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知識提綱 姓名:第二單元 感悟生命 珍愛生命(生命的特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珍愛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創造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價值在于創造和奉獻)第一節 感悟生命1、 生命有哪些特點?答:生命是可愛的、生命是可敬的、生命是可貴的。2、為什么說生命是可貴的?答: 因為每個生命都來之不易;每一個生命都在頑強地表現自己;對大多數個體來說,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無法復生。3、怎樣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答:(1)我們生活得地球上,有動物、植物、也有微生物。各種生命體相映成趣,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世界因各種生命的存在而豐富多彩。(2)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人類也是一種生物,是地球生物鏈中的一環。人類和其他生命共同分享著地球,彼此是朋友,每種生命都有存在的價值。每一種生命都有獨特的價值,當我們以敵對的態度對待其他生命的時候,實際上就是把我們自身孤立起來。所以我們不能對大自然為所欲為,不能為了經濟而犧牲環境,不顧地球承受能力,我們要維護自身和大自然動態平衡,讓人類和其他物種和諧相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第二節 珍愛我們的生命4、人與其他生命相比,人類的生命最具有智慧。5、每個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權利。人的生命權是人與生俱來最神圣的權利,是一個人所擁有的一切權利的源泉。國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保護每個人的生命神圣不受侵犯。社會和個人,都應當尊重他人的生命。6、為什么說要珍愛自己的生命?答:(1)生命是一種權利,珍愛生命就成為一種義務。(2) 生命對于我們來說只有一次,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屬于我們自己,而且屬于一切愛我們和我們愛的人,屬于社會。那種隨意糟蹋自己生命,甚至放棄生命的行為,是一種對自我、他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3)我們每個人活著,都已經從自然、社會、家庭那里得到了許多,只是常常沒有發現。用感激之心來看待生命,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平凡的生命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3)遺憾、痛苦有時也可以把生命的價值提升。生命的成功固然美好,點點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麗。不管我們面對的是幸運,還是一時的苦難,我們都將珍愛自己的生命,悅納自己的生命7、我們應怎樣珍愛自己的生命?( 筆記)答:(1)珍惜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努力創造生命的價值。(2)堅持鍛煉身體,積極參加有益的文體活動。(3)注意安全,不做危險的游戲 (4)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5)保持樂觀開朗心態,無論何時都不放棄。8、 為什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答:(1)珍愛自己的生命并不是要求每一個人“自私”地活著。就如同珍愛自己的生命一樣,我們也要關愛、尊重他人的生命。(2)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我們沒有理由隨意侵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3)在社會中,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也意味著更好地關愛我們自己的生命。9、我們該如何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筆記)第三節 創造生命價值 生命的意義并不僅僅是為了活著,而是在于創造和奉獻10、如何創造生命的價值?答:(1)珍惜時間:珍惜時間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愛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最大限度地發掘自我生命的潛力。(2)勇于創造:創造能挖掘人的潛能,展現生命的價值,盡顯生命的魅力。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在平凡的實踐中創造。(3)樂于奉獻:我們的生命與我們周圍的生命息息相關,積極地把我們的生命融會到與周圍生命的共同相處之中,向周圍的生命奉獻我們力所能及的關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11、(1)為什么要珍惜時間?答:生命是由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積累起來的,珍惜時間就是珍惜自己。愛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掘自我生命的潛能。(2)我們可以如何珍惜時間? 答:①由計劃地安排好要做的事情,做到循序漸進,由計劃性②合理利用好時間 ③善于擠時間。12、“奉獻是偉人的事,我們平凡的生命中沒有奉獻的機會?!边@句話有道理嗎?書37 活動建議答:奉獻并不是偉人的事,凡人同樣可以奉獻,奉獻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中,由很多人平凡得像一束遠方的微光、一滴晨露、一葉小草,但他們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默默地照亮他人,溫暖他人,激勵他人,他們用無聲的付出同樣證明著生命存在的價值。第三單元 關注經濟生活(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保障、生活中經濟生活得法律、財產所有權、財產繼承權、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消費者維權的途徑)第1節 我們身邊的經濟生活1、我們的經濟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答:經濟生活日益繁榮、充滿活力。從自行車到小矯車,從傳呼機到手機,從286電腦到便攜手提電腦。各種商業廣告遍及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經濟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新興詞匯”。2、我們經濟生活發生如此變化的原因?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3、經濟生活是大人的事,與中學無關,對嗎?書44一、二段4、中國于2001年加入WTO(世貿組織),加入后的影響是:市場上商品豐富、質量會提升、價格下降、就業機會增加、出國方便5、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保障,生活中有哪些法律保護?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6、 為什么說經濟生活需要法律的保障?答:(1)經濟高速發展,生活迅速變化,我們需要良好的經濟秩序,經濟生活離不開法律保障。(2)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需要法律的規范。法律的健全,會使人們的權利和利益得到更充分保護。每個人都要增強維權意識,認真學習法律,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第二節 我們的財產權利7、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依照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br/>8、什么是財產所有權?