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常識第五課的復習提綱一、國際社會1. 國際社會的概況(1)國際社會有何構成?答:(注意:①隨著近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發展,交通工具的發達,國際貿易的繁榮,使各國加強了聯系,從而逐漸形成了國際社會;②其基本的成員是主權國家。)(2)國際關系的含義是什么?內容是什么?形式是什么?答:(注意:①國際關系中最主要的是國與國的關系;②其最基本的形式是競爭、合作、沖突。)(3)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什么?答:(4)為何說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答:(5)為何說國家力量決定國際關系?答:2. 主權國家及國際法(6)主權國際的權利和義務分別是什么?答:(注意:①主權國家是由人口、領土、政權、主權四要素構成,缺一不可;②往往一個材料可體現多個權利,但這并不表示這些權利之間就沒有區別,要注意它們的區別,尤其注意平等權的表現。)(7)國際法的含義是什么?答:(注意:①它只是調整國家之間關系的法律,不調整其它主體的關系;②它不是由一國單獨制定,也不是由國際組織單獨制定,而是各國在交往中通過協議方式制定的;③一切國際法都不能超越主權,但它對已加入的主權國家由法律的約束力,對沒有加入該法的國家沒有約束力;④一切國際法都應由加入國的立法機關通過才行,否則,該國就不能加入該法。)(8)國際法的作用是什么?答:3. 國際組織及聯合國(9)什么是國際組織?其分類是什么?答:(注意:①國際組織不一定是以主權國家作為主體成員的,也可以是社會團體構成的國際組織。如果是主權國家構成的,就叫做政府間國際組織,否則就叫非政府間組織;②一切國際組織都以正式條約或協議為依據;③當今世界,政府間國際組織比較少,但在做題時,我們在材料中見到的一般都是政府間組織,非政府比較少,如國際紅十字會,國際律師協會等是非政府間的組織。)(10)聯合國的宗旨是什么?原則是什么?積極作用是什么?答:(注意:①10月24日是“聯合國日”;②“集體協作”原則是指當聯合國及其安理會通過某項決議后,其成員有義務促使該決議得以貫徹實施;③聯合國并不任何時候都起積極作用,但現在主要起積極作用。)(11)如何理解聯合國的機構?答:①“聯大”是一個全體會員國審議的機構,大會通過的決議對會員國產生廣泛的政治影響,但沒有強制約束力。②安理會有15個國家構成,中、俄、美、英、法是5個常任理事國。它是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其決議對聯合國成員國有強制約束力,這也是安理會改革引起關注的重要原因;③國際法院設在荷蘭海牙,由15名法官組成;④秘書處是聯合國各機構的行政秘書事務機構,秘書長是聯合國的行政首長,由安理會推薦,聯大任免,任期5年。(1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如何?答:①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1971年10月25日聯大通過決議,新中國恢復了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及一切權利。②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何原則,支持聯合國根據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對聯合國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③我國在安理會堅持實事求是和伸張正義的原則,參與解決國際爭端,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好評。④同時,我國人民也從聯合國及其有關組織得到一定的支援。4. 和平與發展(13)什么是和平問題?答:(14)和平的意義是什么?答:(15)和平是時代主題指的是什么?答:(16)戰后,為何能維持總體和平?答:(17)當今世界和平的傳統隱患是什么?非傳統隱患是什么?答:(18)什么是發展問題?答:(19)發展是時代主題指的是什么?答:(注意:①當今世界,經濟的發展已趨于注重質量提高,更加重視知識經濟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國也要樹立科學發展觀,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20)當今世界發展的最大隱患是什么?答: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注意:①發展中國際落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對外貿易條件惡化,就是不等價交換;二是外債數額急劇膨脹。前者是主要原因。)(21)和平與發展的辨證關系是什么? (一般只寫要點,但第三點要詳細說明。)答:5. 國際新秩序(22)如何理解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答:①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②其核心思想是“強權就是真理”。③某些大國推行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根本原因是最大限度的追逐利益。④抑制強權政治和霸權主義的有效途徑是建立以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為基礎的并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在理解時要注意,并非以各國利益為基礎而是以共同利益為基礎。并非所有的有關國際新秩序的主張都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每個國家對國際新秩序都有自己的理解。因為這是維系其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條件。(23)我國政府的關于國際新秩序的主張是什么?答:我國認為,新秩序應符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具體內容有以下幾點:6. 世界多極化及國際競爭(24)多極化有何意義?答:(注意:①當今世界格局正向多極化轉化,出現了若干個世界的政治經濟的中心,如美、歐、日、俄、中、第三世界。)(25)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什么?答:(注意:①發展是硬道理,在我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增強綜合國力,是我們基本立足點。但這不是我們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二、我國的外交政策1. 外交政策(26)如何理解外交政策?答:①外交政策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目標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②外交政策是一國對外職能的具體表現。③外交政策是國家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④外交政策一般由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不要與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相混淆。2. 我國的對外政策(27)我國的對外政策是什么?答:(注意:①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28)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對外政策是如何調整的?答:①堅持獨立自主,提出了不與任何大國結盟的新戰略。②不再以意識形態何社會制度決定國家關系的親疏。③確定了全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29)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有哪些?答:(30)獨立自主這一立場的表現有哪些?答:(注意:①這些表現是以后做題判斷材料能否體現獨立自主原則的標志。)(31)我國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標是什么?答:(3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涵是什么?原則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