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經濟生活上學期課時授課計劃第三課第二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一、教學內容分析1、學科/領域: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經濟生活,第三課第二框2、年 級: 高中一年級3、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4、教學內容:多樣的消費心理及正確的消費原則5、地位和教育功能: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方面,它貼近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對生產、分配具有反作用。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框是第一單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經濟生活》的一個重點內容。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1、經過前面對影響消費的因素、消費的類型及結構知識的學習,學生已經逐步培養了辯證思維能力,具備了一定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電影、電視、廣播、雜志、互聯網等積累起來的社會知識也為本課作好了必要的知識準備。3、對于學生的正確的消費觀,有待進一步提高,結合社會的熱點和身邊的實際對消費心理和行為進行分析的能力急需加強。三、設計思想1、教學理念(1)生活理念(2)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的理念(3)對話教學的理念2、學法指導:學生主體參與的課堂教學;對比分析;學生搜集、整理有關消費行為方面的知識。3、教學方法:(1)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與效率。(2)討論法、啟發式與任務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3)運用社會熱點問題增強說服力和時代感。四、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描述幾種消費心理,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理解和掌握消費者應當樹立怎樣正確的消費觀,引導學生克服不良行為習慣,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經濟活動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通過對一系列經濟現象的分析,形成對消費心理的理性認識。并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如何正確地促進經濟的發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觀念。針對今天環境污染等問題,引導樹立科學發展觀,人與自然和諧互動等觀念,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關心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主張“量入為出、理性選擇、轉變觀念”,做理性的消費者。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五、教學重點和難點1、重點:理性消費要踐行的正確原則。(四個原則: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因為:只有踐行了正確的消費原則,才能做到科學、合理地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也才能落到實處。2、難點:(1)難點: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因為:難,不在于知識有多深奧,而在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家長對子女“全情付出”“有求必應”,浪費之風在學生中大有市場,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成為很多中學生陌生的名詞。在這種現實條件下,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成為空洞說教,落不到實處。因此是教學中的難點。(2)難點解決:首先,讓學生課前實地拍攝中學生浪費紀實片,引出主題,并通過直觀材料,充分認識到“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必要性;然后組織學生辯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過不過時 ”,進一步澄清認識;之后,由學生展示古今中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故事諺語(課前收集準備),加深理解;最后,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聲情并茂地講述有說服力的故事,讓學生心靈受到震撼與洗禮,在潛移默化中升華認識,并在生活中自覺踐行這一原則。六、教學過程設計 學生活動(主體) 教師活動(主導) 設計意圖課前探究 將學生分為四個大組,布置學生收集、準備資料。(1)方法:上網收集、實地拍攝、演繹小品、自繪漫畫等(2)主題:中學生奢侈浪費紀實片(建議:實地拍攝)消費心理案例、中學生盲目從眾實例(建議:演繹小品)中學生消費破壞環境實例(建議:實地拍攝)古今中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故事諺語等(建議:上網收集) A、布置任務B、提供幫助與指導 A 、以學生為本。B 、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多思、多說、多做。C 、全面塑造人才,培養綜合能力。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整合知識的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運用現代技術的能力;表達表演等能力。D 、回歸生活。通過引導學生關注生活,剖析生活事例,切實提高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使政治教學回歸生活。導入新課學生表演小品:國慶期間,有一家四口準備上街購物。爸爸說,你們各需要買些什么呀?昨天我們單位發了獎金,今天我就滿足你們一回吧。女兒馬上興奮地叫起來:“爸爸萬歲!我呀,要買一個MP4,我的同桌早就有了一個MP3,同學們都羨慕得不得了。這下可好了,哼,她的算什么!我要讓全班同學都來羨慕我!”兒子也搶著說:“老爸,我早看中了一條很有特色的牛仔褲,屁股上有好幾個口袋,口袋蓋子上還吊了銀當呢,穿上它,走起路來叮當作響。這不,褲口邊上還有洞呢,我敢保證,這可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款式。我要是穿上它呀,一定是酷呆了!爸,你先去幫我買吧!”媽媽也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老公,現在正流行染發,我的幾位同事都染了,我以前覺得手頭緊,一直沒有去,她們都說我老土。現在可好了,我終于可以趕上時髦了,我現在就去染!” 引導學生分析討論以上各人的消費心理并對它們進行評價。討論時間為3分鐘左右,教師巡視指導,解決疑難。教師總結:在小品中,反映了不同消費的心理——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第一個內容: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1、消費心理面面觀。 A、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興趣B、讓學生關注身邊的消費行為,從感性認識上升理性認識。講授新課 學生自學教材P22~23第二自然段。了解幾種常見的消費心理。根據所學知識,對以上各人的消費心理進行分析與評價。小組討論,完成下列表格(多媒體展示)中的內容并推選出小組發言人。消費心理表現評價及態度從眾心理求異心理攀比心理求實心理 教師點拔歸納(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正、負面影響)(強調適度)(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正、負面影響)(強調適度)(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負面影響)(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正面影響)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和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各有利弊,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對我們中學生危害最大,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是我們所倡導的。那么我們青年學生應該怎樣做才算是理智的消費者呢?2、做理智的消費者。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觀點——老師點撥、總結,這樣可以使的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得到結論,促進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學生代表展示: 惠安高級中學中學生奢侈浪費紀實片(實地拍攝) 提問:上述事例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引導啟示:我們要堅持(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根據學生的作品,設計出問題,用多媒體演示文稿展示學生收集的圖片和錄像,即醒目又能增加學習氣氛。