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8高考政治復習:高考圖(表)文轉換專項講解和訓練一、考點介紹:圖文轉換題是高考中一種偶現(xiàn)題,它綜合考查對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從原始材料中篩選信息,進行分析、綜合,并運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出觀點。在媒體信息交流和傳遞中,圖表是一種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它能直觀鮮明、簡潔明了地反映事物的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或作者觀點態(tài)度。常見的圖表形式有公司單位的報表、企業(yè)廠家生產增長圖、工藝生產流程圖、實驗研究變化曲線圖等。簡潔的圖表包含著大量的文字和數(shù)字信息,涉及到不同的知識領域。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對圖表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已把對圖表認讀和圖文轉換作為一種能力型題融入考試試卷中。如綜合科目中的圖表分析題,語文科中語言運用題——把圖表內容轉換成相應文字。圖文轉換是一種綜合性、技巧性強,具有創(chuàng)新特色的新題型。在平時教學和復習備考中,要加強這種題型的能力訓練。二、能力測試趨向及要求近年高考語文科的命題,更加突出對考生語文綜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揮,試題注意情境的設置,內容更貼近現(xiàn)實生活,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基礎性、工具性特點,在這些思想的指導下,圖表分析題型理應得到重視,圖表題要求考生根據(jù)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有關材料,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性的信息,或對材料進行綜合性評價。由于其綜合性強、又有新穎性,考試中命題形式大體上包括圖文、表文轉換兩類。在表達要求上,包括把圖表信息直接表述為文字和對圖表信息推斷總結兩類。這類題型屬于語言應用能力的考查,一般置于第Ⅱ卷的第六大題中,分值一般為4-6分。答題時有時還有字數(shù)和句式的嚴格限制。這類題型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全面準確地認讀圖表內容。一般來說,解讀圖表遵循以下流程:源信息(圖表)→觀察認讀→分析理解→歸納概括→文字表達。第二、對認讀結果的要求,注意兩點:①結果與源信息的同一性。即圖表包含的陳述對象、比較的各個項目角度、事物發(fā)展的趨勢,在轉換中一定要全面準確,不遺漏。若題目要求把圖表內容表述出來,還要引用圖表中的具體數(shù)據(jù)來加以說明。②結果與源信息的一致性。即在歸結中,答案要點要與圖表反映的整體趨向、觀點態(tài)度一致。同時還要注意與題干中字數(shù)和句式的要求一致性。解答圖表分析題要把握好四個方面:1、注重整體閱讀。對這類考題,應當先對材料或圖表資料等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把握一個大主題或方向。要通過整體閱讀,搜索有效信息。2、重視數(shù)據(jù)變化。數(shù)據(jù)的變化數(shù)據(jù)的變化往往說明了某項問題,而這可能正是這個材料的重要之處,這也是得到觀點的源頭。3、注意圖表細節(jié)。圖表中一些細節(jié)不能忽視,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圖表下的“注”等。4、把握考題要求。根據(jù)考題要求進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時考題要求往往對內容有一定的提示性。這樣,比較分析有關內容,就可準確回答問題。5、簡要歸納概括。解答這類問題的共同點是歸納概括。解答前,要正確分析中所列內容的相互聯(lián)系,從中找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分析出有關材料的內在聯(lián)系,再歸納概括為一個結論,也就符合簡答要求了。三、常見的圖表轉換題型:(一)表格閱讀概括題:此類題將詳細數(shù)據(jù)以表格的形式列出,這些數(shù)據(jù)也是有規(guī)律的排列的,做題時要認真研讀出它的規(guī)律,依題目要求用文字準確地把規(guī)律表述出來。這類題又分為一表單讀和多表齊讀兩種情形。如:1 一表單讀:“到哪兒去買休閑服”,為了這個問題,記者選取北京、上海、南京和武漢4個城市,在各自的主要商業(yè)街上,隨機抽取了400個樣本進行調查,結果見下面提供的表格。閱讀比較此表,可以歸納出哪兩點結論。