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教學目標】1、工業的分類、主導作用2、堅持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預習導讀】根源__________________產生 來源:是從___________中分離出來形式:最初__________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后____________ 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______________不同,可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類:按______________不同,可分為___________和________工業地位和作用——是國民經濟的_________成就我國工業發展現狀問題 大力發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柱產業解決措施走_______________道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疑釋難】1、“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與“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剖析]首先,角度、范圍不同。“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是從所有有制性質的劃分角度而言的,它是指國有經濟對促進經濟協調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作用,它可以保證國民經濟的正確的發展方向。而“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從行業劃分角度而言的,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與進步,同工業發展與進步密不可分,它保證各部門的生產在先進技術基礎上不斷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其次,作用的具體表現不同。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控制力上,而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為,工業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2、正確理解起主導作用的工業應該明確的是,這里所說的工業,是特指現代化機器大工業,而不是手工業?,F代化機器大工業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的起點和推動力。資本主義工業現代化的歷史表明,工業現代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機器大工業這個歷史階段才產生的。這就從歷史角度說明,只有現代化機器大工業,才能用現代的科技和先進手段來裝備,工業才能發揮主導作用。3、新型工業化道路⑴ 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體現時代特點、符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道路。其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與傳統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道路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征:①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②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③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相結合;④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在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過程中,必須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改變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⑵ 我國之所以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是因為:①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全面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作出的重大決策。傳統的工業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資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化價的。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如果不改變主要依靠資源資源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不僅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會遇到困難,而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也難以實現。②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順世界科技經濟發展大趨勢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科技革命迅速發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這種形勢下,我們已不能再走傳統工業化的道路,而要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只有這樣,才能跟上世界科技經濟發展的潮流,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充分考慮我國基本國情得出的正確結論。人口數量大、人均資源不足、勞動力供過于求的矛盾突出,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因此,我們決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以犧牲就業為代價來實現工業化,而應該走一條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優勢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既注重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又注重發展和搞好勞動密集型產業。④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有利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競爭力的提高,有利于保證我國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有利于擴大就業,充分發揮我國人力資源的優勢;有利于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熱點點擊】根據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結合目前我國工業的現狀,說明大力振興工業中的支柱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對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將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信息產業、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結合起來加以把握。【鞏固練習】一、不定項選擇1、下列關于工業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鄉鎮企業在推動農村經濟快速增長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B工業不是從來就有的,是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從手工業中分離出來并逐漸發展起來的C工業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D國家能否實現現代化,取決于信息產品制造業的發展2、近年來,中國和日本在東海油田開采上頗有爭議,請問油田開采屬于A重工業 B輕工業 C采掘工業 D加工工業3、現代化機器大工業的主導作用表現在 ( )A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生產資料B它為人民生活提供生活資料C它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D它是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的物質基礎4、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優先發展信息產業,積極發展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要促進傳統產業的技術革新進步,廣泛采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這種做法( )A有利于提高工業的整體素質B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C能夠有力地推動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D有利于加強工業的基礎地位二、辨析題5、工業信息化程度越高,經濟效益就越好。 三、論述題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表一: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值增長情況統計表2000年 1萬億2001年 1.35萬億2002年 1.8萬億注;我國信息技術產業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1999年的19%增長到2002年的39%,但少數西方國家已達60%以上。表二:我國兩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對比表 企業類別 人均產值(萬元) 能源消耗(每萬元) 人均利潤(萬元)信息技術產業 50 0.3萬元 10傳統制造業 5 0.7萬元 0.3材料:有“六朝古都”之稱的南京市,是長江三角地區主要城市之一是江蘇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它風景秀麗,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它經濟比較發達,科技力量雄厚,是我國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南京市在高污染的化工、鋼鐵等行業引進先進的治污設備,治理污染的技術和能力大大提高。同時,對傳統產業的改造,促進了以電子信息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根據上述圖表,請回答:⑴表一、表二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⑵結合表一、表二談談如何提高我國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⑶結合材料和圖表,運用經濟常識回答,南京市是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 【答案】\二、⑴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有利于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提高經濟效益。⑵但提高經濟效益,還必須加強企業的科學管理,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同時生產的產品必須面向市場,適銷對路。⑶因此題中的觀點是不準確的。三、⑴表一說明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產值增長快,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步提高,但我國的信息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表二說明信息技術產業人均產值和人均利潤遠遠高于傳統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能源消耗大低于傳統制造業,表明信息技術產業經濟效益好。⑵我國的工業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優先發展信息技術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傳統產業也要加大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力度,加強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努力降低能耗,節約成本。⑶①新型工業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資源消耗少、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②南京市以科技為先導。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促進傳統產業的優化升級,發展信息產業。③走可持續發展戰略,治理高污染企業,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減少環境污染。④該市已逐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