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教學設計一、設計思想?《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解讀《課程標準》是備課的前提。《課程標準》對《輸血和血型》沒有明確的具體內容標準,但有理解血型與輸血關系的活動建議,以及珍愛生命,提倡義務獻血的情感目標。基于此,通過模擬實驗、獻愛心游戲和相關視頻,使學生能有豐富的感性體驗與深刻的感悟,對學生進行珍愛生命、關心他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從而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人的血型和輸血是學生非常關注的問題,但是由于血型鑒定可能會造成疾病感染和傳播,國際上許多國家都禁止在中學階段采用真人真血進行教學實驗。所以,我從《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中選取模擬實驗加以改進,幫助學生理解血型與輸血的關系;知道血型鑒定的基本過程,掌握血型鑒定的基本技能;學習模擬實驗等間接實驗的方法。?二、教學分析?教材是引導學生認知發展、生活學習、人格構建的中介,準確而深刻的理解教材是上好課的前提。血液對于人體來說很重要,只有維持血量的基本穩定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那么一個正常成年人的血量是多少?什么情況下需要輸血?輸血需要注意什么?無償獻血有什么意義?這是這節課要解決的問題。本章前三節的學習,使學生對血液、血管、血液循環系統有了一個較為完善、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與現實生活關系密切的《輸血與血型》單獨成為一節,是對新課程標準中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目標的全方位體現,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章節中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本節文字量不多,知識量也少,但是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這些內容學生也很感興趣,渴望獲得相關知識的欲望十分強烈。所以我把教學重點定在輸血與血型的關系以及認同我國無償獻血制度,使學生從小樹立珍愛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情感。但是輸血與血型的關系學生難于理解,認同我國無償獻血制度,激發學生從小樹立珍愛自己與他人生命的情感僅憑教材內容很難落實,所以我把它們列為教學難點。?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了解血型發現的過程,說出ABO血型的類型,并能認同同型輸血原則;?2.了解人體的血量以及輸血與血型的關系;?3.學會運用所學的ABO血型知識,嘗試“模擬”血型鑒定,增強動手能力;?4.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匯報,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及語言表達的能力。?(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模擬血型鑒定”的模擬實驗,了解ABO血型的鑒定,并認同同型輸血;?2.通過“獻愛心”游戲,鞏固同型輸血原則,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3.通過觀看案例視頻,培養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 通過我自身的獻血實例和豐富的圖片,激發學生樹立成年公民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觀念。?(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對輸血與血型的了解,激發學生認同我國的無償獻血制度;?2.通過模擬實驗,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3.通過我自身的獻血實例以及豐富的圖片,激發學生珍愛生命夠情感,樹立成年公民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觀念。?四、教學策略和手段?教學過程是學生主動參與和推進的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以此為依據,我構建了“主動參與”的教育模式,還給學生空間和時間,并讓這些時間和空間發揮應有效益,使學生能夠主動探究知識,能夠得到一定的發展。為取得最佳效果,我采用如下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視頻輔助,啟發設疑討論,游戲、模擬實驗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法,并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如提出問題、觀察方法、激發思維、資料分析、理論聯系實際、表達和交流等。從而深化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并使學生在學會的基礎上會學、樂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基礎。?根據初中生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結合生活實際,在啟發式教學原則指導下,我使用多媒體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學生自己同學的相片、五指山地區大中專院校學生獻血圖片、學生模擬視頻,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統一,切實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能有效地突出重點,分解難點。?五、教學過程教學步驟 教師組織和引導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展示玉樹地震相關圖片,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 人們在地震中受傷并大量出血,這時,他們最需要什么樣的救治?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投入新課學習。 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二、血型的發現 1、PPT展示血型發現史資料,學生閱讀,引導第一輪的搶答游戲。 ? 問題一:不經過驗血直接輸血可能導致什么后果? ? 2、及時評價、總結,辨析“凝集”和“凝結”的區別。 ? 問題二:世界上第一個發現ABO血型的人是誰? ? 3、教師對學生回答進行評價、總結,擴展:人們還陸續發現了MN、Rh等數十個血型系統,但是臨床中應用最廣泛的是ABO血型系統。 ? 問題三:他將血型分為哪幾種? ? 4、在答題完后,詢問幾個學生的血型及獲取血型的途徑。 ? ? ? ? ? ? ? ? 閱讀資料后積極參與搶答。? ? ? ? ? ? ? ? ? ? ? 爭相回答。 培養學生分析資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 ? ? 