各收入層次在購買休閑服時選擇商店的比例收入水平(年收入人民幣元) <8000元 8000元~1.5萬元 1.5~2萬元 2~3萬元 >3萬專賣店 49.91% 49.91% 52.34% 52.82% 52.20%外資或合資百貨店 5.99% 12.16% 13.06% 17.86% 23.90%私營服裝店 21.51% 15.24% 14.96% 14.66% 10.66%1. 。2. 。『答案』:各消費層次均有約半數(shù)消費者選擇專賣店;隨著收入增長,選擇外資或合資百貨店的比例遞增,而選擇私營店的比例遞減。2 多表齊讀:對下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將答案寫在橫線上。《語文學習》雜志刊登了1993年至1999年中學“優(yōu)秀教師名錄”,對此分別按出生年代和年齡進行統(tǒng)計,見下表:出生年代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及以后比例 23.33% 64.29% 12.38教齡 20年以上 11~20年 10年以內比例 4.76% 73.81% 21.43%由此可見,當前優(yōu)秀語文教師的群體,以 為主, 次之。這說明: “論資排輩”評價教師的優(yōu)秀與否的做法,已成為歷史。『答案』:以60年代出生、教齡在11~20年的為主;50年代出生和教齡在10年以內的次之。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教師已成為優(yōu)秀教師的主體。(二)直塊或柱形圖表閱讀概括題:此類題目將數(shù)據(jù)以直觀的圖形顯示出來,用坐標表示兩個或多個關系項來向閱讀者介紹或展示某個情況。答題者需認真弄清題設,搞清關系,然后準確地把握住規(guī)律,解決問題。這類題分個體展示和比較展示兩種情況。如:3 個體展示:根據(jù)下邊的統(tǒng)計圖,完成后邊的兩小題。1988年~1993年某地區(qū)人口示意圖(單位:萬)(均為年初統(tǒng)計)1988 805.381989 836.11990 851.031991 860.441992 872.121993 883.5(1) 說明該地區(qū)人口增長最多最少的情況:答:1988~1993年的6年間,某地區(qū) (25字內)(2) 說明1990年以后人口增長的變化:答:1990年以來,某地區(qū) (限20字內)答案:(1)人口增長1988年最多、1990年最少,分別為31萬人和9萬人。(2)人口增長速度80年代末比較快,90年代比較慢。4 比較展示:建國50年來,中華大地上的滄桑巨變從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反映。下表是1978年以來老百姓住房面積變化情況。請你用概括性的語句介紹我國城鄉(xiāng)人均住房面積變化情況。我國城鄉(xiāng)人均住房面積變化情況。(不超過35字)『答案』:普通百姓的人均住房面積逐年擴大,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增長的速度較城市快。(三)結構圖表概括題:此類題采用結構式圖表,將事物或某些概念連接起來,要求答題者根據(jù)這種結構關系,特別是要注意箭頭方向所表達的意思,用語言將所示內容表現(xiàn)出來。如:5 行為科學家波特爾與羅勒爾曾提出一種激勵模式(見下圖)。請你用文字清晰簡明周密地概括這種激勵模式。(40字左右)[參考答案]:用激勵來激發(fā)努力,如果又有正確的方向,和必備的技能,勢必產生績效;公平地評價績效,又能使人感到滿足,進而形成自覺的努力。(分號前后的兩層意思表達清楚得60分,每表達清楚一層意思得3分)6 下面是基礎研究功能模式圖示,讀圖后,請從“單線模式”角度用一句話闡述其弊端。答:單線模式強調以成果為中心,但是 。『答案』:忽視了以人為體的培養(yǎng)人才、學術環(huán)境、科學理念等方面的研究。(四)環(huán)式圖表閱讀概括:這類題目一般是用圓環(huán)表示出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然后要求讀者講明這種關系。如:7 人所面對的社會的三個時間領域根據(jù)上圖所表示的內容,將下面文段補充完整(不超過60字)每一個在社會上生活的人,都面對著社會的三個時間領域,即經驗領域—存在領域—發(fā)展領域。 。『答案』:人在由青年到老年的過程中,發(fā)展領域越來越小,經驗領域越來越大。(五)圖表閱讀概括題:這類題一般用切餅似的方法將幾個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形象地展示給讀者,答題時只要用文字表達出這種比例就可以了。如:8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西部地區(qū)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都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整體實力不斷增強,但也面臨著發(fā)展帶來的巨大壓力。