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各具特色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江蘇省東海縣房山中學 謝兆牛 (222341)一、課標導航1、比較專制政體和民主政體的區別,說明政體與國體是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系,理解國家管理形式的多樣性。2、比較單一制與聯邦制的區別,理解國家形式既包括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又包括國家結構形式。3、引述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組織迅猛發展的資料,說明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二、考綱點視1、政體(1)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2)專制政體與民主政體 (3)國家管理形式的多樣性2、現代國家的結構形式(1)國家形式 (2)單一制與聯邦制的區別3、國際組織(1)現代國際組織的發展 (2)國際組織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三、考點預測該部分內容比較零散、煩瑣,但從往年的高考試題看,考查點很多,且綜合性很強,涉及的主要內容是國家的內容和形式問題,特別是政體形式問題部分,內容比較復雜,建議運用比較法、圖表式整理民主共和制(可分為議會制共和制、總統制共和制等)和君主立憲制(可分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等)、議會制(可分為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制民主共和制兩種形式)和總統制的異同,圍繞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議會等的特點、權限以及相互關系把握。作為新課改下的選考內容,由于受題目數量和分值的限制,考查點往往以宏觀基礎理論知識作為重點,不會過深過細,所以本專題尤為重要。四、考點精析1、正確理解“國家的含義”及“國家的性質”(1)可以從四個方面理解和把握“國家的含義”從國家的產生看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從國家的構成要素看 人口、領土、主權是國家存在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從國家的本質看 國家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關,階級性是國家的本質屬性。從國家的職能看 國家的根本職能是政治統治職能,也具有社會管理職能。(2)可以從四個方面把握“國家的性質”。國家性質的內涵 國家性質就是國家的階級本質。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的手里,什么階級是統治階級,什么階級是被統治階級。國家性質是由統治階級的性質決定的。國家性質是劃分國家歷史類型的重要依據 依據國家性質不同,可以國家分為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四種類型。國家性質與國家職能的關系 國家性質決定國家職能,國家職能體現國家性質。國家性質決定了國家的根本職能是政治統治職能,同時也具有社會管理職能。國家性質(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國家性質(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家性質(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2、關于對“民主與專政”關系的科學把握。(1)作為國家制度的民主,其實質是在統治階級范圍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實現國家職能。民主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是服務于統治階級的,不存在絕對的“全民的”、超階級的民主。專政統治階級憑借國家權力,強制被統治階級服從統治階級的意志。(2)在民主制的國家里,民主與專政是對立統一的。一方面,民主與專政是統一的。任何民主制的國家,都是一定階級的民主對一定階級的專政,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體。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為維護自己的統治,既要堅持對他們的敵人實行專政,防止他們的破壞和反抗,又要在 本階級內部實行一定的民主,以調節本階級內部矛盾,組織自己的力量,以便對被統治階級實行更有效的專政。另一方面,民主與專政是相互區別、相互對立的。民主只實用統治階級內部,這樣才能是統治階級內部團結一致,對敵人實行有效的專政;專政實用于被統治階級,包括剝奪政治權力、不許參與政治活動,強迫服從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法律等。(3)“民本位”在封建社會中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這種積極意義與民主政治有根本區別。從“民本位”的目的看,“重民”是為了維護封建君主的專制統治;同時也應看到“民本位”的政治體制是專制制度;再次“民本位”強調的統治者的治國態度,民主則是國家的政治制度,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4)資本主義民主經歷數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形式上比較完善的民主政治體制,但是民主只屬于資產階級,其本質是資產階級專制,是為資產階級服務的政治形式。(5)社會主義民主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新型民主,與剝削階級的民主相比較具有鮮明的真實性和廣泛性,從本質上說是一種高于資本主義的新型民主,具有極大的優越性,當然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3、資本主義民主和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的異同。