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試題八年級地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2016 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讀“二十四節氣示意圖”完成1—2題。1. 關于圖中“坐地日行八萬里”解釋錯誤的是 A.地球自轉周期為1天 B.地球自轉 C.地球赤道周長約為4萬千米 D.地球公轉 2.在濱州地區“寒來暑往,天氣逐漸轉涼”這一現象的產生與下列因素相關的正確組合是 ①是地球自轉產生的 ②是地球公轉產生的 ③此時太陽直射點正向北回歸線移動 ④此時太陽直射點正向南回歸線移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今天(6月12日),我們參加地理中考。對于這一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濱州晝長夜短 B.此時正值濱州的夏季C.哈爾濱比濱州早看到日出 D.廣州比濱州的晝更長4.在圖上量得索道的長度為5厘米,實際水平距離為500米,則該圖的比例尺為 A.1:10000 B.1/10000000 C.0 10千米 D.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距離1千米5.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有可能發育河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讀七大洲略圖,完成6﹣7題。 6.2017年,電影《戰狼2》席卷全國。影片中展示有遼闊的稀樹草原和遷徒的代表性動物(雄獅、斑馬、長頸鹿)的特寫。上圖大洲中符合這些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④ D.⑥7.下列對大洲主要特點的描述正確的是 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中部低四周高 B.③大洲以“地球之肺”、桑巴、足球文化著名,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 C.②大洲既有廣闊的熱帶雨林,又分布著世界面積最大的熱帶草原 D.④大洲有發達的經濟,聯合國總部、多元文化和移民國家,西部地勢低8.讀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中、美、澳均瀕臨太平洋,即澳大利亞圖中甲所屬大洋 B.中美、中澳關系均屬于“南北關系”,三國的合作有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C.美、澳兩國農業發達,區域化生產特征明顯,字母B所屬區域是美國著名的棉花帶 D.美、澳兩國主要是白種人,英語為主,首都均是本國最大城市圖4為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地形、河流、鐵路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9~10題。9.半島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河流眾多,短小流急,因此半島上A.熱量充沛B.光照充足C.水能豐富D.耕地廣大10.半島上的鐵路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沿海平原地區,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候B.地形C.河流D.土壤讀圖“非洲示意圖”,完成11﹣12題。11.“非洲之巔”乞力馬扎羅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頂終年積雪,但雪峰奇景正以驚人的速度逐漸消亡,主要影響因素是( )A.緯度位置 B.海陸分布 C.地形地勢 D.人類活動12.有關非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被稱為“高原大陸”、“熱帶大陸” B.氣候類型以赤道為軸南北對稱分布C.剛果河是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 D.地勢東南高,西北低2018年與2022年世界杯足球賽將分別在俄羅斯和卡塔爾舉辦。讀圖“俄羅斯和卡塔爾兩國簡圖”,完成13﹣14題。13.近幾十年來,卡塔爾出現外籍人口大量遷入的現象,導致人口增長迅速,主要原因是A.該國是伊斯蘭教的創始國,吸引著伊斯蘭教徒大量涌入B.周圍國家戰亂不斷,大量難民涌入C.該國沙漠化防治工程建設,需要大量勞動力D.該國石油資源豐富,資源開采需要大量勞動力14.在兩國土地利用類型中,耕地所占比重都不高,其自然原因是( )A.都是因為河湖稀少,水資源短缺B.俄羅斯地廣人稀;卡塔爾地少人多C.俄羅斯緯度高,氣溫低;卡塔爾降水少,沙漠廣布D.地形都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圖8是我國局部地區圖,圖9是某地作物種植景觀圖,讀圖完成15~17題。15.我國哪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經過圖8中甲山脈 A.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界線 B.地勢二、三級階梯界線 C.暖溫帶與中溫帶界線 D.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界線 16.圖9所展現的耕作場景,可能是圖8中的 A.①地區 B.②地區 C.③地區 D.④地區 17.圖8中四地的溫度帶和干濕地區對應錯誤的是A.①地區中溫帶半干旱區 B.②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C.③地區暖溫帶半濕潤區 D.