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4.8.2 《公平正義的守護》教學設計課題 公平正義的守護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下學習 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公平、正義觀念,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自覺守護公平正義,面對不公平、非正義行為敢于斗爭。能力目標:面對利益沖突,學會擔當,能夠以公平之心待人處事,提高個人處理沖突問題能力。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維護正義。提高對司法機關公正司法的認識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公平從美好的愿望轉化為現實,離不開每個人的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需要我們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衛公平。知道個人維護公平的具體做法和制度保障公平的一些做法。知道個人守護正義的具體做法和司法機關維護正義的做法。重點 1. 如何堅守公平 2.怎樣守護正義難點 制度保障公平、見義智為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看視頻,說觀點: 你從本視頻中得到什么認識? 觀看視頻 討論交流 代表展示 初中學生喜歡音視頻材料,通過觀看視頻,學生知道公平正義需要守護。 教師引入本節課課題講授新課 主題一:堅守公平活動一:遭遇不公正對待 看視頻,說說:(1)視頻中有哪些不公正的對待? (2)當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該怎么辦? 問題解答 公平由愿望轉化為現實,需要每個人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去追求,去捍衛。 遇到不公平待遇時,要及時與老師溝通。。探究感悟1.個人維護公平 P113②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重,形成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遭遇不公平: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活動二:漫畫析理 讀材料,說說: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回答:展示課件國家司法救助的對象包括: 刑事案件被害人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 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等等。再展示材料: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規定: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省級政府要依據國家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和本省(區、市)標準,為農村中小學配齊圖書、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等器材---要采取學校擴建改造和學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決縣鎮“大校額”、“大班額”問題。讀材料,思考: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國家政策體現了什么道理?探究感悟2.制度維護公平 P114① 立法: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 司法: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展示課件: 活動三:看圖說理 欣賞圖片,談談: 結合以上圖片,談談制度在維護公平中的作用。結論制度維護公平主題二:守護正義活動四:正義感的測試 看視頻,說說:本視頻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結論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 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 我們要做個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構建正義的大廈 P114②探究感悟1.個人守護正義 P115 展示課件: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勝。見義勇為講究策略,尋找有效方法。見義智為活動五:常用熱線電話 你能說出一些常用的維護正義的電話號碼嗎? P115活動六:司法公正 賞漫畫,說道理:圖中的審判員是否需要回避?為什么? 問題解答 需要,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審判員回避正是體現了司法公正。 理由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等。 《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回避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三種情況可作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是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 結論 無罪推定原則折射出對人權的尊重和保障,是司法文明的重要標志。 探究感悟2.司法維護正義 P116 司法機關: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 國家: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公正。活動六:道德與法律的作用 結合P117“閱讀感悟” 結論: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活動七:追求公平正義的腳步 讀材料,說案例(結合P117“探究與分享”):你還知道哪些反映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類似審判? 探究感悟3.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P117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從點滴做起,共建共享美好社會;人類追求的永恒目標。課堂練習單項選擇題: 1. 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習總書記之所以強調公平正義,是因為( ) ①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正義 ②公平正義使人們依法享有的權利不受任何約束和限制 ③維護公平正義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 ④有利于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法第184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施救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求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條款( ) A.既要見義勇為,又要見義智為 B.有利于維護正義,匡正社會風氣 C.