比較 資本主義民主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不同點 享有民主的主體 資產階級 廣大人民群眾專政對象 無產階級和人民 極少數敵人體現的國家性質 體現資本主義國家資產階級專政的本質 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特征民主發展程度 民主發展程度比較成熟和完善 不成熟,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虛偽性和欺騙性 廣泛性和真實性相同點 都具有鮮明的階級性,服務于統治階級。都是民主與專政的統一體,是一定階級的民主和對一定階級專政的結合。4、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如何?比較 國體 政體區別 即國家性質,反映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 即國家管理形式,是國家正確的組織形式,即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為實現政治統治、行使社會管理職能所采取的政權組織形式。聯系 (1)國體決定政體,并通過一定政體來體現,(2)政體體現國體,并服務于特定的國體。(3)適當的政體能夠鞏固國體,不適當的政體能夠危害國體。5、注意區分“民主政體”和“專制政體”(1)“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是對立的兩種政體民主政體是指在一定階級范圍內,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法律上承認全體公民自由、平等的統治方式,民主政體的政府依據憲法組成,依據憲法和各項法律的規定來施政。專制政體的主要特征是“極權制”、“世襲制”、“終身制”。專制政體集國家權力于少數貴族乃至個人(即君主)身上。(2)“民主政體”與“專制政體”的區別:類別項目 民主政體 專制政體政府組成的依據 憲法 君主意志國家元首產生方式 選舉 世襲國家元首的任期 法定任期 無限制產生方式 投票選出 君主任命地方政府任期 法定任期 君主決定轉移統治權的方式 選舉 革命公民的自由與權利 憲法保障 無6、正確把握“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區別和聯系。(1)“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憲制”的比較名稱項目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憲制區別 國家元首產生辦法 經過選舉產生 由世襲的君主擔任國家元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在議會制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沒有實權;在總統制共和制國家中,國家元首同時又是政府首腦,有實權。 在憲法框架內,君主的權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責職多數是禮儀性的。形成原因 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則建立起來,是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徹底的產物。 資產階級革命不徹底,或對君主進行改良的產物。采用的國家 現代大多數國家所采用,如美國、法國、德國。 少數國家所采用,但國家政權的實際運行與民主國和制大體相同,如英國、日本、西班牙等。聯系 (1)都是現代國家所采用的管理形式。(2)相對于君主專制,是國家管理形式的一大進步。(2)“議會制”和“總統制”的區別和聯系類別項目 議會制 總統制區別 國家元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國家元首擁有虛位,沒有實權,責職多數是禮儀性的。 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政府產生的辦法 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 總統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政府與議會的關系 政府接受議會的監督,定期向議會報告工作。 總統獨立于議會之外,總統只對選民負責,不對議會負責。相同 都是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管理形式,都是為維護資產階級統治服務的。7、正確把握“單一制”、“聯邦制”、“邦聯制”的關系。名稱區別 單一制 聯邦制 邦聯制憲法 全國只有一部憲法 聯邦及各組成部分都有憲法 邦聯沒有專門的憲法,各組成單位有自己的憲法。中央政權機關 全國只有一個中央政府 除有聯邦中央政府外,各組成部分也有中央政權機關。 各組成部分有中央政權機關,邦聯實際上是一個松散的國家聯盟。公民國籍 全民只有一個國籍 每個公民擁有兩個國籍,既是聯邦公民也是成員公民。 各成員單位的公民只有本成員單位的國籍。外交權力 一個完整的主權國家,中央政府統一行使外交權 聯邦是國際交往的主體,其成員國也有某些外交權。 邦聯各成員國對內對外擁有全部主權。權力授予 地方權力由中央授予 各組成部分的權力并非由聯邦授予。 受各成員國委托擁有部分權力。舉例 中國、法國、日本、意大利、波蘭、蒙古 美國、德國、瑞士、俄羅斯、印度、巴西 獨聯體、歐盟、東非共同體。8、國際組織包括哪幾類?劃分標準 類型 主要特點成員性質 政府間 成員是主權國家或地區政府非政府間 成員主要是團體或主要的公民等。地理范圍 全球性 向全世界開放,任何國家都可以申請加入。區域性 成員限于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圍或基于某一特定的軍事、經濟利益,或基于某種共同的文化、宗教、民族背景。職能范圍 一般性 職能范圍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專門性 具有專業技術職能,主要進行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 方面專業技術性活動。五、誤區剖析例如1、材料一、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材料二、我國憲法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1)這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國家制度的什么內容?(2)這兩則材料之間有什么內在聯系?【誤區分析】(1)、學生對國體與政體的相關知識理解不透。