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06-08年高考政治試題按考點分類大全 政治常識(第五課)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06-08年高考政治試題按考點分類大全 政治常識(第五課)

資源簡介

06-08年高考政治試題按考點分類大全 政治常識(第五課)
157.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
(06文綜北京卷)當今世界,一國的安全問題不完全局限于一國之內,完成31-32題。
31.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波及世界;2003年,全世界聯手抗擊“非典”;2005年,聯合國發出全球共同防范禽流感的呼吁,歐盟、亞太經合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為此采取了空前一致的行動,上述事實表明B
①國家安全具有了新的內涵  ②全球化改變了國際行為準則
③國際安全成為各國外交的最高準則 ④集體安全國家需要構建多重國際協調機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07·江蘇卷·24).目前,發展經濟是中國和東盟各國最為關心的問題。由于地域和經濟關系等因素,雙方日益形成一種命運共同體,中國和東盟的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得到鞏固。這說明:C
A.競爭、合作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B.主權國家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
C.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推行對外政策的依據
D.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07·廣東卷·13).經濟全球化及國際恐怖主義等因素促使國家間不斷加強合作,但這種合作并沒有消除各國在經濟上的競爭和安全上的防范。這說明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A)
A.國家利益 B.國家性質 C.綜合國力 D.國際競爭
(07·天津卷·34).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中,形成了以歐美成員國為一方,發展中成員國為另一方的格局,主要原因是( B )
A.國家力量決定其地位和作用不著 B.雙方各自有其相同的國家利益
C.當今國際關系是復雜多樣的 D.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
(08全國一卷)35.在經歷了近5年的政治冷淡后,中日兩國領導通過從“破冰之旅”到“融冰之旅”,從“迎春之旅”到“暖春之旅”的訪問,融化了兩國關系發展中的堅冰,開創了中日戰略互惠關系全面發展的新局面。中日關系的這種變化主要是由C
①各自的國家制度決定的 ②各自的國家利益決定的
③兩國的外交政策決定的 ④兩國面臨的國際格局決定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08江蘇卷)11.鄧小平曾指出:“考慮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主要應該從自身的戰略利益出發,同時也尊重雙方的利益。”這段話表明決定國際關系最重要的因素是(D)
A.政治利益 B.國家力量 C.國家安全 D.國家利益
(08廣東卷)30.2007年5月22日至23日,中美兩國在華盛頓舉行了第二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并在增強和深化雙邊經濟關系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這體現了(AC)
A.中美兩國存在合作的基礎 B.國家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 D.中美是推動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主要力量
(08四川卷)39·(60分)根據相關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 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社會發展面臨一系列新問題,如南北差距繼續擴大、世界人口劇增、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等。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對世界環境和發展中國家的關鍵問題進行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發表《我們共同的未來》專題報告。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和基本綱領,并把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1992年,在巴西召開的有183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里約熱內盧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可持續發展觀被不同國家所認同。
(5)聯系材料五,運用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么可持續發展觀能夠被不同國家所認同。(8分)
答:國家利益是每一國家對外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國家既重視自己的國家利益,又努力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利益共同點。可持續發展是當今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利益共同點。它不僅關系到當代人的利益,也關系到下一代的持續生存和發展。不僅關系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也關系到發達國家的利益。在當今世界,聯合國在協調國際關系、促進各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發展問題上,經過聯合國的努力。不僅達成了可持續發展觀的共識,而且形成了有關可持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這也是可持續發展觀能夠被不同國家所認同的原因之一。
(08四川災區卷)35.自2003年起,八國集團峰會每年都邀請中國、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出席,參與對話協商。其主要原因是A
①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的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②國家力量是導致國際關系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 ③八國集團尊重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和利益 ④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初步形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8.主權國家及其權利
(06文綜重慶卷)31.在2006年4月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庫曼斯坦聯合聲明》中,土方重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表明土庫曼斯坦尊重我國的D
①平等權 ②獨立權 ③自衛權 ④管轄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08上海卷)20.中央政府最近就所謂西藏問題明確表示,我們和達賴集團矛盾,不是什么人權問題、宗教問題、民族問題,而是維護祖國統一或分裂祖國的問題。關涉主權問題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這是因為(ACD)
A.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分割 B.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的
