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9.1生活需要法律1.五樓的殷先生非常苦惱。六樓的王某喜歡在深夜聽音樂,并總是把音量開得很大。民警根據《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使用家用電器、兵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規定對六樓進行批評教育,制止了他的不當行為。這一案例說明( ) A. 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B. 鄰居之間產生糾紛是不可避免的C. 只要發揮法律的作用,就一定能夠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糾紛 D. 法律只對違反法律的人起作用2.公益廣告中提到:“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護你所有的生活!當你意識到法律其實就在身邊,并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時,法律才有了意義,你才是意義!”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我們的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②法律已經深深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③有法律保護我們的生活,我們可以為所欲為 ④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才彰顯其存在的意義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有人認為:“自己一不違法,二不犯罪,法律與自己無關。”這個觀點的錯誤在于( )A.否認了青少年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B.沒有看到法律為我們提供了自由的生存和發展空間C.沒有看到我國是法治社會,法律無處不在D.把公民個人同法律密切地聯系起來了4.2018年3月廣東某地公安局接到一超市報警后,不及時出警,導致搶劫犯攜贓款逃脫。該超市將公安局告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該公安局賠償該超市經濟損失5萬多元。這說明( )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就是依法治國、法律至上②依法治國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的必由之路③法治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④公安局不在我國法治體系之內,不受法律監督,不必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每晚7時許,廣場舞愛好者在各個小區空地上揮汗起舞。這邊是《小蘋果》,那邊是《最炫民族風》,各種音樂競賽高音、舞隊噪聲,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律師認為,在增強居民社會公德意識的同時,還需執法部門嚴格執法。這說明( )①法律離我們很近②法律能解決生活中的一切問題③法律調節社會關系,為人們生活服務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僅需要依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還需要法律來調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古巴比倫王國的《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典型的奴隸制法典,突出特點就是確立社會各階層不同的法律地位,以維護奴隸制的統治秩序。下列觀點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法律起源于古巴比倫王國 ②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③法律是用來統治 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 ④法律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牛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7.我國是一個法治國家,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立法,將國家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納入依法治理的軌道。下面關于依法治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黨章的規定,管理國家的各項事務,使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②實行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③生活在法治的國家里,法律既約束官又約束民④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下邊漫畫中的警察應該懂得( )①現代國家用法治替代了綿延千年的人治②法治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③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④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9.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器,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文明有序、和諧自由的空間。下列對法律的認識中不正確的是( ) A. 原始社會,人類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B. 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C. 法律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D. 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二、簡答題.10.面對社會生活中重霾頻襲、跨界污染、源頭告急等一系列環保難題,我國新環保法歷經四次審議,從立法宗旨到具體條文,都體現出我國依法治污、保障民生的民意。新環保法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環境日,規定公民應當采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保義務。新環保法加大懲治力度,對違法排放污染物等行為“按日計罰”。(1)閱讀材料,結合本課所學有關知識,談談上述材料給了你哪些啟示。(2)生活中,你準備怎樣踐行新環保法,為建設法治中國作貢獻? 參考答案1-5.AABAC 6-9.CDBA10.(1)①生活需要法律。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為每個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發展的空間。②法律是用來管理社會的工具,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③新環保法的實施體現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對環境問題進行治理。④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2)正確行使新環保法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積極履行新環保法規定的各項義務;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等等。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你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憲法》、《食品安全法》、《環境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婚姻法》、《教師法》、《刑法》、《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9.1生活需要法律 這些矛盾和糾紛要協調需要依靠什么? 解決矛盾和糾紛,不僅要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目標導學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數月前,吉林長春長生公司問題疫苗案件爆發,多少家庭為之憂心忡忡。2018年歲末,疫苗管理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也是我國首次對疫苗管理單獨立法。 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網上購物方便快捷,由此也引發大量糾紛和投訴。避免大數據“殺熟”,規范搭售行為,確保押金順利退還……2018年8月31日,歷經四次審議的電子商務法表決通過,讓消費者維權的腰桿可以硬起來。 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作為社會關系的調節器,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探究與分享上述內容中哪些是我們的權利,哪些是我們的義務?剛出生時,父母要為我申報戶口,還可以為我申辦身份證。