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年中考物理考點梳理第四章《透鏡 凸透成像》梳理·考點清單考點一 透鏡 1.凸透鏡和凹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 透鏡,它對光線有 作用;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叫 透鏡,它對光線有 作用. 2.焦點和焦距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過透鏡后,折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叫作焦點,用字母 表示;焦點到 的距離叫作焦距,用字母表示. 3.經過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 4.會聚和發散的奧秘 透鏡可以看作是由多個棱鏡組合而成的,每個棱鏡都會使光線向 面偏轉,所以凸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 作用.考點二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1.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動態規律 (1)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逐漸 ,且像變 ,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記的口訣:物近→像 ,像變 ,反之,物遠→像 ,像變 ; (2)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距增大,像距逐漸 ,且像逐漸變 ,可以概括為一句簡單易記的口訣:物遠→像(遠),像變 ,反之,物近→像 ,像變 ;考點三 視力的矯正 1.人眼的成像原理 人的眼球像一架神奇的 .晶狀體相當于一個 ,來自物體的光在視網膜上成倒立、 的實像. 2.近視眼的矯正 (1)成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成像于視網膜的 ; (2)矯正:應戴 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其作用是:使光 些,從而使得像相對于視網膜向 移,落在視網膜上. 3.遠視眼的矯正 (1)成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成像于視網膜的 ; (2)矯正:應戴 鏡制成的眼鏡進行矯正,其作用是:使光 些,從而使得像相對于視網膜向 移,落在視網膜上.考點四 望遠鏡和顯微鏡 1.望遠鏡 (1)伽利略望遠鏡 透鏡組合:凹透鏡作為目鏡,凸透鏡作為物鏡;物鏡焦距大于目鏡焦距; 成像性質: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 (2)開普勒望遠鏡 透鏡組合: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大于目鏡焦距; 成像性質: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虛像. 2.顯微鏡 透鑲朋合: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的焦距很短,目鏡的焦距較長; 成像性質:倒立、放大的虛像.突破·重點難點重難點一 透鏡作圖例1 (2017·株洲)請畫出入射光線通過透鏡后的折射光線.例2 (2018·連云港)如圖所示,請畫出這束光線經過凹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技法點撥】 記住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的光路圖是作圖的關鍵: (1)過光心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 (2)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過焦點(凹透鏡的折射光線反向延長過虛焦點); (3)過凸透鏡焦點(或正向延長過凹透鏡焦點)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后,折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射出.重難點二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例3 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縮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燒的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這時光屏上能看到( )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縮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縮小的像例4 如圖所示是小明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的情景示意圖,燭焰位于距透鏡1.5倍焦距處,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工作原理與此成像規律相同的光學器件是( ) A.照相機 B.放大鏡 C.投影儀 D.潛望鏡 【技法點撥】 熟記凸透鏡成像規律是解決此類題的關鍵.凸透鏡成像規律用口訣記憶為: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近小;虛像同正大,物近像變小;光屏辨虛實,屏顯是實像. 注意:若物、屏互換位置,則根據光路的“可逆性”可知成像大小將互換.重難點三 視力的矯正例5 ( 2017·成都)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是“‘目’浴陽光,預防近視”.近視眼的成像示意圖是圖中的 圖,應該戴由 透鏡制成的眼鏡來矯正.探究·常考實驗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本實驗常見的考查點有: (1)實驗器材的組裝: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分別放里蠟燭、凸透鏡、光屏; (2)實驗前先調節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的目的: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焦距的測量:用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凸透鏡,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用光屏承接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測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4)物體在各個區間段所成像的特點及相關應用; (5)光屏上可以看到像的原因:光的漫反射; (6)光屏上成清晰像時,對調物與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仍能成像的原因:光路可逆; (7)用紙或手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光屏上像的變化:像會變暗些,但還是完整的像; (g)凸透鎮前加透鏡(或眼鏡)時像的變化:加凸透鏡(或遠視眼鏡)時,像距變小,應將光屏向靠近透鏡的方向移動;加凹透鏡(或近視眼鏡)時,像距變大,應將光屏向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9)蠟燭變短時的像的變化及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的操作:像逐漸向上移動,應將透鏡向下調節或將蠟燭(或光屏)向上調節,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例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實驗中,讓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 (1)當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標尺上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出現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像,這個像是 (選填“實”或“虛”)像; (2)請根據物距與像距大小關系,推斷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填序號): A. 8 cm B. 10 cm C. 12 cm D. 15 cm (3)把蠟燭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發現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了; ①小有為了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調整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 ②小芳不移動光屏,將一個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發現光屏上的像也變清晰了,則該眼鏡片是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的鏡片; (4)重新使蠟燭、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位置如圖所示,然后把凸透鏡換成平面鏡,觀察平面鏡也能看到一個正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蠟燭的像,這個像位于標尺 cm刻度處正上方;把光屏移到這個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 (選填“有”或“沒有”)這個像.分類練習考點l 透鏡的辨識1.