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鹽城市高三政治一輪復習《經濟常識》教學案編寫——第一課第7框《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一、教學目標1、價值規律的內容2、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二、預習導讀1、價值規律的存在范圍: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即哪里存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價值規律就在哪里起作用。2、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3、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1)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的原因—供求不平衡 教材27頁(2)價格的上下波動總是圍繞價值這個中心來進行的(3)從單個的交換過程來看,雖然價格時漲時落,但從一個較長時間來看,商品的價格總的來說仍然與價值相符合。(從較長時間看,商品的平均價格與價值是一致的。)(4)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表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價值流失中作為一種趨勢,作為一個規律在貫徹著。所以說,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僅不違背價值規律,反而正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現形式。4、認識價值規律的意義(1)作為生產者,生產供不應求的產品,可以獲利。(2)作為消費者,避開消費高峰,可以買到“價廉物美”的商品。(3)作為經營者,供過于求時購進,供不應求時賣出,可以獲利。27頁“想一想”。三、解疑釋難1.準確理解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1)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不是由每個商品生產者的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否則,商品生產者之間進行交換就不能叫等價交換。(2)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份交換,即等價交換原則。因為商品交換是商品生產者之間勞動的交換,只有按照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才能公平合理,商品交換才能長期進行下去。貨幣產生前,在偶然的物物交換中較多考慮的是各自的需要。后來的物物交換中更多考慮的則是交換的公平合理性,即按照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貨幣產生后,等價交換要求商品的價格與價值相符。(3)價值規律兩個方面的內容是內在統一的?!吧唐返膬r值量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是從生產領域的角度講商品價值的形成、決定;“商品交換要以價值量為基礎,要實行等價交換”,是從流通領域的角度講商品價值的實現。價值規律實際上就是講商品價值的生產與實現的問題。商品交換實際上是商品生產者互相交換勞動,只有按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量進行交換,才能體現出平等原則,商品交換才能正常進行下去。2.正確理解等價交換原則(1)含義:是商品交換的一個重要原則,所謂等價,就是交換雙方的商品價值量要相等。(2)特點:在動態中實現;并不存在于每一個場合,而是從整體上,從商品交換的本質上說的。(3)意義:只有實行等價交換原則,才能維護各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競爭環境,在競爭中實現優勝劣汰,從而促進經濟快速、健康發展。(4)不以特殊現象否定此原則,一些文物、名畫、珍貴郵票價格嚴重背離其原來的價值,原因在于這些東西價格上漲不會促使這些商品擴大生產,增加供應量,不能反過來抑制價格上漲。(5)適用范圍:只適用于商品經濟,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會生活領域。3.如何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不等價交換現象(1)如果是由于供求關系的變化影響商品價格的上下波動,那么這種波動是正常的。因為等價交換并不是出現在每一次具體的買和賣當中,而是通過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得到貫徹的。所以,這種價格的上下波動并沒有違背等價交換原則。(2)如果是由于人為地哄抬物價、強買強賣、價格壟斷、弄虛作假等,那么這時的交換則是不等價交換,這就要求國家有關部門進行嚴厲打擊,來規范市場秩序和人們的行為。(3)在國際貿易中也存在著不等價交換的現象,這主要是由于發達國家長期以來憑借其政治和經濟的壟斷地位,抬高工業制成品的價格,壓低原材料和初級產品價格,使商品的價格嚴重背離國際價值。因此,要為努力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四、熱點點擊背景材料:2004年以來,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全國房地產業投資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了—定的控制,全年投資增速從上年的29.7%下降到了28.1%。但由于多種原因,房地產市場仍存在著兩個突出問題,一是房價上漲幅度仍在繼續加快。二是在房價上漲的帶動下,住房投資規模絕對額仍偏大。分析去年以來房價上漲過快的原因,可以說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有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剛性需求,城鎮居民改善住房條件的需求,城市拆遷改造帶來的被動需求,建設規模依然偏大帶來的地價上漲和建材價格上漲原因,有住房質量提高的原因。