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第一課時 面對經濟全球化教案班級:思政一班 姓名:王文明 學號:222006301011135課題 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第十二課《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了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跨國公司的含義及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能力目標: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及影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明確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培養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開放包容的態度。學情分析 1、學習需求:不喜空洞說教,喜歡形象生動;不喜抽象遙遠,喜歡關注身邊世事;不喜被動灌輸,喜歡主動參與;知識的視野不廣,思維不開闊,制約學生對相對專業的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掌握。2、優點:思維敏捷,知識面相對較廣,可塑性強;性格活潑,容易激活;樂于思辨和討論。3、不足: 缺乏自主意識,思維及行為比較被動,探究精神較差;追求個性,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合作精神不強;注重書本, 思辨能力不強;與社會接觸較少,社會經驗不足。教學重 點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及影響。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教學難 點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教學方 法 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用實例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具 多媒體,黑板,粉筆課型 新課教學時 間 1課時教學過程及內容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年3月份在我國發生了一件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是什么事呢?(生)召開“兩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師)不錯。“兩會”召開期間,代表和委員們會向兩會提交許多的議案,關于民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方面, 所以國人是比較關注的。但同時,我們的“兩會”也吸引了許多外國人的目光。(ppt)在報名參加兩會的記者中,有近1000名外國記者;在會場內也有來自許多國家的使節列席,聽取報告。請問:咱們中國人自己開的會,為什么其他國家會如此關注呢?[學生討論后回答,略](師,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都在不斷加強,國際地位提高,中國的發展將會給世界帶來更加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咱們及時調整的戰略目標、政策??偟膩碚f,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世界各國已經相互聯系成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趨勢迅速發展。而這是本節課我們要探討的話題:面對經濟全球化。[推進新課]面對經濟全球化(師)說到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感受得到,請你舉例說明。[學生討論后回答,略](學生回答得關鍵詞:商品、品牌、中外合資)(師:引導請學生舉一個具體的商品分析,比如:汽車,扣住它的生產、貿易來推進。從大量外國商品的流入和我國商品的流出,得出商品交換的頻繁,引出貿易全球化。從中外合資生產商品,得處各國在生產領域的交流,引出生產全球化。)(師)生產商品是需要各種生產要素的,比如:勞動力、技術、資金、設備等(可以讓學生來回答),這些我們也可以稱之為資本。而生產的聯系,商品的交換,都必然涉及到這些生產要素的流動(引出資本全球化),而他們的流動就使得國與國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這樣的趨勢我們就稱之為經濟全球化。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ppt)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的趨勢。(師)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ppt)(教師結合導入時分析的內容簡單分析教材)(師)生產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條中的一個環節。飛機、汽車、計算機等許多產品由許多國家共同生產,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師)而隨著生產全球化,各國生產能力加強,對市場的要求也就更高,各國對外開放的程度提高,世界各國都被卷入國際商品交換中。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ppt)(師)伴隨著生產和貿易的全球化。資本的觸角伸向全球,資本在國際間迅速流動。(師)而生產、貿易和資本的流動都不能獨立進行,需要一定的載體,即需要能夠實行全球化生產經營的載體,即跨國公司。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ppt)(師)跨國公司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在全球到處投資設廠的同時,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因此,經濟全球化是以跨國公司為載體的,是通過跨國公司實現的。(師,過渡)我們已經了解了什么是經濟全球化。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那人們對它又是什么樣的態度阿?(ppt展示世界經濟論壇2006年年會議題,反對經濟全球化運動)(師)對于經濟全球化,人們有支持,也有反對,但實際上都是看到了它對經濟的影響,說明它既有利又有弊。那你認為,經濟全球化有什么利,又有什么弊?4、經濟全球化的影響(ppt)[學生討論后回答,略] (師,總結)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任何國家都必須認真研究經濟全球化的利弊影響、努力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而不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師)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注:經濟全球化提供的機遇,不僅僅包括課本中所列的內容,還有其他方面:如,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國際技術轉移與擴散;經濟全球化通過擴大市場規模,使各國企業能夠充分利用規模經濟。)(師)在看到經濟全球化有利影響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它的弊端。如當今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等。經濟全球化的弊端主要有兩方面:第一,它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相關鏈接”中的數據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請大家思考: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弊端?如何克服這一弊端?(學生討論發言)(師)這就涉及到了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問題了。經濟全球化的這一弊端,主要是由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的?,F階段,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并不一定會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建立平等互利、共贏共存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經濟全球化的第二個弊端是,經濟全球化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關于這一點,亞洲金融危機及其影響就是最好的例證。請大家課后了解亞洲金融危機的有關情況,認真體會“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的內涵。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在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個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要注意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師)既然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經濟全球化有利也有弊。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是機遇也是挑戰,那么,廣大發展中國家應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態度呢?特別我們是一個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那就是——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勇敢地迎接挑戰。課堂總結 對知識點進行回顧。作業設計 《世紀金榜》上的相關習題。板書設計:2008-12-8王文明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