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商務部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專題復習及高考預測一、熱點背景:1、自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和匯源宣布雙方實施并購的消息以來,從商界到資本市場,從專家學者到普通消費者,關注與爭論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國內飲料企業以“壟斷”為由反對這樁高達179.2億港元的并購。并購反對者認為,如果并購成功,對于“渠道為王”的快速消費品行業,可口可樂很可能成為毀滅國內果汁生存的“超強臺風”。而匯源則對外界關于“經營困難”等猜測論調予以否定。2、商務部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未通過反壟斷審查。這是《反壟斷法》出臺后,商務部第一次對跨國公司并購國內品牌企業亮出紅牌。商務部公開未通過審查的三個原因:第一,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飲料行業的支配地位傳導到果汁行業。第二,如果收購成功,可口可樂對果汁市場的控制力會明顯增強,使其他企業沒有能力再進入這個市場。第三,如果收購成功,會擠壓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抑制國內其他企業參與果汁市場的競爭。隨后,可口可樂與匯源方面分別發表聲明,稱尊重商務部關于該收購事項的決定。3、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計劃以二十四億美元收購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受此消息刺激,匯源股價當日復牌后股價飆升,收盤報10.94港元勁升1.64倍,成交24.8億港元名列港股成交榜首。2008年9月4日,有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四萬余人中,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持不贊同意見的比例高達82.3%。2008年9月5日,媒體報道稱,中國本土有幾個果汁企業準備一同呼吁審查該宗并購案的有關國家機構能夠將匯源品牌拿出來拍賣。2008年11月3日,匯源發布聲明稱,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目前已正式送交商務部審批,預計審批結果有望在年底前出臺。2008年12月4日,商務部首次公開表態,已對可口可樂并購匯源申請進行立案受理,但具體立案日期及何時結果揭曉均對外保密。此前,并購雙方曾聯合對外公布,最初簽訂的訂購協議有效期為二百天,因此這個收購案最晚將于2009年三月下旬揭曉。2009年3月5日,匯源董事長朱新禮表示,可口可樂董事會內部反對并購匯源的聲音越來越多。但隨后,香港上市的匯源果汁連夜發布澄清公告,稱“匯源果汁并不知道可口可樂公司任何董事對收購建議的任何意見”,公司也沒有收到更改收購建議條款的任何通知。而可口可樂中國公司相關人士則向媒體表示,可口可樂董事會一直全力支持對匯源的收購建議。2009年3月10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商務部正在根據反壟斷法依法審核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不會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響。2009年3月18日,中國商務部正式宣布,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禁止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據悉,這是反壟斷法自去年八月一日實施以來首個未獲通過的案例。二、知識鏈接:(一)企業兼并1.含義:指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企業,兼并那些相對劣勢的企業。從考試的角度應該這樣理解這句話,即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私營企業可以兼并那些相對劣勢的公有制企業,反之,那些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公有制企業可以兼并那些相對劣勢的私營企業,競爭是企業兼并的核心。企業被兼并以后,其債務應當由兼并企業承擔,被兼并企業職工也由兼并企業負責安置,衡量一個兼并案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2.原因:第一,是價值規律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第二,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第三,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3.意義:可以擴大優勢企業規模,增強優勢企業的實力,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把劣勢轉化為優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企業兼并是把國有企業推向市場,讓其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選擇的有效形式,因而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企業兼并使國家減輕了財政負擔。那些被兼并的劣勢企業,大都長期靠國家財政補貼維持生存,它們被優勢企業兼并,不再需要國家財政補貼,從而減少了國家財政負擔。其次,企業兼并有利于把劣勢轉化為優勢,效益好的企業兼并效益差的企業,擴大優勢企業的規模,增強了優勢企業的實力,從而實現了生產的集中和優化,提高了總體效益。大企業之間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大經濟效益而實行合并,簡稱強強聯合。強強聯合是對國有企業實施戰略性改組,促進地區經濟合理布局和協調發展的積極探索,是生產社會化日益提高和國際競爭加劇的客觀要求。實行強強聯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先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達到擴大市場占有額、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同時,還能夠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強強聯合有別于企業兼并,它是按市場的客觀要求,為達到規模經濟的效果而進行的大企業間的合并。企業兼并是優勝劣汰,優兼并劣,兼并是通過購買方式實現的,不通過購買方式實行企業之間的合并不是兼并,強強聯合不通過購買方式就不是兼并,兼并與強強聯合都是為了提高自身競爭力,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4.思考探究:是否任何兼并都有利于企業的發展? 提示:第一,回答企業兼并意義。第二,優勢企業兼并相對劣勢的企業,并進行結構調整,才能促進企業發展;反之,兼并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則不利于企業發展。第三,對企業兼并能否促進企業發展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第四,企業兼并不能違反《反壟斷法》。二、企業聯合1.含義:指企業之間為增強市場競爭力、獲取更大經濟效益而實行的合營或合并。從考試的角度應該這樣理解這句話,即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私營企業可以聯合那些相對優勢的公有制企業,反之,那些經營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的優勢公有制企業可以聯合那些相對優勢的私營企業。2.意義:第一,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先進生產技術的研究和開發,達到擴大市場占有額、獲取更大經濟效益的目的;第二,能夠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三、企業破產1.含義:指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而又扭虧無望的企業,按法定程序實施破產結算的經濟現象。企業破產并不是破產企業資產與其他企業的合并,破產企業往往已無資產,甚至資不抵債,企業破產應依據一定的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而不能無序進行。2.原因:第一,是價值規律優勝劣汰的必然結果;第二,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第三,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3.