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教案柳州高中 羅 勻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內因、外因的含義;理解: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歸納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能力3.德育目標:本框講述的基本原理,為下一框題的方法論、人生觀教育奠定基礎。既不能否認外因的作用,又要反對外因決定論。二、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不同,即內因和外因的相互關系問題。2.難點:內因與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關系;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三、教學過程:導入新課: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變化、發展之中,自然界、人類社會都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發展。當我們深入分析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時候,新的問題又層出不窮。事物為什么變化、發展?是怎么變化發展的?事物變化發展的道路和方向是怎樣的?這些問題我們將在第四課的學習中一一得到正確的回答。今天我們首先來了解事物發展的原因。課件:(劉海若的照片)問:請大家看一幅照片,這個人是誰?在劉海若身上發生了什么故事呢?2002年她從死神的陰影中走了出來。(看課件,讀內容)一個被英國醫生判了“死刑”的病人,一個中國醫生是把她救活了。在救治劉海若的過程中,凌鋒把哲學應用到了醫學上。凌鋒教授的“整體自洽”理念:人體不是一個機器,而是一個具有強有力的調節能力的自組織系統,這系統有自我維持生命的內穩定的能力,通常人們所謂的“健康”就是人體內穩機制的穩態,而“疾病”則為某種亞穩態。醫療手段不是直接發揮作用,而是通過干預人體的這個內穩定自組織系統,使它從亞穩定狀態轉變為穩定狀態。通常所說的“康復”其實是人體內穩機制和醫生適當干預耦合的結果。(課件)問:劉海若能夠康復,是誰起到決定性作用?劉海若最終能夠起死回生,這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她自身強烈的求生欲望以及凌鋒教授的精湛醫術這兩個條件是缺一不可的。這兩個條件實際上就是我們哲學上所說的內因和外因。(課件:內因外因的含義)在劉海若康復的過程中,兩個原因發揮的作用是一樣的嗎?(課件: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所謂發展的根據,也就是發展的根本動力、根本原因、發展的基礎、源泉。事物的發展首先是事物本身的運動和變化,是事物內部矛盾雙方相互作用的表現和結果。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內因:劉海若“強有力”的自我調節能力提問:事物的內部矛盾是指事物的主要矛盾還是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他們之間的關系如何?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在某一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如果是復雜事物,則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對“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內部矛盾的雙方”的把握。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關系既存在于復雜事物之中,也存在于同一種矛盾之中。就劉海若這個事件來說,從眾多影響她生命的因素來看,這是一個復雜的事物,其中劉海若自身頑強的生命力是主要矛盾,決定著她能夠蘇醒并逐漸康復。就劉海若個人來說,生與死是矛盾的兩個方面,矛盾雙方的轉化是地位的變化,而不是性質的變化,起死回生,是因為她的生命力中生的力量在不斷的增強,最終戰勝了疾病。因此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事物內部矛盾的雙方既包括事物內部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包括事物內部眾多矛盾中的某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其中主要矛盾決定事物的發展方向,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最后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內因對事物發展起著決定作用”與“主要矛盾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所強調的角度是不是同。前者是就內因和外因在事物發展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相比較而言的,后者是就復雜矛盾統一體內部各種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較而言的,兩者不能等同,也并不矛盾。如果沒有英國醫生的及時救治和后來在宣武醫院凌鋒教授和其它專家們的精湛醫術。結果又會如何呢?(課件: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課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一個已經發生了腦死亡的人是不可能被救活的,這既是醫學常識,凌鋒教授即便醫術再精,也決無可能做到這一點。凌鋒回憶說,雖然海若傷勢嚴重,帶著呼吸機,但發現她是自主呼吸,有自主呼吸肯定不是腦死亡。(課件:理論歸納)我們書本上舉的雞蛋變小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例子也都是內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通過以上的學習,同學們已經現在知道了內外因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下面我們來具體討論一個問題:這個月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10月15日神六發射,17日返回,聶海勝、費俊龍為什么能成為“神六”航天員?(課件:議一議)(課件:我國選拔航天員的標準)這是內因還是外因?航天員是經過嚴格淘汰和競爭才篩選出來的,空中科目、飛行經驗、身體素質等各項標準都要符合要求。具體候選人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強壯的體格 ,超強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適應各種復雜環境的能力和勇于獻身的精神。總之,宇航員綜合素質超群。費俊龍通過自身努力,達到了這個標準,所以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其實我國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就已經有了發展載人航天飛行的計劃。我們可以假設一個情境:(課件:費俊龍+我國70年代的技術和經濟實力=計劃擱淺)那是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成為神六的航天員,完成科研任務呢?(課件:劉德華+我國目前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無法完成預期科研活動(課件:費俊龍+我國目前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神六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從劉海若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是堅強,從費俊龍身上我們學到了什么是努力,我們同學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希望我們同學都能重視內因的作用,正確的看待機遇等外因,遇順境時要力爭上游,遇逆境時不屈不撓,相信有志者事競成。(課件:小結)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我們需要掌握兩個概念:內因、外因,同時還要理解內因、外因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不是同的。那么我們現在具體就交給大家一個任務(課件:試一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