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6高考2006年高考政治科第二輪專題復習一:國家制度一、知識結構二、本專題重點內容1、本專題應把握的基本概念有:國家、民主、國體、政體、國家職能、國家結構形式等。2、本專題最基本的原理有:國體與政體的關系;國家性質、國家職能與國家機構的關系;民主與專政的關系。3、本專題應重點把握的知識有: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我國的國家職能、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國兩制”、 我國的國家機構及其組織和活動原則、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應履行的義務、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三、重點知識整合1.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為什么要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原因+意義)①原因即依據(包括理論依據和現實依據):A、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B、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C、我國民主程度還比較低。②意義:A、有助于實現民主政治建設的目標(即有助于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使國際長治久安)。B、有助于“三大文明”協調發展。◎怎么樣建設民主政治 (措施或途徑)A、最根本的要求是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統一起來。a、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我國民主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依法治國才有可靠的保證。b、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屬。充分發揚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內容,是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c、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依法治國的過程,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維護人民主人翁地位的過程,保證人民實現當家作主的過程。B、要著重加強制度建設,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第一、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層民主制度。第二、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第三、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第四、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第五、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第六、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司法體制改革。C、堅持從國情出發,總結自己的實踐經驗,同時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2.我國的國家職能(1)我國的國家職能包括對內職能和對外職能。對內職能主要有:第一,政治職能。第二,經濟職能。第三,文化職能。第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2)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國家職能的關系①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的關系:一方面,國家性質決定國家機構的性質。國家機構本質上是一國統治階級實施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的工具,因此,國家機構是統治階級利益的捍衛者和執行者。超階級的國家機構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國家性質又通過國家機構的活動表現出來,即國家機構的活動體現國家性質。國家機構是國家的主要標志,國家機構的活動體現了國家性質。②國家機構與國家職能的關系。國家職能決定國家機構的設置,即國家職能是國家機構設置的主要根據,國家機構國家職能的物質載體。伴隨著國家職能的變化,國家機構也相應地加以調整。國家機構的設置除了直接由國家職能決定外,還由于各國國情不同而有所不同。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最高立法權、最高決定權、最高任免權、最高監督權,要注意通過具體事例區分這四種權力。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行使其部分職權,行使立法權、監督權、任免權、決定權。(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人代會通過的大政方針,各種法律、法規都體現了人民的意愿,它保證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逐步實現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任務。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建立其他有關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憲法和法律制度,建立一整套有關國家生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在我國政權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5)怎樣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①最根本的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②具體來說:要進一步完善人大代表的選舉制度;進一步加強和改正立法工作,不斷提高立法質量;積極改正和加強監督工作,增強監督實效;加強人大及其常委會自身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設;進一步密切人大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更好的代表人民并接受監督。4.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1)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2)人民代表作為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憲法賦予他們特有的權利和義務,以保障他們完成行使國家權力的使命。(3)人民代表的權利包括:發言、表決免責權,人民代表在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提案權,人民代表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程序,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質詢權,人民代表有權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對政府等機關的工作提出質問并要求答復;等等。(4)人民代表的義務主要包括: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機密;密切聯系群眾,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接受選民或原選舉單位的監督等等。(5)人民代表大會與人民代表、人民三者的關系是統一的。人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人民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的權力。全國人大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大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和監督權。人民代表的權力來自人民,因此,必須受人民監督,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三者的統一體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5.“一國兩制”(1)含義: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2)內容:第一,前提和基礎是“一國”,即一個中國;第二,兩種制度并存,國家的主體是社會主義制度;第三,“一國兩制”下的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3)意義:有利于實現祖國的統一;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于港、澳、臺地區的穩定、繁榮和發展。(4)臺灣問題。第一,臺灣問題的重要性: 早日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民族尊嚴的重大原則問題。第二,臺灣問題的性質: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第三,當前存在的問題: “臺獨”分子極力推行以制造“兩個中國”為核心的分裂政策;國際上某些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國家極力阻撓和破壞中國統一。這也是臺灣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的原因。第四,對臺政策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②“一國兩制”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③堅決反對任何旨在制定“臺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言行;④盡最大努力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⑤反對外國勢力干涉臺海事務。⑥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反“臺獨”。