意義:第一,從企業的角度來講,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有利于強化企業的風險意識,使企業在破產的壓力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減少財政支出,減少國家經濟負擔,這句話強調的是國家,而不是企業,因為破產后,企業不存在;第二,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實行企業破產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競爭的必然結果,也是增強我國企業競爭力的現實需要,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使企業在破產風險的壓力下改善經營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破產制度的建立,可以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及時淘汰落后企業,達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調整。四、企業兼并與破產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必然結果,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是檢驗企業經營管理的試金石。企業經營成功,就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反之,就被淘汰。因此,在市場競爭中,按照優勝劣汰的原則,出現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必然的。企業兼并與破產,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接受優勝劣汰選擇的有效形式,是優化企業結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力杠桿,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總之,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我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五、企業兼并與破產的目的 企業兼并與破產只是一種手段,不是目的。企業兼并與破產的目的在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六、企業的兼并與破產必然出現職工下崗現象七、怎樣實施企業的兼并與破產 企業兼并與破產不能違反《反壟斷法》,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要鼓勵兼并,規范破產,搞好減員增效、下崗分流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兼并破產制度,保證市場經濟穩定健康地發展。三、高考預測:(一)選擇題1、自2008年9月3日可口可樂和匯源宣布雙方實施并購的消息以來,從商界到資本市場,從專家學者到普通消費者,關注與爭論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造成上述認識差異的原因是A.各自的利益、立場不同 B.各自的思維方式不同C.各自的知識構成不同 D.各自的自然地理環境不同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反壟斷法,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據此回答2—3題2、《反壟斷法》這部具有中國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擬到出臺,歷經13載沉浮,“千呼萬喚始出來”,這說明 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B.事物發展過程中,量變必然引起質變C.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D.認識具有反復性和上升性3、在反壟斷法的制定過程中,多次修訂反壟斷法征求意見稿,反復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受到多方密切關注。我國在立法過程中廣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從政治生活角度來說①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 ②是社會主義民主真實性的體現 ③堅持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有利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參與意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商務部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未通過反壟斷審查。這是《反壟斷法》出臺后,商務部第一次對跨國公司并購國內品牌企業亮出紅牌。據此回答4—6題4、壟斷行為違反了市場交易的( )①自愿原則 ②平等原則 ③公平原則 ④誠實信用原則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5、反壟斷必須A.完善市場機制 B.增強企業風險意識C.調整產業結構 D.控制企業發展規模6、國家商務部第一次對跨國公司并購國內品牌企業亮出紅牌,是履行A.政治職能 B.經濟職能 C.文化職能 D.社會職能7、國家商務部此舉有利于①我國的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②維護公平競爭③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和壟斷行為進行控制④從根本上保護了國內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8、2008年9月4日,有調查顯示,在參與投票的四萬余人中,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果汁持不贊同意見的比例高達82.3%。這表明①互聯網站都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②積極向上的內容導向是我國各網站的主流③凈化網絡環境,低制不良行為符合廣大網民的愿望④我國互聯網成為影響巨大、具有巨大潛力的大眾媒體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9、2009年3月10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商務部根據反壟斷法依法審核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不會受任何外部因素的影響。這體現了 A.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B.量變與質變的關系C.原因與結果的關系 D.內因為外因的關系(二)非選擇題 材料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意見》,2008年后我國不再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包括國企在內的所有企業依照新修訂的《破產法》實施商業性破產。 材料二:商務部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未通過反壟斷審查。這是《反壟斷法》出臺后,商務部第一次對跨國公司并購國內品牌企業亮出紅牌。(1)結合材料,運用哲學知識談如何推進企業的并購、破產工作?(2)商務部在審查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中起了什么作用? 參考答案:1、 A2、 C3、 D4、 B5、 A6、 B7、 C8、 B9、 D10、(1)①推進企業并購、破產工作,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不同類型的企業要采用不同的具體措施實施并購、破產。 ②推進企業并購、破產工作,要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與時俱進,有創新精神。推進國有企業依法并購破產,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進,不能違反《反壟斷法》。 ③推進企業的并購、破產工作,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推進國有企業依法并購、破產,要探索多渠道、多方式推進國有困難企業改革與發展。(2)商務部作為國家的行政機關,具有管理經濟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家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進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在審查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的過程中,要行使好經濟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依據《反壟斷法》,第一次對跨國公司并購國內品牌企業亮出紅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