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期中復習總提綱1、 人的由來1、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 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關系接近,它們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以樹棲為主。1) 人類的進化過程: 樹上生活 下地生活(森林大量消失)森林古猿 (露西) (使用并制造簡單工具)直立行走 導致手足 分工2、四種現代類人猿:大猩猩 黑猩猩 長臂猿 猩猩2、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睪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內生殖器 附睪: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 陰囊:保護睪丸陰莖:排精、排尿1) 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內生殖器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陰道:月經流出,胎兒產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陰2)精子 (新生命) 細胞分裂 分裂分化 發育 (8周) 發育成熟 受精卵 胚泡 胚胎 胎兒 由陰道排出(新生兒) 卵子 在輸卵管 逐漸發育 移動到子宮, 生活在羊水中, 分娩(40周)中結合 植入子宮內膜 通過胎盤、臍帶(即懷孕) 從母體獲得營養 物質和氧排出二氧化碳等廢物3)精子、卵子合稱生殖細胞。 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合稱性激素。4)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說法不十分準確。(280天40周左右,都屬于足月出生)3、青春期青春期發育:女性快于男性。形態特點: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顯著特征。 神經系統功能特點 心臟 結構、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第二性征的發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調節3、青春期的衛生:1)遺精:男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2)月經:女子進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宮出血現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有關形成過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宮內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細胞發育成熟從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減少 子宮內膜壞死、脫落 出血 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連同血液一起從陰道出,形成月經。4、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目標: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齡晚2到3年結婚 具體要求 晚育:提倡婚后推遲2到3年生育 少生: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關鍵 優生:禁止近親結婚,有利提高人口素質錯誤說法:1、晚生不如早生2、糧食問題解決,人口增長就不受限制了。二、人體的營養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給人類提供了營養物質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1)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人的生長發育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屬于糖類。脂肪:供能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況下,脂肪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三者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并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維生素: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維生素A:促進人體正常的發育,增強抵抗能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豬肝含量多。缺乏時,皮膚粗糙,夜盲癥。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時,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強抵抗力。辣椒含量多。缺乏時,壞血病,抵抗力下降。它的水溶液能使高錳酸鉀(紫紅)溶液褪色。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缺乏時,佝僂病(如雞胸、X形或O形腿等)、骨質疏松癥 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營養物質以及尿素等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運輸。無機鹽: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如:鈣:兒童缺乏導致佝僂病,雞胸,o型腿,中老年人會骨質疏松、鐵:構成血紅蛋白,缺乏導致缺鐵性貧血缺碘:地方性甲狀腺腫或者兒童智力發育障礙第七類營養素——膳食纖維,促進胃腸的蠕動和排空。2、消化和吸收消化: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質都是分子大、結構復雜的有機物,進入消化系統后,逐步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這個過程叫做消化。1)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腸 大腸 肛門 消化系統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加粗的為大消化腺,在消化道外。 分泌消化液,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參與脂肪消化2)小腸的結構特點: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小腸適于消化、吸收的特點:1)最長;、 2)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于吸收營養物質; 4)有各種消化液。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P34技能訓練 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P30 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37度酶的活性越大。 唾液淀粉酶 酶(腸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淀粉 麥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腸液)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 氨基酸 膽汁(肝臟) 酶(腸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腸):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膽汁不含消化酶 乳化作用4)營養物質的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營養)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從小腸絨毛的毛細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環)吸收; 其他從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大腸: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3、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1)合理營養 按時進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一天的能量攝入30、40、30,從下往上第一層糖類,二層維生素,三四層蛋白質,五層脂肪。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不吃有毒的食物(餿飯菜、發芽的馬鈴薯)、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廚房和炊具的干凈。綠色食品標志。A 級AA級三、人體的呼吸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呼吸道都由骨和軟骨做支架,保證氣流順暢通過呼吸系統 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痰的形成:氣管內纖毛向咽喉方向不停的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北歐人的大鼻子是為了預熱寒冷的空氣。吃飯時不能大聲說笑,因為咽部的會厭軟骨來不及放下。2)、肺(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左兩葉,右三葉,一分鐘呼吸16次。(2)結構:肺泡數目多,外面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很薄,只由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構成,適于氣體交換。(3)功能:氣體交換。肺泡是肺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2、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1)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動作。2)肋間肌 收縮 胸腔容積擴大 肺擴大 肺內氣壓減小 吸氣 膈肌 舒張 胸腔容積減小 肺收縮 肺內氣壓增大 呼氣 膈肌收縮膈頂部位置下降。P49演示實驗。,4) 體內氣體的交換:P50資料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氧化碳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 肺泡氧氣3、空氣的質量與健康 1)空氣的質量影響人體健康 大氣中的污染物危害人體健康極大 有害物質能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 當地空氣污染的原因 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現代人類東非人早期人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