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經緯網中考學習要求:記憶要求:1.地球儀的基本要素:地軸、赤道、兩極。2.緯線和經線的基本特點。3.重要的地理經緯線及其數值。理解運用部分:?1.認識地球儀,記住地軸、赤道、兩極。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2.能夠在地球儀上,確定某地點的經緯度(判讀經緯度——東經、西經、北緯和南緯,半球位置)。關注點:1.緯線和緯度:(1)緯線特點。形狀——圓(極點除外)。長度——不等長。指示方向——東西方向。(2)緯度劃分:以赤道(0°緯線)為界,以北為北緯(N),以南為南緯(S)。分布規律: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形象記憶法:能找到北,很牛逼(NB),找不到北,很傻逼(SB))(3)區域劃分:①南北半球:分界線——赤道,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②低、中、高緯:低緯度0°~30°,中緯度30°~60°,高緯度60°~90°。(4)地球儀上最重要的緯線:赤道(0°緯線)、回歸線(南回歸線23.5°S、北回歸線23.5°N)、極圈(南極圈66.5°S、北極圈66.5°N)。2.經線和經度:(1)經線特點:形狀——半圓。長度——等長。指示方向——南北方向。(2)經度劃分:以本初子午線(0°經線)為界,該線以東為東經(E),以西為西經(W)。分布規律:向東增大為東經,向西增大為西經。(形象記憶法:移動wc,——E東W西)(3)東西半球:分界線——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0°~160°E之間為東半球,其余為西半球。本初子午線(0°經線):東西經度起始線、分界線,但不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判定東西半球的方法:“小小東半球,大大西半球”——即比20°W小的西經度、比160°E小的東經度位于東半球,反之位于西半球。例題詳解1(2016·樂山中考)讀經緯網地圖,完成1~3題。經緯網【參考答案】1、A2、C3、C【知識背景】本題組考查經緯網的判讀。【解題思路】第1題: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分析可知,甲地的經緯度是40°E,20°S。第2題:甲和乙位于同一條經線上,甲位于乙的正南方向。????第3題:甲地的經緯度是40°E,20°S;乙地的經緯度是40°E,40°N;丙地的經緯度是40°W,20°N;丁地的經緯度是20°W,40°S。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劃分是以0°緯線即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為北半球,以南為南半球。緯度劃分,0°~30°為低緯度地區,30°~60°為中緯度地區,60°~90°為高緯度地區。由此可知,甲位于東半球、南半球、低緯度;乙位于東半球、北半球、中緯度;丙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緯度;丁位于東西半球分界線上、南半球、中緯度。例題詳解2經緯網【解析】4選A,5選C,6選C。本題組考查世界的海陸分布,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第4題,讀圖可知甲是北美洲,乙是印度洋,丙是南極洲,丁是太平洋。其中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印度洋跨南北半球,南極洲完全位于南半球,太平洋跨東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第5題,南北緯度的劃分是以赤道為界,赤道以北的緯度稱北緯,用符號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稱南緯,用符號S表示,據此讀圖可知,乙點的緯度是30°S;其所在經線與105°W組成經線圈,根據經線圈的特點可知,乙點的經度為75°E。第6題,根據圖中大洲的輪廓以及大洲、大洋的分布情況可知:丙是位于南極點附近的南極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