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地球的公轉中考學習要求:記憶要求:1.記住地球自轉、公轉運動的方向和周期。2.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晝夜長短。3.地球五帶的名稱、范圍及其地理現象。理解運用部分:1.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記住地球自轉、公轉的方向和周期。2.掌握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緯度范圍及其規律。3.理解地球的自轉產生的地理現象:①晝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③地方時的差異;④太陽照射下物體影子的日變化。4.理解地球的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①地球上的五帶;②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③太陽照射下正午物體影子長短的季節變化。關注點:1.地球的自轉——繞地軸自西向東不停地轉動。(太陽光線與晨昏圈平面垂直)(1)方向:自西向東。(2)周期:1天(24小時)。(3)產生的地理意義(現象):①晝夜交替;②日月星辰的東升西落;③地方時的差異;④太陽照射下物體影子的日變化。????地球的自轉,從北極上空看,逆時針方向;從南極上空看,順時針方向。2.地球的公轉——繞_____自西向東不停地轉動。(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成66.5度固定傾角)(1)方向:自西向東。(2)周期:1年。(3)產生的地理意義(現象):①地球上的五帶;②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③太陽照射下正午物體影子長短的季節變化。3.二分二至的相關知識點。?①春分(3月21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陽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②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為夏季,晝長夜短。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③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為冬季,晝短夜長。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南極圈內出現極晝現象。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則為夏季)。4.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5.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引起正午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也是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物體影子的長短與太陽高度角有關:太陽直射物體時,其影子最短;太陽斜射物體時,影子變長,斜射越厲害,物體的影子就越長。如在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的一年中,冬至日太陽高度角最小,物體影子最長;夏至日太陽高度角最大,物體的影子最短。一天中,正午時分物體的影子最短。6.地球上的五帶:例題詳解1(2015·福州中考)小明于2014年6月21日(夏至日)這一天進行了“立竿見影”的探究活動。讀圖回答1、2題。地球的公轉【解析】1選A,2選B。本題組將地球公轉運動的相關知識運用到生活當中,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這一新課程理念。太陽的高度角越大,物體的影子就越短。從日出到正午,隨著太陽的高度角逐漸變大,物體的影子將逐漸變短。到正午時刻,若竹竿的影子長度為0,說明此時太陽是直射在當地的,而根據題中提示這一天是夏至,夏至日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則穿過當地的緯線是北回歸線。例題詳解2(2015·漳州中考)讀圖,完成3~5題。地球的公轉【參考答案】1、A2、C3、D【知識背景】本題組考查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象。【解題思路】第1題:據圖示可知,此時太陽光線直射在北回歸線上,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極地區有極晝。第2題: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可知此時甲地位于晨線上,正值日出時刻。????第3題:據圖示可知,乙地位于北回歸線上,緯度是23.5°N;圖中相鄰兩條經線相差30°,圖中20°經線向西增大,是西經20°向東與其相差30°的經線是東經10°,因此可知,乙地的經緯度是(23.5°N,10°E)。例題詳解3(2016·福州中考)圖中示意北緯40°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陽運行路徑,讀圖回答問題。(1)太陽每天東升西落是地球的________運動造成的。(2)北緯40°位于________(低/中/高)緯度。一年中,A這一天正午太陽升得最________,正午影子長度最________。(3)路徑B日出時間是________,日落時間是18:00,晝夜長短情況是________。(4)C這一天北半球的節氣是________,此時當地更適宜的穿著是甲乙兩圖中的________圖。地球的公轉【參考答案】(1) 自轉(2) 中 高 短(3) 6:00 晝夜平分(晝夜等長)(4) 冬至 甲【知識背景】本題考查地球的運動及帶來的影響。【解題思路】第(1)題:地球的自轉帶來的影響是晝夜交替和時間的差異。第(2)題: 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結合題意,此地位于北緯40°,通過看圖中太陽的日出和日落時間,可知A為夏至日這天的太陽運動軌跡,這天白晝時間最長,太陽高度最高,正午影子最短。第(3)題: 從圖中看,B日出時間為6:00,日落時間為18:00,晝長和夜長都是12小時。第(4)題: C為冬至日這天的太陽運動軌跡,這一天該地晝最短,夜最長。?【小結】????地球的運動是中考必考的考點,分值一般在4~8分左右。而地球的運動及產生的影響對空間想象能力要求比較高,往往成為許多同學薄弱的知識點。希望同學們結合視頻,再借助小型地球儀,認真理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