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www.21cnjy.com2009屆新課改高三政治主觀題分類選編精練——專題十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上)1、(10 分)看漫面,運用《 文化生活》 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http: / / www. )( 1 )請說明漫畫反映的現實生活中不良文化問題。(2 分)( 2 )運用《 文化生活》 知識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8 分)2.2008年11月26日,首都各界人士齊聚人民大會堂,共同欣賞中國紅歌會。“中國紅歌會”節目自2007年舉辦以來,共有13萬多人報名參與,3000多人通過衛視熒屏演唱紅歌,收看節目的觀眾超過2億,100多萬人次通過短信、電話、網絡表達對紅歌的喜愛,在全國掀起了一股“紅色旋風”。(紅歌主要是指紅色經典革命歌曲,如紅軍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會主義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的各類健康進步的歌曲。)(1)中國紅歌會從內容到形式的變化對我們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何啟迪?w.w.w.k.s.5.u.c.o.mwww.(2)現在部分青少年對紅歌了解不多,傳唱甚少。為此,黨和政府倡議青少年多唱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紅歌。請從政治生活的角度談談黨和政府提出這一倡議的原因。3.(12分)材料一:2008年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是很不尋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奪取抗擊南方部分地區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斗爭重大勝利,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這些成功不斷地彰顯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力量,不斷地續寫著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我們青年學生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你認為青年學生怎樣做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6分) 4.(12分)閱讀圖表和材料,回答問題。圖表:改革開放以來山東農民家庭消費支出結構變化情況80年代 90年代 進入新世紀第一位 食品(恩格爾系數59%) 食品(恩格爾系數59%~50%) 食品(恩格爾系數50%~39%)第二位 居住 居住 居住第三位 衣著 文教娛樂 文教娛樂第四位 家庭設備 衣著 交通通訊第五位 文教娛樂 家庭設備 醫療保健第六位 醫療保健 醫療保健 衣著第七位 交通通訊 交通通訊 家庭設備(注:2007年,山東農村居民人均交通通訊、文教娛樂和醫療保健支出達1078.1元,比1980年增長117.5倍,年均增長19.3%)(1)概括圖表(含注)顯示的改革開放以來山東農民家庭消費結構變化的特點,并說明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6分)w.w.w.k.s.5.u.c.o.mwww.(2)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指出,發展農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有人認為:只要加大農民在文教方面的投入和支出,就能提高農民文化素質。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你是怎樣正確認識這一觀點的?(6分)5.胡錦濤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30年來,我們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建設卓有成效,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生機盎然,文化產業空前繁榮,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人們精神世界日益豐富,全民族文明素質明顯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結合文化生活,談談如何進一步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 (10分)w.w.w.k.s.5.u.c.o.mwww.6.紅色文化在弘揚時代精神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江西衛視于2007年8月推出首屆“中國紅歌會”。節目內容以紅色經典革命歌曲為主題,表現形式借鑒了選秀 ( http: / / www. )節目的做法,參與競歌的選手可以是文藝青年,也可以是參加紅色之旅的全國游客。中國紅歌會激發了觀眾內心深處對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文化的追求。2008年11月26日晚,“中國紅歌會”大型晚會《永遠的紅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紅歌會”紅遍祖國大地。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結合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共分)(1)從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角度,分析“中國紅歌會”為什么能紅遍祖國大地?(分)(2)發展紅色文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有什么啟示?(分)7.(10分)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回答: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面對文化發展的這一階段性特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我們應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答:( 1 )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仍存在部分青少年學生缺乏思想道德修養,思想道德素質低下的不良現象。(2 分)(評分說明:若學生答出“不尊老愛幼,不主動給老人讓座”可給1 分)( 2 )①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使他們在自覺的參與過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意識得到增強,道德境界得到升華。② 加強“兩個修養”即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③ 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④ 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培育“四有”公民為目標,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⑤ 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評分說明:本問只要答到其中的四.點就可以給8 分,從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給分)2.(1)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2分)必須運用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探索和創新,著力增強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2分)必須堅持面向群眾,服務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傳播先進文化。(2分)(2)黨是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必須加強黨對思想文化的領導。(2分)政府具有履行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職能,促進紅色文化建設。(2分)提倡青少年唱響紅歌,有利于提升文化軟實力在內的綜合國力。(2分)3.①積極宣傳和踐行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加強中外文化的交流,做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播者。(2分)②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借鑒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做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者。(2分)③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相結合,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繼續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做民族精神的建設者(2分)。4.(1)①改革開放30年以來,山東農民家庭消費恩格爾系數不斷減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由溫飽型過渡到小康型消費,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消費逐漸增加;山東農村文教、衛生、通訊等社會事業迅速發展,文教娛樂、交通、通訊、醫療成消費亮點。(3分)②人們的消費,從根本上講是由客觀的物質生產狀況決定的,生產決定消費;改革開放以來,山東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對農村的各項政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通過改革,調整農村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完善農村各項基本制度,不斷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3分)(2)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決定,又反作用于經濟。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加大投入和支出為農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農民素質不會自然而然地提高。(2分)②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必須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農村教育和科技事業。(2分)③遵循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原則,發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改造農村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加強思想道德建設。(2分)5.(1)關鍵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3分)(2)弘揚民族精神,樹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力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事業(3分)(3)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長處,不斷創新(2分)(4)依靠全體人民的參與,發揮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2分)w.w.w.k.s.5.u.c.o.mwww.6、(1)①中國紅歌會以紅色經典革命歌曲為主題,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②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中國紅歌會在內容、形式、對象、傳播手段上進行創新,促進紅色文化的發展。③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中國紅歌會,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者和創造者。(2)①大力發展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②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高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③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④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繼承和發展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⑤引導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文化建設。