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名稱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執教者 課時 1課時 所屬教材目錄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小學教材課題背景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每一個傳統節日都蘊涵著我們民族獨特深層的精神價值觀,她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可就在當下有關中華傳統節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視,民族之風日益擴散和影響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們卻發現他們對很多中國民族傳統節日的了解與感受仍相當有限,對節日民俗活動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傾向,相關可接受與參與的節日民俗活動內容也多為單調與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從大人的口中粗略與簡單的了解了一些相關內容。 再加之,隨著西方文化對中國本土文化的沖擊,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國人面前出現了逐步淡化的趨勢,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動開展之風已受到嚴重傷害,從而導致少年兒童對于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表現出了嚴重的“營養不良”。因此,我們覺得重視學生對本民族傳統節日的認識回歸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們的,更是需要孩子們來感受、認知、傳承與創新的。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非常喜歡綜合實踐活動學科,但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大多數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學習起來非常有興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學動手能力較差。我將根據學生特點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理解,調查,實踐。基于以上認識和了解,我班開展了《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本次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能產生發自內心的對中國節日文化和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熱愛,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正確認識和了解傳統節日,增長知識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通過搜集、交流、匯報傳統節日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誦讀有關傳統節日的詩歌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交流、討論、操作等實踐活動,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傳統節日的重要性和它的習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之情,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交流、討論、操作等實踐活動,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認識傳統節日的重要性和它的習俗。通過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 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之情,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策略與 設計說明 以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確定研究小主題,在活動中通過查找資料、調查采訪、動手實踐、信息搜集與處理、親身體驗、展示與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傳統節日這個窗口,來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感受我們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學生與傳統節日文化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提高學生的民族人文素養。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激趣導入,引入課題(5分鐘) 師:你們喜歡過節嗎?(生:喜歡)師:過節是我們最盼望的一件事了,不過有關節日還大有學問呢!有世界節日、傳統節日、民族節日,你們想不想來研究研究?生:想。師:好,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我國的傳統節日。(板書:傳統節日)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傳統節日?你對他們了解多少? (自由討論)生:學生簡要回答 師小結: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喜歡過春節嗎? 你們是怎么過春節的?(生交流) 1(師播放春節有關圖片)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拜年、貼春聯、吃團圓飯、放鞭炮,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其實每個傳統節日各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各有不同的講究。同學們:我們的傳統節日里有特殊意義的節日不在少數,“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你們是怎么過端午節?(生自由交流)2播放端午節的圖片。為了讓同學們對這個傳統節日有進一步的了解,我們此次進行的綜合實踐課的主題是“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教師板書活動主題: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學生觀看歡度春節和端午節活動的畫面 通過與學生交談,激發他們對傳統節日的喜愛之情,演示課件,以生動的歡度春節畫面,喚起學生對春節、端午節的回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快樂、和諧、互動的氣氛。 二、默讀課題思考,提出問題 (5分鐘) 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寫下來。 學生思考并寫出問題,教師巡視。 學生在紙上寫問題。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三篩選問題,確定研究課題(27分鐘) 教師指導如何篩選問題: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授給學生知識,提供現成的答案,不如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解答問題。 在短短的時間內,同學們已經寫書了好多個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有的問題大家都想去研究,有的問題不值得一提,還有的問題上網上或圖書館一查就知道。在眾多的問題中我們要學會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研究,如:課件展示 1、學生都知道的、學生可以自己解決的、與主題無關的不用提問了。 2、自己想很想知道但是不能獨立完成的需要小組合作解決的要提出問題。 二、篩選問題,先自己選再小組內選。 (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結組,選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當組長) 根據剛才學到的篩選方法自己篩選,然后再在小組內交流討論,每組選出3-4個有價值的問題。 師巡視指導 三、分組匯報,全班篩選問題 師:第一組同學你們組選出哪些問題?如何篩選的? 生:…… 師:第二組…… 生:…… 教師將各組匯報問題寫在黑板上。全班學生共同篩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并將這些問題定為本次綜合實踐的研究問題。 1、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具體日期和來歷。 2、端午節節日流傳著哪些故事、傳說或詩文。 3、傳統節日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4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學生學習篩選方法。 學生代表匯報問題,并說明如何篩選的。 在平時的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生挖掘問題的能力。實踐證明,對學生“提出問題”,既有利于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 ,激發學生興趣,又有利于教師適當調整教學節奏、授課重點、難點既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獨創之見,又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四總結、啟發下節課的內容(2分鐘) 同學們已經確定了本次活動的研究問題,下節課我們具體進行研究。 學生自由選擇研究問題,課下進行研究。 讓學生學會課下討論、研究,激發研究興趣,提高自身能力。 布置作業 (1分鐘) 課下搜集有關資料并整理好。 板書設計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 傳統節日春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 ???? 元宵節?? 臘八節??? ?重陽節 板書設計主要是幾個重大傳統節日的名稱,以及這些重大傳統節日的手抄報、圖片資料等,目的是教給學生更多的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啟迪他們的思維,激發學習興趣,鼓勵他們了解更多的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 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引導學生參與討論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法寶。只要是學生討論環節學生都非常踴躍,課堂氣氛非常活躍熱烈。但是作為老師要控制好,不然學生會很容易跑題,越扯越遠,影響課堂效果,而且講課時間就會不夠。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做進一步的探討,這樣由表及里的有序學習,學生易于接受。尤其對于學生平時很愿意思考理解的一些理論性的東西,用這招效果就很好了。 3、設計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注重方法的指導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珍惜學生生活體驗與教學的關系,教師幫助學生獲得某種經驗,使學生能借助自己的親身體驗來完成此次活動,這是本次實踐活動課最大的收獲。課前上網搜集整理資料,讓學生從心里喜歡上了我國傳統節日,從行為上親近它,進行實踐探究,在實踐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情感體驗。 4、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改變在活動中,教師不是臨駕于學生之上,而是以一個小伙伴的身份,和他們一起探究,對他們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指導,教給方法,適時鼓勵,使學生樂于學習,積極投身到活動中去,為順利的完成活動打下基礎。 5、實踐體驗帶給孩子們無限的快樂,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孩子們在生活的大舞臺上盡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滿足了他們的欲望,提高了他們的能力,促進了他們求知的興趣。 6、預測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足我估計學生在收集、整理資料方面比較困難,因為大部分學生家里沒有電腦,而且電腦制作的水平有限,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何來調控這些客觀存在的問題,也是需要考慮的。 7、應對策略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勢利導,及時調控,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鍛煉學生,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課件18張PPT。第三單元 人文. 社會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 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曾經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也形成了許多形式多樣、獨居特色的節日。 同學們,看了這些圖片,作為一個中國的學生,你對這些傳統節日了解多少呢?(互相討論,請學生說一說)教學目標1 通過搜集、交流、匯報傳統節日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2通過誦讀有關詩歌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達能力。3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師:“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喜歡過春節嗎?同學們,你們是怎么過春節的?(師自述: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拜年、貼春聯,吃團圓飯、放鞭炮,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其實每個傳統節日各有不同的文化內涵,各有不同的講究) 同學們,我們的傳統節日里有特殊意義的節日不在少數,“端午節”就是其中一個,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師:你們是怎么過端午節的?(組內互相交流) 師:播放各地過端午節的視頻 教師板書課題: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把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寫下來。溫馨提示(問題篩選要求):1:學生都知道的、學生可以自己解決的、與主題無關的不用提問。2自己很想知道但不能獨立完成的需要小組合作解決的要提出來 1、根據學到的篩選方法,然后再在組內討論,每組選出3—4個有價值的問題。 2、分組匯報問題,并說明如何篩選的。(教師適當引導,補充) 3、把每組確定問題張貼在黑板上。師生合作:把各組的問題在篩選,最終只留四個問題。1、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那一天和它是怎么來的?2、端午節流傳著那些故事、傳說或相關的古詩。3、端午節有哪些風俗習慣?4、端午節的別稱有哪些? 1、介紹屈原的相關資料。2、出示端午節的相關古詩。3、配圖講解粽子的制作方法。4、出示端午節的有關故事(兩三個) 師小結;同學們已經確定了本次的研究問題,下節課我們具體對問題進行研究。 布置作業:1、課下搜集有關的資料并整理好。 2、以“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為主辦一期手抄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綜合實踐課《走進中國傳統節日》教學設計.doc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節日.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