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教案柳州高中 羅 勻師:今天在我們大家學習新課之前,同學們先回憶一下:什么是物質?(學生答):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師:那么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學生答):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師:好,同學們都對這些基礎知識記憶得很牢固,那我們再進一步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只知道世界是什么,不知道世界怎么樣,能不能做到主觀符合客觀,一切從實際出發?(學生答):不行。要知道世界是怎么樣的,那么就必須學習辯證法,唯物辯證地認為物質世界不僅是普遍聯系的,變化發展的,而且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個問題。導入新課:課件:引用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導出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請大家先來思考這么一個問題:(課件)秦山核電站的工作人員,每年冬季來臨,都要到海鹽鎮買三頭當地的羊回核電站環境應急處。問:核電站為什么要買羊?(學生答):略師:目的是用來測量羊身體中所含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回答得很正確。由些可見,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那么什么叫聯系呢?1、什么是聯系?略師:怎樣理解聯系的概念呢?三個層次:(1)聯系是講什么的概念?(關系) (2)是什么關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3)是誰與誰的關系?(事物與事物之間、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同學們再仔細分析聯系的含義,從概念中你能不能找出聯系的特點。(學生答):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由此可見,聯系不是局限于一個人、一件事、一段時間、一個地點的,而是廣泛地存在于事物之間和一切事物內部的。這就是我們要繼續學習的第二個問題。2、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師: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了,我們請一個同學來歸納一下,事物聯系的普遍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答)(1)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環節是相互聯系的。 (2)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 (3)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 (課件)師:請同學們帶著對這三方面的理解,分析一張生態系統圖,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仔細觀察,然后討論一下兩個問題:這個生態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它們在生態系統中各起什么作用? (絕大多數的植物的細胞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以此獲得養料,一般地說,植物能直接從無機界制造它們的食物,具有自養功能。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是初級生產者,是人類和動物的食物來源。植物不但給人類和動物提供了食物來源,還為人類和動物的生存提供了氧氣。如果不是植物不斷地補充氧氣,人類和動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威脅,植物能維護空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相對穩定。)師:我們是在什么學科中學到生態系統的?(學生答)地理師:對,同學們你們看,地理學科的知識也可以和我們政治學科建立一種聯系。好,我們請一位同學來回答我們剛才提出的問題。(學生答)生態系統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無機環境。生產者指綠色植物,生產出的有機物為各級消費者所利用(食物、氧氣);消費者指動物;分解者指微生物。生產者和消費者在生命活動中,通過呼吸作用,把二氧化碳放回大氣,動植物的遺體和排出物為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大氣。師:從這個生態系統圖我們可以看出事物聯系的普遍性。那么怎樣理解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呢?整個世界包括三個方面: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可稱為客觀世界,人的思維叫主觀世界。因此,普遍聯系就是指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第一,自然界內部各種事物之間;第二,人類社會各種現象之間;第三,人的思維之間;第四,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之間;第五,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之間。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有機整體,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師:好,讓我們大家再一起來鞏固一下我們所學到的哲學道理。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就是一幅由種種聯系交織起來的豐富多彩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總之,一切事物都處在相互聯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么,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不是人們隨心所欲強加給事物的呢?人想有什么樣的聯系就會有什么樣的聯系嗎?(學生答)不是,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事物 的聯系是客觀的,是不依賴于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這就是我們接著要學習的第三點。3、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書本第46頁的議一議:人們為什么喜歡買帶8的號碼?(學生答)略師:這是一種用主觀幻想的聯系代替客觀存在的聯系的做法,是唯心主義的表現。利用8和4的諧音,與“發”和“死”聯系在一起,主觀地確定是吉祥還是惡兆,這當然是一種迷信思想。社會中有些部門,拍賣“吉祥號”的做法,是用主觀聯系代替客觀聯系的唯心主義做法,我們必然反對。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聯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人們主觀臆造出來的虛假聯系呢?(學生答)例如:非典和野生動物之間的關系;毛澤東50年代提出除麻雀等四害導致廣大農村蟲害增加;無錫經濟發展不注意環境導致太湖水質變差。師:同學們都說得很好,對于迷信的思想我們要堅決地反對。現實生活中,不僅存在著這種主觀臆造聯系的現象,更嚴重的是存在著大量無視客觀聯系的現象。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材料。(課件)師: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化兒女,然而近百年來,長江干流的水災日趨頻繁,人們不禁要問,我們到底對長江做了些什么呢?長江的水災為什么越來越頻繁?同學們看完這段資料后,有什么感想?(學生答)上游植被破壞的結果,必然導致水土流失加劇,河流泥沙量增加。長江中下游本來湖泊眾多,與江河貫通,容納百川,調節洪峰。然而由于泥沙淤積,圍湖造田,長江中小游的許多湖泊已經不復存在。許多這樣的事例告訴我們:由于人們忽視了客觀存在的聯系而遭到自然界的懲罰,所以為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我們必須自覺地保護環境。師:同學們都講得非常好,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件事能給我們哪些哲學啟示。哲學道理: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同時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懂得這個道理任意行事,到頭來會遭到客觀規律的懲罰。師:聯系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既無法否定一事物與周圍事物的客觀聯系(植被與水土流失之間的客觀聯系),也無法割斷事物的昨天、今天與明天的聯系(長江的今天水災頻繁,是因為昨天的人們亂砍亂伐,如果繼續下去,明天的長江就是第二條黃河)。我們要牢記:聯系是客觀的,人們不能憑空創造聯系,也不能任意消滅事物之間所固有的聯系。這是否就意味著人們對事物的聯系無法改變呢?4、人能夠認識并利用客觀事物的聯系。(課件)音像資料:人類飛向太空的愿望直到20世紀后,人類終于找到了解決的辦法,那么人類是怎樣實現這一夢想的呢?速度=7.9千米/秒時,物體圍繞地球表面做圓周運動速度>7.9<11.2千米/秒時,物體成為圍繞地球轉的衛星,做橢圓運動速度=11.2千米/秒時,物體脫離地球,成為圍太陽轉的人造衛星速度=16.7千米/秒時,物體飛離太陽系。人類認識到萬有引力的規律,制造出航天飛機、運載火箭來實現了飛天的夢想。這個事例說明,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事物與事物的聯系以及人們與事物之間的聯系有了更多的新形式,這些新的具體聯系決不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觀聯系,而正是人們根據事物固有的客觀聯系改變事物的具體狀態,使聯系的具體形式更加多樣了。聯系的形式不管怎樣多樣,如何變化,但都屬于聯系,這一點是不變的、客觀的。《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秦山核電站為什么要買神六升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