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商品服務市場和消費者第二框 市場交易的原則教學目標知識方面:通過教學,使學生明確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識記市場交易的原則,理解違背市場交易原則的危害性。能力方面:通過分析現實生活中存在的違反市場交易原則的現象及其危害,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覺悟方面:使學生認識違反市場交易原則的危害,提高學生對堅持市場交易原則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增強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教學重點市場交易原則的內容、作用和違反市場交易原則的危害性。教學難點違反市場交易原則的現象是市場經濟不發達、不完善的表現。教學方法采用從具體到抽象、啟發式教學法。讓學生從自己觀察到的、了解到的具體現象入手,積極展開討論,教師加以引導歸納,透過現象分析事物的本質。教具準備多媒體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1. 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是什么?2. 商品服務市場在市場經濟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設計此問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回憶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即平等性、競爭性、法制性和開放性,從而理解市場交易中的平等原則。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市場交易原則對于發展市場經濟的重要性。)(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明確了商品服務市場在市場經濟中處于重要地位。那么,在商品服務市場上活動的市場主體,即買者和賣者應該怎樣做才能有利于市場的正常運行和發展呢?也就是說,怎樣做才能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地進行,而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呢?同學們一定會想到:制定一定的規則來規范交易活動不就可以了嗎?是的,任何社會活動都需要一定的規章制度來規范,作為社會活動中最基本的、最大量的、最常見的商品交易活動當然需要一定制度和規則來規范,才能正常和順利進行。大量的商品交易活動由于其特點和性質的不同,需要不同的制度和規則來規范和調整,如,有的需要法律制裁來調整,有的需要人們互相協商來調整,還有的是由人們在長期的交易中所形成的、約定俗成的規則來調整的。本課就是要學習一般的市場交易原則。請同學們看課本第68頁至第73頁。講授新課二、市場交易的原則(板書)1. 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板書)(提問)什么是市場交易原則?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是什么?(設計此問題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讀書時,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經過思考和推理、找到正確答案的能力。)(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講解)1)市場交易原則就是市場交易活動中心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秩序的根據。(板書)所謂必須遵守,就是所有的交易者,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經營者,無論是買者還是賣者,不分權力、地位、性別、年齡、強弱都必須遵守,誰也不能超乎這些原則之處或凌駕于這些原則之上。只有這樣,交易才能順利進行。2)市場交易原則的作用(板書)a.保證市場交易活動有秩序、按規則進行的基本條件。(板書)使市場有秩序、能夠規范活動的條件很多,遵循市場交易原則是基本條件。即遵循這些原則,市場主體就能正常交易;沒有或不遵循這些原則,市場交易就會因無秩序而陷入混亂。b.規范經營者和消費者交易活動的章程。(板書)有章可循是人類理性活動的一個重要的表現。商品交易活動是人的理性活動,它是指在市場中,交易雙方在遵守既定規則的基礎上,以放棄自己的某種權利為代價,自愿、公平、公正地換取他人某種權利的行為。權利讓度的過程,是交易雙方討價還價的過程,不能否認,這必然是一種自利的行為過程。因此,必須依照一定的規章制度去活動,以保證交易活動的秩序性和規范性。市場交易原則如此重要,那么市場交易原則有哪些內容呢?2. 市場交易原則的內容(板書)1)“自愿”原則。(板書)所謂自愿,是與強迫相對立的。什么情況下自愿原則才能實現呢?請同學們看第69頁第4段第4行。(由學生說明,“賣者……消費需要”)再請同學們看“想一想”提出的問題:“搭賣”是否符合“自愿”原則?