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9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二輪熱點專題復習學案:新時代新征程——搶占全球科技制高點(PPT版+Word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9浙江省中考社會*法治二輪熱點專題復習學案:新時代新征程——搶占全球科技制高點(PPT版+Word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時代新征程——搶占全球科技制高點



★未來科學大獎
2018年11月18日,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生命科學類”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三位科學家,“物質科學獎”授予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學家,“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林本堅博士。“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于2016年,是我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為重大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原創性、突破性貢獻的中青年華人科學家提供獎勵,堪稱“中國諾貝爾類”。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求類,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向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總理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書寫了科技發展史上的輝煌篇章。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克爭力。
★重大科技成果
1. 2018年6月12日,經過為期近4天的海上航行,首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機——“天鯤號”成功完成首次試航。
2.2018年8月23日,有著“超級顯微鏡”之稱的“國之重器”散裂中子源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這標志著我國成為繼英美日三國之后,第四個擁有散裂中子源的國家。
3.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2018年9月10日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標志著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4.2018年10月20日,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
5.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的超高壓電網工程——藏中電力聯網工程11月23日竣工投運。
63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2019年11月29日在成都通過驗收,作為項目重要成果之一,中國科學家已研制成功世界上首臺分辨力最高的紫外(即22納米@365納米)超分辨光刻裝備,并形成一條全新的納米光學光刻工藝路線,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6.2018年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7.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2019年1月3日,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并通過“橋”中繼星傳回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順利完成互拍成像,開始后續探月任務。
8.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12日在美國達拉斯發布,美國超級計算機“頂點”蟬聯冠軍,中國超算上榜總數仍居第一,且數量比上期進一步增加。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分別位列第三、四名。
9.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建立了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令雜交稻性狀可以穩定遺傳到下一代。該項成果于1月4日晚間在線發表于《自然·生物技術》雜志。
10. 2019年1月2日,由中車唐山公司自主研發,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首列全永磁電傳動內燃機車完成全部型式試驗,并驗收合格,將正式投入使用。
11.1月9日在京舉行的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傳來好消息: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到418萬人,居世界第一。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2018年基礎前沿和戰略高技術領域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涌現,首次在半導體量子點體系中實現三量子比特邏輯門、首次發現鐵基超導體中的馬約拉納束縛態、首次人工創建單條染色體真核細胞、首臺散裂中子源建成并投入運行,“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等。
12.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首枚固液結合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進型,即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正在研制,預計于2020年底首飛。目前我國已經實現首飛的運載火箭以液體動力為主,而在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中,固液結合尚無先例。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將充分利用固體動力推力大、時間短,液體動力推力穩、比沖高的優點,使固液體動力實現“跨界合作”。可執行多種軌道(包括太陽同步軌道、低軌、中軌等)發射任務,支持單星發射、多星發射、星座的組網和補網發射。




《歷史與社會》部分
18.列舉秦漢以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
19.列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
《道德與法治》部分
34.結合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實踐,說明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現實意義
30.了解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31.知道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的重要性,理解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
32.懂得我國必須堅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一.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20世紀中期
領先國家 英國 美國、德國 美國、英國、蘇聯
標 志 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信息技術
主要成就 紡織:珍妮紡紗機 動力:蒸汽機 交通:汽船、火車機車 新能源:煤炭 電力:發電機、電燈 動力:電動機、 內燃機 交通:汽車、飛機 新能源:電力、石油 信息產業 空間技術
進入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信息時代








