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濟與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教學案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
【內容目標】:
描述幾種消費心理;比較消費行為的差異;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學習要求】:
了解:收入水平,物價水平等因素對消費的影響。
了解:不同的消費類型。
理解:消費結構的含義。消費結構的變化與恩格爾系數。
理解:不同的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
理解:消費觀念的變化。
運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
【教學要求】:
收集廣告詞,分析廣告對人們消費心理的影響。
通過對某些消費行為的分析,引導學生樹立 "量入為出,理性選擇,轉變觀念"的消費意識。
聯系消費觀念的變化和沖突,討論"艱苦奮斗精神的時代意義"。
聯系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現實生活,引導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理念。
【主干知識】
1、影響消費的因素
⑴、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A、其他條件不變,則人們當前可支配收入(當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來預期收入(未來收入)越高,預期支出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C、社會收入差距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有密切的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⑵、物價水平也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 :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反之亦然。
(這里講的物價水平是指宏觀物價。)
(思考:物價水平越低,消費水平越高?)
(3)、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廣告等也能成為影響消費的因素。
(思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呢 + 轉變觀念?)
2、消費的類型
(1)按照消費對象不同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錢貨兩清的消費:通過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交易方式獲得的,這種消費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即由買主自己享有。
(注意:消費者要有維權意識,主動檢查商家的營業資格,索取發票,為維權保留保留依據。)
B、貨款消費:一次性付款超出個人支付能力,預支未來收入進行的消費。這種消費對那些收入穩定、對未來收入持樂觀態度又沒有太多積蓄的年輕人來說,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選擇。
(注意:貸款消費除了包括到銀行貸款,也包括賒帳、打白條等消費。這種消費有利于提高人們現有消費水平,拉動經濟增長,但也會增加未來的消費負擔,要慎重考慮未來的收入水平。)
C、租賃消費:通過短期租賃的辦法,使商品的所有權不發生變更,而獲得該商品在一定期限內的使用權。
租賃消費的適用情形:對一些商品消費者使用的次數有限,為暫時的使用而買下它們又不劃算的。
(3)按照消費的目的分:
A、生存資料消費:滿足較低層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費。
B、發展資料消費:滿足人們發展的需求。
C、享受資料消費:滿足人們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層次的消費。
(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種消費的比重會逐步減少,后兩種的消費比重會增加。)
3、消費結構
(1)含義:反映人們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特點: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3)消費結構與消費水平的關系:消費結構的完善和優化意味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
(4)恩格爾系數: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們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的一個系數。恩格爾系數過大,必然影響其他消費支出,特別是發展資料和享受資料的增加,限制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的提高。恩格爾系數越小,表明人們的消費結構改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支出總量不一定減少,比重減少
4、消費心理
⑴ 從眾心理引發的消費 評價:要具體分析,追隨科學消費,反對盲目從眾。
⑵ 求異心理引發的消費 評價:可展示個性,推動新工藝新產品的出現,但要考慮社會認可和代價,不宜過分標新立異。
⑶ 攀比心理引發的消費 評價:受攀比心理影響,是這種消費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可取
⑷ 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評價:講究實惠,屬于理智的消費,應提倡。
5、做理智的消費者——踐行正確的消費原則
⑴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要求: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之內進行消費,反對超前消費和消費滯后。
(注意:量入為出包括不抑制消費和不超前消費兩層意思。這里的“入”包括當前收入和預期收入)
⑵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要求:避免跟風隨大流,避免情緒化消費,避免只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⑶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A綠色消費是以保護消費者健康和節約資源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環境保護標準的各種消費行為的總稱,核心是可持續性消費。
B特征: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
C倡導綠色消費的意義:綠色消費觀念,(對消費者)有利于個人的生命健康;(對生產者)有利于促進商品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環保意識;(對經濟)有利于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社會)也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⑷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原因:從歷史角度看,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優良作風。從現實國情看,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更要戒奢從儉。從個人成長看,艱苦奮斗有助于我們戰勝困難,成就事業。
【隨堂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明朝著名畫家唐伯虎有一首因貧困落魄而自我解嘲的詩:“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變更,柴米油鹽醬醋茶?!睆慕洺I罱嵌瓤矗@反映了
A、生存資料消費是最基本的,最基礎的消費 B、要把物質生活消費和精神文化消費統一起來
C、家庭消費水平是從低級開始逐步向較高層次發展的D、收入水平的高低對家庭消費有直接影響
2、決定居民消費從低級逐步向較高層次發展的根本因素是
A、對外開放程度 B、經濟發展水平 C、物價水平 D、消費觀念的轉變
3、統計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時,休閑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內容?!拔逡弧遍L假期間,人們紛紛外出旅游休閑。這說明
A、旅游消費盛行由生產發展水平決定 B、旅游消費屬于實物消費
C、旅游熱是超前消費的表現 D、旅游消費屬于生存消費
4、人們的消費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
(1)居民的收入 (2)物價水平 (3)商品的性能、質量、外觀、包裝等 (4)購物環境、服務態度和方式
A、(1)(2) B、(1)(3) C、(2)(4) D、(3)(4)
5、在購買住房、轎車、電腦等大宗商品或服務時,一次性消費可能會超出支付能力,買主可考慮預支收入來進行消費,材料表明以下觀點
(1)人們的消費心理影響消費 (2)人們預期收入水平影響人們的消費 (3)貸款消費有合理性 (4)錢貨兩清的消費 (5)租賃消費