這種做法顯然是符合賣者的愿望,但不符合買者的愿望,這種“搭配”銷售往往是銷售者利用某種商品短缺而硬 性強迫消費者購買劣次商品的一種銷售行為,是變相的“強賣”,所以違背了“自愿”原則。最近在買方市場逐漸形成的情況下,許多商家在出售某種商品的時候,也要搭幾件庫存積壓商品。《北京日報》1998年8月8日刊載文章“送你沒商量”,講的是在電腦業這一高科技領域中“贈送”之風愈演愈烈——數碼相機、激光打印機、網絡學校等紛紛加入增送之列。然而,廠家商家的“禮”越重,消費者的疑惑也越大,擔心其中有詐。王先生買回家一臺電腦,高興之余又有些遺憾:獨生子今年考大學,可廠家隨機“贈送”的幾十張軟件中竟有幾張是供少兒娛樂的,棄之可惜,留之無用;張小姐在某合資公司任文秘,文字錄入是高手。家里添置電腦時,哭笑不得地接受了廠家1600多元的“重禮”──中文手寫識別電腦輸入系統;某公是電腦游戲大玩家,從買電腦第一天起,廠家贈送的兒童鐘愛的游戲光盤便壓了箱底。結果是造成資料的浪費。這種“送”你沒商量的做法,很難不讓消費者產生遭“明火”的感覺,因為“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誰都懂。當然,“贈送”也是一種營銷手段。但在“送”的旗嚇下,誰是讓利促銷,誰是通過“捆綁式銷售”推銷滯銷產品、或擴大某一品牌產品的知名度,消費者的自愿或不自愿就是尺度。課本第69頁下面還介紹了兩件事情,同樣說明不遵循“自愿”原則進行交易,結果往往或者是交易不能實現,或者是造成買賣雙方的矛盾。總之,違背“自愿”原則既不符合市場主體的利益,也不利于社會的發展。但有的銷售者比較精明,會通過各種促銷手段,將其要出售的商品的使用價值有介紹給消費者,得到消費者認可,從而由不自愿轉化為自愿購買,這是符合自愿原則的。課本第69頁關于馬面魚的事例就說明了這一點。2)“平等”原則。(板書)(提問)作為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的平等性的含義是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其含義有兩點:一是指交換的當事人沒有社會地位的差別,在市場上都是平等的賣者或買者,是商品或貨幣的所有者;二是指在市場交換中必須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任何人不得利用強制手段占有他人的勞動成果。這既是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場交易的一條重要原則。中國社會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所形成的封建等級觀念,往往被有些人運用到經濟生活中來,就形成了種種貨賣三六九等的現象。而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平等的經濟,它本身就要求摒棄一切等級、地位、身分的觀念。“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馬克思語)它要求各經濟病休平等的進行交換,平等的進行競爭。每一個市場主體都能夠平等地以統一的市場價格取得生產要素,都能夠平等的進入市場并按由市場決定的價格出賣自己的商品,都能夠平等地以統一的市場價格獲得消費資料,都能夠平等地享受權利和承擔各種義務。不允許有任何人通過不平等即不等價的手段而無償或不完全有償地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成果。任何“以貌賣貨”、“勢利眼”、以地位和官職賣貨的行為都是違背平等原則的,都是市場經濟的破壞。課本第72而此用的這個傳說形象地表現了“勢利眼”的做法不符合平等原則。3)“公平”原則。(板書)請同學們看課本第71頁第3段。實際上,公平就是公開、公平、平等。課本特別指出,公平原則是市場交易的靈魂,是市場交易活動是否有序、是否規范的試金石。為什么呢?我們知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了公平交易的基礎。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事經濟的直接目的是取得利益的最大化。由于交易者只具有有限理性,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驅動下,有時可能采取不遵循交易規則的方法,即通過“損他”的方式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如壟斷、傾銷、以次充好等。有些交易者甚至不僅追求利益最大化,還要追求利益的差異化,這時他們將有意地進行不公平交易,從與其他交易者利益的差異中顯示他們的優越性。這種行為的直接結果,就是對公平交易的侵害。公平的市場交易活動一旦遭到破壞,就會損害消費者者的利益,產生種種社會矛盾。這當然不得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同學們可以看書上的諺語,它清楚地說明了公平交易的重要性。為了做到公平交易,一方面國家要運用其強制力維護經濟秩序,調解、裁決經濟糾紛,使所有的交易者能夠及時糾正自己的不正當交易行為,從而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重要的還是需要交易者在嚴格自律的基礎上,自覺遵守和執行公平原則。因為只有充分尊重別人的權利,才能最好地保護自己的權利。這樣,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過程中首先自覺考慮別人的合理利益,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就會有序和規范起來。