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第一課時 面對經濟全球化教學目標:1、 掌握經濟全球化的含義,了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跨國公司的含義及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作用。2、 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及影響。3、 明確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4、 培養學生辯證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開放包容的態度。教學重點:1、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及影響。2、 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教學難點: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用實例對學生進行引導。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設計:【導入新課】:說一說:我們身邊接觸過哪些國外的商品?我們還知道哪些中國的品牌正走向世界?(展示相關圖片)一、經濟全球化的趨勢1、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請同學結合以上知識給經濟全球化下一個較為準確的定義。明確:經濟全球化——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表現之一——生產全球化展示:教材102頁的“空中客車”的圖片及資料。活動設計:學生討論回答:為什么一架飛機要由許多國家共同生產?明確:世界各國發揮自身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小結:生產全球化。(2)表現之二——貿易全球化展示:世界貿易變化圖及中國對外貿易的圖片資料。引導學生了解:國際貿易規模擴大、種類增多。小結:貿易全球化。(3)表現之三——資本全球化展示:教材103頁的漫畫《資本的跨國運動》。了解資本運動的特點。小結:資本全球化。3、經濟全球化的載體——跨國公司(1)跨國公司的含義說一說:我們知道哪些著名的跨國公司?展示:海爾集團的圖片。要求學生根據圖片給跨國公司下個定義。明確:跨國公司——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并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擁有子公司的國際性企業。(2)跨國公司的作用討論回答:跨國公司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哪些有利條件?明確: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引導學生由跨國公司的作用來理解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探究: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有沒有抓住機遇?能否舉例說明?學生觀看關于深圳巨變的一段圖片,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討論:如何由經濟全球化的表現來看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提示:屏幕上給出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學生進行分析。明確: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2、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展示:智利大規模游行反對經濟全球化的圖片資料。探究:給出兩段材料,學生分析了解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理解現階段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展示:反映貧富差距的圖片、亞洲金融危機的圖片及資料。明確: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3、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態度學生討論發言: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態度應對經濟全球化?課堂總結:對知識點進行回顧。作業設計:《世紀金榜》上的相關習題。板書設計:PAGE-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