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PAGE5侯麗雪<<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效率的關系>>的教學復習設計曲仁中學 侯麗雪一、課題: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效率的關系二、課時: 2課時三、教學課型:綜合復習四、教法: 綱要式復習 舉例子 比較五、教學目標: 通過幾組概念的比較,使學生正確理解、掌握”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效率的關系”,從而進一步理解提高個別勞動生產效率、社會勞動生產效率的實際意義,以培養、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六、教學思想: 新課標新教材與舊課標舊教材相比,已經不再強調知識的系統化、理論化,把書本知識更加簡單化、感性化、人性化,只要求學生把書本知識作為日常知識來掌握,所以新教材的新課的講解較為淺顯。但新課標新教材又強調注重要不斷培養、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其中就存在矛盾。本人認為可以充分利用綜合復習課予以解決.“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效率的關系”是高一經濟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綜合復習課中如何更好的把這一知識點講透 講好關系到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切實培養與提高.本人認為這一大關系包含了幾組相關知識點,為此必須首先從區分各個相關知識點入手.通過對各組相關知識點的概念的正確理解與對比來整體理解掌握這一大關系.七、教學板書設計:決定 決定(一)商品的價值量 勞動量 勞動時間單位商品的價值大?。簡蝺r(二)商品的價值量 (二)商品的價值量N件商品的價值大?。簝r值總量=單價Χ 數量相反個別勞動時間 個別生產效率 勞動效率(三)勞動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社會生產效率相反 決定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四)單價 相反社會生產效率 個別生產效率(五)價值總量 相反 途徑 科技、管理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六)商品價值量 勞動時間單價 價值總量 個別時間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成正比 八、教學講解 商品的價值量是指商品價值的大小。它由投入商品的勞動量決定,而商品的勞動量又由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決定。由此可得,商品的價值量由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可以分兩種。一種是一件/噸/批商品的價值的大小,稱為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簡稱單價。另一種是N件/噸/批商品的價值的大小,稱為價值總量。兩者的關系為:價值總量=單價 Χ 數量N 。一般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就特指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勞動時間也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個別勞動時間,另一種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商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勞動生產效率與勞動時間成反比。勞動時間越長勞動生產效率就越高。反之亦然。與勞動時間相對應,勞動生產效率也分個別生產效率和社會生產效率兩種。這樣就必須分別考慮商品的哪種價值量由哪種勞動時間決定。不能混淆,不能一概而論。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能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呢?(這個問題留給學生自己去思考、討論、總結。得出“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否則會助長人的惰性,不利于社會的發展。為此只能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與個別勞動時間無關”的結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越長所投入的勞動量就越大,這樣凝結在商品中的價值就越大。由此可見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僅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且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讓學生思考社會勞動生產效率與單位商品價值量的關系)。因為勞動生產效率與勞動生產時間成反比,為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與社會勞動生產效率成反比。(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現在的手機、電腦、汽車等商品的價錢會越來越低?)價值總量=單價 Χ 數量N 。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某種商品的社會條件等因素不變,即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為此由它所決定的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也就不變。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生產者要想增加商品的價值總量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加商品的數量。(引導學生思考應該通過什么方法、措施來增加商品的數量)。通過科學技術、科學管理可以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以增加商品數量。(讓學生思考:這里的時間和效率應該是哪一種?)提高個別勞動生產效率,縮短了個別勞動時間,則在相同的時間內生產的商品數量就會增加,從而就會增加商品的價值總量。可見,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效率成正比,與個別勞動時間成反比。那么商品的價值總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效率有沒有關系呢?根據公式 價值總量=單價Χ 數量N 。假設生產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倍,則社會生產必要勞動時間減少一半。為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也減少了一半,但與此同時,商品的數量會增加一倍。最后,增加的部分與減少的部分就會相互抵消,商品的價值總量不變。所以商品的價值總量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勞動生產效率無關。最后,可見商品的兩種價值量分別由兩種勞動時間決定。單位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并與之成正比,與社會勞動生產效率成反比,與個別勞動生產時間、個別生產效率無關。商品的價值總量與個別勞動生產效率成正比,與個別勞動生產時間成反比,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社會生產效率無關。那么,個別勞動時間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效率與社會勞動生產效率有沒有關系呢?由于商品在銷售時只能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價值量出售。因此,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則處于有利地位。反之亦然。即,個別生產效率高于社會生產效率,則處于有利地位。反之同理。為此,商品生產者總要努力依靠先進科學技術、科學管理來提個別生產效率,縮短個別生產時間,以使自己處于有利的競爭優勢。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生產效率普遍提高則會促進該行業的社會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市場經濟中,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決定價格,因此,價格歸根結底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九、課后思考題:1、既然商品的價值量與勞動生產效率成反比,為什么商品生產這還要竟相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效率?2、不同商品生產者生產同一商品,按同一價格出售,為什么有的賺錢,有的虧本?同一商品生產者生產同一商品,為什么有時賺錢,有時虧本?PAGE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