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二政治教案 《前 言》 至本節累計 課時課題 前 言 課時 1課時 課型 啟發講授法對比分析法授課日期 年 月 日備課要求: 一、教學目標:1、知識方面:識記:①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②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③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理解:①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2、能力方面:①抽象思維能力:通過關于世界觀的形成的講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②比較能力:通過從區別和聯系兩個方面比較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3、覺悟方面: 教育學生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二、教學重點:哲學的概念三、教學難點:哲學的概念和具體科學的關系四、重點解決辦法: 1、哲學的含義:這是前言的教學重點,明確哲學的含義的關鍵是了解哲學的對象。哲學研究的對象也就是世界觀思考的對象。教材中關于哲學研究的對象包括“萬事萬物的共同性質和共同規律”、“人與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質關系”、“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共同規律”、“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所以教材對哲學的定義為:“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要真切地理解哲學的含義,必須弄清三個關系:一是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所謂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根本看法,而哲學是適于世界觀的學說,是體系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二是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具體科學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領域事物的性質的規律,哲學研究的是整個世界的共同本質和規律,以及人與外部世界的共同本質關系和共同規律。三是世界觀、方法論與哲學的關系: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講解時運用對比方法為好。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這個觀點在前言中不必講抽象的道理。可通過事例表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偉大的認識工具(如數學家楊樂、張廣厚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對立統一”原理指導下,研究數學中一直分門別類研究的兩個分支——函數值中“等值”和“奇異方向”的關系,從而取得偉大成就的故事或李四光、錢學森等科學家學哲學、用哲學的故事,從而使學生對這個觀點了解并接受)。五、難點及解決辦法: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難點,可采取列表對比方法講解:關 系 具 體 科 學 哲 學 區別 含義和研究對象不同研究世界某一特定領域事物運動規律的科學研究整體世界及人和世界關系的學說任務不同提示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規律提示整體世界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作用不同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指導聯系 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是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反過來哲學又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方法論指導六、講授新課:導入新課 同學們升入高中二年級,不久將面臨人生的一次重要選擇,既然學文還是學理工,具體學什么專業,考什么學校等問題。我們對上述問題作決定可以隨心所欲嗎?為什么? 高二生活開始以后,同學們大多有一種緊迫感。有的同學就暗暗下決心:以后要盡量少參加學校的活動,班集體的事能不管就不管,集中精力學好高考科目。這種想法對不對呢?為什么? 英國科學家培育出世界上首只成年動物體細胞克隆(無性繁殖)綿羊“多利“。各國科學界、政府機關、輿論等各方面對此項研究成果的意義都表示極大的關注,同時對可能產生的復制人的機會和由此帶來的倫理危機表示極大的憂慮?!翱寺⊙颉钡恼Q生對人類是喜還是憂?我們應該怎樣認識和對待這一科學成果呢? 近來,科技發展態勢,似熱浪滾滾。于是,有個美國人寫了一本名叫《科學的終結》的書,認為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科學即將走到盡頭。這種觀點對不對呢?科學有沒有終結? ?。ㄔO計上述問題,一是消除學生對哲學的神秘感,引起學習興趣。二是為哲學概念教學鋪墊,要著重引導學生歸納出它的哲學思想。)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上述事例僅涉及到同學們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限的幾個問題,但是從中也可以看到人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總是與一定的哲學思想相聯系的。哲學思想無所不在地影響著社會生活,影響著我們每個人。只是人們不一定都自覺地意識到罷了。 講授新課:一、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類的基本實踐活動………(板書) 人都是在同自然、社會的關系中存在和發展的。人的活動都是以調整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為目的的。因此,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人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 在改造世界的漫長過程中,人類逐漸認識著外部世界的現象、本質與規律,不斷思考著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同時,也使自身不斷發展和完善。就每個人來說,他總是在不斷地處理著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自己與自然界的關系,二是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三是自己與自己的關系。 人們在處理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中,在調節自身的關系中,積累了許多經驗。文明史開始以后,在人們實踐的基礎上,逐步產生了自然科學知識、社會科學知識和思維科學知識。這些具體的科學告訴人們應該怎樣處理自身與外部世界的關系,怎樣使自身得到發展和完善。 與此同時,人們在實際生活中,由于時時刻刻同周圍環境接觸,對各種具體事物產生一定的看法,隨著實踐的進行和知識的積累,逐步形成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即對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這就是人們的世界觀。 例如: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會感受到世界上實實在在的事物是客觀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的實踐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但并不總是能成功,只有與客觀實際相符合才能實現。客觀決定主觀,主觀必須符合客觀,這種看法,就不是人們對某一具體事物的認識,而是帶有根本性、普遍性,是更高層次的認識,屬于人們的世界觀。 哲學家們把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加以提煉和加工,把在實踐中形成的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加以總結和提高,把它們加以理論化和系統化之后,就形成為一定的哲學。哲學就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二、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板書) 1.哲學是關于世界現的學說……………………………(板書) (l)世界觀就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偈澜缬^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整個世界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既包括客觀世界,也包括主觀世界。它不是指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領域。 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而不是對世界“某一部分”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诳偟目捶ê透居^點是說,這種看法帶有整體性和根本性。它不可能是對所有問題的看法,也不是對某一事物的具體看法,而是對萬事萬物的共同性質和普遍規律的看法和觀點。例如,是主觀決定客觀還是客觀決定主觀 世界上的各種事物是本來就如此的,還是變化發展的 事物的變化發展是雜亂無章的,還是有規律的 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還是相互聯系的 對于客觀世界人們能不能認識和改造,怎樣去認識和改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等等。對上述問題的認識,就是人們對世界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世界觀幾乎是人人都有,只不過一般人是不自覺地、不系統地掌握著某種世界觀罷了。 (2)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板書) 人們在實際生活中自發形成的世界觀,往往是零散的、樸素的、缺乏理論的論證。哲學不同于人們自發形成的世界觀,它是一門學問,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它是哲學家們把人們對世界的根本看法加以論證,形成一套體系,并用某種理論形式表現出來,就成了哲學。 