(5)胡錦濤關于發展兩岸關系的“四個決不”。6.民主集中制原則我國國家機關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民主集中制是指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國家權力機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方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行使權力,要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第二、在國家權力機關與其它國家機關的關系方面,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是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第三、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方面,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7.對人民負責原則對人民負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準則和工作宗旨。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要求做到:第一、密切聯系群眾。第二、克已奉公、廉潔自律、接受人民的監督。第三、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8.依法治國⑴依法治國的含義:第一、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第二、依法治國的本質就是崇尚憲法和法律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權威。⑵依法治國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嚴格依法辦事的統一。第一、依法治國,法律把黨和人民的意識上升為國家意識,并賦予其人人必須遵守的法律權力。第二、依法治國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第三、我國的法律是黨領導人民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它代表了全國人民的利益。第四、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⑶實施依法治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對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局、保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實施,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第一、依法治國是促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第二、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生產的客觀要求。第三、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第四、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⑷實現依法治國的條件和途徑。第一、加強社會主義法制是建設和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條件。為此,首先要繼續加強立法工作,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國家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有法可依。第二,要堅決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嚴格依法辦事,切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第三,要提高全民的法律觀念,形成人人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的良好風尚,為依法治國奠定堅實的群眾基礎。第四,要進一步完善法律監督體系,加強執法監督工作,以確保法律的有效實施。⑸要實現依法治國,必須做到:立法機關嚴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確保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行政機關嚴格依法行政。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格執法。此外,還要進一步完善法律監督體系,加強執法監督工作,以確保法律的有效實施。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依法治國與人民當家作主、堅持黨的領導是一致的。9.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法律上是同時產生又相對應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規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中,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在享有公民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相應的公民義務。因此,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的。同時,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量上也是相互對應的。在我國,法律和事實上,都不允許存在只享有權利而不履行義務的公民,或只履行義務而不享有權利的公民。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又是相輔相成的。國家保障公民充分享有和行使權利,使公民真正感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從而更加自覺地履行公民義務。而公民只有自覺地、充分地履行自己的義務,才能為享有和行使公民權利創造更好的條件。根據公民權利和義務統一的原則,我國公民應該認真行使公民的權利,同時,應該自覺履行公民的義務。第一,公民要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第二,公民要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只有把認真行使公民權利和自覺履行公民義務結合起來,才是正確的態度。四、相關熱點鏈接(見時政熱點P.114)1. 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見時政熱點P.64)2. 依法行政, 打造現代法治政府(見時政熱點P.68)3. “庸官問責”走向制度化(見時政熱點P.72)4. 《反分裂國家法》把“反獨”斗爭推向新階段(見時政熱點P.114)五、專題跟蹤訓練(一) 單項選擇題2005年4月下旬,全國人大代表培訓班在杭州開班,首批78名代表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培訓。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對全國人大代表進行系統的培訓。回答1—3題。1、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政治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對人大代表的履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全國人大適時啟動人大代表輪訓計劃。從哲學上看,這是因為A、正確改造主觀世界能促進改造客觀世界 B、理論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C、社會存在是不斷變化發展的 D、客觀條件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2、人大代表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如何正確履行職責,行使權利。人大代表的權利主要有①在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②依照法律程序向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 ③依照法律程序對政府等機關的工作提出質問并要求答復 ④密切聯系群眾,經常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對人大代表進行培訓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這是因為A、人大代表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B、人大代表的素質、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決策的質量和效能C、人大代表必須接受選民或原選舉單位的監督D、部分人大代表的素質有待提高“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據此回答4—5題。4、材料反映了A、發展與穩定的關系 B、任何國家的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C、約束和控制住老百姓,國家就會安寧 D、公民與國家的關系5、在我國,要做到“本固邦寧”,需要A、公民認真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B、公民正確對待權利與義務的關系C、國家以捍衛和保障公民的權利為自己的根本使命,維護好公民的權利D、賦予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6. 在我國,領導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任何人掌權,都是代表人民管理國家事務。從根本上講這是由于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根本政治制度 B、我國是單一制、多民族國家C、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 D、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7、 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大會,于2005年10月25 日在北京隆重舉行。