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第一節人體的激素調節內分泌系統與激素組成::內分泌腺 垂體:生長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狀腺:甲狀腺激素胸腺:胸腺激素腎上腺:腎上腺激素胰島:胰島素性腺 卵巢:雌性激素 睪丸:雄性激素激素:①由內分泌腺分泌的丟身體有特殊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②含量極少,但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都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比較項目外分泌腺內分泌腺導管有無分泌物排出由導管排出直接進入血液舉例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腸腺、胰腺)汗腺、皮脂腺、垂體、甲狀腺、胰島、胸腺腎上腺、性腺 甲狀腺激素:甲狀腺分泌作用:促進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疾病 ①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甲亢;②甲狀腺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少:呆小癥(身體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發育不全);③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缺碘:甲狀腺腫大;稱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生長激素:垂體分泌作用:促進生長疾病①生長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少:侏儒癥(智力正常); ②生長激素幼年時期分泌過多:巨人癥; ③生長激素成年時期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胰島素:胰島(胰腺的內分泌部)分泌作用:通過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利用和轉化,降低血糖的濃度疾病:胰島素分泌不足時:糖尿病(注射胰島素治療,不能口服)注意:①胰腺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 即使內分泌腺 內分泌部:分泌胰島素 又是外分泌腺 ②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腎小管病變 胰島素分泌不足 第二節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一、神經系統1、組成: 中樞神經系統 腦 主管接受、分析、綜合信息脊髓 發出指令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 傳遞信息脊神經2、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又叫做神經細胞) (1)功能:神經元受到刺激會產生并傳導神經沖動(2)結構: 胞體突起 樹突:短而分支較多軸突:比較長,往往只有一條 ①神經纖維:長的樹突和軸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②神經末梢:神經纖維的末端細小的分支 ③神經:神經纖維集聚成束及外面的結締組織膜就構成一條神經長的樹突和軸突 結蹄組織膜+ →神經纖維 神經髓鞘 末端細小分支 神經末梢脊髓(受大腦控制)1、位置:脊柱的椎管內,上端與腦相連2、構成:(1)灰質:①組成:神經元的細胞體集中的地方位于脊髓中央,灰暗呈蝴蝶形②功能:有許多有低級的神經中樞(排尿、排便)白質:①組成:由許多神經纖維組成,位于灰質的周圍,色澤亮白②功能:腦與軀體、內脹之間的聯系通道腦:位置:顱腔內組成:大腦、小腦、腦干;(1)大腦:①兩大腦半球,大腦半球的表面是灰質,里面是白質 ②灰質也由神經元的細胞體組成,是高級的神經中樞, 包括:軀體運動中樞(管理軀體對側的運動) 軀體感覺中樞(管理軀體對側的感覺) 視覺中樞、聽覺中樞、嗅覺中樞、味覺中樞 語言中樞(人類所特有) (2)小腦:協調運動、維持身體平衡 (3)腦干:基本生命活動的中樞:如呼吸中樞、心血管運動中樞第三節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人體的調節有兩大調節系統的調節:①神經系統的調節(神經調節) ②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激素調節)二、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為:反射1、概念: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反射與應激性的區別:是不是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發生的,例如草履蟲對外界的刺激額,和含羞草的葉受到刺激合攏都屬于應激性2、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1)、反射弧的組成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2)、反射的類型: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 項目非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概念生來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在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經中樞大腦皮層以下大腦皮層刺激直接的非條件刺激無關的條件刺激反射弧反射弧是永久的反射弧是暫時的、易變的舉例縮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允吸反射、談虎色變、紅燈停綠燈行、老馬識途、鸚鵡學舌、聞雞起舞適應性適應的范圍小、只適應不變的環境適應的范圍廣、可適應多變的環境聯系條件反射建立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①非條件反射:(先天、簡單、低級、牢固) ②條件反射:(后天、復雜、高級、不牢固易消退) ③人類特有的條件反射(抽象刺激(語言、文字)引起的。第四節 人體對周圍世界的感知一、眼球的結構二、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折光作用)→視網膜(成像,產生神經沖動)視神經(傳導神經沖動)→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形成視覺)注:①視網膜上成像是一個倒立縮小的物象。②視覺是在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中產生的。三、近視眼的形成及矯正形成原因:晶狀體過度變凸,曲度過大。眼球的前后徑過長,使遠處物體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視網膜的前方。近視眼可以通過配戴凹透鏡加以矯正。 遠視眼的形成及矯正(1)形成原因:晶狀體過度變凹,曲度過小。眼球的前后徑過短,使遠處物體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視網膜的后方。(2)遠視眼配戴凸透鏡加以矯正。五、耳的結構和功能1、結構外耳 耳廓:收集并傳導聲波外耳道:傳導聲波耳 中耳 鼓膜:把聲波震動轉化為機械震動 鼓室 聽小骨:三塊內耳 半規管 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前庭耳蝸:聽覺感受器2、咽鼓管的位置和作用①位置:連通鼓室與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內外氣壓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動。②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口,使咽鼓管張開,或閉口堵耳,以保持鼓膜兩側大氣壓力平衡。③鼻咽部有炎癥時,易引起中耳炎,原因是病菌可以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3、聽覺的產生外界的聲波→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內耳,→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聽覺有六、其他感覺器官鼻腔上部的嗅黏膜中由許多對氣味敏感的細胞;舌的味覺感受器能夠感受酸、甜、苦、咸的刺激;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痛、觸、壓等刺激。:免疫與健康一.人體的免疫功能1、人體的三道防線:①第一道:皮膚和黏膜;②第二道: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③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2.抗體: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刺激了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該病原體的特殊蛋白質.3.抗原:引起人體產生抗體的物質(如病原體等)4.免疫:最初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現指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和排斥人體的抗原物質,或人體本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健康.5.疫苗:通常是用殺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種于人體后,可產生相應的抗體.6.計劃免疫、意義:二、傳染病及其預防1、病原體: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2、傳染病的兩個特性:傳染性;流行性。3、傳染病的四大類型:呼吸道傳染病;消化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3.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①傳染源;②傳播途徑;③易感人群。4.傳染病的預防措施:①控制傳染源 ②切斷傳播途徑 ③保護易感人群三.安全用藥1、安全用藥:①處方藥(R);②非處方藥(OTC)。2、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和作用。例如:牛黃解毒片可用于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疾病的治療。新速效感冒片可用于傷風引起的鼻塞、咽喉痛、頭痛發燒等疾病的治療。3、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分析藥品標簽包含的信息。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與用量、藥品規格、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和有效期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