答:是指所有者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9、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財產,但非所有財產。我國法律只保護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非法財產不受法律的保護10. (1) 公民的財產包括物質財產也包括精神財產。如著作權、專利權、發明權等。智力成果權包括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2)國家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和榮譽權。11、(1)我國憲法規定:“國家依照法律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br/>(2)繼承的方式有遺產繼承和法定繼承。12、(1)依照繼承法規定,遺產的繼承順序是什么?答: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2)在法定繼承中,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但在繼承遺囑中,在法定繼承人范圍內,可以不受繼承順序的限制。(P53信息平臺)13、在法定繼承中,遺產分配原則主要有哪些?(P51信息平臺兩點)(1)一般情況下,應當均等分配。(2)特殊情況,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就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撫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少分。14、什么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P50咨詢窗口)答:我國民法通則規定,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就是說他們的民事行為能力在一定條件下受到限制,他們只能做與他們年齡、智力相適應的事。15、什么是代位繼承? 答:我國繼承法第十一條規定:“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位繼承。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他的父親或母親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第三節 做理智的消費者16、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我國于1993年頒布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我們未成年人應該了解有關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即努力做一個維權的消費者。17、消費者有哪些合法權益?(1)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知悉權 (3)對商品和服務的自主選擇權 (3)公平交易權 (5)依法求償權 (6)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18、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后解決的途徑有哪些 答:(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向消協投訴,請求消費者協會協調;(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有關行政部門解決或仲裁機構解決;(5)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6)向新聞媒體反映19、中學生消費時應該注意什么 (P59咨詢窗口三點)答:安全消費;健康消費;注意自覺依法維權第四單元 做負責的公民 (人必有責、人各有責、多重角色多種責任、學會負責、對社會負責)第1節 感受責任1、為什么人必有責?(為什么責任與我們如影隨形?)答:生活在社會的每個人,都要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做與各自角色相匹配的事情,即承擔一定的責任。作為社會一員。責任并不是強加在個人身上的,相反,責任是我們成長的內在需要。2、如何認識責任之源?責任往往產生于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的相互幫助和彼此承諾。3、責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普通平凡。4、“人應各負其責”是什么意思?答:我們在生活舞臺上扮演著屬于自己的角色,角色不同,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有所不同。5、為什么說多重角色,多種責任?(為什么人應各負其責?(P61正文第一段)答:(1)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角色意味著不同的責任。但是我們每個人并不只是扮演一種角色,而是多重角色的集合。(2)在同的生活場景中,與不同的人打交道便規定了我們不同的角色、身份,同時也負有不同的責任。在社會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多重角色,也負載著多種責任。第2節 學會負責 責任意識就是責任6、什么樣的人才算是有責任感的人?答:①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生活的有心人,對人對事不漠然.②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執著的人,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信念,不會忘記自己的職責.7、為什么要增強責任意識?(增強責任感的重要性)答:一個國家的人民有了責任感,國家就能強大;家庭成員有了責任感,這個家庭才會幸福;一個人有了責任感,就能盡職盡責,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得到社會的尊重與承認。8、責任感強的人為什么讓人肅然起敬? 書71 一段9、我們該如何積極承擔責任?答:一個積極承擔責任的人,不僅敢于負責,而且還善于負責。10、敢于負責的表現和意義分別是什么?答:(1)表現:一個敢于負責的人,遇事從不退縮。犯了錯誤,敢于承認錯誤,當需要承擔責任時,會勇敢地站出來承擔責任。(2)意義:一個敢于負責任的人,可以贏得別人的尊重,也會使自己變得自信,還能從失敗的經歷中獲得寶貴的經驗。11、善于負責有哪些表現?答:(1)只要一個人盡其所能就算得上是一個負責任的人了,承擔責任并不要求魯莽、蠻干。(2)在人們履行責任時,有時發生責任沖突。在相互沖突的責任之間進行選擇常常是復雜的,在這種時候,需要我們的膽識和生活的智慧。12、中學生的責任有哪些?答:書13 信息平臺第三節 對社會負責――責任感的最高體現13.為什么說:“關注社會就是關注自己”?答: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是緊密相聯的。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對別人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關注社會就是關注自己。當這種愛、這種責任延伸開來,就會變成一股惠及社會的強大力量。14、如何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如何關愛社會,完善自我?)答:①對社會負責,每個人首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對自己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②對社會負責,還要求我們關注社會公共事務,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③我們應該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小培養合作意識,與他人共同協作15、參加公益活動有何意義? 筆記第五單元 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即家庭保護、社會保護、學校保護、司法保護。自我保護)第一節 生活中的法律保護1.說說我們生活中享有的權利:生命健康權、受教育權、被監護權、姓名權、人身自由權、肖像權、榮譽權、著作權、言論自由權、揭發檢舉權等。2.