C.維護國家統一是維護主權完整的客觀要求 D.一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地區都不能享有獨立的主權
159.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
(06政治上海卷)5.在聯合國成立時,各會員國把維護和平與安全的職責賦予安理會。因此,安理會 C
A.是當代最重要的國際組織 B.是聯合國的審議機構
C.通過的決議對會員國具有約束力 D.實行“大國一致”原則
(08北京卷)35.迄今為止,中國共參與22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人員上萬人次,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這表明C
A.經濟發展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
B.建立國際新秩序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中點
C.我國政府遵循聯合國的宗旨,積極履行國際責任
D.組織國際維和行動是主權國家享有的基本權利
(08海南卷)12.在現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及民間團體之間,通過簽訂正式條約或協議的方式,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國際組織,如歐盟、非盟、東盟、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奧委會等。其中聯合國是(B)
A.參加國家和地區數量最多的國際組織 B.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C.負責處理各國經濟危機的國際組織 D.解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政治糾紛的國際組織
(08廣東卷)36.(7分)[選做題《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
自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立后,亞太地區的平均關稅從其成立之初的16.9%下降到2004年的5.5%;同時,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還致力于改善市場環境和投資條件,促進本地區投資的增長;此外,簡化海關程序、便利商務人員通行等措施也惠及各組織成員。
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請分別按成員性質、地理范圍和職能范圍說明亞太經合組織所屬國際組織類型。(3分)
①按成員性質劃分,亞太經合組織屬于政府間國際組織。②按地理范圍劃分,亞太經合組織屬于區域性國際組織。③按職能范圍劃分,亞太經合組織屬于專門性國際組織。
(2)材料體現了亞太經合組織的哪些作用?(4分)
材料中體現了亞太經合組織的以下作用:①推動了本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主要是力圖消除貿易和投資障礙,使商品、服務、資金在成員之間自由流動。②推動了本地區投資便利化。主要是減少商業交易成本、改進貿易信息利用、調整政策和商業策略等。
(08江蘇卷)36.(10分)[思想政治一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
2007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聯合國氣候變化大全先后舉行,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上遣國際會議共同關注的議題。
(1)按照職能范圍指出上述材料所涉及的國際組織的類型,并簡述當代國際組織發展的必要性。(2+4分)
亞太經臺組織是專門性的國際組織,東盟、聯合國是一般性的國際組織。當代國際組織的發展適應了新科技革命帶來的經濟全球化的需要,適應了當代世界多極化趨勢的需要,體現了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的關注。(若答出“國際組織的發展表明人類交往日益頻繁和人類面臨的問題日益復雜”等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2)有人認為”氣候無國界,因此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只能靠國際組織”。請就此觀點談談你的看法。(4分)
國際組織在解決氣候問題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因為國際組織是國際社會的重要行為主體,依靠相關國際組織可以促進主權國家就解決氣候問題開晨交流、協調和合作。但國際組織受諸多因素制約,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主權國家對解決氣候問題應承擔重大責任。因為主權國家是構成現代國際社會的基石,可通過履行其職能和義務,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氣候污染。 (僅從國際組織或主權國家角度說明理由,只給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給分)
160.國際法的概念和作用
16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08上海卷)16.我國主張建議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它包含的基本內容是(ABCD)
A.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協調  B.在經濟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C.在文化上相互借鑒,共同繁榮  D.在安全上相互信任,共同維護
162.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
(06文綜重慶卷)32.我國政府主張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其實現途徑是B
A.提高我國綜合國力  B.建立國際新秩序
C.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加強與第三世界的合作
163.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
(06文綜上海卷)40.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明確提出:用15年的時間使我國進人創新型國家行列。我國積極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因為(B )
①國家長治久安需要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 ②創新型國家就是僅靠自己研發先進技術 ③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必須從集約型向粗放型轉變 ④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是自主創新能力的競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06文綜四川卷)39.(60分)在人類社會近現代發展史上,出現過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的轉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四 2006年1月,胡錦濤同志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當今時代,人類社會步入了一個科技創新不斷涌現的重要時期,也步入了一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的重要時期。”“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只有把科學技術真正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真抓實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機,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圖11 中國與創新型國家在科技諸方面的比較