不適用于自我保護能力弱的未成年人 D.體現了以保護生命第一原則 3.青少年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下列選項中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 A.有人在校園內亂扔果殼,小越將果殼撿起來放進垃圾桶 B.有人將公路三岔路口的指路牌扭轉以誤導過往車輛,小宋看見后將指路牌扭正 C.有人對小王進行勒索,小王向派出所報案 D.有人欺負本班同學,事后小韓叫了幾位同學將那人打了一頓4.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下列舉措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 ) ①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②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擴大貿易、投資空間③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充實細化消費者權益④構建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實現扶貧到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對全國各縣駕馭均衡發展情況進行評估,一旦發現存在違規擇校、重點校或重點班等問題,實行一票否決。這一舉措有利于( ) A.逐步實現教育公平 B.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C.保護公民受教育權 D.扎實推進課程改革 看視頻,讀教材,思考問題 代表回答 觀看課件 教材中找出 標記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找出 標記要點 看課件 讀教材 找問題 標記要點 交流討論 展示 看課件 讀教材 找問題 標記要點 交流討論 展示 看課件 讀教材 找問題 標記要點 交流討論 展示 欣賞課件 閱讀教材 思考問題 交流討論 展示 觀看視頻閱讀教材 思考問題 交流討論 代表展示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觀看圖片 閱讀教材 思考問題 交流討論 代表展示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觀看課件 教材中標注要點 做題 展示 對教材資源進行再開發,視頻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表演激發學生的興趣。 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 幫助學生理解 引導學生用事例證明觀點 用形象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圖片內容比文字更豐富,是對教材資源的再開發。 用形象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對教材資源的再開發。 教會學生學會歸納 調整學習節奏,引出主題: 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 課堂小結 教師寄語:人們渴望公平的陽光普照,將美好的公平愿望轉化為現實,就需要我們要采用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作為國家,需要通過制度保障公平的實現。 追求正義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們要做個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見義勇為,更需見義智為。作為國家,就需要通過司法讓人們感受到公平正義。 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聆聽,思考情感升華 幫助學生勇于為公平正義付諸實踐。板書 4.8.2 公平正義的守護一、堅守公平 1.個人維護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1)科學立法(2)公正司法二、守護正義 1.個人守護正義 2.司法維護正義 速記強化印象 結構式板書,將兩個主題知識點內容進行簡潔呈現,邏輯清晰,直觀明了,讓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學生理解,力爭讓學生理解記憶。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道德與法治部編版 八年級下冊4.8. 2 公平正義的守護看視頻,說觀點:你從本視頻中得到什么認識?我們要堅守公平, 守護正義新知導入主題一、堅 守 公 平教學目標視頻有理看視頻,說說:(1)視頻中有哪些不公正的對待?(2)當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該怎么辦? 新知講解 公平由愿望轉化為現實,需要每個人積極參與和不懈努力,去追求,去捍衛。 遇到不公平待遇時,要及時與老師溝通。教學目標探究感悟1.個人維護公平 P113②利益沖突遭遇不公平個人維護公平 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 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重,形成有利于我們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教學目標閱讀感悟國家司法救助的對象包括:刑事案件被害人因加害人死亡或沒有賠償能力,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的;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等,因被執行人沒有履行能力,造成申請執行人生活困難的;等等。讀材料,說說:結合P114第2個“閱讀感悟”國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義是什么? 制度保障公平 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規定: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省級政府要依據國家普通中小學校建設標準和本省(區、市)標準,為農村中小學配齊圖書、教學實驗儀器設備、音體美等器材---要采取學校擴建改造和學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決縣鎮“大校額”、“大班額”問題。讀材料,思考: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國家政策體現了什么道理?延遲符要公平地對待每個人,保障每個人得到他應得的在規定權利義務、分配社會資源時要公平地對待當事人,切實維護其合法權益在解決糾紛、化解矛盾時制 度保障公平立法司法教學目標探究感悟2.制度維護公平 P114①高考制度醫療、司法體制改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教學目標看圖說理就 餐網 購班級衛生教學目標看圖說理制度維護公平主題二.守 護 正 義教學目標視頻有理看視頻,說說:本視頻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 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 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 我們要做個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構建正義的大廈 P114②教學目標探究感悟1.