通過搶答,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其求知欲,鍛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讓學生在搶答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體現新課標下學生的主體地位。? ? ? ? ? ? ? 結合學生實際,自然過渡到血型鑒定。三、血型鑒定模擬實驗 1、播放臨床血型鑒定的視頻; ? 2、創設情境:班上呂貴杰同學在見義勇為時大量失血,他的好朋友要為他獻血的場景(依次展示他們的照片),引入模擬實驗; ? 3、介紹實驗的原理及其操作步驟,教師演示實驗操作(鑒定呂貴杰血樣); ? ? ? 4、引導學生交流實驗結果,并對實驗結果作評價和小結; ? 6、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讓學生推導出輸血應遵循同型輸血原則。 ? ? 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明確實驗原理,觀看教師演示,分組合作完成實驗。并與相鄰小組的實驗現象進行對比,填寫實驗報告。(相鄰小組檢驗的是不同血型的血樣) ? ? ? 組內討論后,各小組派代表匯報、交流結果。 ? ? ? 思考、討論。 創設親切、生動的學習情景,培養學生的正確的價值觀。 ? ? ? 以學生為主體分組進行實驗,滿足了兒童樂于體驗的個性特征。了解臨床血型鑒定的方法,更進一步認識血型與輸血的關系,形成主動探究新知識的氛圍。 ? ? ? 培養學生交流、協作意識,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 ? ? 引導學生對知識的自我建構。四、同型輸血 1、安排閱讀任務:教材76頁:同型輸血 ? 2、引導學生用簡圖詮釋同型輸血; ? ? 3、組織“獻愛心”游戲,加深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 (1)、按照座位分為左右兩組;每位同學抽屜里都有一張標有血型的愛心卡片,代表著你的模擬血型。 ? (2)、每組找一名同學模擬事故中的失血者,另一組成員中若血型匹配,可以獻血的同學就舉起你們手中的愛心卡片。 ? (3)、數一數對方小組獻愛心的人數,和不符合輸血條件的人數。 ? 4、對舉錯的學生進行引導,辨析其錯誤原因,糾正錯誤; ? 5、教師出示一張AB血型的愛心卡片,讓兩組血型匹配的同學舉手“獻血”。 認真閱讀。 ? ? ? ? ? 嘗試畫圖。 ? ? ? ? ? ? ? ? ? 參與游戲: ? 1、各組先后派選代表亮出需要輸血的血型牌,該組全體成員檢查對方小組是否有同學舉錯血型牌,數出舉手人數。 ? 2、指出并糾正對方小組成員的錯誤。(循環2次) ? ? ? 全班同學舉起血型牌。 ? ? ? ? 通過簡圖,讓學生深刻認識輸血與血型的關系。 ? ? ? ? ? ? ? ? ? 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關愛他人的情感。并能及時檢驗學生對血型與輸血關系的掌握情況,鞏固知識,深化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 ? ? ? ? ? ? ? ? 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五、第一模塊小結與知識運用 播放事先準備好學生參與拍攝的視頻片段,讓學生能夠運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視頻中的現象; ? 1、播放視頻片段一:幾個人將大量失血者送到醫院,醫生安排兩位護士分別準備手術和驗血,旁邊有人質疑為什么要驗血,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 ? 展示問題:在傷者大量失血的緊急情況下,醫生為什么不立刻給傷者輸血,還要先驗血呢? ? 2、播放視頻片段二:驗出傷者的血型后有三個人同時獻血,但并不是每個人血型都匹配。 ? 展示問題:應該選擇誰作為輸血者呢? ? ? ? ? ? ? ? ? 觀看視頻,踴躍發言,用新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相關事例。 ? ? ? ? ? ? ? ? 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系統掌握知識,并能夠遷移與應用所學知識。六、血量 1、播放視頻片段三:我血型匹配,身體又好,你就多抽點。 ? 展示問題:是不是血型匹配,抽多少都沒事? ? 2、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7頁?血量 ? 展示問題: ? 問題一:成年人的血量相當于本人體重的多少? ? 問題二:對于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超過多少就會有生命危險? ? 問題三:一次失血超過800毫升會有什么癥狀? ? 問題四:健康人每次獻血多少不會影響健康? 觀看視頻。 ? ? ? 思考、回答。 ? ? ? 閱讀教材。 ? ? ? ? ? ? ? 前三個問題學生搶答,最后一個問題全班集體回答。 ? ? ? ? ? 及時評價,充分發揮鼓勵性評價的積極效應,促進學生自覺、熱情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體現新課標下學生的主體地位。七、無償獻血與情感升華 1、通過引入情境:班上四位同學為呂貴杰同學獻血未果,引導學生回答無償獻血應具備的條件。 ? 2、介紹我自身的獻血實例,讓學生讀出我的各次獻血量(總共1400ml),引出兩個問題: ? (1)我獻血四次總共獻血1400ml后身體健康不健康?使學生明白適量獻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 (2)這1400ml血液對于整個社會來講夠不夠用?引導學生明確無償獻血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才會充滿愛。 ? 3、展示:五指山市大中專院校學生獻血圖片(配樂:《讓世界充滿愛》 ? 4、展示課堂作業: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句獻血宣傳語,為社會盡一份義務,奉獻一點愛心. 學生各抒己見,發表觀點。 ? ? ? ? ? ? ? ? ? 明確無償獻血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參與,樹立成年公民應當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觀念。 ? ? ? ? ? ? 學生思考、回答。 ? ? ? ? ? ? ? ? ? ? 結合我自身的獻血實例,借助平時生活中積累的圖片來幫助理解,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以深化重點和突破難點。 ? ? ? ? ? 將課堂推向又一個高潮。六、作業設計?利用所學的知識設計一份宣傳廣告、漫畫或倡議書,形式不限,旨在號召大家都來關心公益事業,為社會盡一份義務,奉獻一點愛心。?七、板書設計????附1:實驗報告?實驗報告?實驗內容:模擬血型的鑒定?實驗目的:?(1)了解血型鑒定的過程;(2)理解同型輸血。?實驗材料:“______的血樣”,“A血清(碘液)”、“B血清(橙汁)”、試管等。?實驗原理:讓血樣分別與A血清和B血清混合,通過觀察有無沉淀產生(有無凝集),從而判斷血型。?實驗步驟:??第四步: 觀察是否有凝集現象,并記錄結果?第五步:根據現象,對照血型鑒定表,判斷血型。?實驗記錄和結論:?____的血樣 實驗現象(凝集或不凝集)加入A型標準血清 ?加入B型標準血清 ?實驗結論: ____型血?附:血型鑒定標準:A血清 不凝集 凝集 不凝集 凝集B血清 凝集 不凝集 不凝集 凝集對應血型 A型 B型 O型 AB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