可見,從世界觀的形成,從哲學和世界觀的關系看,哲學和世界觀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世界觀人人有,但并非人人都懂哲學,要使自發形成的世界觀升華為理論,使自己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就要學習哲學。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 2.哲學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板書) 請學生回顧正在學習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等學科的研究對象是什么 (教師歸納)哲學不同于具體科學知識。具體科學研究的都是世界某一特定領域、某一局部的問題,揭示的是自然界或社會現象的特殊本質和規律。哲學是把整個世界作為研究對象,揭示的是世界萬事萬物的共同本質和普遍規律。 哲學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以各門具體知識為基礎,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例如:數理化三門學科有許多公式、定理。這些公式、定理是從哪里來的呢 是人們經過生產斗爭和科學試驗取得的,這就是哲學所作的概括和總結。 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總結和概括,對具體知識有指導作用。 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板書) 同學們知道人們是以一定的世界觀作指導去觀察和處理各種具體事物的,持什么態度,用什么方法,這就是方法論問題。認識世界要有認識方法或思想方法,改造世界要有行動方法或工作方法,哲學為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提供了一個總的普遍適用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所謂方法論,就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 正因為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所以它就能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能隊指導思想和根本方法上使人變得更聰明。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人們稱哲學為智慧學、聰明學。 教師小結:不是一切哲學都是使人聰明的學問。哲學觀點有正確與錯誤、科學與非科學之分。錯誤的哲學觀點不但不能使人聰明,反而使人糊涂、愚蠢,甚至犯錯誤。事實說明,只有正確的哲學思想使人產生智慧,增長才干。我們說哲學是智慧學、聰明學,主要是指正確的、科學的哲學,即唯物主義,特別是辯證唯物主義:我國古代的孫武、孫臏等,他們之所以能成為杰出的軍事家,是與他們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密切相關的。古代許多哲學家同時又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這也不是偶然的巧合。 著名的自然科學家愛因斯坦認為哲學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因為哲學“能揭示科學從許多可能著手的路線中選擇一條路線”??梢哉f,一切有成就的自然科學家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實踐中,都必須遵循唯物論和辯證法,只是有自覺與不自覺、徹底與不徹底的區別。 同學們將要學習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它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學好它,能使我們真正聰明起來。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板書)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板書) 哲學思想源遠流長。古代和近代一些哲學家的哲學思想不同程度地包含了正確、合理、科學的成分。因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其哲學觀點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吸收了人類以往一切思想文化的積極成果,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偉大的認識工具。 2.青年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和意義 (板書) 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在于以這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同學們來到這個世界,都希望自己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同樣生活在世界上,為什么有的人生活得有價值,有的人生活得沒有價值 人,怎樣生活才有價值呢 生活總是充滿著矛盾,人生道路也是不平坦的,不會總是一帆風順,在人生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人,應當怎樣認識和處理人生旅途中的困難和問題呢 包括社會生活的、國家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必然碰到的,同時又是必須作出回答的問題。 對上述問題的回答,必須以科學世界觀作指導。中學生學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有助于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助于在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時,得出正確結論;有助于正確理解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有助于分析人生重大問題,指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進;有助于搞好學習和指導工作。 總之,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常識,對中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現有直接的奠基作用。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它。在學習中應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著重于理解,著重于運用。不斷地理解,不斷地運用,我們就能在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做出更大的貢獻。課堂小結:前言是全書的起始課,通過本課的學習,要掌握好哲學這一概念,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激發我們學好這門科學。板書設計:前言1、哲學的形成和含義:⑴、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⑵、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活動中形成了具體科學和哲學①、具體科學的形成特點②、哲學的形成特點⑶、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①、什么是世界觀②、什么是哲學③、兩者的關系?、取⒄軐W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①、什么是方法論②、世界觀與方法論是統一的2、馬克思主義哲學:⑴、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含義⑵、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目的和意義⑶、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應堅持的原則教學反思(反饋): 學生活動預案1、指導學生預習本框題內容,分析本節所講述的重點與難點;(前言共五個自然段,分三層意思。第一自然段是第一層意思,高度概括出人類所從事的基本活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要處理三個關系:自己與自然界的關系、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自己與自己的關系。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層意思,指出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既形成了具體科學知識,又形成了哲學知識,介紹了世界觀、哲學、方法論三個概念,指出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第四、五自然段是學生活動預案第三層意思,指出哲學思想源遠流長。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并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目的和學習時應堅持的原則,從而激勵學生認真學好它)2、在教法上遵循個別——一般——個別的認識過程,引導學生將已有知識經驗升華為本課相關的原理:教學模式可采取以學生已有知識為載體,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參與為輔的模式;教學手段上可兼容多媒體和傳統手段,充分體現“前言”的導讀作用。學生活動預案3、提問:我們在前面總結出的一些哲學觀點是從哪里來的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這就要從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說起。自人類誕生以來,就一代又一代地從事著兩項基本的活動,一是認識世界,一是改造世界。導入新課講授學生活動預案3、提問:世界觀幾乎是人人都有,是否說明每人都是哲學家?(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導入哲學概念的講授學生活動預案4、提問:是不是一切哲學都是使人聰明的學問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見右下教師小結導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目的講授學生活動預案學生活動預案第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