而在部分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則可以說主要是投資性購房和投機性購房大量增加的原因。角度分析:(1)運用價格會調節生產的相關知識,分析在房價上漲的帶動下,住房投資規模絕對額仍偏大的原因。(2)運用供求關系影響價格的相關知識,分析去年以來房價上漲過快的原因。五、鞏固練習一、單項選擇1.以下對等價交換理解正確的是A.存在與貨幣出現以前的物物交換 B.存在與商品交換的每一個場合C.指的是價格與價值總是相一致 D.是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具體要求2.在相同的條件下,一只玩具船的價格再漲也不會比一艘輪船的價格高;一價臺燈的價格再低也不會比一支蠟燭更便宜。這表明A.價格由價值決定 B.價格由使用價值決定C.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D.價格決定價值3.2005年我國電力供需整體偏緊,電力缺口達2500萬千瓦。同時,為了解決煤炭和電力之間的矛盾,剛實行了煤電聯動的政策,從5月1日起,全國平均每度電的價格上漲了2.52分。國家提高電價對生產的影響是A.會直接導致電力生產供過于求 B.必然導致煤炭供不應求C.能夠促進電力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 D.會促進新型能源的開發和生產4.據河南省商務廳對該省18個省轄市的81個大型零售商場和蔬菜批發市場運行情況監測結果顯示,該省5月份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米、面價格穩中略升,肉、蛋價格稍有起伏,蔬菜類價格降幅明顯。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有升有降說明A.價格會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B.商品的價格和價值是不可能一致的C.商品的價格變化是沒有規律的 D.商品的價格不總是由價值決定二、不定項選擇:5.2005年5月23日《新聞晨報》報道,上海某種業公司生產的外形另類的方形西瓜最近上市,售價高達近百元一個,這種西瓜的成本每個大約在40-50元。方形西瓜之所以價格不菲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響A.人們的好奇心導致的需求和較少的供應量 B.社會必要勞動時間C.特殊的食用價值 D.商品的價值量6.據國家環??偩滞嘎叮袊畠r在未來一兩年每立方米將由目前的2.9元升至5元。其基本原因是人口增加和水污染日趨嚴重。為緩解水資源緊缺狀況,提高水價已成為必要措施。這說明A.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B.供求關系的變化影響商品的價格變動C.價格由使用價值的大小決定D.人們可以運用價值規律對經濟進行調節三、辨析題:7.商品的價格由供求關系決定。四、問答題:8.材料一:2004年中國的原油進口突破億噸大關,同比增長21%。據估計,中國目前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經超過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并且還在不斷提高,2010年增長將達到40%。國內原油出廠價格2004年上漲了31.8%,成品油價格自2003年12月已經歷了多次上調。材料二:2005年一季度,中國原油產量達到4473.1萬噸,比上年同期增加近18萬桶/日,遠遠高出過去10年只有數萬桶/日的增長水平,國內石油和天然氣行業一季度利潤增加了568億元。材料三:2005年5月23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處公布,上周歐佩克七種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比前一周下跌2.14美元,為每桶45.20美元。這是歐佩克油價連續第3周下跌。國家發改委宣布從5月24日起下調國內汽油價格。試用有關知識對上述三則材料加以分析說明。參考答案:1.D 2.A 3.D 4.A 5.ABD 6.BD7.(1)市場上商品的價格是經常變化的。引起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很多,如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等,甚至宗教組織、習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對價格產生影響。各種因素對商品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給或者需求來實現的。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價格下降。(2)市場經濟中,價格最終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商品的價格高低不等,根本的是因為它們所包含的價值量不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商品的價值量越小,價格越低。(3)總之,商品的價格由價值決定,并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辨題觀點是錯誤的。8.(1)商品的價格是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2)供求關系影響價格,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上漲。材料一中,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的石油需求增長過快,對國際石油的需求和依存度提高,石油供不應求直接導致價格上漲。(3)價格對生產具有調節作用。價格上漲使石油價格遠遠高于價值,石油生產的利潤大幅度增加,刺激了石油生產者擴大生產規模,增加石油開采,這是材料二中我國原油產量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4)價格影響需求,過高的價格對石油需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時隨著石油產量的增加,使得石油供求趨向平衡,這直接導致了國際和國內油價的下降。高二數學練習·第 1 頁 共 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