表2 中國與B國GDP及三大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較
(6)運用政治、經濟常識分析,推動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轉移的關鍵因素,(2分)及其對我國產業發展有哪些啟示。(8分)
①世界科技與經濟中心轉移的關鍵因素是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②在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改造傳統工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③建設創新型國家;推進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07·山東卷·22).自2001年文化部提出“把春節建成宣傳中國和傳播中華文化的新載體”以來,春節逐漸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和重視,春節文化在世界的傳播:(B)
①可以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 ②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體現 ③有利于消除世界文化的差異 ④能促進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8北京卷)32.汶川地震發生后,中國人民在抗震救災中爆發出的巨大力量贏得了世界贊譽。海外媒體發表評論說,一個領導人在兩小時內就飛赴災區的國家,一個能夠出動十多萬救援人員的國家,一個企業和私人捐款達到數百億的國家,一個因爭相獻血而排長隊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這表明D
①提高國際影響力是發展綜合國力的關鍵②民族凝聚力是衡量綜合國力的標志之一
③動員和組織能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④物質力和精神力都是綜合國力的組成部分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64.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06政治上海卷)18.2006年春,我國領導人出訪的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我國開展全方位外交,與各國加強聯系、深化合作和積極交流。這表明 C
A.我國主張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建立 B.維護國家主權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
C.我國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D.加強國家間的合作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立足點
(06政治廣東卷)27.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政府越來越重視能源外交。這是因為A C
A.能源安全直接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安全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原則
C.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著我國的外交政策
D.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關系的立足點
(06文綜全國卷I)39、(60分)根據相關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6)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密切。今天中國的開放政策和初中與近代史上在西方列強堅船利炮逼迫下打開國門有著本質的不同。運用政治常識說明這種不同。(10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今天中國的開放是建立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礎上的開放,有利于我國的國家利益。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我國都奉行獨立自主和和平外交政策,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與他國的關系,積極發展與世界各和各地區的經貿往來。
(07·廣東卷·30)2006年10月,中國一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在廣西南寧舉行,中國和東盟全面合作關系得到進一步提升。中國進一步加強與東盟的關系(ABCD)
A.有利于維護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B.體現了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有利于睦鄰友好,共同發 D.有利于地區經濟交流與合作
(07·全國卷Ⅰ·39)材料三: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與貿易伙伴國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有所增加。面對這一狀況,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我國涉外經濟體制和法規政策、建立產業損害預警機制、開展與貿易伙伴國的經濟戰略對話、改革人民幣匯率機制、積極增加進口、主動減免某些非洲國家的債務等。通過這些努力既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又避免了貿易摩擦的升級。
(3)運用政治常識中有關國際社會的知識,分析我國政府為什么在采取材料三中列舉的措施后,既維護了我國的國家利益,又避免了貿易摩擦的升級。(14分)
①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促進發展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②這些政策是我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生動體現,既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又充分考慮了貿易伙伴國的利益。③通過協商和談判的途徑來解決貿易磨擦和分歧,可以避免貿易磨擦的升級,實現雙贏。
(08上海卷)16.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審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意味著(ABCD)
A.我國長期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
B.我國永遠做世界和平和促進共同發展的堅定力量
C.我國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同時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謀發展
D.我國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時機實現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促進世界和平
165.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
(08全國二卷)39.(60分)閱讀分析資料如圖7,完成下列各題。
抗日戰爭爆發后,蘇聯援華物資通過西北陸路運到中國,英美物資通過香港、越南和1938年開通的滇緬公路運到中國。威廉·凱寧在《飛越駝峰》一書中指出:“從這方面看,中國維持戰爭的能力完全變成了一個供應問題。”
1942年3月,中國和美國合作,開辟了從印度阿薩姆邦汀江至中國云貴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線……駝峰航線。
3年中,中、美通過這條航線,將大量物資空運到中國境內,并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