讀下面的圖文,通過分析,寫出一個結論,讓其與后文銜接。上圖顯示: ,要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必須創(chuàng)新開放模式,采取有效的措施,吸引國外各類投資主體到西部投資。『答案』:我國西部吸引外商及其他投資與中東部特別是東部相比,相差很大。(六)曲線圖表閱讀概括題:這類題是將數(shù)據(jù)用坐標軸加曲線的方式來表示,其實也可以換成塊柱式圖表,作題方法與之也相似。如:9 在讀下面“各類經濟占國民經濟總產值的百分比圖”,續(xù)寫句子,揭示圖中數(sh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提供)所說明的問題,不超過70字。(4分)國家統(tǒng)計局的數(shù)據(jù)表明: 。『答案』:自1987年到1996年,我國非公有制經濟得到迅速發(fā)展,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由原來的1%上升到24%,但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所占的比例仍然較大,在國民經濟中仍占據(jù)主要地位。四、典型錯誤1、信息歸結多余或無中生有。如:(2002年海淀一摸)將下列圖表轉換成一段敘述文字,不超過60字。截至1998年6 月,全國注冊的私營企業(yè)比1997年6月增長情況比較表:全國注冊的私營 全國注冊的私營 全國注冊的私營企業(yè)戶數(shù) 企業(yè)的從業(yè)人員 企業(yè)的注冊資金104萬戶 1458萬人 6554億元 1997年6月1998年6月 1997年6月1998年6月 1997年6月1998年6月【分析】 從三幅柱狀圖看,只提供了1997年6 月和1998年6 月的私企注冊 戶數(shù)、從業(yè)人員、注冊資金的數(shù)據(jù)。而在作答中,有的同學把“私企”與“國營”對比來分析,甚至誤認為這是信息歸結題,得出了“下崗再就業(yè)人數(shù)增加”的結論,從而造成信息多余或無中生有。【答案參考】 截止1998年6月,我國私人企業(yè)注冊企業(yè)達362萬戶,從業(yè)人員數(shù)為3,218萬人,注冊資金達9,556億元,分別比1997年同期增長23%、24%和53%。2、信息遺漏或缺失學生在讀圖時不細心,不全面,結果顧此失彼,造成信息缺失或遺漏,使得答案要點不全面。如:(2004金太陽模擬) 閱讀下面圖表,回答(1)、(2)兩題古調類 普 通 話 徐 州 話例調類字 出白百木 詩 時 古老 近 放大什么話和調值 平聲 上聲去聲 入聲 陰平55 陽平35上聲214 去聲51 陰平313 陽平55上聲35 去聲51入聲去向 分別歸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調類(1)根據(jù)圖表所示,說明普通話中去聲的來源。(2)比較普通話和徐州話,得出的結論是:【分析】本圖表比較角度和比較項目多,包含的信息復雜,讀圖若不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在答案要點組織上很可能丟失信息。如第一問“普通話去聲的來源”有的學生歸結為“去聲和上聲”,忽視了“古調類”“上聲的一部分”范疇的限制。第二問最易在回答時遺漏信息要點,有的學生歸結為:“普通話和徐州話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去聲調值相同。”但仔細一分析,對這兩種話體,既要比較其相同點,又要比較其差異。【答案參考】(1)普通話去聲來源于古調類中的去聲和上聲的一部分。(2)普通話和徐州話都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且去聲調值(51)相同,古調中的入聲在這兩種話體中分別歸入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調類。但二者在陰平、陽平、上聲的調值差別很大。3、信息推斷錯誤如:下表是某省關于教師作文評分誤差的抽樣調查結果,用一段文字來概括圖表反映的問題。作文評分誤差抽樣調查表作文評分誤差抽樣調查表作文編號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閱卷教師 大學教師 中等 下等 上等 上等 中等 下等 下等 中等 下等 中等中學教師 上等 上等 下等 上等 中等 中等 上等 下等 下等 中等【分析】 這是一份抽樣圖表,對信息歸結和推斷時,要對大學教師和中學教師在哪些作文評分上相同、哪些不同。從樣本中看出整體情況,求出概率,管中窺豹,得出結論。回答時有的學生表述為“意見比較一致”,過于籠統(tǒng);有的學生回答為“對2、3、7號作文卷評分有明顯誤差”,顯然學生不理解什么叫抽樣調查。【答案參考】 抽樣調查結果表明:大學教師和中學教師對60%的作文在評分時存在明顯的誤差,其中30%評分誤差很大。4、答案表述羅嗦,條理混亂圖表轉換題型最難最關鍵的就是怎樣選用語言來組織答案。學生往往不注意題目要求,或一五一十地把圖表內容說明出來,其中夾雜很多數(shù)據(jù),語言不簡練,思路不清晰;或過于籠統(tǒng),不得要領甚至不著邊際,但前者情況較普遍。