④地區亞熱帶濕潤區 洪水是因大雨、暴雨或持續性降雨等原因導致河湖水位上漲而泛濫的現象。圖6為中國洪水頻率分布圖( 1949- 1989年)。讀圖,完成第18~20題。18.我國洪水頻率 A.西北地區最高 B.東部高,西部低C.黃河和長江上游地區較高 D.北方地區比南方地區高19.洪水在我國 A.人口稀疏區出現頻率高 B.影響范圍小、危害低C.對畜牧業生產沒有影響 D.對糧食生產影響嚴重20.洪水與降水之間的關系是 A.降水多的地區每年都發洪水 B.降水少的地區不會發洪水C.洪水多發區降水量大且集中 D.降水年際變化大的地區不會發洪水下圖是“某同學地理筆記上的長江流域開發條件示意圖”,完成下面21、22小題。21. 請幫該同學在上圖中補充長江下游的開發條件①江面寬闊,水流平緩 ②地形多樣,以丘陵為主③雨熱同期,水熱條件配合較好 ④人口眾多,勞動力豐富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2. 下列開發長江流域的措施,合理的是A. 上游河段利用水能開發水電 B. 上游干流河道清淤便于航運C. 中游圍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積 D. 下游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23.讀我國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甲河孕育了我國著名的“塞上江南”B.乙河中下游平原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C.丙河流域是我國最大的玉米產區D.丁河谷地是我國重要的河谷農業區三江源是長江、黃河、瀾滄江源區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讀圖,完成24~25題.24.“中華水塔”水量豐盈的時期,最可能在( )A.1 月 B.4 月 C.7 月 D.11 月25.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區景觀的是( )A.雪山連綿,沼澤密布 B.小橋流水,綠樹成蔭C.大漠孤煙,長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0分)26.讀局部經緯網示意圖和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9分)(1)讀圖2在公轉軌道圖上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2)寫出C點的地理位置( 、 )(3)圖1中C點在D點的___________方向。(4) 位于低緯度的點是 。(5)圖1中陰影區域跨東西半球的是 ,面積最小的是 。(6)關于圖1中D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位于低緯度 B.比C點先看到日出 C.四季變化分明 D.有陽光直射現象(7)當地球公轉到C點時,濱州市的氣候特點是 。27.(8分)材料 2017年5月14~15日,“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主旨演講。為“一帶一路”的未來走向勾畫出清晰的路線圖。閱讀材料和“一帶一路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海上交通要道有被日本稱為“海上生 命線”的③ 海峽和亞非分界線① 運河。(2)沿陸上“絲綢之路”自東向西直至西歐,年降水量的變化 是先逐漸減少,再逐漸增加,形成這種變化規律的主要原因是 。(3)一艘從法國駛向廣州的貨輪,它裝運的貨物最有可能是 。 A. 咖啡、蕉麻 B. 石油、煤炭 C. 牛肉、奶制品 D. 蔗糖、稻米(4)2018年4月14日,美國空襲位于西亞的敘利亞,使這片本已傷痕累累、滿目瘡痍的土地再受重創。下列關于敘利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敘利亞內戰雙方都是黑種人 B.敘利亞人都信奉基督教 C.敘利亞戰爭僅僅為了爭奪石油資源 D.敘利亞內戰雙方主要講阿拉伯語(5)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這是對西亞位置的高度概括和歸納。這種位置特點能使我們意識到西亞 。 A.氣候炎熱 B.民族沖突不斷 C.對外交通便利 D.資源豐富(6)西亞現在修通了波斯灣通往地中海的輸油管道,從地中海沿岸裝船運輸。這種改變能縮短西亞石油運往哪里的距離? ①中國的距離 ②西歐的距離 ③美國的距離 ④日本的距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西亞普遍分布的民居是 。 A.墻厚窗小的平頂屋 B.高腳屋 C.茅草屋 D. 窯洞28. 暑假期間,濱州市某中學的地理社團,同父母們一起開展了“環游中國”自駕游活動。下圖是學生自主確定的考察路線圖,他們對沿途遇到的現象和疑問進行了收集和整理。請參與到活動中,完成此次考察。(11分)(1)他們從濱州出發,首先到達A地,住在牧區的傳統民居 里;在B地他們品嘗了當地的特色瓜果 ;在C地他們穿著當地民族的傳統服飾 拍照留念; 在D地區地區參觀了我國最大 的 水利工程;然后沿江而下到達我國最大的城市 ;最后返回濱州。)(2)運用所學知識,解釋下列現象。現象1:從A到B地表景觀呈現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變化規律。 現象2:B地區的城鎮分布在盆地邊緣的綠洲上。 現象3:在C地區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3)請比較長江對D、E兩地區發展影響的差異。(4)張先生家在常州,工作在蘇州,每天往返于兩城市之間,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請你據圖回答,這種生活方式依賴的條件是什么 29.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2019年3月,習主席在歐洲西部訪問,此次活動創造性地為增進絲路沿線國家人民的互信、發展中意友誼、促進“一帶一路”的民心相通注入了活力。