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讓我自己來整理》第2課時名師教案課程標準《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礎,它旨在使兒童從小懂得珍愛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獲得基本的健康意識和生活能力,培養學生負責任有愛心、健康安全、愉快積極的生活方式。《讓我自己來整理》一課側重培養兒童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習慣,幫助學生認識到“亂丟物品的危害”,為其一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基,符合“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倡導的“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中的第3條“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教學設計中,采用多種比一比、賽一賽、演一演的形式,鼓勵學生人人爭做“整理小達人”,體現了“愉快、積極地生活”中“積極向上、有應對挑戰的信心與勇氣”第4條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并為此而高興,第9條敢于嘗試有一定難度的任務或活動。《讓我自己來整理》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同時,滲透感恩教育,引導學生關愛父母、體貼家人,符合“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中的“學會做事,學會關心”第2條愛父母長輩,體貼家人,主動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教學目標1.學會整理方法,培養整理技能。2.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整理習慣。教材分析《讓我自己來整理》一課旨在幫助學生認識、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小伙伴”,并學會對常用物品進行分類整理,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培養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課教學內容共有四個話題,這節課主要學習兩個話題,送“小伙伴”回家、養成整理好習慣。首先,通過身邊的精彩照片,說一說,你找到那些小伙伴,創設情境,將小伙伴送回家,幫助“靜靜”整理房間,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整理的重要性。然后,通過“比一比、賽一賽”爭做整理小達人,啟發學生思考,學習整理物品的方法和技能,最后通過判斷“這樣做對嗎?”,由整理的能力培養引申到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擔家庭生活責任,照顧家人的表現。本課主要采用分組合作和情景模擬相結合的方法,激勵學生敢于嘗試,增強合作和實踐體驗,從家務勞動中獲得成長和進步的喜悅。學情分析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較弱,不懂得如何有條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給自己和他人取用物品帶來不便。如何讓學生學會科學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由課堂輻射到生活,感受整理的好處,需要我們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情境創設中培養他們動手整理的習慣和能力,激發關愛父母、主動為家長分擔的情感。教學重點學會對常用物品進行分類整理,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培養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學難點養成良好的整理習慣,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承擔家庭生活責任,照顧家人的表現。教學準備課件、學習作業紙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活動一:分一分、送回家(一)、PPT出示一組學生現實生活中的照片。(二)、小組討論:你從這些照片中看到了哪些生活中、學習中親密的小伙伴?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開課之初,選擇身邊的學伴照片導入,學生有親切感,激發學習興趣,產生情感代入,引起情感共鳴,從而集中注意力,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三)、這么多的小伙伴,可調皮了,他們喜歡在小主人家里到處跑,迷路了,你能幫助他們找到準確的位置嗎?(四)、你能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放嗎?利用flash動畫,請學生以拖動的方式,將物品歸到原位,初步培養學生整理意識。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只要回答合理,都予以認可,多維肯定學生的進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五)、瞧,這就是玲玲的房間,地板上堆滿了衣服、鞋子、玩具、學習用品。可真亂呀,小朋友,你能幫助玲玲,將她的小伙伴們送到合適的位置嗎?設計意圖:請四人小組合作,拿出作業板,幫助玲玲整理一下她的房間吧。