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 威 六 中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首 頁編寫時間: 年 月 日 學期 總第 課時 第二輪修改時間 年 月 日課題 熱點與專題復習(2) 授 課班 級 高三 授 課時 間 教者 馬國文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整理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有關的幾個方面的問題及知識,使學生在整體上對教材內容和重點知識有個把握,以便進一步復習提高。能力目標 綜合歸納知識的能力和知識構建能力。處理熱點和焦點、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情意目標 培養學生宏觀意識和市場經濟意識。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教學重點 知識構建與鞏固。教學難點 處理熱點和焦點、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模式 講授提高——師生歸納——練習鞏固 教學方法 整理法教學手段與教具 相關資料,教材 課 型 復習課教 學 過 程 設 計第 一 輪 教 法 學 法 設 計 第二輪補充完善設計[學習提示] 第一,從認識上看,要認識到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是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健康、協調、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加入WTO和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的必然選擇,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直接關系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成敗,明確以人為本是指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一項原則,認識到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第二,從知識來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秩序還不夠健全,又正處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時期,尤其需要加強和完善國家的宏觀調控,建立起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第三,從方法論來看,思考一系列有關的經濟現象要用市場經濟的知識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如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國家怎么做、企業怎么做、消費者怎么做。[知識網絡] 見下頁。[問題探究]一、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表現是什么市場秩序混亂是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一些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實行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的情況屢屢發生;假冒偽劣商品武 威 六 中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續 頁教 學 過 程 設 計第 一 輪 教 法 學 法 設 計 第二輪補充完善設計品種多,數量大,范圍廣,泛濫成災;偷稅、騙稅、騙匯和走私活動猖獗;社會信用紊亂,欠債不還,不守合同等各種違背商業道德的現象十分普遍,商業賄賂和欺詐盛行;財務失真,明目張膽地編造假賬、假數據,違反財經紀律的情況相當嚴重;建筑領域招投標弄虛作假,不少工程質量低劣;一些犯罪分子暴力抗拒執法事件時有發生;等等。二、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原因是什么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制還不健全;一些人的法制觀念比較淡薄,道德素養不高,國家意識、集體意識薄弱,崇尚金錢,卻有缺乏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執法部門執法不嚴,對假冒偽劣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打擊不力;有些地方政府搞地方保護主義。三、為什么要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有哪些重要意義 市場秩序混亂,不僅嚴重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而且敗壞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的形象。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意義有:(1)有利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經濟,是法治經濟,是信用經濟。只有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健全公平競爭規則,強化法治,注重社會信用建設,才能在我國真正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WTO的目標是促進貿易自由化,WTO的主要規則有非歧視原則、市場開放原則、公平貿易原則。經濟秩序混亂會嚴重損害我國改革開放形象和國際聲譽,破壞投資環境;導致一些國家不愿進口我國商品甚至采取歧視性措施,影響出口的擴大。(3)有利于保持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我國要把經濟發展的立足點放在擴大國內需求上。要使人民群眾對商品質量信得過,增強消費意愿。提示學生尤其注意資料收集與針對訓練。武 威 六 中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續 頁教 學 過 程 設 計第 一 輪 教 法 學 法 設 計 第二輪補充完善設計同時,假冒偽劣擠占市場,也會嚴重影響守法經營企業的生產和合格、優質產品的銷售。難以實現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4)有利于提高國民經濟素質和競爭力。地方保護主義到處搞地區經濟封鎖,一方面割裂全國統一市場,妨礙公平競爭;另一方面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產品質量低劣的企業關不了,阻礙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規模經營發展,現代化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難以成長起來。(5)有利于全面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經濟秩序混亂毒化社會風氣,敗壞社會公德,滋生消極腐敗,動搖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四、怎樣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 (一)經濟常識的角度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涵包括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國家的宏觀調控兩個方面。市場調節和國家宏觀調控都是資源配置的手段,目的是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宏觀調控必須以市場為基礎,遵循價值規律。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強有力的國家宏觀調控。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需要盡快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五個統籌”實際上就是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完善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國家運用經濟、法律、道德、行政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規范市場經濟秩序。① 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括規范市場主體、市場行為、市場秩序、宏觀調控、社會保障和制裁犯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夠健康有序地運行。同時,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客觀要求。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必須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這就決定了經濟活動的所有參與者——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購買商品的消費者等,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否則就會破壞經濟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② 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只有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才能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康發展。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和全社會進行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教育。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要通過教育,增強全民的信用觀念,使全體人民自覺遵守市場經濟秩序,逐步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良好風尚。要采取法律、制度和輿論等武 威 六 中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續 頁教 學 過 程 設 計第 一 輪 教 法 學 法 設 計 第二輪補充完善設計多種措施,在全社會營造講求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氛圍。