二.我國古代科技成就
















三. 我國科技創新現狀(回答原因一般從不足的角度)
(1)成就: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角度一 例舉 表現 說明類
1.未來科學大獎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重獎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說明了什么?
(1)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オ、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
(3)創新是引領社會發限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爭的決定性因素。
2.過去的一年,我國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說明了什么?
(1)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2)我國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3)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過力的民族,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
(4)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
(5)我國的科技實力、綜合國カ、國際黨爭カ日益増強,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3.列舉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進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
4.近代中國率先掀起向西方學習科技是哪一歷史事件?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又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洋務運動;“一五”計劃。
5.列舉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
(1)1964年,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1965年,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品牛胰島素;
(3)1967年,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氬彈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5)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6.列舉近代西方國家在科技和制度方面的創新事例。
(1)科技創新:蒸汽機、蒸汽機年、落汽輪船(第一次工業革命);電燈、汽年、飛機、電報與電話等發明(第二次エ業革命)。
(2)制度創新: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共和制等。
7.列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理論、制度、科技、道路、精神等方面的創新事例。
(1)理論創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制度創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等(政治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等(經濟制度)。
(3)科技創新: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一一天眼、國產大飛機C919、港珠澳大橋、大型水陸兩柄飛機AG600首飛等。
(4)道路創新: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革命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時期)。
(5)文化(精神)創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時期的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災精神等。
8.全面創新的核心是什么?
科技創新
角度二 原因 意義 影響類
1. 縱觀歷史發展,科技的進步對一個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請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分析論證此觀點。
(1)對國家的影響: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后,為進一步掠奪原料和市場,對中國發動了片戰爭,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洋務派由此發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2)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帶動了西方各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等。
2.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古代科技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試分析原因。
政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經濟:經濟發展,促進了科技進步
民族關系:民族融合加強,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對外交往:對外交往頻繁,社會開放
注意:具體朝代還需結合當時特殊情況分析,如:
(1)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動蕩使士人覺醒,思想解放,士大夫崇尚清談等。
(2)唐朝: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科舉制度的完善等。
(3)宋朝:統治者采取重文抑武策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等。
3.明清時期,中國科技逐漸落后于西方,試分析原因。
領域 西歐 明清中國
政治 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封建皇權高度強化,人民缺少民主與自由
經濟 進行了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巨大發促。 工商業發達,資本主義得到發展。 耕織合結、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以農為本”,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了工商業的發展。
思想文化 先后進行了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實行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鉗制人們的思想。
對外關系 開辟新航路,發展海上貿易,殖民擴張 關系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4.我國為什么要設立未來科學大獎(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重獎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我國為什么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什么創新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為什么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
(1)創新重要性角度: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カ,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達興旺的不竭源泉。
(2)創新必要性角度: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這也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3)科技創新重要性角度: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竟爭的決定性因素。
(4)科技國情角度: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増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5)現實意義角度
①有利于推動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科技發展,増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有利于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オ、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國家做貢獻。
③有利于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和科技創浙能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④有利于真正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増強綜合國力,在國際黨爭中占據戰略主動地位。
③有利于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有利于激發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増強民族凝聚力,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5.我國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本原因)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為科技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原因)
(3)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科技成就取得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人才保證。(政策原因)
(4)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團結協作、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文化原因)
(5)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等。(政治原因)
6.科技是把萬能鑰匙,請談談如何用這把鑰匙打開經濟鎖、資源鎖、環境鎖?
(1) 經濟鎖: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發展科技有利于把經濟建設轉移到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地發展。
(2)資源鎖:“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其中科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科學技術,不僅可以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國和種類,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積極開發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還能開發節能產品,降低生產和生活對資源的消耗,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3)環境鎖:依靠科技,發展環保產業,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
6.有人認為,近年來,我國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說明我國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這種說法對嗎?請說明理由。
不對。理由:在尖端技術的掌和創新方面,我國已經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城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済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角度三 做法 建議 啟示類
1.為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請提幾點合理建議。
(1)國家角度:
①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②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辰戰略,對教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一提高國民素質,努力培養創新型人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④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折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③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與論國和法治環境;
④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孕弘揚創新精神。
(2)企業角度: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提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陽予的,企業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子突破。
(3)個人角度:(變式:青少年應怎樣向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學習?)
①樹立遠大理想,增強社會任感,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崇高使命,展現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國家人類的濟世情懷;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揚艱苦奮斗精種,大眾創業、萬眾創的理念,培養創折精神和實踐能力,敢于創新、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積板參加小發明等活動;
③尊重、保護知識產權。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2.為了宣傳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建設“創新型校園”,學校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1)組織開展科技競賽,小發明、小制作競賽。
(2)利用主題班會、校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科技知識競賽等宣傳科技創新知識。
(3)組織學生參觀科普展覽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教有基地等。
3.請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計宣傳口號(公益廣告)
(1)創新助力中國夢。
(2)走自主創新之路,創中華民族輝煌.
(3)增強創新能力,實現跨越發展。
(4)創新一一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等。


