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石窟里的佛教藝術》學案第11課 石窟里的佛教藝術——中國的四大石窟·導學案(選自人教版《美術鑒賞》中國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學習目標了解在宗教流行時期,宗教對美術創作的影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宗教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美術鑒賞能力。重點難點重點:宗教美術類型及作品難點:在中國宗教美術作品中出現的宗教形象本土化現象。過程學習:展示作品——引起討論——深入探究——感悟課程中心主題——學會判斷課前預習:宗教的產生1、古時候人人類對不了解的事物與現象無法進行解釋,就寄托于神靈與鬼魂。2、當人有了自我意思,并能把自然作為一種異己力量,在支配著人本身和人周圍的一切事物,因而產生了最初的宗教觀念。人們面對紛繁復雜和變幻莫測的各種自然現象,覺得在自己周圍的各種事物中都存在著超自然現象,這種力量主宰或影響著自己的生活,進而把這種力量神秘化、人格化,作為神靈加以崇拜,并企圖通過祈禱、祭祀、舞蹈、音樂等形式對其施加影響,使之給人類帶來”恩賜”。這就是宗教的產生。宗教是什么宗教是一種主觀意識對希望的執著而誕生的一種強大的精神依靠,所以,宗教信仰是我們人類心靈的慰藉。宗教和美術的關系1、宗教對美術的影響是巨大的,而美術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觀念,給宗教以影響。在原始社會,人類就有圖騰崇拜、巫術等原始宗教。2、原始人視繪畫為魔力,相信畫什么就能征服什么。也有觀點認為,繪畫這些動物形象目的在于識別動物而去獵獲動物。宗教對中國美術的影響1、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值隋唐時期達到鼎盛。這一階段,中國美術中出現了大量以佛教信仰為主題的造像、壁畫以及建筑寺觀,從許多方面改變了中國早期美術的基本面貌。課堂探究一、導入語佛教在中國的流傳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料記載,公元67年漢明帝曾派十八位使者到西域取經求法,在求得佛經、佛像后建立了中國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并從印度請回兩位高僧,翻譯出中國的第一部漢字經書——《四十二章經》。眾所周知,佛教產生于印度,它的創始人是位教悉達多·喬達摩的印度王子,這也就是我們常講說的“釋迦摩尼”。二、佛教在中國的發展:佛教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演變為三個教派:1、原始佛教2、小乘佛教(也稱“部派佛教”)——主要流傳于東南亞3、大乘佛教——主要流傳于東亞、日本等在中國主要是流行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中原地區流傳以時代劃分:在唐代流行“凈土宗”;在宋代則流行“禪宗”;在西藏地區則流行喇叭教的“密宗”。三、從歷史發展過程中,佛教藝術盛行于中國許多朝代,如:北魏——中國佛教藝術興起的第一次高峰隋唐——繼北魏后佛教藝術興起的第二次高峰宋元明清——佛教藝術隨著佛教的發展雖不及前兩次輝煌,但總體保持平穩四、佛教石窟石窟——原始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叢山峻嶺的逃避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師生互動):中國的四大石窟? 1、甘肅敦煌莫高窟 2、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 4、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在中國很多石窟里所塑造的主佛最著名的就算是“三世佛”。(師生互動):1、彌勒佛于現在所流行的形象有何不同。 2、佛手的姿態有什么不同。五、中國四大石窟中代表作1、甘肅敦煌莫高窟——《飛天》、《九色鹿》2、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曇曜五庫3、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奉先寺大佛、古陽洞4、天水麥積山石窟——泥塑六、總結我國石窟藝術的基本特征:1、神性與人性的融合 2、環境與心境的結合 3、佛門等級與造像布局4、裝彩與眼神 5、象征性與藝術處理課后訓練選擇題1、( )的佛像造像體現出皇權與神權相結合的藝術。A、盧舍那佛龕造像B、麥積山石窟C、曇曜五窟D、敦煌石窟2、被稱為“中國彩塑藝術博物館”的是( )A、云岡石窟B、敦煌石窟C、龍門石窟D、麥積山石窟3、敦煌石窟的( )成就輝煌A、壁畫B、石雕C、壁畫與彩塑D、壁畫與石雕4、從云岡石窟到龍門石窟的雕塑造像在風格上產生了很多的變化,這種變化反映了( )A、佛教雕塑風格進一步本土化B、佛教雕塑風格進一步藝術化C、佛教雕塑風格進一步世俗化D、佛教雕塑風格進一步寫實化填空題1、20世紀下半葉,關于中國古代雕塑的三大重大發現 、 、 。2、中國古代雕塑的分類有 、 。教學反思1、宗教雕塑,重點是四大石窟,了解四大石窟的代表及其藝術特點。2、分析宗教雕塑與世俗雕塑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的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