個人守護正義 P115個人守護正義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勝見義勇為講究策略尋找有效方法見義智為見義智為方法:前提:不傷害自己做法:及時撥打110 大聲呼救 記住歹徒相貌和去向、與犯罪分子巧妙周旋類型 號碼 類型 號碼 類型 號碼 報警 法律咨詢 環保投訴舉報 火警 鐵路客服 城市管理服務 急救 市民服務 食品藥品投訴舉報 交警 質量技術監督 消費者投訴舉報 教學目標方法技能1101191201221234812306123451236512369123191233112315你能說出一些常用的維護正義的電話號碼嗎? P115教學目標漫畫有理需要,司法是捍衛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審判員回避正是體現了司法公正賞漫畫,說道理:圖中的審判員是否需要回避?為什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關于審判人員嚴格執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審判人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與當事人有直系血親、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及姻親關系的,本人或者其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等等 《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回避的對象包括審判人員和其他人員。《民事訴訟法》規定了三種情況可作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訴訟代理人的近親屬;二是與本案有利害關系;三是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的 教學目標探究感悟2.司法維護正義 P1160102司 法維護正義司法機關國 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遵循訴訟程序,平等對待當事人,確保司法過程和結果合法、公正推進以司法公正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司法權,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公正法德依 治國以 治國安天下潤人心教學目標閱讀感悟 結合教材 P117“閱讀感悟”教學目標探究分享讀材料,說案例(結合P117“探究與分享”):你還知道哪些反映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類似審判? 梅汝璈(1904-1973),江西南昌人。1946年代表中國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參與了舉世聞名的東京審判,對第一批28名日本甲級戰犯的定罪量刑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貢獻。紐倫堡審判 指的是1945年11月21日至1946年10月1日間,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對歐洲軸心國的軍事、政治和經濟領袖進行數十次軍事審判。由于審判主要在德國紐倫堡進行,故總稱為紐倫堡審判。在這場審判中的被告共計22名,均為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另外包括德國內閣在內的6個組織也被調查和判決,其中3個判決為犯罪組織,另外3個則無罪。東京審判3.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的共同責任 P117教學目標案例析理公平正義人類追求國家、社會和全體公民法治社會點滴做起,共建共享永恒目標核心價值美好社會共同責任 人們渴望公平的陽光普照,將美好的公平愿望轉化為現實,就需要我們要采用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營造一個公平的環境。作為國家,需要通過制度保障公平的實現。 追求正義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我們要做個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見義勇為,更需見義智為。作為國家,就需要通過司法讓人們感受到公平正義。 讓我們從點滴事情做起,攜手共建共享公平正義的美好社會。 課堂總結AB1.2017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體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習總書記之所以強調公平正義,是因為( )①社會的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正義 ②公平正義使人們依法享有的權利不受任何約束和限制 ③維護公平正義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諧④有利于避免冤假錯案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該法第184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施救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求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條款( )A.既要見義勇為,又要見義智為 B.有利于維護正義,匡正社會風氣C.不適用于自我保護能力弱的未成年人 D.體現了以保護生命第一原則課堂練習DAC3.青少年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下列選項中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有人在校園內亂扔果殼,小越將果殼撿起來放進垃圾桶B.有人將公路三岔路口的指路牌扭轉以誤導過往車輛,小宋看見后將指路牌扭正C.有人對小王進行勒索,小王向派出所報案D.有人欺負本班同學,事后小韓叫了幾位同學將那人打了一頓4.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我國相關制度的規定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下列舉措能支撐這一觀點的是( ) ①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②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擴大貿易、投資空間③修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充實細化消費者權益④構建精準扶貧工作長效機制,實現扶貧到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 教育部發布通知,將對全國各縣駕馭均衡發展情況進行評估,一旦發現存在違規擇校、重點校或重點班等問題,實行一票否決。這一舉措有利于( ) A.逐步實現教育公平 B.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C.保護公民受教育權 D.扎實推進課程改革溫習第八課P106-P118,繪制第八課思維導圖?教學目標課后鞏固堅守公平個人維護公平:公平之心為人處世 合情合理謀求公平公平正義的守護守護正義制度保障公平:科學立法 公正司法司法維護正義:司法機關:過程 和結果合法、公正 國家:司法改革個人守護正義:見義勇為更須智為板書設計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4.8.2 《公平正義的守護》同步練習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序號填入下面相應的表格內。2×12=24分)1. 作為青少年學生,堅守公平需要我們( )①面對利益沖突,站在公平的立場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敢于對不公平說“不”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④面對不公平的事,不惜一切代價去打抱不平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2.