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美版小學美術六年級下冊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六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有17課,分為8個隱性單元,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占有較大比重。本冊單元和課節教學內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但是也有并列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安排教學時,課序可根據季節、學校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而作一定的調整。課時數只是一種建議,教師在教學時亦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條件作適當調整。二、教學目標1、學習掌握幾種人物速寫的方法,能抓住對象的體態特征,用簡練的線條,概括生動地表現其特點,特別是動態的任務形象。2、綜合運用小學階段所學的美術技法進行繪畫創作或工藝制作。3、工藝美術(實用)的特點,能了解接受并明確現代生活中工藝美術的應用和地位。4、欣賞著名雕塑作品,提高欣賞能力。5、人物速寫中,觀察能力、概括能力、表現能力的培養。6、在繪畫、工藝制作中綜合運用已學的構圖、色彩等基礎知識。三、班級學生情況分析六年級學生們的美術基礎不相同,對美術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學生對色彩有辨別能力,把握物體形狀的能力很強,樂于動手,對手工制作課充滿了熱情。該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興趣遠不如低年級學生,想象力也隨之下降,他們更多的追求寫實的東西或喜歡目前流行的“動漫”。表現欲下降,在繪畫技巧上線條較流暢但生硬,畫風呆板,缺少童趣。因此,六年級學生是從兒童繪畫到少年繪畫的轉型時期,要重視有欣賞內容和工藝設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其實就是對兒童想象力的深化,轉變為更理論性含量的創造。四、主要教學措施1.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多創造條件,多給學生感悟優秀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比較。2.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幫助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形成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創新的欲望。3.創設文化情境,涵養人文精神。降低美術知識和技能的難度,注重美術文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涵養人文精神,是新課改的一大要求。4.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次課改的重點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5.鼓勵學生探究性綜合性學習。6.重視學生自評與互評。周次|教學內容備注11 外國的傳世名作22 用線畫人物33 色彩風景44 奇妙的新畫筆55 奇思妙想66 會動的“畫”77 巧妙的包裝88 展示設計99 紙塑1010 竹1111 青花瓷1212 美無處不在1313 祖國美景知多少1414 拍一部小電影1515 我們的課本劇1616 東陽木雕1717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8測試19地方課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