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09屆高考熱點預測:“以貸換油”互利共贏(最新精品)2009年2月17日,中俄雙方在北京舉行了第三次能源對話。在談判桌上鏖戰了近5個月之后,中俄雙方終于在“貸款換石油”的合同細節上達成了一致,并簽署了正式協議。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中國將向俄羅斯提供總計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采取固定利率,約為6%左右;俄羅斯則以石油為抵押,以供油償還貸款,從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萬噸的規模向中國通過管道供應總計3億噸石油,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特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隨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國通過鐵路運輸的石油供應不受該協議影響,并增加至1500萬噸。除此之外,作為中俄能源合作的組成部分,雙方2月17日還簽署了包括核能、電力、礦產開發等方面的合作協議。【命題方向】中俄雙方的“貸款換石油”協議簽訂這個背景材料,可以結合經濟全球化、對外開放、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四個環節四環節、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際競爭的新特點、聯系的觀點、矛盾的觀點等考點命題。題型既可以是選擇題也可以是主觀題。可以考查學生對上述知識點的理解和把握程度,也可以考查學生運用上述知識點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背材料設計為主觀題時,可以同時考查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哲學生活三個方面的知識。【仿真試題】1.“貸款換石油”對于中國應對西方金融危機沖擊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通過貸款換石油,把部分美元資產轉換成油氣等資源性資產,對促進生產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將發揮積極的作用。這表明:A.社會生產過程是不斷重復和更新的B.直接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C.交換是連結生產與消費的紐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D.消費是物質資料生產過程的最終目的與動力2.據了解,中俄雙方最終達成共識,簽訂了“貸款換石油”協議,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影響的進一步擴散在背后的推動作用不可小視。這說明①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上日益相互依賴、相互滲透②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在全面提高③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④資本的全球化使投資成為經濟發展和增長的新支點,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①④3.俄羅斯作為能源出口大國,目前面臨著出口多元化的問題;而中國作為石油消費大國,實現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對于中國能源供應安全至關重要。此次協議的簽訂充分體現了“互利共贏”的原則,既符合俄羅斯發展戰略、外交戰略、安全戰略的需要,也在幾個方面滿足了中國的戰略需求。這表明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②共處與合作是多極化進程中國際競爭的新特點③對國際關系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國家力量 ④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中俄經濟關系有互補互利的一面,也有復雜困難的一面。經濟合作一直是兩國關系的短板,現在以能源領域的合作為突破,提高了兩國經濟合作的水平,也將提升兩國戰略合作的水平,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這段蘊含的哲學道理有①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③聯系的觀點④實踐是認識的基礎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提示與答案】1.“貸款換石油”把部分美元資產轉換成油氣等資源性資產,體現了生產四環節在經濟發展中的動態關系,所以本題應選C。2.正是經濟全球化使中俄兩國的協議的簽訂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故答案是D。3. ③和④兩選肢的觀點不符合題干的要求,故選A。4.本題所蘊含的哲理只有矛盾觀點和聯系的觀點,所以答案為C。www.www.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