到了上學年齡,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我未成年,父母有責任扶養和教育我。一般情況下,年滿16周歲,才能就業。年滿18周歲我才能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年滿18周歲,我必須接受祖國的挑選,依法服兵役。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權利。父母年紀大了,我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A、勞動法B、憲法、選舉法C、婚姻法、老年人 權益保障法D、戶口登記條例E、未成年人保護法、 義務教育法F、未成年人保護法、勞動法G、憲法、兵役法H、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AHGFEDCB把下列內容與對應的法律連接起來1.剛出生時,父母要為我申報戶口,還可以為我申辦身份證.2.到了上學年齡,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3.我未成年,父母有責任撫養和教育我。4.一般情況下,年滿16周歲才能就業。5.年滿18周歲,我才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6.年滿十八周歲,我必須接受祖國的挑選,依法服兵役。7.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權利。8.父母年齡大了,我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辯一辯:哪些是權利?哪些是義務? 能否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義務義務權利權利權利權利權利權利義務法律與我們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目標導學二:法治的腳步法 治?神治本質原始社會,人們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借助神靈的力量來判定是非善惡。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國王的判案是不是“法治”?為什么? 春秋時期,魯國國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竊案,久查未決。忽有人來告發,使案成功告破。國王下令獎賞告發人。該人卻要求開恩,從輕處罰竊羊賊,因為那人是他父親。......“什么?你竟敢告你父親?”國王怒道。 “我認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親,即犯國法,犯法則死!”國王說道。 可憐的告發人被揪出去殺了。用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有法律而無法治,其本質是“人治”。法治就是依法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依法治國,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服從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辦事。法治的內涵、要求 你期待的法治國家是什么樣的? 政府: 法院: 社會成員: ……依法行政、依法治國、為人民服務公平審判,維護法律尊嚴人人守法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標志性事件?1954年9月20日,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1982年12月4日通過了我國現行憲法。1999年,我國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我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0年,我國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相關鏈接P88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的意義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探究與分享P88近年來我國推進法治建設的舉措有哪些?修改食品安全法加強網絡版權監管糾正多起重大刑事冤假錯案完成民法典編纂、制定學前教育法、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社會救助法……生活需要法律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 治 的 腳 步我們的生活需要法律來調整法律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法治的內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法律與我們相伴一生法律的本質法治的作用課堂小結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9.1生活需要法律課題 9.1生活需要法律 單元 第四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七年級學習 目標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認識法治建設進程的能力知識目標:1.了解法律的產生和法治化的進程 2.了解法律與生活的關系,明確法律的含義,法治的內涵、要求、地位、作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初步樹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重點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治的意義。難點 法律的產生和本質。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導入新課視頻:法律離我們的生活真的很遙遠嗎?問題:我們的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都離不開法律。你能再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嗎?《憲法》、《食品安全法》、《環境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婚姻法》、《教師法》、《刑法》、《勞動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 導入新課.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圖片展示 思考:這些矛盾和糾紛要協調需要依靠什么?教師歸納:解決矛盾和糾紛,不僅要靠道德、親情、友情來協調,而且需要法律來調整。圖片展示 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又對生活加以規范和調整. 視頻播放:一生相伴 哪些法律在保護你? 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作為社會關系的調節器,法律不僅服務于人們的當前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未來的生活。 P86探究與分享法律與我們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 目標導學二:法治的腳步視頻播放:法律的歷史 教師總結: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習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自覺自愿遵守。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家產生之后,統治階級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 法律的本質: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也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 讀《國王的判案》,說說國王的判案是不是“法治”?為什么? 在古代,法律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 實質:為統治階級服務,是人治而非法治。 法治的含義及要求 探究與分享 P87 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歷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標志性事件?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法治的意義:①法治是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②法治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探究與分享P88 通過圖片展示和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理解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幫助學生認識法治的歷程.課堂小結 總結提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生活需要法律(同步訓練).doc 9.1生活需要法律.pptx 9.1生活需要法律(教學設計).doc 一生相伴哪些法律在保護你?-國語高清.mp4 法律的歷史(視頻素材1).mp4 法律離我們的生活真的很遙遠嗎?-國語高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