學生回答:略 拓展提問:適度消費是否是要求“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教師歸納:不是。適度消費不是不適當地抑制消費深度討論:如何把握消費的度 (引導:不浪費、不抑制)教師展示:過度消費、抑制消費、適度消費(圖片、漫畫)教師歸納: 適度消費要與家情、國情相適應,不浪費、不抑制。拓展提問:適度消費與國家鼓勵消費的政策矛盾嗎?教師歸納:不矛盾。國家鼓勵適度消費,而不是過度消費。 適度挖掘教材,加深理解;適度聯系社會熱點問題,拓寬知識面學生代表展示:學生自導、自演、自拍小品:從眾消費 教師提問:從眾消費給我們什么啟示?教師引導 根據學生的作品,設計出問題,利用情境講授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回答:略學生觀看課本上的漫畫:“精神、物質消費不協調”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啟示我們要堅持(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提問:重視這一問題有何現實意義?教師歸納: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關系(略)(注:此提問為深化拓展內容,若時間不夠,可改課堂回答為課后探究。) 因課堂安排了較多的學生活動,而活動時間無法精確控制,因此,課堂設計一定要有機動性。做到“活而不亂”。教師不能被學生的活動牽著鼻子走。學生回答:略 教師展示:中學生消費破壞環境實例(學生實地拍攝)提問:材料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歸納:啟示:我們要堅持“保護環境,綠色消費”的原則(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為課本新加內容,可拓展空間很大,而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把它設計為課后拓展內容。一可節約課堂時間,二可延伸課堂教學,三可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四可督促學生更好地踐行這一原則,使教育更好地落到實處學生閱讀教材:綠色消費的含義; 提問:什么是綠色消費?學生朗讀綠色消費的內容(5R) 拓展提升:通過介紹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向學生強化樹立科學發展觀、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立需要落實到行動上 時政熱點和生活緊密結合學生回答:略 回放: 本地中學生奢侈浪費紀實片(實地拍攝) 教師提問:這些觸目驚心的照片給我們什么啟示?教師引導,教師歸納:啟示:我們要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原則(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在當代,講勤儉節約、艱苦奮斗,中學生不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師應創設一定的情景。用身邊的現象、成功人士的表率讓學生去理解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原因并切實貫徹到自身的行動中去。采用辯論的方式既能進一步從情感上加深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必要性的認識,又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與興趣。根據自己的觀點自動分為辯、反兩方,對上述問題展開激烈爭論。再次激發了學生的熱情與興趣。 深度辯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過不過時 (注:引導學生比較中外國情,從正反方展開辯論,加深理解)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辯論作點評、總結:學生展示:1.古今中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故事諺語2.外國億萬富翁、我國清華學子、我市中學生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故事3.毛澤東、胡錦濤(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共識) 教師歸納: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永不過時展示幻燈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教師點撥是對學生發言的總結,以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該知識點。 課堂總結 人的消費行為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消費心理的影響,健康的消費心理也才會產生理智的消費行為。做一個理智的消費者,有益于個人,也有益于社會,能促進個人的健康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板書:略師生共勉:盲目從眾不可取過分標新嚇死人虛榮攀比活受罪 理智求實樂融融 在結束新課講授后進行課堂小結——將知識結構框架展示出來。練習 選擇題(略) 鞏固學生對本課知識點的學習。課外作業 1.結合本課學習,以“知榮明恥,我們先行”為主題,從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角度,擬一份關于“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倡議書。2.假設今年春節,你收到1000元壓歲錢,請列出你較為詳細的消費方案。具體要求:(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醞釀出代表本組成員意愿的具體方案;(2)消費方案力求科學合理,切實可行鼓勵方案的特色鮮明,個性創新;(3)最后將由評委團點評并評選出本班最佳消費方案及“班級最理智消費者”。 模擬實踐目的在于以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行為,達到知,情,意,行的統一;而且采用學生互評的方式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板書設計 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1、消費心理面面觀。(1)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2)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3)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4)求實心理引發的消費2、做理智的消費者(原則)(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4)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七、教學反思《經濟生活》這一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現象生活化,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或模擬體驗等方式進行感受,這樣才能夠把看似深奧的經濟原理現象具體生活化,使得學生更易吸收和消化。本堂課最大的特色就是與時政熱點和生活結合的較為緊密,中學生消費破壞環境實例,科學發展觀、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立、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等,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也幫助他們樹立在生活當中養成關心時事、了解時事的學習習慣。其次,能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收集與展示了大量資料,教學的直觀性教很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躍、輕松、有序,教學目標能落到實出。特別是在“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受到震撼極大,人性養育非常成功。點 評: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新的課程理念大力呼喚必須要徹底改變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要讓學生的學習有實質性的改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學習方式,本課的設計就是在這個新理念的指導下, “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力求實現三維目標的結合,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主導地位,突出人性養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是實施新課改以來的一種創新和嘗試。教師把傳授知識和掌握知識活化在教學活動中,在課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