臺灣所經歷的風風雨雨給我們的啟示有①兩岸同胞命運相連,榮辱與共 ②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我國公民的神圣職責 ③必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④維持兩岸現狀不變是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所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8、2005年是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關鍵年。在我國的立法體系中①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②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③縣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可以行使地方立法權 ④國務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9、目前,以暴力維護權利的事件不斷發生,如武漢的砸打奔馳車事件,北京醫患糾紛中毆打醫生的事件,北京國際車展上某品牌汽車被貼上污辱性標語等等。暴力維權,維護的是自己的權利,卻直接侵犯了另一方的權利。這說明,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必須A、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B、堅持公民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C、自覺維護國家利益 D、自覺放棄自己的權利2004年7月1日起,重慶市創建法制政府的“4+1”制度正式實施。“4+1”即為《重慶市政府部門行政首長問責暫行辦法》、《重慶市政府信息公開暫行辦法》、《重慶市政決策聽證暫行辦法》和重慶市《關于行政審批中違紀違規行為責任追究的規定》。據此回答10—11題。10、失職要問責、政務要公開、決策要聽證表明A、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 B、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正在深入發展C、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是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 D、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要從國情出發11、“4+1”制度顯示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心,有利于打造陽光政府、責任政府、法治政府,從制度上、程序上規范了政府的行為,使人民群眾擁有發言權和知情權。這說明①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民主就是要保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②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③民主法治化、決策民主化是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體現④民主程度的發展受社會條件的制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二) 不定項選擇題12、全國政協十屆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學習和討論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委員們對“十一五”規劃制定和實施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全國政協的上述活動:A、體現政協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作用 B、表明了政協是重要的國家機構C、發揮了政協的民主監督職能 D、是政協履行參政議政的職能1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其前身是國家計劃委員會,成立于1952年。隨著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原國家計劃委員會于1998年更名為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又于2003年將原國務院體改辦和國家經貿委部分職能并入,改組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這說明A、國家機構設置的變化會隨著國家形勢的變化而變化B、國家職能行使的內容與方式變化決定國家機構設置的變化C、國家職能是國家機構設置的主要根據 D、國家機構設置的變化是由國家性質決定的14、目前,國家在評估地方經濟發展狀況時將逐步引進綠色GDP概念,即評價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僅要看到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規模,而且也要考慮到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這樣做有利于A、地方政府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B、地方政府更好地行使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C、我國經濟持續協調健康地發展 D、經濟文化政治的全面發展15、2005年9月27日進行的個稅扣除標準聽證會將被載人史冊,因為這是中國最高立法機關舉行的第一次立法聽證會。個人所得稅法的修訂過程體現的原則是A、民主集中制原則 B、對人民負責原則C、依法治國原則 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三)簡答16、材料一:布達拉宮是西藏歷代達賴喇嘛進行政治、宗教活動和居住的場所。材料二:布達拉宮號稱“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宮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方面均聞名于世,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筑藝術的偉大成就。1994年,布達拉宮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材料三:中央政府每年對西藏文物保護事業投入的日常經費達400-500萬元人民幣。2002年6月26日中央財政撥款3.3億元用于布拉達宮、羅布林卡、薩迦寺的修繕。按照計劃,維修工程將歷時5年,于2006年完成。結合上述材料,分析說明中央政府投入巨資修繕布達拉宮體現的政治常識道理。17、2005年9月27日,由全國人大法律委、財經委、常委會法工委聯合召開的、廣受社會關注的個稅起征點聽證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各地區、各部門的28名代表闡述了各自的觀點、理由和論據。有18名出席聽證會的旁聽人提交了書面意見。此次聽證會是立法法規定聽證制度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過程中的第一次立法聽證會。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個人所得稅案修正案》,決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將個稅的起征點提高到1600元。上述材料體現了政治常識的哪些道理?請結合材料加以分析說明。18、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好政權組織形式。胡錦濤同志在紀念全國人大成立50周年的大會上指出,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證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保證立法和決策更好地體現人民的意志。請運用政治常識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為什么說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好政權組織形式”?(2)我們應怎樣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9、前段時間,我國發生了一些重大安全事故,在某種程序上影響了人民群眾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為此,我國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制定實施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條例》,開展宣傳學習《消防安全法》活動等,以此提高全社會的法制和安全意識。問:我國通過制定、實施有關條例、法規來解決安全問題,體現了我國什么治國理念?為什么要堅持這樣的理念?(四)辨析:20、在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需要有適當的組織形式。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能使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保障。辨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唯一有效形式。(五)論述:21、自1990年行政訴訟法正式施行以來,全國法院共受理了80多萬件行政訴訟案件,幾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領域,反映了政府部門的 “不作為”和 “亂作為”現象較為嚴重。為了規范政府行為,繼2003年8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行政許可法》后,國務院又于2004年4月20日發布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運用所學政治常識知識,談談對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22、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一重大問題,提出“要不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和諧社會是指整個社會處于順和、協調、穩定的狀態。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基于對自己執政經驗進行全面總結和對國際經驗進行深刻反思,在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執政理念的一次升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1)試結合所學政治常識有關知識,談談我國政府應從哪些方面構建和諧社會?