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動設計活動題目玩石頭教材分析石頭是兒童十分喜愛的天然“玩具”。自然界中的巖石種類極其繁多,有的很大,有的很小;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有的有花紋,有的沒有花紋;有的易于碎裂,有的難以碎裂。對于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石頭,兒童容易產生興趣,但可能不會注意到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用途。選擇這個活動,一是由于石頭隨處可見,收集起來比較容易;二是因為石頭特征明顯,易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便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經過本活動中有指導的觀察和學習,學生可以獲得對石頭比較清晰、完整的認識,在觀察石頭和玩石頭的過程中,增加對石頭的了解;通過將石頭進行拼擺、組合和美化,培養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學情分析 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信息資料的搜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課標分析 通過調查討論,開展主題活動,理解學習行為的含義,了解良好的學習行為對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從而指導自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通過調查、訪問,查閱資料,實踐操作,了解飲食與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多的發展能力。 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殘疾人,讓我們用真摯的愛為他們挑起一片蔚藍的天空,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去尊重他們,關愛他們。通過調查、采訪,使學生初步了解到人們與電腦的關系,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合理使用電腦的意識。通過對、街道等社區活動,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適應社區的生活能力,爭做社會主義下的新公民。活動目標1.練習以拼擺的方式制作石藝作品,實踐創意訓練。2.嘗試自行解決在活動中發現的問題。3.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整理資料、口頭表達和組織的能力。活動準備學生準備準備丙烯顏料、膠棒、膠槍、排筆、用于粘貼石藝作品的地板。教師準備收集各種石頭的資料、制作PPT課件、完成好的石藝作品。活動過程活 動 內 容回顧導入1.請同學們看圖片,回顧上次活動,說一說石頭的用途。(蓋房子、鋪路、造橋、石雕、首飾、石頭盆景)2.請看大屏幕,這是我們上次活動的照片,看看是否有你的身影?再說說同學們在做什么?⑴用電筒照石頭,觀察石頭是否透光⑵用釘子刻畫石頭,用來驗證石頭的軟硬⑶用手試一試石頭是否光滑實施活動1.(屏幕)在上次活動中同學們通過臨摹,繪制了這些作品,其中有一些比較成熟,有一些略顯青澀,那么今天我們來提高一個層次,進行創作。2.請看一看創作視頻,在看視頻的過程中完成學習單中的步驟一項。⑴選擇題材(擺一擺)⑵洗石頭⑶定稿⑷鋪底色⑸粘石頭⑹石頭著色3.下面請小組交流合作,完成你的設計思路,并匯報(學生匯報)4.既然同學們準備的如此充分,下面我們就開始我們的創作過程。(注意:使用膠槍時注意安全,因為,膠槍溫度高不要燙到手。)展示評價完成了作品的小組,進行展示作品,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