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教學設計概述 本課從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入手,讓學生理解生產決定消費,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生產目的是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滿足消費必須發展生產。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認識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原因,堅定社會主義信念,積極參加經濟活動。 本課分為2個框題 一、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二、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 新課標基本要求 列舉實例,闡釋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 新課程學習 4.1 發展生產 滿足消費 ★新課標要求 (一)知識目標 1、識記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社會再生產四個環節、發展生產力的決定因素。 2、理解我國大力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3、運用生產與消費的關系,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相關經濟現象。 (二)能力目標 通過對“生產與消費關系”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實例中分析認識生產的決定作用,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提高學生觀察、分析問題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框學習,使學生衷心擁護中國產黨,擁護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自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教學重點、難點 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教學方法 學生收集、整理有關資料,教師啟發、引導,課上討論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形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回顧第一單元所學內容,指明生活與消費必須通過發展生產來解決,從而引入第二單元,投資與創業以及本節課的生產問題。 學生活動:通過教師引導與回憶,感知生活消費與生產發展密不可分,從而引發探究的欲望和興趣。 (二)進行新課 發展生產,滿足消費 1、生產與消費的關系 教師活動:多媒體展示下列材料,引導學生思考。 過去的消費觀念:“閑時吃稀,忙時吃干”,“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交通工具變化:馬車――客車――火車――轎車――飛機。 生活娛樂活動變化:說書、唱戲――電影――電視――因特網。 還有哪些生活消費方面的變化? 提出問題:生活消費方面的這些變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討論,發表見解,回答問題 教師總結:生活消費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主要是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造成的。 (1)生產決定消費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1頁相關內容,并思考:生產如何決定消費? 學生活動: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并積極思考與討論,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和水平;生產為消費創造動力。 總之,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從一定意義上講,人類歷史就是生產發展的歷史。 (2)消費對生產的反作用 教師活動:承接前面問題的總結,繼續設問:生產決定消費,人們的消費對生產有沒有影響呢?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1頁虛框內材料,并思考材料說明的問題。 學生活動:學生就材料與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并發表見解。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總結:材料說明,生產是圍繞著人們的消費需要進行的,消費對生產有引導作用。 (3)社會再生產 教師活動:說明社會生產是不斷重復進行的,不會中斷。引導學生看教材P33,提出問題:什么是社會再生產?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社會再生產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其中,生產過程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連接生產與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消費是生產總過程的最終目的和動力。 2、大力發展生產力 (1)理論原因: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 (2)現實原因: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和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說明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和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會生產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矛盾。 (3)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32頁彩圖,聯系近年來生產和生活的變化,思考并找出發展生產力的意義。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認真總結,得出結論 (4)怎樣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討論。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發表見解。 教師點評總結: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各項制度,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 (三)課堂總結、點評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了生產與消費的關系,以及大力發展生產力問題。讓學生明確生產決定消費,同時消費反作用于生產。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和現實情況決定了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四)實例探究 [例1] 下列對生產與消費關系的說法正確地是( ) A.生產決定消費 B.消費決定生產 C.二者互相決定 D.生產重于消費 答案:A [例2] 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產品,首先必須生產出來,才能消費它,否則就談不上消費。這句話主要說明( ) A.生產決定消費的方式 B.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 C.生產決定消費的水平 D.生產決定消費的對象 答案:D [例3] 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受教育的人數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走向工廠企業、公司等經濟部門,推動了我國經濟發展。這一材料說明 ( ) A.生產決定消費 B.消費對生產有導向作用 C.消費提高了勞動力質量 D.消費是生產發展的動力 答案:C [例4] 大力發展生產力是( ) ⑴ 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需要 ⑵ 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 ⑶ 鞏固社會主義制度,顯示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需要 ⑷ 改革開放的需要 A、⑴ ⑵ ⑶ B、⑴ ⑵ ⑶ C、 ⑴ ⑶ ⑷ D、⑵ ⑶ ⑷ 答案 A ★課余作業 組織學生收集資料,觀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并能說明變化的原因。 ★教學體會 本節內容是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內容,在學習中應該多引入日常生產、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這些知識,讓學生從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產的重要性,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熱愛勞動,關心國家經濟生活的情感。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