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偵察家庭垃圾一、教學分析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天天要和生活垃圾打交道,我們居住的環境,垃圾幾乎無處不在。本課,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活動和探究,讓學生在學習中,學習新新知識的同時,樹立環保意識,節約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資源。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對生活垃圾的調查活動,讓學生了解垃圾的產生、分類、危害和回收處理等生活常識,初步形成關注并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社會調查、 方案設計、實踐探究、總結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形成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方式。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幫助學生把環保意識轉化為環保行動,爭做一名優秀的環保小衛士 。三、本課重點: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把環保意識轉化為環保行動。四、本課難點:培養學生調查的習慣,增強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學策略建議教法建議:課件演示和學生探究相結合。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經驗,引發學生的活動和探究欲望學法建議: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教學資源與環境建議本課的教學資源建議: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表格、教師自備垃圾箱4個、“廢物利用的”的小手工作品學生準備:1、學生課前通過實地觀察了解生活垃圾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垃圾又到哪里去了?通過調查、上網查閱資料,了解人們是怎么處理垃圾的?完成垃圾調查報告表本課環境準備建議:多媒體教室七、教學課時建議建議3課時八、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生活垃圾(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習指導語:同學們,你知道嗎?每天的值日生在打掃衛生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垃圾太多了!這只是我們一個班一天的垃圾,想想我們整個學校、整個城市、整個中國……在日常生活中會產生多少垃圾呢?與日俱增的垃圾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生活垃圾的問題。課件出示:關注生活垃圾(二)問題與思考1、提出問題師:你最想從哪些方面作一下調查研究呢?把你的想法寫下來吧!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我叫 。我非常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并想擁有干凈而美麗的生活環境,對于生活中的垃圾,我想知道 ?(1)學生表述自己的想法(可自愿說或指名說)。(2)組內交流,組長匯總小組內提出的問題。我是組長 我們小組響亮的名字是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有 1、 2、 3、 4、 5、2、確定主題階段:組長匯報小組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并整理問題(師板書問題)。(設計意圖: 整合問題,產生研究小課題。)3、選擇主題:(1)課件出示:選題指導①你所選的課題是否是你樂于研究的問題②你所選的課題是否有實效性,即課題有沒有研究的價值和意義。③你所選的課題是否有可行性,即根據自己的能力(學識、精力、時間、經濟)、學校的條件和周圍環境能不能完成這個研究。(2)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你現在想把哪個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呢,為什么?(3)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師生共同了解。4、分組:師根據學生選擇的研究主題,學生根據所選擇的主題找到小組,研究同一課題的同學將為一組。(設計意圖:成立研究小組,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準備工作。)5、成立新小組:小組內競選或推選出組長,為自己的小組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并且完成下面的表格。組名 組長 小組成員 成立時間 年 月 日我們組想要研究的主題是: 。(三)方案與設計學習指導語:我們每個小組都確定了需要研究的問題,那就分小組先制定一個活動方案。方案做好了,和小伙伴們一起討論,把方案進一步完善,然后再開始行動吧!————————小組活動方案活動目的活動時間活動方法人員分工活動步驟預期成果(四)活動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群策群力,完成了小組的活動方案設計。通過觀察,我發現:同學們很會合作,小組成員之間配合的很默契,效率很高。(五)板書設計:(課堂中將會根據學生提出的課題進行板書。)第二課時 關注生活垃圾(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師: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正在慢慢地被破壞。環境問題應該說是永恒的主題,“健康與環保”做為全世界關注的共同話題,各個國家都已經開始重視起來。今天我們就一起關注生活中的垃圾。(課件出示:垃圾成堆的圖片)……(二)實踐與體驗活動一:生活垃圾及垃圾的分類同學們,我們生活中有哪些垃圾呢?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出示相關的圖片學習指導語:大家真是“會觀察”的孩子!我們身邊的垃圾,時時都在威害著我們的生活。這些垃圾該怎樣處理呢?1、指名回答:把垃圾進行分類處理2、交流收集到的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3、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生活垃圾,你會分類嗎?(會)4、咱們來做一個游戲。教師出示課件,讓同學們選擇垃圾的種類(可回收、不可回收、櫥余、單獨處理……)5、動手實踐同學們已經會對垃圾進行分類了。但是有一句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現在就請你們對教室里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老師這里有兩個垃圾筐,一個是可以回收的,一個是不可以回收的,在小組內開始分類,看哪個小組分得正確。同學們動手親自實踐。每個小組派兩個同學上臺匯報。其他同學做監督員,針對他們的匯報作評價。