-105怎么做(3)踐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損害了公民的人格尊嚴,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面對這些不平等的現象,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應據理力爭,必要時依法維權。(2)踐行平等,就要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每個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和追求幸福的權利。我們要以法律為基本的行為準則,平等地對待所有成員,尊重他人的合法權益。(4)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人類的美好夢想,需要每個公民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我們要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踐行平等,就要將平等意識落實到行動中。)牛刀小試對“平等地適用法律,就要反對特權”理解正確的有( )①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②現實生活中要允許特權現象存在③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殊權利④一個人如果為社會作出過重大貢獻,就可以擁有特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B解析 對“平等地適用法律,就要反對特權”理解正確的有: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任何人都不享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殊權利。所以①③ 是正確的。排除錯誤的觀點②④。故選B。小結7-2 自由平等的追求踐行平等反對特權自由平等的追求平等對待他人合法權利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珍視自由珍惜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利必須依法行使權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2自由平等的追求.pptx 我的生活我做主《機遇平等發展自由》-_超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