(6)“駝峰航線”增進了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但新中國建立后相當長一個時期,由于意識形態等原因,美國政府采取敵視中國的政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兩國關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冷戰結束以來,美國政府采取既接觸又遏制的對華政策,從而使中美關系一直處于既相互借重與合作、又相互制約的復雜狀態。運用所學的政治常識回答:
中美關系的曲折變化說明了什么?(4分)依據我國的外交政策,你認為應怎樣處理當前復雜的中美關系?(6分)
答:國際關系的內容和形式是多方面的。國際關系是發展變化的。國家間出現分離聚合、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主要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4分)。
在中美關系中努力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美國的合作關系,努力化解分歧,推進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發展(6分)。(注:如考生另有答案,且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給分;如考生只是簡單答出我國外交政策的五條基本內容,可以酌情給分。)
(08寧夏卷)39.(36分)閱讀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紀80年代以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數百位科學家經過長期的觀測、調查、實驗和分析探討,先后發布了四個“氣候評估報告”。1990年報告稱“近百年氣候變化可能是自然波動,或人為活動,或二者共同影響的結果”;1995年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對地球氣候和氣候系統的影響已經可以“被檢測出來”;2001年報告認為,“新的更強證據表明,過去50年觀測到的大部分氣候變暖可能歸因于人類活動”;2007年報告強調,“人類活動很可能是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并將這種可能性從2001年的約66%提升到90%以上。
材料二 雖然中國的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相當于美國的14%,世界平均水平的65%,但面對全球氣候變暖和中國國內嚴重的環境污染以及能源緊張情況,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胡錦濤主席在APEC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向國際社會莊嚴承諾,中國將全力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并提出了堅持合作應對、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公約主導地位、堅持科技創新等四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建議。
材料三 氣候變化與工業生產帶來的污染有密切的聯系。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我國近年不斷加大對工業污染治理的投資力度,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減少污染排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
表3 中國工業污染治理投資來源構成
年份 投資總額(%) 國家預算內 企業自籌 國內貸款 利用外資 其他(億元) 資金(%) (%) (%) (%)
20012002200320042005 174.48 20.83 4.29 38.46 4.14 ___188.37 22.28 4.25 23.12 3.85 ___221.79 8.45 64.00 11.32 3.06 ___308.11 4.50 73.81 9.42 1.49 ___458.19 1.70 78.93 8.51 1.55 ___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6》數據計算)
(2)胡錦濤主席向國際社會所作的莊嚴承諾以及提出的建議是如何體現我國外交政策的?(12分)
答:氣候變暖問題關系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并全力機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與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是一致的。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主張既積極回應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減排要求,又充分考慮了中國的國情,體現了中國政府在對外活動中堅持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 面對氣候變暖問題,中國政府所提的四點建議體現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外交政策新理念。
166.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67.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06政治江蘇卷)25.溫家寶在首屆東亞峰會上提出:“中國將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將繼續堅定地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和‘睦鄰、安鄰、富鄰’的政策,致力于發展與本地區國家的友好合作關系。”這說明A C D
A.各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重要基礎 B.各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 D.堅持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08重慶卷)35.近年來.我國領導人頻繁出訪拉美、非洲、中東地區.我國與阿拉伯國家、非洲、太平洋島國和加勒比海地區國家建立多種合作論壇。至2007年底,我國參加了130多個國際組織,在多邊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材料體現的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是B
①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②維護發展中國家利益
③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 ④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08天津卷)35.《京都議定書》規定了相關發達國家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標。為完成減排指標,部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建立了減排份額交易機制。發達國家從中可獲得投資收益和減排份額;發展中國家則可以獲得相關的先進技術和資金,促進節能減排。這表明D
A.建立國際新秩序,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 B. 開展國際競爭,有利于形成多樣化格局
C.各種力量相互依存,有利于實現和平共處 D. 發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共同發展
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安县| 关岭| 黔东| 巨野县| 石泉县| 雅安市| 榆树市| 棋牌| 宁都县| 西贡区| 客服| 霍林郭勒市| 原平市| 定南县| 温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新津县| 凤庆县| 洪雅县| 云霄县| 三河市| 英吉沙县| 安岳县| 青阳县| 聂荣县| 宁津县| 囊谦县| 武宁县| 巴南区| 科尔| 乾安县| 乐安县| 博白县| 西和县| 泗洪县| 陈巴尔虎旗| 通化市| 南部县| 泰州市| 普兰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