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第九課 法律在我們身邊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自學思考題1.法律的特征?2.如何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3.法律的作用? 2018年4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提交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增加相應條款,打擊精日分子。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5歲上海男子孟某某因在微信群中侮辱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于2018年2月23日被上海警方行政拘留5天。 同時,南京警方重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活動主會場,國家和民族尊嚴不容踐踏,對挑戰國家法律、褻瀆民族情感的違法滋事行為,公安機關將一如既往,堅決予以嚴厲打擊。運用你的經驗請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表達你對法律的感受,說說這種感受是由何而來的。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神圣威嚴保障秩序自由安全值得信賴板塊一:法律的特征1、法律的特征是什么?(P91-92)教學目標 講授新課調整人們生活中行為規范的規則道德紀律法律用于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作用名稱 產生方式 實施手段 調整對象和范圍 共同點 法律 道德 校規校紀 國家制定或認可自然形成學校制定國家強制力輿論、習慣、信念教育力量全體社會成員普遍適用在校學生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法律和道德的關系怎樣? 在我國,制定法律的權力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法律的制定過程包括法律案的提出、審議、表決和公布四個環節。法律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通過后,由國家主席簽署主席令予以公布、實施。 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 法律的來源(1)從法律的來源上看,法律有什么特征?特征一: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家制定法律材料: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將“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條文當中賦予在社會上早已存在某些習慣、道德規范等以法律效力的活動國家認可法律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法律區別于其他行為規范的主要特征。國家強制力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證實施。 特征二: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最主要特征)思考:黨和國家為什么要“老虎”和“蒼蠅”一起打?特征三: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怎樣理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平等地享受權利) 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平等地適用法律)知識點小結 1.法律的特征。(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基本形式。)(2)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表現:在法治社會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材料一:2018年年檢察機關對21名省部級干部立案偵查,對令計劃、蘇榮、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級以上干部提起公訴。 材料二: 2018年10月9日,河南省安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白恩培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宣判。白恩培被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在其死刑緩期執行二年期滿依法減為無期徒刑后,終身監禁,不得減刑、假釋。 材料三: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于2017年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下列材料分別表現了法律的哪一特征?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法律對所有社會成員都具有普遍約束力板塊二:法律的作用2、法律對我們有什么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訂本 (主席令第二十一號). 新食品安全法重修修訂,而新食品安全法修改內容很多,其中修改的亮點是哪些? 如嚴格監管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聲明不能代替藥物,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明確網絡食品交易主體責任,實行最嚴格的法律責任制度,規定食品安全實行社會共治等等。思考: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生產者、經營者有什么作用?對消費者又有什么作用? 這部法律規定了商家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對消費者來說,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法律規定我們應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 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法律的規范作用法律的作用規范作用保護作用作為我國第一部反家庭暴力的法律, 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當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臨家庭暴力的現實危險,向人民法院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規定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嚴重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依法撤銷其監護人資格,另行指定監護人等。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英雄烈士保護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禁止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將依法懲處直至追究刑責。201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反家暴法和英雄烈士保護法的的出臺,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法律的保護作用知識點小結 2.法律的作用。(1)規范作用: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護作用: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板書設計法律保障生活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適用法律)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我們的合法權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2法律保障生活.pptx 英雄烈士保護法.mp4 食品安全法修改(視頻素材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