廣大公民包括青少年要自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不購買假冒偽劣產品,舉報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為。同時,要把學好法律知識當作是自己應盡的義務。3.生產者經營者。(1)企業要有市場意識、規則意識,自覺遵守市場規則,包括WTO的各項規則。企業要堅持誠實守信原則,有利于保護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促進企業的發展。(2) 企業信譽和形象。 企業必須進行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不正當競爭不僅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 (3) 市場交易的原則。 (4)企業經營者要自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 4.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增強法制觀念,明確納稅義務。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為根本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近期利益和遠期利益結合起來,高度重視民生之本,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促進城市化,提高農民收入,建設一個溫暖和安全的社會保障網。從就業和再就業的關系看,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工作,要立足于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這樣的國情,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勞動資本雙密集型制造產業,走充分就業、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經濟發展之路,通過就業增加居民的收入。使廣大人民安居樂業。在城市中要放開各行業對農民工就業的限制,從政策上落到實處。 6.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一方面,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和競爭性要求對外開放。另一方面,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針,這是實現民族自強的可靠保證。地區壟斷和封鎖等行為,違背國際貿易關系的公平交易原則,不利于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二)哲學常識的角度 1. 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要具體分析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市場經濟秩序混亂,不僅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給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而且會敗壞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形象。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必須全國團結一致,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反對只顧地方、局部利益,而損害整體和國家利益的行為。2.辦事情要善于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經濟體制改革要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等“五個統籌”,綜合了各方面因素,體現了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緊密結合。武 威 六 中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續 頁教 學 過 程 設 計第 一 輪 教 法 學 法 設 計 第二輪補充完善設計3. 主次矛盾關系。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需要綜合治理,既要全面展開,又要突出重點。 4.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中央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措施,體現了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緊密結合、相互統一的戰略思想,反映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 5.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人民群眾充分發揮首創精神,使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仍然要充分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相信群眾,依靠群眾。 (三)政治常識的角度 1.國家機關的性質。2.我國國家機關的組織活動原則。① 依法治國原則。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必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規,做到有法可依;各級政府機關,要轉變政府職能,建立依法行政機制,提高執法水平;司法機關要做到公正司法,杜絕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和徇私枉法,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和完善法律監督體系,使各種破壞經濟秩序的行為無處藏身;加強普法教育,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② 對人民負責的原則。2.政府有管理經濟建設的職能。3. 實踐黨的“三個代表”。進一步突出了人的發展問題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中的目標定位,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執政為民的價值取向,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化要求。[精題導引]材料一:假冒偽劣產品無休止地泛濫,從假煙和盜版光盤到家電、酒類、化妝品、摩托車和汽車零邯件、信用卡等等。為什么假冒制品產業在我國會如此猖獗呢 仿冒產品的泛濫,不單純是道德范疇的問題,表象背后是地方保護主義。材料二:某市有一知名企業,是該市利稅大戶,其法人代表是知名的企業家。該企業因涉嫌制造假冒偽劣商品而受到工商管理人員查處,這家企業的法人代表竟指使有關人員關押、毒打工商管理人員。工商部門為此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而該市主管財經的副市長以保護企業家為由,指示該法院“不得立案”,法院因此不予立案。該市市委得知此事后,召開市委常委會批評了這位副市長,同時表示支持管部門的訴訟行為,支持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1)材料一中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種種表現違反了市場交易哪些原則 武 威 六 中 課 堂 教 學 設 計 續 頁教 學 過 程 設 計第 一 輪 教 法 學 法 設 計 第二輪補充完善設計(2)如何評價材料二中該市法院對此事“不予立案”的行為 分析說明能否以保護企業家為由而不追究該法人代表的法律責任 (3)運用所學知識,說明地方保護主義的危害。(4)評析該市市委的做法。解析:這道題全面解析了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表現、危害、原因和治理措施。[能力訓練]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要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要把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作為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1)為什么要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上的基礎作用?(2)既然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為什么還要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職能?(教材P46)[針對性訓練]略。[板書設計][課后記載] 答案:(1)違反了市場交易的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2)該市法院“不予立案”是錯誤的。依據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任何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不能以保護企業家為由而不追究該法人代表的法律責任。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的違法犯罪行為都要依法承擔法律責任。(3)第一,它破壞市場秩序,限制公平競爭和商品自由流通,不利于建立全國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第二,它沒有擺正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使企業沒有真正成為市場主體,缺乏競爭力最終被市場淘汰。第三,它不能正確處理國家利益與地方利益的關系,背離了集體主義原則。(4)①該市市委的做法體現了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各級黨組織有領導和監督實施依法治國原則的責任,上述做法維護了憲法和法律的權威,實質是維護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地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表明黨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②該市委維護司法獨立的做法體現了黨以憲法和法律為最高活動準則,這有利于改善黨的領導,是黨的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的重大進步。第一輪審核人: 年 月 日 第二輪審核人: 年 月 日PAGE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