(2)試結合所學經濟常識有關知識,談談我國政府應從哪些方面構建和諧社會第二輪復習專題一練習答案1.C 2.C 3.B 4.D 5.C 6.D 7.A 8.D 9.B 10.B 11.C12.D 13.ABC 14.ABC 15.ABC16、①投入巨資修繕布達拉宮,是政府履行文化職能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具體體現。布達拉宮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保護好文化遺產是政府責無旁貸的公共職責。②投入巨資修繕布達拉宮,是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的體現。③投入巨資修繕布達拉宮,體現了我國各民族平等發展文化事業的權利,有利于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④投入巨資修繕布達拉宮,是我國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護廣大信教群眾合法權益的表現。有助于引導宗教積極的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17、(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擁有立法權。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體現了這些內容。(2)體現了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管理職能,國家調整個稅起征點,說明國家注重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對收入分配進行宏觀調控。(3)體現了國家機構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對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的審議,體現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提高個稅起征點能減輕中低工薪收入者的稅收負擔,體現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立法機關按照立法程序修改個人所得稅法,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原則。18、(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它直接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是建立其他有關國家管理制度的基礎。它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竟志;保證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權力的統一;保證各民族的團結。總之,它能夠確保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適合我國國情。所以說,它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權組織形式。(2)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做到:第一,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的選舉;第二,進一步加強人大立法職能和監督職能;第三,進一步密切人大與群眾的聯系,使人民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并接受人民的監督;第四,必須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反對照搬西方的議會制和“三權分立制”。19、(1)體現了依法治國的理念。(2)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③依法治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④依法治國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⑤依法治國對加快社會主義民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直接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符合人民當家作主的宗旨,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②這一制度有利于保證國家權力體現人民的意志,能夠確保國家權力掌握在人民手中,適合我國國情,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③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各種基層民主制度等都是體現社會主義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而有效的形式。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任務。④認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唯一有效形式是片面的。21、(1)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只有嚴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國落到實處。(2)行政 “不作為”和 “亂作為”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政府形象,妨礙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3)只有依法行政,才能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忠實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4)只有依法行政,才能正確行使政府職能,規范政府行為,提高行政執法水平。22、(1)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充分發揮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工人階級、廣大農民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勵和支持其他社會階層人員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②履行政治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從而確保社會穩定。履行文化職能,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③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④我國國家機構要貫徹對人民負責的原則。“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各級國家機關應以人民利益為本,要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⑤我國的公民與國家是和諧統一的關系。國家要依法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同時,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⑥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高度重視和關心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團結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只有這樣才能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加鞏固和發展。(2)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五個統籌”。②在分配上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原則,逐步理順收入分配秩序,縮小貧富差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③積極擴大就業,改善就業結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④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縮小城鄉和地區差距,減少貧困。⑤變“人口大國”為“人力資源”大國。⑥建立全民節約型社會。國家的形式民主和專政國家的一般知識國家的含義國家政權的組織形式國家機構民主的含義:民主的階段性區別:聯系:國家職能國家職能的含義國家職能對內職能_________對外職能_________我國的國體和政體我國的國家職能保衛職能交往職能和平與發展職能我國的國體: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的性質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專政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是_____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_____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要求民主政治建設是逐步發展的歷史過程。必須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_______人民民主專政的時代新內涵必須加強_____建設,加強_____對內職能政體的含義政體與國體的關系政體基本類型對外職能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社會公共服務職能我國政體:人大制人大是我國人民行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權利和義務人大制是我國的____制度含義:_________直接體現了_____是建立其他有關的____的基礎含義__________類型__________國家結構形式我國國家結構形式:單一制國家 “一國兩制”我國國家機構國家機構的含義國家機構與國家性質、國家職能的關系國家機構構成分類中央國家機關各自的職權國家機構組織活動原則公民和國家關系:權利和義務的關系18專題一:國家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