同時課件出示:活動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垃圾分類的方法,希望你們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名合格的公民,為我們學校、我們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動二:垃圾的危害及垃圾處理學習指導語:與日俱增的垃圾,有哪些的危害你知道嗎?生:污染環境、污染水源、污染土壤 、傳播疾病、破壞生態平衡……師:垃圾對我們的危害真大呀!大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垃圾繼續危害我們的健康嗎?生:不能師:趕快讓我們一起處理垃圾吧!交流收集到的資料師:你所知道的垃圾處理方法有哪些?學生根據課前收集到的資料回答:[生:回收再利用、焚燒處理、衛生填埋、部分垃圾特殊處理(電池等)] 課件出示:現在人們分類處理垃圾的常用辦法。(邊說邊用課件出示)3、變廢為寶其實,生活中的很多垃圾都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我們生活中的垃圾也是可以變廢為寶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同學們親手利用廢棄的垃圾來制作的美麗的小手工。4、拓展延伸:垃圾的產生很容易,但垃圾的分解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課件出示漫畫:“你知道嗎?”垃圾的分解周期種類 煙頭 尼龍織物 皮革 易拉罐 塑料 玻璃分解時間 1—5年 30—40年 50年 80—100年 100—200年 1000年活動小結: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一定能夠研究出更多的利用現代技術對垃圾變廢為寶的一些方法,通過人們智慧能重新把垃圾變成服務我們的寶貝。總結交流,評價作品同學們完成的都很出色,完成了學習目標。希望同學們通過這個活動樹立環保意識,關注社會環保事業,親身做一名環境保護的小使者。板書設計關注生活垃圾垃圾的分類:1、可回收垃圾 垃圾的處理:1、回收再利用2、不可回收垃圾 2、焚燒處理3、廚余垃圾 3、衛生填埋4、其他垃圾 4、部分垃圾特殊處理(電池等)第三課時(一)看圖片,情境導入師:地球是一個美麗的球體,它為我們人類提供了新鮮是空氣、清澈的河水、豐富的資源,是我們生存的家園。可是,近幾年來,泥石流、沙塵暴、海嘯等自然災害不斷向我們襲來,我們不禁想問:“地球,你好嗎?”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二)問題與思考1、談話: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每天會產生大量,垃圾會污染環境,而處理起來又十分困難。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垃圾問題呢?2、學生分組討論,匯報。3、歸納:解決垃圾問題要從各方面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從根源上減少垃圾,做到再次利用.(三)實踐與體驗1、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組資料吧。(放映“變廢為寶,資源再利用”資料)師:他們研制的這些新產品都有什么特點?(使用廢棄物生產后,這樣節約了資源,減少了環境污染)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可循環利用的東西,你能找一找嗎?(學生各抒己見)2、出示印有回收標志的可樂易拉罐,塑料袋等物品,讓學生認識什么是可回收循環利用的標志及英文單詞。課件出示:3、展示準備的一些精美的工藝品(出示花瓶、模型船、襪子娃娃……)這些可愛的東西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學生說出答案,由此介紹總結哪些是可回收再利用資源,聯系每一天的生活實際談談有哪些行為可以“變廢為寶”,至少不會浪費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應該節約哪些能源呢?總結交流通過交流,我感覺到同學們個個都能成為環保小衛士。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千千萬萬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課件出示:(五)拓展與創新1、師:每天上學我們都能見到郁郁蔥蔥的樹木,整潔的校園。只是我不明白,校園里為什么要種這么多花草樹木?(學生各抒己見)師: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1)老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栽有一半已經發芽的豌豆的沙盒子和裝滿水的杯子。(2)老師讓學生仔細觀察實驗演示:稍微傾斜盒子,用杯子的水均勻的沖。(3)學生觀察并做好記錄。(4)根據實驗現象讓學生推出結論:植物有防風沙,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2、課件出示植物的其他作用3、師:樹林里的樹木真大啊,保護樹木就是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那你能為保護樹木,綠化環境做些什么?學生談想法板書設計:關注生活垃圾從自身做起 從自家做起 減少垃圾從小事做起 從現在做起 回收垃圾教學反思:設計理念:以學生的經驗、社會實際和社會需要和問題為核心,以主題的形式對課程資源進行課程整合,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落實新課程精神。地球是人類生存的搖籃,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類又是自然環境的利用者和改造者,人的活動對環境產生著重大的影響。但是,現代人對保護環境的認識不夠,保護措施不力,生活中的垃圾隨處可見,人們在所謂方便自己的前提下,不經意地污染了我們的環境,更有甚者把垃圾埋入農田,對人類健康產生了不利影響。另外,大家的節儉意識不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可回收垃圾沒有好好利用,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設計亮點:努力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促使學生自己去感知體驗,實驗觀察、探究研討。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不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一個充滿主動精神的主體,師生之間是合作的關系,共同投身于問題的研究過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悅。一點遺憾:學生的語言表述不夠精煉、不夠準確。從他們的表述中,能看出他們心里是明白的,可是怎樣用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還有所欠缺。另外,學生之間的差距也不小,有的一說就能說到點子上,有的總在“點”外徘徊,因此,教師要在平時點滴中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生活中的垃圾1、垃圾的分類2、垃圾的危害3、垃圾的處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