(2)、學生分析不出這兩則材料反映的是國體與政體之間的關系參考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材料二反映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國家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2)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國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所以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間是因果關系。例如2、“虹橋貫長空,往來如過翼。”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2月7日下午,廈門航空的MF884航班從高雄小港機場返回,降落在廈門高畸機場,為2006年兩岸包機正式劃上句號。正如傳統狗年新春人們最喜歡用的吉祥語,本次春節包機可謂“人氣旺、業者旺”,旅客省時間,業者賺到錢,皆大歡喜。兩岸對于兩岸包機常態化呼聲也日益高漲。(1)“兩岸對于兩岸包機常態化呼聲也日益高漲”,說明了什么道理?(2)“每逢佳節備思親”。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舉家團圓共享天倫的日子,每到這個時候,遠在外地的游子都要想盡辦法與家人團聚。這反映了“中華民族”什么特征?【誤區分析】早日實現兩岸和平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本題以兩岸包機為切入點,考查了祖國統一這個不能回避的問題。第一問的解答:學生不知道從何下手,對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理解不透。第二問的解答:考查學生對民族知識的理解,學生對民族的四個基本特征之一“共同心理素質”理解不透。【參考答案】(1)兩岸人民的共同呼聲,說明了兩岸人民對于中華文化有著共同的認同感;也說明了兩岸同胞有著共同的根本利益,兩岸直飛,也有利于兩岸的交流與合作;這種呼聲和要求,也就體現了兩岸人民對于祖國早日實現和平統一的期望。(2)共同心理素質六、隨堂練習1、去年美國國防部在向國會提交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對中國正常的國防建設無理指責,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而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一些專家則批駁了“中國軍事威脅論”,認為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但為什么政體卻不相同?(2)中國是捍衛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強以后,也不會威脅別人,為什么?2、新中國與國際組織關系的歷史演變大致經歷了三 個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到1971年;新中國被排斥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之外,為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進行了不懈斗爭。從1971年到改革開放前: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并與大批國際組織建立]恢復了友好合作關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恢復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席位,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經濟組織。結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國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有什么重大意義?【參考答案】1、(1)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并且政體具有相對獨立性。由于地理環境、歷史淵源、文化傳統、人口素質、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使得美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的政體存在差異。(2)A中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的政策,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B中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友好相處。同各國發展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實現共贏和共同發展;C歷史上中國長期遭受列強的侵略,在共同的反侵略斗爭中,與各國人民互相支持,中國在成為強國后,是建設更加與安全、繁榮和開放的世界重要力量。2、(1)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對外開放,廣泛參加國際組織,主動參與各個領域多邊外交活動,在國際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為促進人類和平、發展、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2)中國高度重視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中國參與創建上海合作組織,參加了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與東南亞國家成立了“10+3”和“10+1”領導人對話機制末尾本地區的繁榮與穩定作出了積極的貢獻。(3)中國積極發展與區域性國際組織的關系。中國與歐盟建立了領導人年度會晤機制,致力于發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國重視與非洲國家的傳統友誼,與非洲國家聯盟團結合作,中國與阿拉伯國家聯盟、石油輸出國組織等發展中國家組建的的合作友好關系,支持他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并與他們共同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4)中國廣泛參與各種國際組織和參與各種國家事務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并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