請同學們看書上的“試一試”。(讓學生自己從自身經歷的不公平交易活動的事例中理解違背公平原則的危害性)4)“誠實信用”原則。(板書)誠實即不虛假,信用即能夠履行與人約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現在我國市場上的假冒偽劣以次充好、非法銷售等等,都是違背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原則的。中國消費者協會于1997年4月公布了“講誠信、反欺詐”全國萬名消費者座談問卷的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996年有78.4%的消費者受到過商業欺詐行為損害,而一年前這一數字為58.5%;廣大消費者深惡痛絕的欺詐類型依次是:以次充好(55.4%)、缺斤短兩(51.3%)、假冒商品(34.3%)、虛假宣傳(14.2%);使消費者受騙最多的欺詐手段為直銷、讓利銷售、平價銷售和有獎銷售;發生欺詐行為最多的服務行業為日用品修理(37.2%)、飲食(31.7%)、看病就醫(21.3%)、公用事業(12.7%);而43.2%的消費者受欺詐后的態度是“忍了”。以上數字說明。不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進行交易的行為還很多,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這種違背市場交易原則行為的存在和屢禁不止,不僅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還會造成嚴重的社會后果。如:1996年1月,遼寧撫順新完縣城郊鄉劉家村農民于某買了80公斤“秋光”稻種,因為誤買的是偽劣種子,收秋時,每畝減產100公斤,造成損失5440元;遼寧省興盛村李某等20多戶農民,種下了從錦州義縣購進的7500公斤玉米種,秋收時竟有70%不結玉米棒,造成2000畝地欠收,經濟損失達100萬元;……凡此坑農事件,均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課本上列舉了1997年云南假酒案對社會的危害,雖經嚴厲制裁,1998年春節期間,山西省假酒案又有上百人受害、多人失明。這都告訴我們,市場需要“誠實信用”。作為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首先應該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那么,課本第72頁的“想一想”提出的問題,該怎樣回答呢?作為商品和服務的消費者,是否也要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回答是肯定的。同學們可以參看課本第90頁最后一段的事例。作為消費者的張小姐顯然破壞了“誠實信用”原則。這也說明,“誠實信用”作為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應該深入到每一個交易者的心,應該滲透到每一次交易活動中。這樣,市場交易才能逐步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有序發展。3. 堅持市場交易原則的必然性及現實狀況(板書)請同學們看書第72頁到第73頁。現實狀況是我國目前從政府到社會,都在做出努力,建立有效地市場制度,確立和完善交易規則。(可讓學生小議,并舉例說明社會上都有哪些規范市場交易行為的活動。)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客觀上也會促進交易行為的規范化。因為不遵循市場交易原則來從事經濟活動,最終難以取得好的經濟效益,于人于已都不利。如山西的假酒案使得山西所有的酒都失去了絕大部分市場,1998年2月本是酒的銷售旺季,卻因假酒案,銷售額銳減2/3,山西的酒業幾年之內是翻不了身了。這進一步說明,市場交易原則對于市場主體是多么重要;我們相信,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一切市場交易活動都會遵循市場交易原則進行,社會經濟會在規范中得到發展。課堂總結總之,只有所有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都嚴格遵守市場交易原則,嚴格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才能制止和杜絕假冒偽劣,才能建立良好的經濟秩序。讓我們的生活多一些開心,少一些煩惱吧!作 業1 .我國政府規定商品必須實行明碼標價,實行明碼標價主要是為了( D )A. 尊重消費者的選擇B. 杜絕假冒偽劣商品進入市場C. 增加國家財政收入D. 促進公平、公開交易2 .公平是市場交易的靈魂,它要求 ( D )A.買賣雙方平等競爭、優勝劣汰B.必須以市場為基礎配置資源C.各市場地位平等、機會均等D.反對缺斤短兩、坑蒙拐騙、黑市交易等行為板書設計市場交易原則及作用自愿——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平等——市場交易的重要原則市場交易原則 內容公平——市場交易的靈魂誠實信用——現代市場交易活動的基本精神堅持市場交易原則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