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答:作為未成年人,我們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重要時期,社會生活經驗相對缺乏,辨別是非能力不強,自我保護能力弱,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往往還意識不到,需要國家法律的特殊保護。3.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有哪些?答:《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具體見P83信息平臺。第二節 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4.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有哪些?: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5.家庭保護的作用是什么?答:家庭對于未成年的健康成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主和睦,幸福溫暖,重感情,守信用的家庭氛圍,對未成年人良好品格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家庭保護可以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來自家庭方面的侵害,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同時,家庭還筑起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防線。6.家庭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答:(1)要依法改造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不得虐待、遺棄未成年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棄嬰。(2)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權利 (3)不得允許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結婚,不得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7、學校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答:(1)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促未成年學生全面發展。 (2)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等 (3)學校不得使未成年學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活動。 (4)保障未成年學生的受教育權8、為什么要實行學校保護?答:(1)學校是我們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學校為我們提供優良的學習、生活條件,尊重和關愛我們,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2)由于各種原因,校園內外也可能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現象,影響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和我們的健康成長。9.社會保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答:(1)營業性歌舞廳、錄像廳、電子游戲廳、網吧等活動場所禁止未成年人進入(2)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建立和改善適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場所和設施(3)鼓勵創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作品,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力、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4)在招工和就業方面做出了相應規定(禁止招收未滿16周年的未成年人)(5)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6)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衛生保健條件,做好預防疾病工作等10、 社會保護的作用是什么?答:良好的社會環境,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著重要作用,而不良的社會環境,則可能給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權益造成嚴重的損害。11、司法保護的一條原則一個方針: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12、司法保護的內容有哪些?答:十四周歲以上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律不公開審理(設少年法庭)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開審理。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決前,新聞報道、影視節目、公開出版物不得披露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斷出該未成年人的資料。第三節 學會自我保護13、未成年人為什么要學會自我保護?答:在社會各界努力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的同時,由于自我保護能力特別是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的事件仍時有發生。在遭遇突發事件和不法侵害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和家庭的保護有時不能及時到位,即出現“保護缺位”。14.樹立自我保護意識的秘訣是什么?答:要隨時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要學會保護個人的身心健康;了解合法權益,善于自我保護;善于依靠家庭、學校、社會及司法部門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自覺守法,提高辨別能力,嚴防誤入歧途。15、如何依法實施自我保護?答:及時報警;學會請律師;尋求法律援助。16. 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依靠法律,自我保護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求助法律。17、(1)報警是使用的方法:P94信息平臺7點。(2)什么是法律援助:P95信息平臺1。18.未成年人預防侵害的基本方法:(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 (2)處于險境,求援 (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 (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 (5)訴諸于法律,報告公安 (6)心明眼亮 記牢特點 (7)堂堂正正,不貪不占 (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19、實施自我保護的具體方法是什么?撥打110報警電話;設法穩定歹徒,巧妙周旋;記住歹徒體貌特征,了解歹徒去向,尋求成年人的幫助;依法實施正當防衛。20、未成年人應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答:(1)要依法自律 (2)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 (3)要敢于和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1、依靠法律是預防侵害的首要原則。自我保護的最有效措施就是求助法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