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9年政治高考考試沖刺技巧及應試策略今天距離最后的考試時間還有不到1個月,此時此刻,大多數同學都已經到來最疲憊、最緊張、甚至也是最茫然的時候,其實這非常正常,這是一種真正臨近決戰時的常態。練兵千日,用兵一時,能否打勝,關鍵又看我們怎樣超越這種常態,做一名“專業選手”。一、最后階段沖刺復習技巧文科考試有一個特制,就是越到后面,效果越好。現在應該從很具體的知識點復習中超越一下,就是對即將到來的考試作一個盤點式的總結,這個做好了,提高10到20分是完全可能的。(一)復習時應有的基本技巧 1.綜合思維:政治科目中很多知識點是相互關聯的,大家在復習時一定要把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不能孤立地識記,這也是一個綜合能力的培養過程。 2.靈活創新:政治科的學習,不是“背”字當頭,而是“懂”字當頭,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3.緊扣重點熱點:考生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必須把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做妥當安排,提高復習效率。抓住抓好重點的同時,還必須抓住抓好熱點。熱點也常常是重點。考試不回避社會上的熱點與焦點問題。 4.快速敏捷:考生在做答時,反應要快,思維要敏捷,速度要跟上。否則,是會失掉這難得的機會的。 (二)針對不同學科的復習方法 在政治課中,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屬于基礎學科,文化和政治屬于應用學科,當。對不同的學科,應該有不同的總結方法。 1.基礎學科 掌握基本知識。通過研究歷年的考題可以發現,基礎學科考查的不是對概念的單純記憶,而是要求考生根據原理、概念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進行判斷分析。因而必須注意點、線、面的結合。所謂點,就是基本的觀點、原理和范疇;所謂線,就是一章內容的聯系;所謂面就是整個學科的內在聯系。例如在復習到馬哲的各種理論時,概念要聯系起來記將這些概念放在一起,搞清楚了各個概念的內涵、概念之間的異同、易混淆的地方之后,不但容易記憶,而且效果好,在考試的時候又能靈活運用,自如應付。 2.應用學科 對政治學科的復習要特別注意當年發生國內外大事,如2008年發生的抗震災、奧運會、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等;以及大綱新修訂后增加的知識點。考生在復習這些內容時,既要搞清楚基本的知識點,又要聯系當年發生的大事件。 3.時事熱點 時事熱點從歷年試題分析可知,中央最新政策與措施、最高領導人的重要講話、關鍵的理論與現實問題的新提法都屬于考查的重點,而十七大精神則是重中之重。分析近年來的高考政治試題,我們會看到,政治試題在注重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時,越來越注重對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這是高考政治考試的重點。(三)潛心研究歷年真題。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歷年試題對考生復習具有導向作用。政治命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什么 知識點命題的方式是什么 各類型試題應如何應答 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大多數考生都面臨而又把握不準的共同問題。結合歷年試題、答案要點及其分析來進行復習,既能熟悉命題特點和答題規范,又能了解評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徑。二是相同的知識點一般不會再考完全相同的考題,但并不是不會再考這個知識點,事實上,對一些重要知識點重復考核是命題的一大規律。從近年政治考試的情況看,盡管每年的大綱對知識點會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識點是相對穩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過的客觀題容易被再次考查。比如,對知識點按勞分配。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導自己的應試能力。多年來的試題雖然會在內容、題型等方面有所變動和調整,但總會含有某些穩定的、普遍的、反復出題的共性的東西。因此,考生必須重視歷年試題,以此指導自己的復習和提升自己的答題能力。 二、應試技巧介紹考生花費大半年的時間,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成效會如何,最關鍵的就是考場上的2個小時,而應試技巧就是要掌握一套科學、有效的解題方法。(一)選擇題 這部分題量較大,從歷年試卷來看,它是考生分數拉開差距的關鍵。選擇題大多考查的是概念、觀點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對一些重要的概念,不單要簡單地記憶、背誦,更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把學科中不同章節的概念、觀點綜合起來把握。 選擇題一般分為單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兩種,由于考查方式不同,其解題方法就有差異。 1.單項選擇題。總的來講,解題單項選擇題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種情況、三種思路和三種方法: (1)答案唯一型。按題干要求的規定性,排除其他錯誤的,所剩一項就為正確項,或直接將題干與選項掛鉤找出符合題意的項即可。 (2)答案最佳型。即題中的四個選項有兩個以上或全部都符合題意,但其中一個是最佳答案即符合題干規定性、指向性要求的,它或者是回答了試題所反映的客觀現象中的最主要或最根本問題,或是回答了試題所反映的客觀現象中的最直接或最本質的聯系或問題。 (3)多項組合型。除了如前邊所講的在做題過程中進行答案分解、逐個排查外,還有一個最簡捷的辦法是排除錯誤項,然后再進行比較。 2.多項選擇題。一般而言,多項選擇題是政治試卷中得分率最低的試題,解答時可遵循以下步驟: (1)審查題干,確定題干的規定性,明確題干對題肢的要求是什么。例如題干的說法是全對的還是全錯的,或者是正誤混雜的;它對題肢選擇的要求是相關的還是無關的。一定要注意理解題干的意思。 (2)審查題肢,注意題肢的迷惑性,明確題肢本身是對的還是錯的。 (3)審查題肢與題干之間的關系,按題干的要求選出題肢。