如對坐標曲線圖的分析,學生時而以年份為主,時而以產量或發(fā)展狀況為主,時而把兩者交織在一起分析;又如復雜表格的分析,不能片面就一個角度(比較項目或比較角度)來展開,要綜合分析三個維度:橫向角度、縱向角度、斜向角度(主要是數(shù)據(jù)變化)??傊?,答案組織表述要全面準確反映圖表信息,要符合題干的要求。五、解題思路及注意事項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審題時,要注意表頭和表腳的文字,弄清楚圖表說明的對象和比較的角度;還有題干中句式表達的要求(單句還是復句)和字數(shù)的限制,有的題目還限定了以某個具體對象作為答案的主語,類似句子的重組題型,要求你去續(xù)寫。2、仔細認讀圖表,全面準確捕捉信息。對圖表,學生要認真觀察,找出圖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較對象、比較角度及項目、各種數(shù)據(jù)及變化特點等,抓信息要全面準確。具體而言,圖表式的要兼顧圖表的各個要素,坐標曲線圖要抓住曲線變化的規(guī)律,柱狀餅式圖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變化情況,生產流程圖要抓住事理的時空、先后邏輯順序等。讀圖表不能顧此失彼,遺漏信息。3、依據(jù)題干要求,規(guī)范作答。不同的圖表形式,題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表述也各異。答題時注意:(1)注意題目中的關鍵詞。如表達方式轉換題,題干中往往有這樣一些標志性詞語:“上圖顯示”“用文字表述出來”“確切表述圖表的內容”等。在表述時要有具體的數(shù)據(jù)比較、分析,要直接客觀地反映圖表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斷題的題干中往往有這樣一些標志性詞語:“該圖表表明(說明、證明)了”“用一句話概括為”“所揭示的問題是”“從中可以看出(得出)”等。(2)注意題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用單句表達只能含有一組主謂賓成分,用復句要標明句間的邏輯關系;二是字數(shù)的限制,在表達時要注意年號和數(shù)字的規(guī)范。(3)注意在表達中不能出現(xiàn)語病,特別是在反映事物變化或規(guī)律時,選用詞語要準確。如表明增長趨勢的,可用的詞語有:“增長(加)了”“增加到”“增長了××倍”,“與同期相比,增長……”等;表明下降趨勢可用的詞語有:“減少了”“減少到”“減少了(百分數(shù)、分數(shù))”,但其后不能用倍數(shù)。又如表示程度范圍的概念:“近一半(約50%左右)”“大部分(比例約在55%—70%)”“絕大多數(shù)(比例占70%以上)”“所有”“約幾成”等。總之,要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變化規(guī)律來選用詞語表達。(4)針對題目要求和圖表內容復核答案,看有無遺漏、多余、誤推或表述不詳?shù)儒e誤。六、實戰(zhàn)訓練1、(04年廣東22).閱讀下面的圖表,完成后面的題目。(3 分)某校圖書館學生閱覽室共有10 萬冊圖書,在最近的一次圖書狀況調查中,調查人員發(fā)現(xiàn):圖書狀況 完好無損 損壞較輕 損壞較重 損壞嚴重圖書數(shù)目(冊) 20000 25000 40000 15000請根據(jù)圖表所反映的情況,寫出兩條結論:⑴ 。⑵ 。[解析]本題考察句子的表達能力,能力層級C級。本題屬圖文轉換題,圖文轉換實質考查的是語言表達得體能力。圖表本身或圖表中提供的文字數(shù)據(jù)都有規(guī)律可循,首先要認真觀察,找出其中規(guī)律。然后看字數(shù)要求、句式要求、內容要求進行轉換。轉換后的句子語意要連貫,表達要正確。[答案]①閱覽室的圖書80%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②學生不愛惜圖書,社會公德意識淡薄。2、(1995全國31.)選用下面表內的資料,就某地區(qū)女職工增長人數(shù)及增長率,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方法,在后面的空格處續(xù)寫句子。(6分)某地區(qū)男女職工人數(shù)及增長情況對照表男性職工 女性職工一、人數(shù)(萬人)1980年1987年1994年 64.474.185 35.84564.8二、增長比(%)1987年比1980年1994年比1987年 115114.7 125.7144要求:①續(xù)寫的內容要與上文銜接,句子通順、連貫;②數(shù)字的表述與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③第一處不得超過14字,第二處不得超過36字。某地區(qū)十分重視婦女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廣開就業(yè)門路。