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思想品德第三單元(7—8課)背多分1、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大體分三步走(三步走戰(zhàn)略目標):第一步(1981—1990):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fā)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2、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什么?它的確立是由什么決定的?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它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決定的。3、為什么要發(fā)展公有制經濟?(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性?)(1)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和主體;(2)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3)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發(fā)揮公有制經濟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4、國有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對于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5、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經濟體現著共同致富的原則,可以廣泛吸收守護分散資金,緩解就業(yè)壓力,增加公共財富和國家稅收,對發(fā)揮公有制經濟的主體作用具有重大意義。6、為什么要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性)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生產力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7、如何處理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之間的關系?(1)要毫不動搖的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2)毫不動搖的鞏固和發(fā)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fā)展,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必然要求。8、我國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是與什么相適應(決定)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國的基本分配制度,這是與基本經濟制度相適應的。9、在堅持基本分配制度時應注意什么問題?P93(1)健全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2)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10、如何正確理解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但實現共同富裕是一個過程,只有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qū)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形成示范效應,并通過先富者帶動和幫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在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內容。(不是同時、同步、同等富裕)11、當前實現個人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社會條件由哪些?(1)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chuàng)造蔚然成風,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2)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3)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4)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12、如何幫助落后地區(qū)脫貧致富(致富秘訣)國家:(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2)實施科技興國戰(zhàn)略,重視科技發(fā)展,對當地人民群眾進行相關的技術培訓和指導;(3)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形成各種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局面;(4)加大投入,搞好當地的公共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5)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經濟,如……;(6)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7)堅持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前5點普遍適用,后兩點根據材料選用)個人:抓住有利條件,發(fā)揮自身才能,積極進取,努力創(chuàng)業(yè),實現自我價值,為國家的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13、現階段我國人民消費有什么特點?答:我國人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觀念也在發(fā)生變化,更加注重通過消費提升生活品質,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14、我們參與社會經濟生活,除關注國家經濟建設外,主要表現在日常的消費和理財,學會理財和學會合理消費。15、如何做到合理消費?答:理性消費、適度消費、綠色消費、精神消費等。16、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重要性(為什么、地位)?(1)只有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fā)展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fā)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17、什么是先進文化(含義)?發(fā)展先進文化,就是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18、發(fā)展先進文化的根本問題是什么?方向問題是根本問題,最根本的是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知道地位,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19、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包括哪兩方面的內容?它們的重要地位表現在哪?內容: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重要地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huán)節(jié);發(fā)展教育科學,是先進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20、我國的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什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21、青少年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1)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2)自覺履行“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公民基本道德規(guī)范;(3)樹立以“八榮八恥“為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簡介,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2、為什么要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是我國人民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的偉大創(chuàng)造,也是加強中國先進文化建設的有效形式。推動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fā)展,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產生了巨大影響。23、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什么?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