7、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分)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2分)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2分)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何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2分)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2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009屆新課改高三政治主觀題分類選編精練——專題十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下)1.(13分)材料一 2008年12月18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30年來,我們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我們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開展交流合作,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樣性,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我們不斷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1)運用政治生活的知識回答:各國應如何共同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7分)材料二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大大豐富了,但人們的幸福感并沒有隨之同步增長。近年來,“幸福指數”成為人們討論的新題。專家認為,“幸福指數”的提升不能缺少精神的滋養和文化的浸潤,舒心、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健康和諧的精神家園。(2)結合《文化生活》所學知識,就如何構建健康和諧的精神家園談談你的看法。(6分)2.(9分)改革開放30年,推動教育大發展山東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把德育擺在首要位置,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我們青年學生為什么要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德育為先?(5分)山東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大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優化育人環境。改革開放30周年來,濟南市校園文化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許多學校創建了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2)請概括指出你校校園文化的特色,并為你的班級文化建設提出合理化建議。(4分)w.w.w.k.s.5.u.c.o.mwww.3.(11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消除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4.材料一 東漢哲學家王符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說:“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1)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題是什么?(2分)材料二 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 塞繆爾 約翰遜說:“有知識而不正直是可怕的”。愛因斯坦說:“科學雖然偉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至于應當確立怎樣的價值目標,卻在它的視野和職能范圍之外”。(2)請你運用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關系的知識,說明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6分)w.w.w.k.s.5.u.c.o.mwww.5. 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聯合主辦的“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晚會于2008年6月28日在北京舉行。50位“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候選人在抗震救災中所表現出的臨危不懼、勇于救人的高尚品質讓我們為之感動和自豪。舉辦“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有利于激勵廣大未成年人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優秀品德,共同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廣大未成年人奮發向上、健康成長。運用文化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簡要說明國家舉辦“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的依據。(4分)(2)上述活動的開展,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何道德啟示?(6分)6.2008年12月18日,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作重要講話。他指出:我們積極探索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 http: / / www. )引領社會思潮的有效途徑,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抵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1)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說明怎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 (6分)(2)運用生活與哲學的原理分析說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關系 (6分)w.w.w.k.s.5.u.c.o.mwww.1、(1)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協商,共同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2分)②經濟上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均衡、普惠、共贏方向發展。(2分)③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1分)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1分)⑤環保上相互幫助、協力推進,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1分)(2)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積極參與中外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了解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使自己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在文化生活中正確選擇,堅決抵御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負面影響,投身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偉大實踐,做新時期中國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等等。(6分)(答上其中3條即得6分,從其它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1)①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都包含著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內容和使命;但德育主要是思想道德修養,智育體育美育主要是科學文化修養。②思想道德修養與科學文化修養相互促進,要堅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思想道德修養規定著科學文化修養的性質和方向,要堅持德育為重為先。③要不斷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在實際行動中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分。每句1分。最高給5分)(2)①對本校校園文化特色概括正確給2分。②對本班文化建設建議合理給2分。3.(1)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關鍵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否則文化建設就會失去正確的方向和生命力,社會就會失去共同的思想準則。(3分)(2)由于經濟、政治、歷史、地理等多種因素的不同,決定著文化之間必然存在差異和多樣性。同時,如果沒有內容和形式上的多樣性,社會主義文化就會單調、凋零、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就要尊重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5分)(3)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并不妨礙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它們是統一的,思想文化越是多樣,越需要主心骨,我們不應該把兩者對立起來。(2分)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文化,既要弘揚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樣化。題中的觀點是不科學的。(1分)w.w.w.k.s.5.u.c.o.mwww.4.(共8分)(1)上述名言反映的共同主題是知識與道德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必須堅持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統一。(2分)(2)①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思想道德修養能夠促進科學文化修養。②提高思想道德認識,重視思想道德情操,堅定理想信念,有助于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科學文化修養水平。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才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為社會造福;不注重思想道德修養,即使掌握了豐富的知識,也難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會。(6分)5.答:(1)①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思想道德建設規定著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緊緊抓住這個中心環節。(2分)②舉辦“抗震救災英雄少年”評選表彰活動,對于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2分)(2)①青少年在加強知識文化修養的同時,必須重視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2分)②在遵守公民道德規范的基礎上,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2分)③在加強自身修養的過程中,要以“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為榜樣,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2分)6.(1)要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2分)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2分)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2分)(雙評誤差1分)(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因此,看問題要堅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與個性的具體歷史的統一。(3分)隨著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人民精神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必須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也只有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才能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分)(雙評誤差1分)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09屆新課改高三政治主觀題分類選編精練——專題十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上).doc 2009屆新課改高三政治主觀題分類選編精練——專題十二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下).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