1980年到1994年,該地區(qū)婦女就業(yè)的人數(shù)有了顯著的增加, 。[答案]:由35.8萬人增加到64.8萬人(或:由358000人增加到648000人)婦女就業(yè)的增長率越來越高于男性, 。這些具體數(shù)字反映了婦女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明顯提高。[答案]:前七年女職工的增長率分別為115%和125.7%,后七年則為114.7%和114%(或前七年男女職工分別增長了15%和25.7%,后七年增長了14.7%和44%)3、(2003年洛陽統(tǒng)考)閱讀下表,我們會得出什么結論。請用一句話加以概括:發(fā)明、發(fā)現(xiàn)項目 發(fā)明年份 出產品年份 發(fā)現(xiàn)到投產間隔年數(shù)電話 1820 1876 56無線電 1867 1902 35電視 1922 1934 12核反應 1932 1942 10原子彈 1939 1945 6激光器 1960 1960 1答案:重大發(fā)明、發(fā)現(xiàn)與應用之間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4、(2004年云南一摸)根據(jù)提供的材料,回答問題。(4分)《新聞周刊》就新技術對年輕人成長影響的利與弊,分別征詢與統(tǒng)計了全球65位經濟領袖的看法,其結果見表1和表2。請概括這兩個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表1:因特網 手機 即時聊天 電子游戲92% 5% 3% 0表2:因特網 手機 即時聊天 電子游戲6% 8% 6% 80%答案:接受調查的絕大多數(shù)經濟領袖認為網絡對年輕人的成長,起積極作用遠大于消極作用,而電子游戲對年輕人的成長是有害無益。5.[05·浙江·23] 請根據(jù)漫畫內容設計一條公益廣告語。要求;體現(xiàn)畫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不超過16個字)(2分)公益廣告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只吸一次,也將毒害您的生命健康。②遠離毒品,共享健康人生。6.[05·南通二模]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下面這張表所顯示的價格變化情況。(不超過40個字)全國2005年部分著名景點“五一”黃金周門票價格變化表景點名 “五一”前 “五一”后 價格漲幅故宮 60元/人 100元/人 66.7%平遙 80元/人 80元/人 ——黃山 130元/人 200元/人 53.8%武當山 70元/人 110元/人 57.1%神農架 60元/人 100元/人 66.7%井岡山 100元/人 156元/人 56%張家界 158元/人 245元/人 55.1%九寨溝 145元/人 200元/人 37.9%黃果樹 150元/人 150元/人 ——注:黃山景點從6月1日起漲價。[答案]全國大部分著名景點的門票價格“五一”起,(黃山“六一”起)有不同幅度的提高。(關鍵點“大部分”或“部分”1分,“‘五一’”起1分,“黃山‘六一’起”1分,“有不同幅度的提高”1分,“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寫成“有較大幅度的提高”、“漲幅普通大于50%”或“漲幅有大有小”均可)7、[04·成都三模]記者隨機抽取了500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他們的通訊方式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表,請閱讀此表,歸納出兩個結論。調查對象 中學生 大學生 研究生固定電話 85.37% 97.32% 94.52%移動電話 12.52% 33.06% 97.46%E-mail 14.78% 54.96% 98.62%書信 31.71% 30.57% 28.12%答案:(1)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使用固定電話的百分比都非常高(或“不管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使用固定電話的百分比都非常高,而使用書信交往的比例相對較低”)(2)隨著學歷的增高,使用移動電話和E-mail的百分比也隨之升高,而使用書信交往的百分比呈下降趨勢(或“學歷越高,使用移動電話和E-mail的百分比也較高,使用書信的百分比隨之降低”)集體經濟國有經濟青年人 發(fā)展領域 存在領域 經驗領域成年人 發(fā)展領域 存在領域 經驗領域老年人 發(fā)展領域 存在領域 經驗領域單線模式發(fā)展產業(yè)科學試驗研究成果科學理念非公有制經濟培養(yǎng)人才學術環(huán)境多線模式 人(科學家) 基礎研究技能方向滿足公平評價績效努力激勵平方米PAGE- 1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