(2017·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圖所示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蓋形狀各異,最容易在陽光下引發火災的是( )2. ( 2015·淮安)如圖所示,鉛筆斜插入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中,從側面看鉛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了,這是光的 現象.水中部分看起來比水面上的部分要粗一些,這是因為盛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相當于 (選填“凸”或“凹”)透鏡.考點2 透鏡作圖3. ( 2016·無錫)如圖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射向凹透鏡.請畫出它的折射光線4. ( 2018·常州)透鏡左側有一點光源S發出兩條光線,經透鏡折射后在右側的出射光線如圖所示,請在圖中通過光路作圖標出點光源S的位置.考點3 凸透鏡成像規律5. ( 2018·淮安)如圖所示,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鏡焦距為18 c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成的像是虛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蠟燭向左移動所成的像變大 D.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6. ( 2016泰州)將一個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10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一個物體放在凸透鏡前30 cm處,則可在凸透鏡的另一側得到一個( )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縮小的實像 D.正立、縮小的虛像7. ( 2017·南京)小明和小華在窗邊用凸透鏡貼近報紙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動凸透鏡時,意外地發現在報紙上出現了窗外景物的像.如圖所示.兩次所成的像相對于原來被觀察的物體,對比像的正倒、大小、虛實三個方面( )A.有一個方面相同,兩個方面不同B.有兩個方面相同,一個方面不同C.三個方面都相同D.三個方面都不同8. ( 2017·鎮江)如圖所示,用焦距為5 cm的凸透鏡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將蠟燭放在A處時,位于P處(圖中未畫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縮小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向右移動蠟燭至B處,再將光屏從P處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則兩次所成的像都是 立的,P位于A的 側,上述過程中光屏是向 側移動的,用刻度表示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考點4 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8. ( 2017·常州)用手機看視頻,圖像太小,屏幕放大器(凸透鏡)來幫忙,小明通過透鏡看到放大了的圖像,如圖所示,手機距離透鏡15 cm,凸透鏡的焦距可能為( ) A. 20 cm B. 15 cm C. 10 cm D. 5 cm10. ( 2015·揚州)利用圖示凸透鏡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學設備是( )A.投影儀 B.照相機C.放大鏡 D.潛望鏡11. (2018·常州)蝴蝶研究專家章麗暉在茅山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他先用相機拍攝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為了拍攝照片乙,應( )A.相機適當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外伸B.相機適當靠近蝴蝶,鏡頭略向內縮C.相機適當遠離蝴蝶,鏡頭略向外伸D.相機適當遠離蝴蝶,鏡頭略向內縮12. ( 2016·揚州)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是通過攝像機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該攝像機鏡頭相當于 透鏡,它的成像與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相似,所成的是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實像,已知鏡頭焦距為f,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應離鏡頭 (選填“遠”或“近”)些.13. ( 2017·淮安)如圖所示,保持燭焰、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調節光屏到圖示位置,得到清晰倒立、 的實像.利用此成像特點可以制成 .14. ( 2017·蘇州)(1)利用微信“掃一掃”功能,通過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掃描二維碼(如圖甲)可快速獲取網絡信息,手機攝像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二維碼到攝像頭的距離應滿足 的條件. (2)如圖乙所示,蠟燭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將光屏移至刻度線10 cm處,蠟燭向 (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方向移動,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僅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交換,光屏上可觀察到倒立、的實像.考點5 遠視眼、近視眼的矯正15. ( 2016·常州)把一副眼鏡放在太陽光下,在地面上看到如圖所示的情形.關于該眼鏡鏡片的類型和可以矯正的視力缺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B.凹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 C.凸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D.凸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16. ( 2015·無錫)如圖所示的透鏡是 透鏡,用這種透鏡制作的眼鏡可以用于矯正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17. (2017·連云港)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是因為物體的像落在視網膜的 (選填“前”或“后”)方,需要戴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加以矯正.考點6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8. (2017·宿遷)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裝置,在圖示位置,燭焰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物距是 cm.(2)光屏上成的是倒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3)小明將近視眼鏡放在蠟燭與凸透鏡之間,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19. (2016·鹽城)小明用蠟燭和毛玻璃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 (1)測量焦距時,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移動透鏡,讓太陽光在白紙上會聚成一個 的光斑,用刻度尺測量光斑到 的距離,結果為10.0 cm.(2)如圖所示,剛開始實驗時燭焰的像只有一小部分成在光屏邊緣的A處,大部分不在光屏上,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3)當蠟燭距透鏡5.0 cm時,光屏上 (選填“有”或“沒有”)燭焰經透鏡折射后的光線.此時,像成在 (選填“光屏”或“蠟燭”)一側.(4)小明用LED燈做成字母“F”替換蠟燭,將它放在距透鏡15.0 cm處,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觀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為“F”,則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狀為 ;移去光屏,在光屏處,看到像的形狀為 .參考答案梳理·考點清單考點一1.凸 會聚 凹 發散2. F 光心 F4.底 會聚 發散考點二1. 縮小 實像 正立2. (1)增大 大 遠 大 近 小(2)變大 大 大 近小考點三1.照相機 凸透鏡 縮小2. (1)前面(2)凹透 發散 后3. (1)后面 (2)凸透 會聚 前突破·重點難點例1 如圖所示 例2 如圖所示 例3 A 例4 C例5 乙 凹探究·常考實驗例 (1)實 (2)C (3)①左 ②近視(4)等大 80 沒有分類練習1.B 2.折射 凸3.如圖所示 4.如圖所示 5.B 6.A 7.D 8.倒 右 右 55 cm~60 cm 9.A 10.B 11.A12.凸 照相機 縮小 2f 近13.放大 投影儀14. (1)大于2倍焦距(或u>2f) (2)靠近 縮小15. C16.凸 遠視17.前 凹透鏡18. (1)20.6 (2)放大(3)右19. (1)最小、最亮 光心(2)燭焰、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直線上(3)有 蠟燭(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