熱點掃描



考點導引

知識儲備

秦漢以來的科技成就

秦漢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唐代

宋元時期

明清時期

造紙術

數學

醫學

數學

農學

雕版印刷

火藥

曲轅犁

筒車

天文

機械

醫學

農學

數學

工藝

地理

活字印刷術

火藥

轉輪排字盤

指南針

棉紡織技術

梳理分析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019年社會思品中考熱點系列
背景掃描
1.未來科學大獎
2018年11月18日,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生命科學類”授予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三位科學家,“物質科學獎”授予馬大為、馮小明、周其林三位科學家,“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林本堅博士。“未來科學大獎”成立于2016年,是我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旨在為重大科學研究領域具有原創性、突破性貢獻的中青年華人科學家提供獎勵,堪稱“中國諾貝爾類”。
?2.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求類,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向獲獎代表頒獎。李克強總理在講話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書寫了科技發展史上的輝煌篇章。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大勢,緊扣重要戰略機遇新內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背景掃描
背景掃描
3.重大科技成果
1. 2018年6月12日,首艘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最大自航絞吸挖泥機——“天鯤號”成功完成首次試航。
2.2018年8月23日,有著“超級顯微鏡”之稱的“國之重器”散裂中子源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3.我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2018年9月10日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為“雪龍2”號。
4.2018年10月20日,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成功實現水上首飛。
背景掃描
3.重大科技成果
5.世界海拔最高、海拔跨度最大的超高壓電網工程——藏中電力聯網工程11月23日竣工投運。
6.由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2019年11月29日在成都通過驗收。
6.2018年12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開始提供全球服務。這標志著北斗系統服務范圍由區域擴展為全球,北斗系統正式邁入全球時代。
背景掃描
3.重大科技成果
7.2018年12月8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
8.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12日在美國達拉斯發布,中國超算上榜總數仍居第一,且數量比上期進一步增加。中國超算“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分別位列第三、四名。
9.中國農科院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克劍團隊成功克隆出雜交稻種子。
10. 2019年1月2日,世界首列全永磁電傳動內燃機車完成全部型式試驗,并驗收合格,將正式投入使用。
11.1月9日在京舉行的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傳來好消息: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預計達到418萬人,居世界第一。
12.據央視新聞消息,我國首枚固液結合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改進型,即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正在研制,預計于2020年底首飛。
《歷史與社會》部分
18.列舉秦漢以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
19.列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
《道德與法治》部分
34.結合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實踐,說明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現實意義
30.了解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31.知道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的重要性,理解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
32.懂得我國必須堅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努力實現共同富裕
考點導引
一.工業革命
知識儲備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
開始時間 18世紀60年代 19世紀70年代 20世紀中期
領先國家 英國 美國、德國 美國、英國、蘇聯
標 志 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 電力的廣泛應用 信息技術
主要成就 紡織:珍妮紡紗機
動力:蒸汽機
交通:汽船、火車機車
新能源:煤炭 電力:發電機、電燈
動力:電動機、
內燃機
交通:汽車、飛機
新能源:電力、石油 信息產業
空間技術
進入時代 蒸汽時代 電氣時代 信息時代
二.我國古代科技成就
知識儲備
三. 我國科技創新現狀(回答原因一般從不足的角度)
知識儲備
(1)成就: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1.未來科學大獎和國家科技獎勵大會重獎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說明了什么?
(1)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2)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オ、尊重創造已成為社會共識;
(3)創新是引領社會發限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爭的決定性因素。
2.過去的一年,我國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這些科技成果的取得說明了什么?
(1)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2)我國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3)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創過力的民族,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
(4)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
(5)我國的科技實力、綜合國カ、國際黨爭カ日益増強,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梳理分析
3.列舉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火藥、印刷術、指南針
4.近代中國率先掀起向西方學習科技是哪一歷史事件?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又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洋務運動;“一五”計劃。
5.列舉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
(1)1964年,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2)1965年,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品牛胰島素;
(3)1967年,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顆氬彈爆炸成功;
(4)1970年,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5)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
梳理分析
6.列舉近代西方國家在科技和制度方面的創新事例。
(1)科技創新:蒸汽機、蒸汽機年、落汽輪船(第一次工業革命);電燈、汽年、飛機、電報與電話等發明(第二次エ業革命)。
(2)制度創新: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后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如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美國的共和制等。
7.列舉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理論、制度、科技、道路、精神等方面的創新事例。
(1)理論創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2)制度創新: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等(政治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等(經濟制度)。
梳理分析
(3)科技創新: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世界最大的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一一天眼、國產大飛機C919、港珠澳大橋、大型水陸兩柄飛機AG600首飛等。
(4)道路創新:中國特色革命道路(革命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時期)。
(5)文化(精神)創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改革開放時期的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災精神等。
8.全面創新的核心是什么?
科技創新
梳理分析
1. 縱觀歷史發展,科技的進步對一個國家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請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例分析論證此觀點。
(1)對國家的影響: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英國完成工業革命后,為進一步掠奪原料和市場,對中國發動了片戰爭,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洋務派由此發起了向西方學習的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
(2)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工業革命帶動了西方各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時代等。
梳理分析
2. 在漫長的歷史中,中國古代科技長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試分析原因。
政治:國家統一,社會安定
經濟:經濟發展,促進了科技進步
民族關系:民族融合加強,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對外交往:對外交往頻繁,社會開放
注意:具體朝代還需結合當時特殊情況分析,如:
(1)三國兩晉南北朝:社會動蕩使士人覺醒,思想解放,士大夫崇尚清談等。
(2)唐朝:雕版印刷術的發明;科舉制度的完善等。
(3)宋朝:統治者采取重文抑武策略;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科舉制度進一步完善等。
梳理分析
3.明清時期,中國科技逐漸落后于西方,試分析原因。









