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知考綱·明考情]知識條目考試要求知識條目考試要求1.關于世界觀的學說(1)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ba3.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b2.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b——[備考指南] 本單元內容主要涉及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哲學的基本派別等知識。本單元試題以判斷題、選擇題居多。常以古代名人名言為背景,考查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等,務必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加深理解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關于世界觀的學說1.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1)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哲學世界觀區別含義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形成是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自發形成,人人都有特點系統化、理論化零散的、樸素的聯系①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的思維)。②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③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④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都有科學、非科學之分(2)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世界觀方法論區別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聯系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注意世界觀與方法論并非是相互影響或相互決定的關系2.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具體科學區別研究對象整個世界某一特定領域任務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領域的特殊規律作用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指導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指導聯系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③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多數與少數、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圖示為:注意防止兩種錯誤傾向:①替代論: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②取消論: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1.(2017·浙江11月學考)有人說哲學研究人生問題,有人說哲學研究認識問題,其實哲學只研究思維與存在的關系。( )解析:F 本題考查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哲學既研究人生問題,即人生觀,也研究認識問題,即認識論。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只是哲學研究的問題的一個方面。2.(2017·浙江4月學考)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解析:F 本題考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而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3.(2016·浙江10月學考)科學家在科研活動中不自覺地接受某種世界觀的指導。( )解析:F 本題考查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世界觀人人都有,科學家的研究活動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可見,本題觀點錯誤。4.(2016·浙江4月學考)你有你的世界觀,我有我的世界觀,我們都是哲學家。( )解析:F 本題考查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人人都有,但未必人人都是哲學家。第二課百舸爭流的思想一、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1)哲學的基本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根據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劃分為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特別提醒]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不等于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是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意識),思維對存在具有反作用(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是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正確認識。而對思維和存在關系的認識既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觀點基本形態主要區別唯物主義物質決定意識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某一種或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自然觀和歷史觀在唯物辯證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唯心主義意識決定物質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認為客觀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特別提醒] 唯物主義是完全正確的,唯心主義是完全錯誤的從根本觀點上說,唯物主義是正確的,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從根本觀點上說,唯心主義是錯誤的,但唯心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一定意義上豐富和發展了辯證法思想,因而也有其正確、進步的因素。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唯一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2018·浙江4月學考)哲學需要反思,需要認識“思想”、認識“認識”,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 )解析:F 本題考查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哲學需要反思,需要認識“思想”、認識“認識”,這并不涉及對世界的本原的判斷,不能說它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2.(2018·浙江6月學考)我們的祖先在治理水土等生產活動中,形成了水、火、木、金是世界本原的觀念。這種觀念屬于(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解析:選C 本題考查哲學的基本派別。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由題干可知,我們的祖先在生產活動中,形成了水、火、木、金是世界本原的觀念,屬于典型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故選C項。3.(2016·浙江10月學考)哲學的兩大陣營是指( )A.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D.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解析:選C 本題考查哲學的基本派別。哲學的兩大陣營是指哲學的兩大基本派別,即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C項正確切題。A、B、D三項不符合題意。4.(2016·浙江4月學考)世界上永遠存在未知之物,但是不存在永遠不可知之物。這種觀點屬于( )A.徹底的不可知論 B.不可知論C.不徹底的可知論 D.可知論解析:選D 本題考查哲學的基本問題。受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人們不能在某一時期就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認識完,但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現在沒有認識的事物,將來還是可以認識的。題干強調思維可以正確地認識存在,兩者具有同一性,因而屬于可知論觀點,D 項正確。A、B、C三項錯誤,不選。課件19張PPT。世界觀理論化整個世界方法論根本觀點根本方法決定體現世界觀具體科學哲學共性個性具體的原子唯物主義辯證法主觀精神客觀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必修④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doc 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