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第八課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第二框 《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 —聚焦高鐵時代 【教材分析】發展是和聯系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個概念,講聯系必然講發展。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總體,這個總體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正是這種相互作用構成了運動、變化和發展。在這一意義上,發展觀點是聯系觀點的邏輯延伸。因此,發展的觀點和聯系的觀點一起構成了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二者都是我們認識和觀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課通過對物質世界發展本性的考察,讓學生領悟發展的觀點,學會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新事物和舊事物、量變和質變四個概念;理解事物發展前途光明、道路曲折的原因;把握前進性和曲折性、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要求?2、能力目標:學生能夠運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成長中的成功與挫折,也能正確認識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成功與挫折,提高政治認同和參與意識,提高政治核心素養。【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2.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教學難點:1.新事物戰勝舊事物2.準確地理解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教學方法】教法:啟發性教學、案例教學法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整體思路】課前:學生自主預習教材,分好小組課上:按照“情境導入、發現生活——設疑導思、追問生活——情境分析、理解生活——聚焦熱點、參與生活”四個步驟進行教學。【教學過程】 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設計意圖課前預習課前2分鐘課代表帶領全班同學閱讀課文熟悉課文,做好上課準備導入環節情境導入 發現生活(視頻導入)由震驚消息 開江縣將修高鐵站的新聞導入,并播放視頻《新時代的中國高鐵》,引出課題《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吸引學生興趣,緊扣本課主題,發現身邊生活。活動一 設疑導思 追問生活同學們合作探究:小組討論“高鐵”是新事物嗎?人們出行對交通工具的選擇?(高鐵或火車)并說出原因?由同學們乘坐高鐵的原因總結知識點:高鐵這一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的前途。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由同學們不乘坐高鐵的原因總結知識點: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舊事物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因而總是頑強抵抗和竭力扼殺新事物。 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整理知識點:總結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原理及方法論(事物發展的趨勢原理)用貼近生活的例子引發學生興趣和思考,使同學們能結合身邊實例進行講解,讓學生在問題回答過程中理解知識點。活動二情境分析、理解生活問題探究:結合同學們生活中的實例,談談如何應對學習的挫折?(鼓勵學生互送關于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相統一的名言警句,激勵彼此促進)使同學能將所學知識運用于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將此知識點進行升華,激發同學們互相幫助的熱情,對高考充滿信心活動三設疑導思 追問生活二、做好量變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1.看教材,填表格要求:自主學習教材P65頁關于量變和質變的含義部分,并根據表格提示,完成空白部分:量變質變含義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特點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狀態統一、相持、平衡和靜止等結果性質沒變,一事物還是該事物性質改變,一事物變為他事物材料解讀:問題:材料哪里體現了量變?哪里體現了質變?(請在材料相應地方做好標注)聚焦高鐵發展的時代:20多年前,在中國這樣一個建設普通鐵路都如此艱難的國家,還想造技術、物質要求更高的高鐵,簡直做夢。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中國的鐵路科研人員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高鐵的追求。20世紀末,中國開始一步一步打通建設高鐵的可能性。第一步是改造廣深鐵路,在1998年第一次實現了全線電氣化,告別內燃機,提速成為了準高鐵。接下來,為高鐵建造做了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設計出超過1.2萬公里的四縱四橫鐵路。 當大規模建設正規高鐵的計劃終于落地,就要面對最大的難題:技術問題。但中國科研人員花4年時間,邊學邊開發,終于研究出中國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京津城際鐵路。接下來的8年,便是神一般的中國速度:中國有了世界第一條高寒地區高鐵哈大高鐵、世界等級最高的高鐵京滬高鐵、世界單條運營里程最長高鐵京廣高鐵,還創造了世界最快運營時速486.1公里/小時。高鐵站的服務及刷臉進站不斷改進。中國高鐵總里程已經超過2.5萬公里,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350公里的時速,堪比航空的舒適度,“八橫八縱”的鐵路網,構成了中國廣袤國土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由此引出: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相應的方法論要求:(1)關系: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方法論:總結:回顧高鐵的發展歷程,成績取得的背后充滿了坎坷的發展歷程,是不斷從量的積累達成質的飛躍,在新質的基礎上又開始新的量變,未來更是值得期待,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學生通過自學、填表、舉例、材料分析理解量變、質變的區別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理解量變和質變的聯系活動四聚焦熱點 參與生活(學以致用)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得益于改革開放,也得益于全球化帶來的貿易、投資的便利化。但是,“全球化”也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西方國家出現了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潮流。2018年3月23日0時5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對此,中國做出了堅決的反擊,而隨著貿易摩擦的升級,中美關系走向也備受關注。 在此背景下,博鰲亞洲論壇的召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今次博鰲論壇的主題是“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強調:“開放才會進步,封閉只會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這是面對“逆全球化”風向回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這些開放路上的“絆腳石”,中國向世界做出的莊嚴宣示。博鰲論壇的召開標志著,無論逆全球化制造了多大阻力,中國仍將保持繼續對外開放和創新的定力,在經濟全球化與全球治理中擔當起一個大國的責任。結合材料,請運用“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相關知識,進行簡短的時政評析。提示:可自選角度。如:中美關系、經濟全球化與逆全球化、開放與封閉···學生試著用發展的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正確看待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提高政治認同和參與意識。課堂小結: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從導入導思導行 三個環節探討了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兩個統一。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從導入導思導行 三個環節探討了如何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要堅持兩個統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