梳理分析
領域 西歐 明清中國
政治 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推了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民主制度 封建皇權高度強化,人民缺少民主與自由
經濟 進行了工業革命,生產力得到巨大發促。
工商業發達,資本主義得到發展。 耕織合結、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仍占主導地位。“以農為本”,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阻了工商業的發展。
思想文化 先后進行了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和啟蒙運動,追求自由、民主、平等 實行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鉗制人們的思想。
對外關系 開辟新航路,發展海上貿易,殖民擴張 關系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4.我國為什么要設立未來科學大獎(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重獎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我國為什么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什么創新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為什么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
(1)創新重要性角度: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カ,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達興旺的不竭源泉。
(2)創新必要性角度: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更加呼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這也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
(3)科技創新重要性角度: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竟爭的決定性因素。
(4)科技國情角度: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増長貢獻率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梳理分析
4.我國為什么要設立未來科學大獎(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重獎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我國為什么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什么創新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為什么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
(5)現實意義角度
①有利于推動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促進我國科技發展,増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②有利于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オ、尊重創造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更多的科技工作者為國家做貢獻。
③有利于提高我國科技水平和科技創浙能力,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④有利于真正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増強綜合國力,在國際黨爭中占據戰略主動地位。
③有利于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有利于激發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増強民族凝聚力,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梳理分析
5.我國取得一系列科技創新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根本原因)
(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為科技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原因)
(3)我國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科技成就取得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人才保證。(政策原因)
(4)廣大科技工作者發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團結協作、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勇于創新。(文化原因)
(5)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等。(政治原因)
梳理分析
6.科技是把萬能鑰匙,請談談如何用這把鑰匙打開經濟鎖、資源鎖、環境鎖?
(1) 經濟鎖: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發展科技有利于把經濟建設轉移到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地發展。
(2)資源鎖:“開源”與“節流”是解決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其中科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科學技術,不僅可以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國和種類,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積極開發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還能開發節能產品,降低生產和生活對資源的消耗,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3)環境鎖:依靠科技,發展環保產業,推行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環境。
梳理分析
7.有人認為,近年來,我國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說明我國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這種說法對嗎?請說明理由。
不對。理由:在尖端技術的掌和創新方面,我國已經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城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從整體上看,仍然面臨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科技對經済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等問題。中國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需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梳理分析
1.為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請提幾點合理建議。
(1)國家角度:
①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將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把經濟建設重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
②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
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辰戰略,對教有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一提高國民素質,努力培養創新型人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④建設創新型國家,要增強自主創折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③建設創新型國家,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與論國和法治環境;
④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孕弘揚創新精神。
梳理分析
1.為增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請提幾點合理建議。
(2)企業角度:
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提在自己手里,核心技術不是別人陽予的,企業不能只是跟著別人走,而必須自強奮斗、敢子突破。
(3)個人角度:(變式:青少年應怎樣向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學習?)
①樹立遠大理想,增強社會任感,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崇高使命,展現出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國家人類的濟世情懷;
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發揚艱苦奮斗精種,大眾創業、萬眾創的理念,培養創折精神和實踐能力,敢于創新、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積板參加小發明等活動;
③尊重、保護知識產權。創新的時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
梳理分析
2.為了宣傳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建設“創新型校園”,學校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1)組織開展科技競賽,小發明、小制作競賽。
(2)利用主題班會、校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科技知識競賽等宣傳科技創新知識。
(3)組織學生參觀科普展覽館、博物館、文化館等教有基地等。
3.請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設計宣傳口號(公益廣告)
(1)創新助力中國夢。
(2)走自主創新之路,創中華民族輝煌.
(3)增強創新能力,實現跨越發展。
(4)創新一一插上科技騰飛的翅膀等。
梳理分析
【例1】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為改變這一局面,我國從1953年起( )
A. 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 B. 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
C. 實行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D. 掀起“大躍進”運動