圖7-l為意大利地形和氣候類型分布示意圖,圖7-2為羅馬氣候資料。(l)意大利北部為____________山脈,山脈南側為波河平原,南部半島上縱列著亞平寧山脈。(2)除北部為高山氣候外,意大利其它地區為____________氣候,氣候特點表現為_____________。受氣候影響,波河______(季節)水位最低,甚至干涸。(3)波河平原是意大利農業最發達的地區,其發展農業的有利自然條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4)意大利地熱資源豐富,原因是位于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帶。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 我國東北地區和歐洲西部大致處于相同的緯度范國,某校初中地理研究性學習小組找到這兩個地區的示意圖(圖1和圖2)研完這兩個地區的異同。材料二 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葡酒產地,葡萄是制作葡酒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法國葡萄產區主要分布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 圖1 圖2 (1)讀圖1和圖2,東北地區和歐洲西部大部分都位于五帶中的 ,它們地形的共同特點之一是 (地形類型)面積廣大,兩個地區均適宜大面積種植的糧食作物是 (水稻/小麥)。(2)圖2中的甲是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 海峽,它連接了大西洋和地中海,未來地中的面積將變 (大/小),這樣變化的原因是 。(3)法國葡萄產區主要分布在法國南部的地中海沿岸,該地區種植葡萄有利的氣候條件是: (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31.閱讀下面圖文材料,回答相關問題。(共8分)下面圖1為我國政區略圖。圖2為我國局部區域,面積約70萬km2,人口約38萬,交通道路密度約為全國的1/4,域內廣泛分布著鉀等50余種礦產資源,有30多種居全國前十。城市M地處區域腹地,海拔2780米,市區面積30.2km2,人口約26萬。該市附近建有全國最大的鉀肥生產廠及其他多個廠礦企業。但礦產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以粗加工為主,工業三廢排放嚴重。圖3、4、5為該區域年降水量及氣溫分布示意圖。(1)從圖4和圖5中等溫線分布形態看,本區域中部氣溫 于四周氣溫,說明中部海拔低于四周海拔,由此判斷本區域是一個巨大的 地形。(2)城市M的氣候特征可表述為:年降水量 ,夏季涼爽冬季 ,氣溫年較差大。(3)請將“旅游、礦產、科技、水資源”四個詞語分別填入下段文字適當的橫線上。本區域可以利用豐富的 大力發展采礦業及相關加工工業,但因工業生產效率低,浪費嚴重,所以發展工業應加大 投入;因 匱乏,所以農業、工業應特別注意節約用水;因海拔高,山岳、荒漠風光等資源獨特且豐富,可以大力發展登山、賞冰雪、荒漠觀賞體驗等 業)考察路線圖B地區人口城鎮分布圖水利工程旅游路線EDCBA○濟南E地區城市和交通示意圖甲波德平原西歐平原PAGE 82018—2019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檢測試題八年級地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D D A B B C B C B D C D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D B D C C A C C A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50分)26.讀局部經緯網示意圖和地球公轉軌道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9分)(1)讀圖2在公轉軌道圖上標出地球公轉的方向(逆時針)(2)寫出C點的地理位置(15°N 15°E )(3)圖1中C點在D點的正西方向。(4) 位于低緯度的點是C,D 。(5)圖1中陰影區域跨東西半球的是③,面積最小的是 ③ 。(6)C (7)寒冷干燥。27.(8分)(1)馬六甲 蘇伊士 (2)海陸因素(海陸位置、距海遠近不同)(3)C (4)D (5)C (6)C (7)A28. (1):蒙古包(1分) 哈密瓜或葡萄(1分) 藏袍(1分 三峽(1分)上海(1分)(2)現象1:因為從A到B降水逐漸減少。 現象2:因為這里有高山冰雪融水或山地降水。 現象3:因為這里海拔高,空氣稀薄。(3)在D地區發展水電業(1分);在E地區發展內河航運業。(1分)。(4)依賴發達的高速公路或高速鐵路(1分)。29.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1)阿爾卑斯(2)地中海 冬季溫和多雨(或濕潤),夏季炎熱(或高擬)干燥(或少雨)(只寫夏季或冬季特征,氣溫或降水特征均不給分) 夏季(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熱量充足:光照充足;有便利的灌溉水派(答出任意兩點即可)(4)阿爾卑斯一喜馬拉雅(或地中海一喜馬拉雅)30.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1)北溫帶(寫溫帶不給分)平原、小麥(2)直布羅陀 位于板塊碰撞(擠壓)地帶,不斷縮小。 (3) 夏系氣溫高,多晴天,充足光照31. (1)高 盆地 (2)稀少 寒冷(3)礦產、科技 、 水資源 、 旅游PAGE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年八年級地理期中試題.doc 2019年地理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