當我們遇到不公平事情時,當自身合法權益被侵犯時,我們的態度應該是( )A.忍氣吞聲,免得給自已找麻煩B.怨天尤人,抱怨自己運氣不好C.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D.在這種矛盾沖突中感到左右為難舉棋不定3.文文同學在上學路上遇到位外地尋親的老太太,在告知其路徑后,老太太仍然不知該怎么走,于是文文將老人送到目的地才返回學校。校長見她上學遲到了半小時,立即批評她。文文覺得這不公平,心里委屈極了。此時,她不應該( )A.據理抗爭以得到公平的對待B.冷靜下來,耐心向校長解釋原因C接受批評并深人反思,多從自身找原因D.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學會換位思考4.在全社會實施關愛工程之際,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四地關愛弱勢群體持續開展了干部結對幫扶和社會扶貧活動,共扶助困難群眾48720人次。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①有利于店助弱勢群體克服和戰勝困難②能為實現社會公平提供保障③杯水車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④彰顯社會公平正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近年來,我國建立了統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全面深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實施上述舉措是因為正義的社會制度( )A.能保證每個社會成員都自覺遵守社會規則B.能保證每個社會成員獲得同等的利益C.有利于實現絕對的公平D.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和諧的社會生活6.青少年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下列選項中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有人在校園內亂扔果殼,小越將果殼撿起來放進垃圾桶B.有人將公路三岔口的指路牌扭轉以誤導過往車輛,小宋看見后將指路牌扭正C.有人對小王進行勒素,小王向派出所報警D.有人欺負本班的同學,事后小韓叫了幾位同學將那人打了一頓7.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了損害,正義的行動是( )A.忍氣吞聲B.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C.自認倒霉D.采取一切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8.我們都愿意生活在正義中,因為( )①被欺負了,會有人斥責欺人者②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會有法律制裁侵權者③當受到不公正對待時,會有地方鳴冤申訴④當遇到困難時,會有人伸出援助之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如圖漫畫《出庭作證》告誡我們( ) ①面對非正義行為,要伸張正義,勇敢地加以制止②正義不會自然而然地降臨到我們生活中,需要人們共同維護③自覺維護正義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義務④未成年人要采取一切手段同非正義行為作斗爭,懲治邪惡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近日,廣西的兩名小學生上學途中撿到個提包,將其交給老師。在民警協助下,很快找到失主。此事經媒體報道后,在社會上獲費無數。這件事告訴我們( )①要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②要按照正義的標準做人做事③拾金不味就能獲得贊譽④正義行為有利于傳遞正能量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11.現階段,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構成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這說明( )①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現了正義,正義因制度而有保證②當正義與制度融為一體時,公平與和諧才有可能實現③正義的制度是為處于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制定的④正義的制度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權利,推動社會的進步??????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2. 路遇壞人、惡人,我們是“該出手時就出手”還是“事不關己,明哲保身”考驗著我們做人的良知和品行。對此,作為一個有正義感的公民,此時我們應有的風范是( )①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應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②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我們應見義勇為、匡扶正義,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③養成自覺遵守社會制度和規則的良好習慣④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見義巧為,維護正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2、非選擇題(56分)13.【維護正義 尊重權利】(8分)請仔細閱讀如圖漫畫,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漫畫中的車主和砸車人的言行符合正義的要求嗎?為什么?(4分)(2)要成為真正有正義感的人,應該怎么做?(4分)14. 【維護正義 講究策略】2019年5月,某廠工人小孫在途經一停車場時,發現一男青年正在行竊,他一邊喊“抓小偷”,一邊撲向小偷。小偷揮刀反抗,小孫與其展開搏斗,并請求圍觀者協助抓小偷,撥打電話報警,但圍觀者無動于衷。小孫與小偷搏斗了20多分鐘,圍觀者袖手旁觀了20多分鐘。(1) 請對小孫與圍觀者的行為進行評析。(6分)(2) 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怎么做?(2分)15. 【情境探究 明理洞悉】以下是中學生明明生活中的三個情境,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其進行探究。情境一 明明與同學討論一項比賽,參賽一方說“ 你和他做搭檔,這樣實力相當,比賽就公平了”。(1)參賽一方的說法是想追求: (2)這種追求的方式是: 情境二 明明與同學討論時說“實現公平正義,是國家、社會和大人的事”。 (1)明明說法是: (2)理由: 情境三 明明說“法院幫助農民工等弱勢全體維護合法權益,是社會的進步。”(1)明明觀點是: (2)理由: ?16.【公平正義 人民體驗】材料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社作為一面鏡子,審視我們各方面的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里有不符合促進公平正義的問題,哪里就需要改革。真正讓全體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社會公平正義。