如果題干本身表述正確,且在正向選擇的前提下,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排謬法:排除本身表述錯誤的題肢; 第二,排異法:題肢盡管正確,但與題干毫無關聯,須排除掉; 第三,排重法:題肢的觀點不是回答題干的問題,而是對題干意思的變相重復,須排除掉; 第四,題肢中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題干的規定性,須排除。 做多項選擇題要求必須吃透原理及相互之間的關系,而不必死記硬背。它重在理解、吃透,是體現能力的一種好題型。解題的方法也很多,但總的來講是四個字:“正確、有關”。所謂“正確”即觀點正確;所謂“有關”,就是題肢的論點與題干的要求有關聯。題肢必須是正確而又有關聯的,才是對的。同時還要注意,只有直接有關聯的才能選,間接關聯的則不選。 (二)分析題 分析題在近幾年考研政治試卷中所占的分值比較重,需要考生加強訓練。 解答分析題的基本思路和步驟是: 1.仔細審題并抓關鍵詞。審題可以運用以下幾種方法: (1)逆向審題法:先搞清楚題目問什么?有幾問?然后帶著問題閱讀材料。這樣做可以不必要地重復審題,節省寶貴的考試時間。 (2)尋找關鍵詞:抓關鍵詞語,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義,努力回憶與此相關的課文理論,并注意篩選。 (3)分析層次法:對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層并弄清每層意思,這種層次性既體現在題干的表述或材料中,也會明確出現在題后的設問中。通過分析,抓住試題的主旨,再按其要求分別回答,這樣可以避免遺漏。 2.閱讀材料并組織答案。在審清題意的基礎上,仔細閱讀題干或者材料。閱讀時可邊閱讀邊劃出材料中帶有結論性或傾向性的話語,或者在草稿紙上寫下相關信息(注意不要沉溺于細節、事例或者數字),同時搜索、提取大腦中平時儲存的相關知識,然后理清思路,組織答案。 3.答題時注意: (1)凡問現象的問題,首先回答表象,即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需太展開,簡要回答即可。隨后,必須回答現象之后隱含的實質(本質),這才是重點。? (2)凡是“分析”、“評述”的,就需要用原理緊扣材料進行分析。一般的思路是先表述相關原理,然后再聯系材料中的現象進行分析、評述,可按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組織答案。 (3)回答問題注意層次性,要行文規范,簡潔干練,表述準確,答案能緊扣要點,切忌東拉西扯、繁瑣冗長。 三、命題規律把握 根據對歷年政治高考試題的分析,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讓考生遵循。這可以幫助考生在復習中,弄清主次,把握重點,搞準復習方向,摸準最有可能考查的熱點,避免盲目性,減少復習量,起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一)近三年內的主觀性大題所考知識點重復考查的可能性很小這也是歷年政治試題出題時所遵循的一個不成文的原則。因此,考生可以不用再將三年內已經以大題(即主觀性試題)方式出現的考點作為大題去復習準備,最多只以客觀性試題(即選擇題)的命題方式作準備即可。 (二)三年以前的客觀性試題重復出現率比較高對三年以前試卷中出現過的客觀性試題,要高度重視。盡管每年對大綱的知識點都有刪減、新增和調整,但是構成每門學科體系的基本知識點是穩定不變的,是要求考生掌握的,是每門學科的最基本內容,故不能不考查,所以每年的試題中都有相當部分被考查的知識點與往年相同,但在表述上可能略有不同,就屬常理范圍之內了。(三)社會熱點問題十分重要,并與所學內容緊密相結合政治高考的目的不是要將考生考住,而是考查考生是否關心時事,尤其國家大的方針政策和國內外的時事熱點,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考查考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注意教材或黨的文件資料中帶有傾向性的話語教材、輔導資料或黨的文件資料中帶有傾向性的話語或者名家大師的經典話語,往往是命題的材料,一般的題型是要求考生對該段話的理解,并用相關原理進行評析。這是歷年實體中最容易出現的一種形式,在今年的考試中,考生對以下一些話語要高度重視:1、每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無不是以歷史進步為補償的——恩格斯2、我們既不能走僵化教條的死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胡錦濤3、在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面前,我們的信心和勇氣比黃金還重要——溫家寶 (五)有紀念意義并且與大綱考點相銜接的知識點是考查的重點 考生在復習各科知識時,一定要注意掌握那些與特定歷史事件有著密切聯系的知識點。今年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中央召開了隆重的紀念大會,胡錦濤講了話,這是非常突出的考點。 (六)注重對跨章節、跨學科的知識的考查歷年高考政治試題中,對跨章節、跨學科的知識的考查,以監測考生綜合能力的試題往往占有很大的分量,尤其最后一道大題——綜合性試題,就是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活學活用能力。(七)認真領會大綱修訂說明,新增和調整的考點往往是考試命題的重點 考生在精度、吃透大綱的同時,尤須注意新增考點。這往往是考試命題的重點。這一命題規律已為大多數考生所熟知,這里就不再述及。四、復習狀態經驗談考生越到臨考越要盡量保持好的狀態,簡單說來,要從三個方面做好準備。首先是身體準備,一定要保證最基本的睡眠時間,注意飲食衛生和營養,有條件的話,每天一定吃兩只蘋果,500毫升左右的牛奶。其二是心理準備,保持良好的心態。高考不僅僅考察一個人的能力,同時更考驗一個人的信心和毅力。準備、報名、備考、考試等等,都需要我們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就高考本身而言,與其說高考是在跟別人競爭,還不如說是對自己的挑戰。很多情況下,考生往往是被自己嚇倒的。因此,不論自己站在什么樣的起跑線上,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困難,都必須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不論什么時候,都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要相信自己不會比別人差。其三是知識準備,包括應試技巧。我們常說,人生能有幾回搏?值此關鍵時刻,讓我們以自己一往無悔的青春之力,用今天的辛苦和努力,去創造美好未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