熱題追蹤
【例2】近年來,我國在航空航天、高鐵制造、核能裝備、智能終端、無人機、云計算等領域崛起一批全球影響的企業。繼美、日之后,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展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這說明( )。
A. 科技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B. 我國邁入了世界發達國家行列
C. 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
D. 我國已經建成科技創新型國家
熱題追蹤
【例3】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這是因為科技創新是( )
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B. 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C.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唯一途徑
D. 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熱題追蹤
【例4】2019年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辦,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院士分別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舉辦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旨在
A. 禮贊勞動者,增強國人社會責任感
B. 尊重科學家,注重自主創新與實踐
C. 致敬改革者,弘揚改革開放正能量
D. 點贊志愿者,堅守不言代價與回報
熱題追蹤
【例5】2018年1月9日,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明確科技創新工作新要求,研究部署2018年科技改革發展任務,要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步伐。我國之所以如此重視科技創新,是因為
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關鍵在教育,基礎在人才
②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它推動經濟發展
③創新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④創新是一個現代公民必備的素養之一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熱題追蹤
【例6】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我國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應該( )
①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制度保障
②加大科技經費投入,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政治保障
③加大科技人才培養,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人才保障
④加強國際科技合作,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思想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熱題追蹤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西市| 汉阴县| 察哈| 徐州市| 凉城县| 菏泽市| 康马县| 贵南县| 徐水县| 新竹市| 龙州县| 当涂县| 绥芬河市| 江华| 治县。| 芷江| 厦门市| 昆明市| 平陆县| 砀山县| 武汉市| 岑溪市| 潞西市| 定结县| 甘德县| 玉屏| 鹿泉市| 页游| 大新县| 西平县| 奉新县| 石家庄市| 葵青区| 东源县| 阿拉善右旗| 新兴县| 偏关县| 扬州市| 武穴市| 兴仁县|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