(1)為什么要真正讓全體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社會公平正義?(4分)(2)真正讓全體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社會公平正義,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請你列舉兩例。(2分)(3)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中學生能做些什么?(兩方面即可)(4分)材料二: 一名曾在校園中遭到欺凌的學生在日記中寫道:“起初他們欺負低年級學生,我保持沉默——因為我是高年級學生;接著他們欺負住校生,我保持沉默——因為我是走讀生;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4)運用“守護正義”的相關知識,談談這則日記對我們參與社會生活的啟示。(4分)17.【小品演繹 公平正義】材料一:欣賞小品,請你完成下列相關任務。人物:張老師,學習委員張家玉,“遲到大王”張帥。(上課鈴響了,張老師走上講臺,剛把課文標題寫在黑板上,教室的門就被輕輕推開了,學習委員張家玉氣喘吁吁地站在門口)張家玉:“報告!”張老師:“快進來吧,馬上就要開始講課了。”(開課后五分鐘,張老師正在分析課文,門又被推開了,“遲到大王”張帥探進了腦袋)張帥:“報告!”張老師(氣沖沖地):“你怎么又遲到了?這節課你就站在門口聽吧!好好地反省反省!” (1) 【實話實說】請你對張老師的行為進行評析。(2分)(2)【出謀劃策】假如張帥知道了學習委員張家玉遲到的事情,張帥應該怎么做?請你幫他出個主意。?(4分)(3)【延伸探究】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遇到不公平的現象,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學會正確面對、理智處理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平”,是一種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請你說說遇到不公平現象時我們應采取的正確做法。?(4分)材料二:某中學校園網“身邊有正義”的校園論壇上,一位網名為“旋風小子”的同學發了這樣一個帖子:“在公交車上,面對行兇作惡的歹徒或者小偷,很多人選擇袖手旁觀;面對公眾場合他人的呼救,很多人選擇袖手旁觀;面對大街上不慎摔倒的老人,很多人選擇袖手旁觀……這些場景,近年來時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也將當下人性的冷漠暴露無遺。互幫互助、見義勇為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在被一些人遺忘。”帖子一經發出,立刻引來了網友的互動:網友“正義之劍”:“人們的冷漠,必然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要善于見義勇為,見義巧為。”網友“山中隱士”:“我認為這些人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事不關己,找麻煩干什么!”(4)你認為“山中隱士”的說法正確嗎?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 A C A D D D B D D B B B3、非選舉題13. (1)都不符合正義的要求。因為他們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違反法律的行為,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的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方面要講究策略,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14.(1) 小孫的行為是見義勇為,有正義感的表現,他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圍觀者“見死不救"”“見危不動”,是儒弱自私的表現,是沒有正義感的表現,這樣將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2) 我會及時報警,并協助小孫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等。(2分)15.情境一 (1)錯誤的 (2)見義勇為,更需見義智為。情境二 (1)錯誤的 (2)實現公平正義是每個公民的共同責任。情境三 (1)正確的(2)司法公正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體現了正義的法治目標。16.(1)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是社會穩定和進步的重要基礎;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2)司法糾錯制度使呼格案、聶樹斌案等一批冤錯案得以沉冤昭雪;維護公平正義,精準扶貧政策讓貧困人口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全國城鄉統一實施“兩免一補”政策,保障了學生的受教育權;等等。(3)堅守公平,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課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守護正義,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路,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等。(4)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一般而言,正義行為都是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的行為。②追求正義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主題。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性。期盼正義、實現正義、維護正義,是我們的共同心聲。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③個人要守護正義。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或我們應尊重他人的權利,公正對待他人意見和建議,做正義的事情,不做非正義的事,采用適當的方法與非正義行為作斗爭,做有正義感的人。)17.(1)兩個學生同樣遲到,張老師卻表現出不同的態度,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顯然有失公平。(2)反省自己經常遲到的行為,找出原因,向老師道歉,并改正經常遲到的缺點;如果覺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以采用課下交談、寫信等方式誠懇地與老師進行交流溝通,提出希望老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同學的建議。(3)向有關人士說明情況,用合法的手段謀求公平;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等。(4)不正確。“山中隱士”的觀點是一種消極的態度。如果失掉維護正義的勇氣,就是 對非正義行為的織容,只會助長非正義者的氣焰,終有一天我們自己會成為非正義行為的受害者和犧牲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8.2《公平正義的守護》同步練習.doc 4.8.2《公平正義的守護》教學設計.doc 4.8.2《公平正義的守護》課件.pptx 不公正對待.mp4 司法救助20180523_223213.mp3 正義感測試.mp4 網購票的公平正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