通過動手實踐,幫助玲玲整理房間,學生將自己置身于生活環境中,激發了分析、評判和創造等思維活動,是學生主動參與生活、創造生活的過程,促使他們主動探究整理知識和方法。活動二:比一比會整理讓我們一起走進“雛鷹比武場”,比一比,賽一賽,“爭做整理小達人”。(一)、比一比,看誰能將講臺上雜亂的學習用品有序擺放到書包里。(二)、議一議,整理書包有方法。(三)、賽一賽,請全班小朋友在規定時間內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書包,成功者就能獲得“整理小達人”徽章。設計意圖:首先請會整理書包的孩子上臺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好的榜樣,再通過全班比一比,讓他們輕松,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來。活動中教師是設計者、組織者、鼓勵者;學生是中心、實踐者、評價者。學生通過競賽等實踐活動,逐步獲得整理技能,并產生自豪感,增強學習毅力。(四)、作業紙。提問:平時,同學們還整理過哪些地方?拿出作業紙,把自己做過的事,在圈里涂上紅色。設計意圖:有效的將教學內容從教科書擴展到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架起了課堂通向生活的橋梁,激發了學生要自己整理的感情。(五)、“我是整理小達人”好方法推介會。1.說一說,這些地方你是怎樣整理的。學習書櫥整理方法、學習鞋柜整理辦法等。2.追問:這些事情,平時在家里大部分由誰來完成?3.追問:如果我們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都自己做好,那么爸爸媽媽會怎么樣?小結:我們班有這么多的“整理小達人”,真了不起!自己的物品自己整理,擺放整齊,分類清楚,不僅能夠提高我們的自理能力,還能幫助爸爸媽媽減輕負擔,這是我們給父母最好的愛。老師也邀請你們做做我的小助手,以后我們一起整理班級的圖書角、衛生角。設計意圖:拓展了整理房間、整理書櫥、整理衣柜等貼近兒童生活的場景,從兒童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開發課程資源,更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真實體驗生活的過程,充分尊重了每個學生的意見和看法,鼓勵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培養孩子們整理的能力和習慣。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激發關愛父母、主動為家長分擔的情感。活動三:辨一辨對不對(一)、辨一辨,他們說的對不對。為什么?(二)、如果這些現象發生在我們身邊,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三)、議一議,在學校和家庭中,你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老師和父母是怎么對待的?設計意圖:辨一辨,通過學生相互辯駁,既有效的鞏固了課堂所學知識,又最大程度將學習信息大容量、高頻率在課內互動、互補、互促,學生學的輕松,興趣盎然。活動四:學一學養習慣每個人都希望成為整理小達人,整理習慣早養成,那我們怎么樣才能養成整理好習慣呢?(一)、評一評,獎章送給小達人。1、在小組討論,說說知道的整理好習慣。2、探討交流,形成共識:各小組“整理小達人”上臺交流經驗,合理即可。設計意圖:讓學生說一說,議一議,以自己的情感體驗,代替了教師的理解指導,更深刻的認識到養成整理好習慣的必要性。(二)、演一演,兒歌送給小達人。同學們可以自由的給兒歌配上動作,以表演唱的形式,把這首可愛的兒歌送給我們的小達人吧。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喜愛的chant形式,說唱結合,趣味性濃,針對性強,學生入腦入心,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效的引導學生愛護“小伙伴”、學會整理“小伙伴”。(三)、做一做,人人爭當小達人。請同學們回去以后,和爸爸媽媽,比一比,賽一賽,人人爭當“我是整理小達人”,如果及時完成了整理的任務,就畫一個笑臉夸夸自己吧。設計意圖:注重課內外聯系,讓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以“行”育情,將學生所受教育輻射到家庭,“小手拉大手”,互育、互促、共成長。板書設計:(共11張PPT)《11讓我自己來整理》第2課時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愛我家》活動一:分一分送回家小朋友,你能幫幫玲玲,將她的小伙伴送到合適的位置嗎?活動二:比一比會整理比一比誰才是整理小達人。小朋友,你還整理過哪些地方?把自己做過的事,用紅筆圈出來吧!說一說,這些地方你是怎么整理的?活動三:辨一辨對不對他們說的對嗎?議一議,笑臉送給小達人活動四:學一學養習慣演一演,兒歌送給小達人做一做,人人爭當小達人我和爸媽比一比爭做整理小達人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02整理小達人mmmi1福爾桌島可E6JIJ反正媽媽會整理的。等長大了我再自己整理。入定時整理物歸原位我的小伙伴wodehuobanzhenbushe我的“伙伴”真不少tamendoushiwodebao它們都是我的寶。uanpao各就各位不亂跑meidaoyongshicaihaozhao每到用時才好找yongwantamensonghuijia用完它們送回家eongy有空也給洗個澡。學a△行天下4215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chant節奏.mp3 《讓我自己來整理》第2課時名師教案.doc 《讓我自己來整理》第2課時名師課件.ppt 整理書柜.mp4 精彩照片.mp4 鞋柜.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