A、(1) B、(1)(2) C、(1)(2)(3) D、(1)(2)(3)(4)
6、我們外出旅游時請導游,在假期內請家教,這些消費屬于:
A、錢貨兩清的消費 B、租賃消費 C、享有資料和發展資料 D、勞務消費
7、今年北京市餐飲業積極倡導“勻衡飲食,重質適量,剩飯打包,減少垃圾”的消費新理念。這一理念的實質是
A、提倡適度消費,反對鋪張浪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4)要求人們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
A、(1)(2)(3) B、(1)(2)(4) C、(1)(3)(4) D、(1)(2)(3)(4)
8、下列消費行為中,不正確的有
(1)吸煙、喝酒 (2)熱衷追隨偶像,追趕潮流 (3)買綠色食品 (4)廣泛閱讀,適時外出旅游
A、(1)(2) B、(3)(4) C、(1)(3) D、(2)(4)
9、現在一些高校的學生消費,一些家境寬裕的學生過生日都到大酒店,有些家在農村的學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也向家長要錢給同學過“高檔生日”。這是一種
A、從眾心理 B、求實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異心理
10、近年來,城鎮居民收入總體增長較快,但不同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逐步拉大,特別是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長出現停滯,這嚴重制約了居民總消費需求的增長。上述材料說明:
A、居民消費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 B、居民消費受消費品價格的影響
C、社會總體消費水平與人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聯系
D、人們的消費心理影響人們的消費行為
二、雙項選擇題
11、某購物中心對五星電器、女裝進行打折銷售,使得五星電器賣場擠得水泄不通,服裝及超市百貨銷售量較平時成倍增長,態勢良好。這表明
A、上述現象是消費者求實心理主導的消費 B、上述現象是消費者從眾心理主導的消費
C、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 D、電器、女裝打折銷售的根本原因是供過于求
12、下面是某位老師生活消費變化情況一覽表,此圖表表明
1971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6年
月收入(元) 20 45 500 1000 1400
交通費用(元) 0 20 38 200 300
吃飯支出比重 90% 85% 66% 42% 30%
旅游支出比重 0 5% 8% 11% 18%
學習進修支出比重 0.5% 4% 6% 10% 25%
醫療保健支出比重 0.5% 1% 4% 8% 11.5%
A、該老師的恩格爾系數在下降,消費結構在改善,生活水平在提高
B、該老師發展資料、享受資料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C、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行大規模經濟結構調整,經濟體制轉變
D、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13、當前,部分中學生在日常生活消費中出現了追求名牌的風氣。針對這種現象,你認為正確的態度應該是
A、摒棄盲目攀比,但不反對名牌 B、名牌就是現代、前衛,崇尚名牌合情合理
C、反對盲目攀比,摒棄名牌 D、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理性對待名牌
三、辨析題
14、有此同學盲目攀比,花錢大手大腳,并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提倡艱苦奮斗、勤儉節約已經過時了。”這些同學的做與與看法對嗎?為什么?
四、簡答題
15、材料一:2006年6月24日新華網載文指出,大學生負債消費其實是一種“預期消費”。對自己的未來收入比較有把握,學得預支一點無妨。
材料二:《中國青年報》指出:“對學生而言,應當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學業上,不必在物質享受上過分追求。”但現實中很多大學生仍不能理性消費。大學生應該量力而行,預防超前消費或過度消費。
(1)材料一蘊涵了什么經濟生活的道理?
(2)綜合材料一、二說明大學生應怎樣理性消費?
五、探究題
16、材料一:針對當前經濟增長中存在的問題,國務院要求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資源節約活動,全面推進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工作,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材料二:所謂“綠色消費”,是指崇尚自然、健康、安全、環保、節能的消費理念和消費方式。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綠色消費”已成為一種消費時尚,日漸引起人們的關注。
(1)閱讀材料一請討論回答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意義。
(2)閱讀材料二,試結合實際分析倡導“綠色消費”的正確性。
《經濟與生活》第一單元生活與消費教學案
第三課 多彩的消費參考答案
1— 5:DBAAC 6—10:DDDCC 11—13AC;AB;AD;
14、(1)評價攀比行為;(2)論述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未過時。(理由見知識點)
15、第一問:材料一說明,收入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人們的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預期收入的影響。對于未來的收入,如果有非常樂觀的預期,那么預支將來收入的可能就會加大;反之,就會節制當前的消費。
第二問:(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大學生作為消費者、創業性收入少,因此,要在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范圍內進行消費。
(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大學生消費要有自己的主見,保持冷靜的頭腦,特別是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重視精神消費,反對只重視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的傾向。
(3)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大學生更應該發揚光大。
16、第一問:(1)資源具有稀缺性,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資源,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效率。
(2)力求節約資源,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節約資源,有助于引導人們保護環境,綠色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4)節約資源反映了統籌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需要。
第二問:(1)(必要性)“綠色消費”作為一種科學、合理、健康的消費理念正在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同,它是人們近于環境問題、資源問題,為了保護環境、節能資源,保護自然而形成的一種共識。
(2)(特征)綠色消費以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綠色生活,環保選購;重復使用,多次利用;分類回收,循環再生;保護自然,萬物共存為特征。
(3)(意義)綠色消費觀念,(對消費者)有利于個人的生命健康;(對生產者)有利于促進商品生產者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環保意識;(對經濟)有利于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對社會)也有利于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全面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補充: 請你就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出合理化建議。
建議:(1)提高全民族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在全社會樹立節約資源的觀念.(2)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加快調整不合理的經濟結構.(3)采取法律、經濟和必要的行政等手段,促進資源的有序、高效開發和利用.(4)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使經濟增長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質、高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注重質量效益的基礎上.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