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明確考點,把握趨向——2018中考分析及2019趨向研討考點落實往年對比中考趨向備考復習一、考綱——《說明與檢測》二、《說明與檢測》歸類 三、一類考點的落實情況 四、二類考點及落實情況 五、2018年中考總結 (一)2018年亮點回放(二)2018年總體印象第一、考點落實一、七年中考重點考點分值統計二、三年中考各板塊題量、分值統計三、一份試卷的試題結構四、物理公式的考查對比五、七年中考用過的重要數學知識六、七年中考了解類熱點匯總第二、往年對比一、正確認識趨向二、中考大趨向三、以題型分析2019年中考趨向㈠綜合應用題㈡實驗探究題㈢作圖題㈣填空題、選擇題㈤填空題最后一題第三、中考趨向一、一輪復習容易出現的問題㈠教師存在的問題㈡學生存在的問題二、一輪復習應該教會學生的方法㈠教會閱讀自學㈡教會科學記憶㈢教會有效梳理㈣教會科學審題㈤教會反思提高三、一輪復習的核心第四、備考復習一、考綱——《說明與檢測》第一、考點落實三、一類考點的落實情況 1.物理學拓展了人類對微觀世界和宏觀宇宙的認識。研究發現,常見的物質是由大量的 構成的。 5、能用分子動理論解釋某些熱現象分子或原子 2.……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 成水蒸氣,流動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空氣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條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與原來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匯集到江、河、湖、海中。 4、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汽化 液化 凝華 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當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及光屏處于圖5所示的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B.圖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的成像特點相同C.透鏡不動,蠟燭向左移動,光屏向右移動,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D.透鏡不動,將蠟燭與光屏互換位置,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D掌握凸透鏡的成像規律17.小明利用圖11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⑴?磁鐵不動,閉合開關,導體棒沿 (選填“上下”或“左右”)方向運動時,電流表指針會發生偏轉。⑵導體棒不動,閉合開關,磁鐵上下運動,電流表指針 (選填“會”或“不會”)發生偏轉。⑶斷開開關,無論磁鐵如何放置、導體棒怎樣運動,電流表指針都不發生偏轉。由此小明得出結論:閉合電路得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 運動時,電路中就產生感應電流。⑷小明進一步猜想,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導體運動速度和磁場強弱有關。為了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與磁場強弱是否有關,他應進行的操作是: ?。 左右 不會 切割磁感應線 控制導體運動速度不變,換用不同磁場強度的磁體,觀察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的大小20、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20.在實踐活動中,小剛所在的興趣小組對電熱水壺進行了研究與計算。⑴如圖17所示,電熱水壺使用的都是三腳插頭,中間較長的腳連接的是電熱水壺的金屬外殼,插入三孔插座后可將其與 相連,防止漏電時對人造成傷害。壺底的加熱盤燒水時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了水的內能。⑵電熱水壺的銘牌如右表所示,正常工作時通過電熱水壺的電流是多少?大地 熱傳遞 I = P / U = 2000W/ 220V= 9.1A 10、理解電功和電功率,并能進行簡單計算21.在研究性學校活動中,小玲所在的科研小組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進行了調查與研究。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我省南陽牡丹江口水庫引水,穿過黃河,直通北京。兩地海拔高度差約為100m,經過工程師的精心設計,實現了渠水全程自流。渠水流動的動能是由 能轉化而來的;渠水在貫穿黃河時,工程師設計了圖18所示的穿黃隧道,整個穿黃隧道相當于一個 ?。 重力勢 連通器 二類目標認識動能、勢能和機械能三類目標知道大氣壓強與人類社會的關系3.如圖1所示,將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會看到乒乓球 。該實驗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請你再設計一個顯示聲源振動的實驗: 。 被不斷彈開將敲響的音叉插入平靜的水面,平靜的水面會泛起水花 1、認識聲的產生和傳播條件(一)2018年亮點回放9.與頭發摩擦過的塑料尺能“吸”起紙屑。下列現象中“吸”的物理原理與其相同的是 (? ? ? )A.擠壓后的塑料吸盤“吸”在瓷磚上(認識)B.削平的鉛柱擠壓后會“吸”在一起(理解)C.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了解)D.行駛的汽車的窗簾被“吸”出窗外(了解)C 以識別摩擦起電現象為背景的學科內綜合 實驗探究題象綜合應用題一樣是河南中招考試的重頭戲,三個題18分,占比25.7﹪。實驗探究題的特點是相對容易,得分率高,在沒有難度較大的設計、創新題出現的情況下,應當得滿分。 需要說明的是2011年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規定了初中階段必做的有20個實驗,但河南中考實驗探究題的范圍要大得多,規定凡是用“通過實驗”這一措辭陳述的知識內容,都必須通過實驗來學習,就是都在考查范圍之內。㈡實驗探究題一輪復習 3月4日~4月30日(42天,實際約30多天) 舊知歸納,夯實四基。形成知識網絡, 強化理解應用。 一學期共88天時間二輪復習 5月7日~6月1日(18天) 專題復習,提升能力。掌握解題通法, 形成技能技巧。 三輪復習 6月3日~6月21日(15天) 模擬演練,查漏補缺。積累考試經驗, 補缺實現飛躍。 第四、備考復習事半功倍!方法不完全決定成敗,但沒有好的方法,往往會導致失敗。 二、一輪復習時應該教會學生的方法③大括號法④綜合法⑤知識樹法⑥思維導圖法一個模子1、定義:⑴物質從 (直接)變成 叫做 。⑵ (溫度條件)、 (發生部位)、 (劇烈程度)的汽化 現象叫 (蒸發或者沸騰)。2、回答液化或凝華現象: (什么地方)的水蒸氣遇到冷的 (什么物體)液化或凝華而成的 。二個規定: 攝氏溫標規定:0℃;100℃。三個區別1、蒸發和沸騰的區別:相同點: 。不同點:2、三種溫度計的使用區別:3、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異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四個會:溫度計使用:1、會看; 2、會量; 3、會讀; 4、會記。五個三1、三個點:熔點、凝固點、沸點。2、三個因素:指影響液體蒸發的三個因素。3、三個條件:熔化、凝固、沸騰。4、三規律:熔化、凝固、沸騰都要不斷 熱,溫度 。5、三圖象:熔化、凝固、沸騰圖象。六種現象:“白氣”;霧、露、霜、雪、霧凇。⑦概括法祝愿大家收獲滿滿,人生幸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